膝關節的鍛鍊方法及日常保養,膝蓋受傷的康復鍛鍊

2020-12-24 騰訊網

膝蓋酸困、疼痛到底能不能運動,適合做什麼運動?

文/神農養之道

膝關節的問題,現在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由於運動不當或是長期的受涼等原因,也開始出現膝蓋的酸困、疼痛,那麼這些問題到底能不能鍛鍊,眾說紛紜,有說法是可以鍛鍊,而有的卻是說要靜養。

這裡首先我們要明白膝蓋疼痛是什麼原因所引起的,對於運動損傷或是扭傷、摔倒等引起的疼痛或是腫脹,建議還是以休息靜養為主,不適合做鍛鍊。

動作一、貼牆靜蹲

姿勢要領:背部靠牆半蹲,小腿與地面垂直,膝關節成直角正對腳尖,雙腳與肩同寬。

注意姿勢:膝蓋不要超過腳尖,膝蓋不要內扣。

動作二、保加利亞深蹲

姿勢要領:站姿身後放一凳子,一條腿放於凳子上,另一條腿下蹲,膝蓋稍超過腳尖即可,上身挺直,收腹挺胸。

注意姿勢:下蹲時膝蓋不要過於超過腳尖,膝蓋向前不要內扣,駝背身體前傾過多。

動作三、馬步靜蹲

姿勢要領,雙腳開立與肩同寬,膝蓋不要超過腳尖,腰背挺直。

注意姿勢:膝蓋不要超過腳尖且內扣,含胸駝背上身彎曲。

動作四、單腿下蹲

動作要領:單腿站立下蹲,膝蓋可以稍微超過腳尖。

注意姿勢:下蹲速度不要過快,注意上身筆直,膝蓋不要明顯超過腳尖。

動作五、直腿抬高

姿勢要領:仰臥位,一條腿繃直,腳尖回勾,向上抬腿距離床面15公分左右,堅持20秒左右。(俯臥位也可以用同樣的姿勢,如圖所示。)

注意姿勢:抬腿時一定腿部要繃直,不要彎曲。

動作六、側躺抬腿

姿勢要領:身體側躺,一條腿彎曲,另一條腿做循環上下運動,腳尖回勾。

注意姿勢:靠近床的一條腿要做彎曲狀,抬腿時腳尖回勾。

動作七:坐姿擺腿

姿勢要領:取坐姿,最好可以找個高點的位置,雙腳可以騰空,做前後擺動。

注意姿勢:擺動幅度緩慢均勻,不要太快。

動作八:俯臥勾腿

姿勢要領:俯臥位,一條腿平放,另一條腿小腿回勾,做上下反腐運動。(仰臥位平躺可重複此動作,如圖所示)

