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籍慈善僑領陳守仁:心繫祖國回饋家鄉 一部家訓傳承後世

2021-01-11 中新網福建

2018年08月16日 16:56:30 來源:泉州網

  「忠誠處世,勤儉持家。孝順父母,兄友弟恭。修身立志,自勉自強。同心合力,共創基業。服務社會,顯祖榮宗。」如今,在陳守仁後代的家庭及辦公場所中,隨處可見這份《陳氏家訓》。《陳氏家訓》由陳守仁親筆題寫於上世紀80年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陳氏子孫。作為著名實業家、慈善家、泉籍傑出僑領、香港聯泰集團董事長,陳守仁一貫對子女教育及家風建設十分重視。陳亨利是陳守仁長子,同時也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聯泰集團行政總裁,他不僅秉承了父輩良好的家風品格,更將其傳遞給下一輩,讓《陳氏家訓》精神得以代代相傳。

陳守仁與長子陳亨利

  陳守仁,祖籍福建泉州。著名實業家、慈善家、泉籍傑出僑領、香港聯泰集團董事長。

  陳亨利,資深企業家,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聯泰集團行政總裁。聯泰集團由陳亨利之父陳守仁創立,業務涵蓋零售、旅遊、遠洋漁業、服裝配飾製造及供應鏈服務、房地產、物流等範疇。陳氏家族作為當地重要僑領,架起中國和密克羅尼西亞諸島交往的橋梁,協助華人事務,促進兩地交流。

  陳亨利先生一直熱心社會事務,現為北京大學名譽校董、華僑大學董事會董事、集美大學常務校董、黎明職業大學董事會副董事長、香港理工大學大學院士、大學顧問委員會成員、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校董會成員及顧問委員會主席、香港浸會大學諮議會成員,以及香港紡織業聯會副會長,並曾任保良局主席和香港紡織商會會長。2013年,陳先生獲美國關島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

  艱苦創業 誠信勤奮

  回憶起當初父親漂洋過海、艱苦創業的那段歲月,令陳亨利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父親誠信勤奮的品格。

  「20世紀50年代,父親到了菲律賓,在爺爺的呂宋集市市場經營的小布莊幫手。當時,菲政府管制外匯,大部分華僑不了解申請手續,父親便代客戶每月申請養家外匯,並以記事簿詳細做好記錄,每天查看記事簿尋找及拜訪客戶,由於父親的誠信及熱心,得到客戶的信賴,由最初的幾個逐漸發展到數十個、數百個,成為他日後發展的基礎。」陳亨利說。雖然這些都是看似很小的事情,卻教會我們誠信的重要性,建立客戶的信任是發展事業的基石。

  20世紀60年代,陳守仁為發展事業,經常奔波東南亞各地。很多時候,陳守仁乘飛機回港,稍作停留,便馬上轉機往另一地方工作,而母親亦會不辭勞苦地帶著生意所需的文件和換洗衣物到啟德機場交給他,以便爭取時間辦事。「父親的魄力和勤奮,一直是我們家族的模範。」陳亨利說,「時至今日,父親仍然付出大量心力和時間,投入慈善工作,從不言倦。2016年,他成立了仁善扶貧基金,與多個部委合作,在多個貧困縣進行『精準扶貧 創業脫貧』項目。這種精神,十分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和父親一樣,母親也是一位克勤克儉、勤勤懇懇的傳統女性典範。陳亨利回憶,20世紀70年代,父親到關島發展船務貿易,母親隨父親定居關島。她不懂英語,也不會開車,需要克服生活上的許多困難,但她持家有道,一直是家族背後的重要力量。

  熱心慈善 回饋家鄉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一直是父親的宗旨,他每時每刻都在以他的實際行動,將這個價值觀灌輸給我們。」陳亨利說。