注意姿勢:小腿回勾時腳尖向下用力,動作幅度均勻緩慢。

日常注意事項

1、運動時注意保護,可佩戴護具,不要過度、過量的運動。

2、長期久坐要注意不定時的起身,活動膝蓋。

3、膝蓋承受著身體大部分的重量,注意控制體重。

4、不論夏天還是冬天,都要做好保暖措施。

5、對於女性朋友而言,高跟鞋會增加膝蓋的負擔,所以要儘量少穿。

最佳鍛鍊方法:遊泳當然是首選,沒有負荷且能夠很好的活動膝蓋;對於不會遊泳或是冬天條件受限的話,騎自行車也是不錯的選擇。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什麼情況需要做膝關節置換?日常生活當中如何鍛鍊膝蓋?
    關節炎到什麼程度,需要做膝關節置換? 做了關節置換,膝蓋就和正常人一樣了嗎? 如果手術、康復都比較正常的話,那麼很多患者除了沒法蹲到底,其他的生活功能和正常人差不多,最主要的,疼痛問題將得到非常大程度的緩解,有不少患者達到完全無痛狀態。
  • 膝關節怎麼保養 鍛鍊膝關節最好的方法——健康科普
    人到中年,膝關節疼痛的確是一個常見問題。防患於未然,總是好於亡羊補牢,今天山東省立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和大家再說說保養膝蓋的那些事兒。 有朋友說,我60歲的母親看到朋友圈裡很多文章都在說的日走萬步傷膝蓋,想著自己歲數也大了,膝蓋也退化了,就從此嚇得不敢運動了。袁醫生再次強調,活動遠比不活動好。
  • 怎樣鍛鍊才能保護好膝蓋?膝關節疼痛的正確鍛鍊方法-健康百科
    問我最近一直堅持鍛鍊,但是膝蓋總是疼,這是怎麼回事呢?答膝蓋承受的壓力比你想像的還要多,運動時的許多壞習慣都會對關節帶來不良影響。一般情況下,愛運動的人易出現膝蓋損傷,輕度膝蓋損傷不必太擔心,但要注意鍛鍊方法,以免對膝蓋帶來不可逆的影響。怎樣鍛鍊才能保護好膝蓋?01控制運動時間想要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必須控制運動時間,並不是運用的時間越長越好。
  • 還在堅持對膝蓋有害的鍛鍊嗎?你的膝蓋還好嗎?教你保養膝蓋
    先別著急,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些運動為什麼不適合中老年人來做,然後再推薦一些既能起到鍛鍊健身效果又不會對中老年人的身體,尤其是膝蓋部位產生太大危害的,比較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中老年人身上很容易出現如骨質疏鬆和關節炎一類的骨科疾病。不正確的運動方法還會更導致這些疾病的產生和持續惡化。
  • 鍛鍊膝關節:勾腳&靜蹲
    「膝關節不好的人,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關節外科創傷骨科主任醫師王昆向讀者推薦了兩個鍛鍊膝關節的正確運動方法。鍛鍊方法一:勾腳王昆介紹,有膝關節炎的人,坐著時可以將雙腿伸直,腳跟著地,讓雙腿不承受重量,然後雙腳向上勾,要感覺到大腿上方的股四頭肌(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緊繃。這個鍛鍊主要是讓大腿前面的肌肉更有勁兒,這樣運動的時候,膝關節受到的壓迫和磨損就小一點。
  • 每次運動會感覺膝關節有聲響,百年扁氏建議,停止鍛鍊
    每次運動會感覺膝關節有聲響,百年扁氏建議,停止鍛鍊當我們遇到自己在打籃球或做劇烈運動的時候,如果發現自己的膝蓋關節出現異常響動,而且伴隨有強烈的疼痛感,這就是膝關節已經受損所導致的現象,百年扁氏建議你一定要停止運動,一旦任其發展下去,很有可能就會加重膝關節的受損程度
  • 保護膝蓋刻不容緩,想要延長膝蓋壽命,掌握5個方法,學會保養
    人體很複雜,膝蓋是人體身體部位,位於大小腿之間的連接部位。而膝關節又是人體較大而複雜的屈曲關節。它所受到的應力也相對較大,結構很穩定而又靈活。但想要關節健康,要做到的是提前預防,學會保養。膝的主要內部組成結構為半月板以及四條韌帶。半月板為膝內部下端和脛骨上端之間的接連處所墊的一塊新月形的纖維軟骨組織,作用是緩衝膝關節的震動,以及避免兩塊骨頭的直接摩擦。
  • 膝關節肌肉增肌該怎樣鍛鍊?
    生活中有很多人會用各種方法增肌,但是他們一般鍛鍊的是手臂肌肉和腹部,也有不少人會鍛鍊膝關節的肌肉。首先我們想說清楚的是,為什麼要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在增強肌肉力量的同時,我們的韌帶組織也會得到一定的鍛鍊增強。那要怎麼鍛鍊才可以給膝關節增肌呢?膝關節的前方和後方都有很多重要的肌肉組織。側方呢,主要是一些肌腱結構。膝關節的前方主要是大腿部的股四頭肌。
  • 膝蓋恢復訓練方法有哪些幾大妙招讓膝關節恢復如初
    膝蓋,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膝關節屬於鉸鏈關節,它是我們身上少數只能往一個方向運動的關節。在運動中,膝關節的承重大,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造成勞損和傷害。膝關節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多在上下樓梯、下蹲起立時出現疼痛,休息後疼痛能緩解,但嚴重者會出現關節僵硬及畸形。而注意進行科學合理的鍛鍊,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療膝關節炎。
  • 膝關節鍛鍊方法請收好
    膝關節炎的出現,一般和年齡帶來的骨質老化,體重肥胖、過度勞累、劇烈運動等原因帶來的膝關節急性創傷和慢性損傷有關。膝蓋疼活動不便還只是比較輕微的影響,到後期甚至可能會影響基礎的行走能力,給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 ...膝關節|太極拳|鍛鍊|科學|合理|中年|運動|肌肉|瑜伽|-健康界