  自1970年後,陳守仁的事業發展到哪兒,慈善事業便發展到哪裡,足跡已經遍布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地區和太平洋島國及東南亞國家,與此同時,他還長期推行各項慈善項目,包括捐助香港保良局陳守仁小學、香港車路士足球學校,以及多家高等院校。去年,陳守仁還獲特區政府頒發的銀紫荊星章,慈善工作備受社會肯定。這也令他的子孫感到十分自豪。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參天之木,必有其根。」陳守仁始終心繫祖國,尤其對於自己的故土家園泉州,他更是傾心傾力。上世紀80年代,他在泉州設立「陳守仁基金會」並促成泉州慈善總會,他做了大量扶貧、助孤、助學等慈善福利項目,如助學工程、珍珠班、助孤工程、獎勵優秀教師計劃、免費慈善門診、覆明工程、行走工程等。在教育方面,他捐資成立北京大學陳守仁國際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聯泰供應鏈研發中心、泉州師範學院陳守仁工商信息學院,華僑大學陳守仁經濟管理大樓,及設立、支持多項獎學金及海外學生(包括西太平洋諸島)交流計劃。

  陳守仁最常對子女說的話就是,不要忘本,要回饋國家。身為密克羅尼西亞名譽領事,陳守仁一直推動祖國和西太平洋諸島合作,包括在未與國家建立邦交,或未設立領事館的地方,協助華人事務。在父親的影響下,陳守仁的後輩們也致力回饋社會,在關島及塞班均設立陳守仁基金會,長期進行慈善活動;在當地發生天災時,積極投身救災活動,如2015年颱風吹襲塞班,陳守仁家族協助當地政府的救災工作。

  此外,為響應國家的號召,於2020年實現全國脫貧的目標,陳守仁還於2015年成立仁善扶貧基金會,以「社會服務、慈善扶貧」為宗旨,「精準扶貧、創業脫貧」為方針,實施可持續的計劃與措施,如產業幫扶和小額信貸扶持,提高貧困地區人群的勞動所得及教育水平,改善其生活質素及自我發展能力——「造血」而不是「輸血」,從而實現脫貧。基金會分別與外交部扶貧辦、中華海外聯誼會、全國臺聯等合作,在多個貧困縣進行「精準扶貧 創業脫貧」項目,漸見成效。

  以身作則 接力傳承

  「父親一直以『誠信勤奮』為營商理念。他教會我誠信的重要性,誠信需要用時間累積,而不能用金錢買。」在陳亨利的辦公室牆上也掛著一幅「誠信勤奮」的牌匾,便是為了能時刻謹記父親的教誨。他表示,「為使家族價值觀傳承下去,必須身體力行,也要求子女做下下一代的榜樣,讓子孫能夠親眼看到成效,以及感受到我們在社會上所贏得的尊重,這比千言萬語來得更好」。

  如今,陳亨利在家族企業聯泰集團擔任行政總裁,主要業務包括零售、旅遊、漁業等。自小隨著父親打拼事業,父親對他人生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據他回憶,中學畢業後,家族當時在關島發展航運生意。雖然有機會到加拿大讀大學,但為家族,更為遵守孝道,陳亨利選擇了留在關島、入讀關島大學,以便協助家族業務。雖然對一個年輕人來說,可能留在關島不太有吸引力。然而,關島是陳亨利事業的轉折點,也是他認識太太的地方,他一直感恩這片土地帶給他的無窮機遇和幸福家庭。

  「當時,父親和我引入香港功夫電影,然後我在海島推銷放映,成功在太平洋地區掀起功夫片熱潮。從全家動員作業,網絡覆蓋整個太平洋,更遠至美國及南美洲,也使家族在密克羅尼西亞地區建立了良好人脈和友誼,這是當初始料不及的。」陳亨利感慨道。「人生路上,很多機會在眼前掠過,一定要做好準備,拼搏勤奮,才能好好捕捉機會,這一點在父親身上尤其顯著,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父親就將他的家族價值觀寫成《陳氏家訓》,傳承給每一位子孫。」陳亨利表示,他十分敬佩父親的視野,家訓總結他的思想和情操,也感染了每一位家族成員。為使家族團結,父親設立了家族理事會,制定管理家族的方法,以傳承家族的文化及價值觀。鑑於此,如今,他們也會定期舉辦家族活動,營造美好的共同回憶,增進大家的感情,更好地將良好的家風家訓繼續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閩籍傑出僑領陳守仁獲授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
    2018年05月16日 11:07:49 來源:東南網 閩籍傑出僑領陳守仁獲授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
  • 泉州鯉籍鄉賢陳守仁榮獲香港紫荊星章
    泉州鯉籍鄉賢陳守仁榮獲香港紫荊星章
  • 旅美僑領陳守仁首攜子孫回泉州尋根
    旅美僑領陳守仁首攜子孫回泉州尋根   中新網泉州旅美僑領陳守仁18日上午首次帶領旅居海外的子孫回鄉尋根,感受榮獲「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嶄新風貌。  是日,陳守仁領著家族成員在威遠樓前合影,陳守仁夫人手裡還抱著小曾孫。「這次是子孫四代的尋根之旅。」陳守仁笑著說。
  • 「根在泉州,根在老家」——陳守仁家族四代返鄉捐款850萬元
    □泉州晚報記者 殷斯麒 施遠圻 通訊員 黃欣怡 文/圖不忘故土鄉情一路分享兒時回憶4月20日上午,90歲的陳守仁拄著拐杖,在兒孫的攙扶下,帶著30多名家族成員再回故土。鯉城區江南街道王宮社區組織舞龍舞獅、拍胸舞表演,用最有家鄉味的表演歡迎這位一生熱心慈善、樂善好施的鯉籍鄉賢。
  • 「塞班王」陳守仁家族四代泉州祭祖,根在老家,善行義舉遍天下
    泉州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根泉籍傑出僑領、著名實業家、慈善家陳守仁4月19日,第四屆「海絲情·中國夢」港澳青年精英故鄉行活動在泉啟動。當日,泉籍旅美傑出僑領、著名實業家、慈善家陳守仁家族四代一行,也回鄉祭祖與考察。泉州市長王永禮表示:陳守仁家族秉承「忠誠處世、勤儉持家」等家訓,為家鄉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 香港陳守仁一行在榕訪問
    香港陳守仁一行在榕訪問 2019-04-22 22:49:09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陳鐵夫   福州新聞網4月2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陳鐵夫)22日,
  • 陳守仁家族尋根之旅訪問團到訪福建交流聯誼
    中國僑網福州4月23日電 (唐哲文)4月21日,福建省僑聯主席陳式海會見陳守仁家族尋根之旅訪問團。  陳式海對陳守仁家族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盛讚陳守仁博士以陳氏家訓教育子孫,尊師重教、慈善扶貧,使「根在中國」「服務社會」的家國情懷成為融入陳氏子孫內心深處的精神元素,指出這種家風家訓體現了中華傳統優良美德和高貴品質,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他感謝陳守仁家族基金會本次又向僑聯捐贈扶貧善款,表示將認真研究、妥善安排,助推貧困地區實現自我造血。
  • 東石金山小學小記者 走進愛國僑領黃呈輝故居
    佇立在黃呈輝先生雕像前,四周環繞的綠樹仿佛在訴說著這位愛國僑領對家鄉的貢獻,小記者們紛紛以隊禮來表達對這位愛國僑領的崇高敬意。  來到此行目的地——毓遼番仔樓。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充滿閩南氣息又兼具南洋風格的二層番仔樓,白牆紅磚在歲月的洗禮下不曾失了顏色,為小記者們展現著歷史的風採。
  • 陳守仁國際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學落成
    6月7日下午,北京大學陳守仁國際研究中心落成典禮隆重舉行。他高度讚揚了陳守仁先生多年來在兩地教育、文化、醫療等公益事業中做出的卓越貢獻,並對陳先生多年來給予北大的關愛和支持表示感謝。許校長在講話中說,陳守仁先生是北大的老朋友,與北大有著十多年的深厚友情。此次在陳先生慷慨支援下,北京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修葺一新,這將進一步改善中心的辦公條件,激勵北大教師不斷探求,取得更多更有意義和影響的學術成果。
  • ▶德化蘇氏源流研究會:獎優助學 傳承家風家訓