    ①大家不要小看走路,走路在中老年日常健體方面的地位是極高的。每天可以快步行走40-50分鐘,以微微出汗為宜。但是應該注意選擇舒適合腳的鞋子、路面平整且交通風險較低的場地,並且放棄在雨雪天鍛鍊(容易摔倒)。不建議跟團暴走,至少當您覺得跟上有些吃力的情況下,不應該勉強。
  • 瑜伽入門要警惕,膝蓋關節是重中之重,鍛鍊肌肉,掌握要領!
    瑜伽感悟:瑜伽練習並不像普通人想的那樣簡單,很多動作富有技巧性,如果一味的生拉硬拽反而會讓身體受傷,在日常練習中首先注意保護身體,之後才是動作標準,時間久了你也會有自己的瑜伽感悟。所以我們在平時練習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做到了解動作要領與自身情況,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受傷,膝蓋受傷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身體僵緊,尤其以髖部、小腿的肌肉為主,過早地將膝蓋承受過大的壓力,膝關節自然就會出現問題。
  • 人一天走多少步才不傷膝蓋?不想膝蓋受傷,不妨這樣走路!
    日常生活中,走路對於大家而言,是平時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在生活中,有些朋友會通過走路來鍛鍊自己的身體。的確,走路也是一種鍛鍊方式,若你能夠長期堅持一下來,也能夠起到強健身體的好處。但我們在走路時,多少都可能會讓自己的膝蓋受到損傷,畢竟走路時間所用到的膝蓋次數也比較多。
  • 膝關節疼痛怎麼辦?教你5個方法,緩解疼痛,保護關節
    膝關節是人體很重要的關節,人們的日常行走離不開它,主要負責人體承重。膝關節出現損傷,不僅會給人體帶來不適感,還會影響人們日常活動,嚴重的時候甚至有可能導致癱瘓,危害極大。所以,當膝關節出現疼痛時,一定要重視起來,做好保護工作。
  • 半月板損傷鍛鍊恢復怎麼做?專家提醒:做好這3點或許可以恢復
    雖然現代的科學證明半月板損傷雖然是不可逆的,是不可能恢復到原來一樣的,但是我們只需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做好日常的保健護理工作,就一定會找到恢復的方法。1、肌肉功能的鍛鍊:患者在康復期間需要適當地進行功能鍛鍊,增加身體膝關節周圍肌肉組織的強度,強化身體肌肉的力量,從而增加身體膝關節的穩定性,這樣可以避免半月板的再次損傷。2、日常的運動鍛鍊:患者在康復期間這是不能做高強度運動的,比如:跳遠、快跑等。
  • 膝關節不穩,屈伸困難,一定要注意這塊肌肉的鍛鍊!
    3、 有力的股四頭肌可以使伸膝發力動作更加穩定,當人從高處跳下時股四頭肌會離心收縮發力抵消落地的衝擊力,保護膝關節,減少膝關節受傷的機率。股四頭肌在康復中的工作也很出色研究顯示,膝關節損傷之後,失用性肌肉萎縮、肌肉激活障礙都會造成股四頭肌肌力減退。在膝關節的康復治療中重視股四頭肌肌力的訓練,尤其是股內側肌肌力,有利於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提高伸膝動力,恢復膝關節正常的生物力學規律,促進膝關節整體功能的恢復。
  • 運動時如何保護膝蓋呢三個小動作有效保護膝關節
    運動中最容易瘦身的就是膝蓋,怎麼保證膝蓋不在運動中受傷?膝關節是人體運動最重要的關節,跑、跳、蹲等動作都需要膝關節的配合才能完成。在日常運動中,膝關節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年輕時膝關節受傷的人,中老年得關節炎的比率比沒有受傷的人高出好幾倍。因此,在運動中,一定要注意保護膝關節。膝關節由股、脛、髕、腓骨構成,構造複雜。
  • 延長膝關節壽命,這個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03 30~40歲:開始磨損 男性膝關節,一般只在30歲左右會出現短時間的退變。而女性到了30歲後,骨齡峰值過後,骨量開始流失,骨密度下降,會出現膝關節疼痛。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注重對膝關節的保養了。
  • 膝蓋不好不要休息,久坐比運動更可怕,你能好好保養你的膝蓋嗎?
    很多人喜歡戶外運動,但是有些人總是說戶外運動對膝蓋不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運動,都需要膝蓋來參與,時間長了,膝蓋一定要有磨損。那麼多膝蓋不好的人會選擇不鍛鍊,以防惡化,但這真的對嗎?眾所周知,大多數膝蓋不好的人都是老年人。膝關節問題的發生率可能與運動損傷或先天畸形有關。老年人由於體質下降,容易出現關節炎症,導致膝關節腫脹、腿痛、乏力等情況。我相信我們有很多疑問,比如膝蓋不舒服的時候,是休息還是鍛鍊的時候?為什麼我要去休息,不鍛鍊,膝蓋卻還是會很不舒服?
  • 「康姿百德」超全、超實用的膝蓋保養知識,請收藏
    所以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膝關節開始疼痛,甚至對於一部分人可能嚴重到簡單的下蹲起立動作都十分艱難。膝蓋不屬於身體中最常受傷的部位,但卻是人體最大、最複雜、最薄弱的關節,也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正常人的膝關節平均可承重35公斤,承受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較快。由於氣溫或者工作性質的原因,很多人一出門或者溫度降低就會出現膝關節疼的情況,那麼如何更好地保養我們的膝蓋呢?今天小編專門為家人們整理了膝關節保養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