    獎優助學 傳承家風家訓活動中,德化蘇氏源流研究會分別給今年上本一線的32名蘇氏優秀學子和2014年以來考上大學的品學兼優、家庭生活困難的11名蘇氏學子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希望獲得獎勵和資助的蘇氏優秀學子在今後的求學路上傳承良好的家風家訓
  • 安發國際董事長高益槐教授參加世界閩商大會,共謀家鄉發展
    世界閩商大會是在海內外閩籍商人中極具影響力的盛事。本次大會更是吸引了相關部委領導,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領導,全國人大、政協專委會領導,海內外閩商代表逾1000人,共聚暢敘鄉情,共謀家鄉發展。
  • 《顏氏家訓》治家智慧被譽為「家庭教育百科全書」
    在上周六3月16日播出的《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第十一期節目中,孔門72賢之首、復聖顏子第78代孫顏廷淦攜150位顏氏族人,向觀眾分享了顏氏大家族的「治家秘訣」,其「傳家之寶」《顏氏家訓》也被網友譽為「家庭教育的百科全書」。而現代詩人、學者聞一多之孫聞黎明,「中國交響樂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教授也以精彩的家風故事,讓觀眾感受到了家風的傳承。
  • 華僑精神裡的光輝——金山小學小記者走進愛國僑領黃呈輝先生故居...
    佇立在黃呈輝先生的雕像前,四周環繞的綠樹仿佛在訴說著這位愛國僑領對家鄉的貢獻,小記者們紛紛以隊禮來表達對這位愛國僑領的崇高敬意。  在黃呈輝紀念林中燃起的的敬意,讓小記者們愈發期待能更進一步去了解這位為家鄉做出巨大貢獻的愛國僑領鄉賢,黃傳共書記帶領我們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毓遼番仔樓。
  • 印尼僑領張錦雄:華僑華人積極投身抗疫助力穩定經濟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印尼僑領張錦雄:華僑華人積極投身抗疫助力穩定經濟  中新社雅加達8月14日電 題:印尼僑領張錦雄:華僑華人積極投身抗疫助力穩定經濟  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印尼華僑、華人、華商、華社積極投身抗疫,並各盡所能穩工穩產,助力穩定印尼經濟」。
  • 法國僑領姜學峰受邀參加2019僑界代表人士國情研修班
    【歐洲版駐法國特約記者安娜】5月22日至24日,法國僑領、中法友誼互助協會第一副會長姜學峰受邀與來自17個國家不同行業的20位僑界代表人士參加了由北京市僑辦在中華文化學院舉辦的「2019年北京僑界代表人士國情研修班
  • 真實記錄僑領單聲的傳奇一生與家國情懷 紀錄片《單聲》榮獲峇里島...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著名愛國僑領單聲博士祖籍泰州,僑居英國多年,畢生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在海內外享有崇高威望。單聲愛國愛鄉,積極投身祖國和家鄉建設,興辦公益慈善事業。
  • 昨晚,《僑領單聲》央視公映!影像資料將全部捐給泰州……
    他僑居海外多年畢生致力於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享有崇高威望他愛國愛鄉積極投身祖國和家鄉的建設發展贏得了廣泛的尊敬和愛戴他就是泰州鄉賢單聲昨晚22:00首部真實記錄單聲傳奇人生與家國情懷的電影紀錄片《僑領單聲》在央視9套首次公映《僑領單聲》《僑領單聲》由海陵區委區政府、
  • 上海金山區廊下小學弘揚優秀校風傳承名人家訓
    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歷程中,學校飽含著無數仁人志士的慈善、愛心、智慧和理念,形成了濃厚的百年文化氣息和深厚的百年文化積澱。 為了民族和人類的解放艱苦奮鬥、不怕犧牲、永往直前,成了他人生道路上重要轉折,改為朗夏, 這一名字既是家鄉諧音,又是對家鄉的懷念。1938年9月入黨後,便把名字由朗夏改為方正之,意思是方方正正地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共產黨人,踏踏實實地為全人類解放作貢獻。
  • 紀錄片《僑領單聲》在央視首次公映
    紀錄片《僑領單聲》在央視首次公映26日晚10:00,電影紀錄片《僑領單聲》在央視9套紀錄頻道《紀錄影院》欄目首次公映。儘管已年近九旬,作為一位德高望重的僑領,單聲先生依然活躍在倫敦舉辦的華人華僑活動中。2000年,單聲當選全英華人華僑中國統一促進會英國總會會長。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各種敵對勢力的挑戰,他團結海外華人,提出了立法促統的理念,獲得中國政府的充分肯定。當全國人大以高票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時,單聲半個世紀前學習法律報效祖國的夢想終於迎來了圓夢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