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6日 16:56:30 來源:泉州網
「忠誠處世,勤儉持家。孝順父母,兄友弟恭。修身立志,自勉自強。同心合力,共創基業。服務社會,顯祖榮宗。」如今,在陳守仁後代的家庭及辦公場所中,隨處可見這份《陳氏家訓》。《陳氏家訓》由陳守仁親筆題寫於上世紀80年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陳氏子孫。作為著名實業家、慈善家、泉籍傑出僑領、香港聯泰集團董事長,陳守仁一貫對子女教育及家風建設十分重視。陳亨利是陳守仁長子,同時也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聯泰集團行政總裁,他不僅秉承了父輩良好的家風品格,更將其傳遞給下一輩,讓《陳氏家訓》精神得以代代相傳。
陳守仁與長子陳亨利
陳守仁,祖籍福建泉州。著名實業家、慈善家、泉籍傑出僑領、香港聯泰集團董事長。
陳亨利,資深企業家,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聯泰集團行政總裁。聯泰集團由陳亨利之父陳守仁創立,業務涵蓋零售、旅遊、遠洋漁業、服裝配飾製造及供應鏈服務、房地產、物流等範疇。陳氏家族作為當地重要僑領,架起中國和密克羅尼西亞諸島交往的橋梁,協助華人事務,促進兩地交流。
陳亨利先生一直熱心社會事務,現為北京大學名譽校董、華僑大學董事會董事、集美大學常務校董、黎明職業大學董事會副董事長、香港理工大學大學院士、大學顧問委員會成員、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校董會成員及顧問委員會主席、香港浸會大學諮議會成員,以及香港紡織業聯會副會長,並曾任保良局主席和香港紡織商會會長。2013年,陳先生獲美國關島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
艱苦創業 誠信勤奮
回憶起當初父親漂洋過海、艱苦創業的那段歲月,令陳亨利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父親誠信勤奮的品格。
「20世紀50年代,父親到了菲律賓,在爺爺的呂宋集市市場經營的小布莊幫手。當時,菲政府管制外匯,大部分華僑不了解申請手續,父親便代客戶每月申請養家外匯,並以記事簿詳細做好記錄,每天查看記事簿尋找及拜訪客戶,由於父親的誠信及熱心,得到客戶的信賴,由最初的幾個逐漸發展到數十個、數百個,成為他日後發展的基礎。」陳亨利說。雖然這些都是看似很小的事情,卻教會我們誠信的重要性,建立客戶的信任是發展事業的基石。
20世紀60年代,陳守仁為發展事業,經常奔波東南亞各地。很多時候,陳守仁乘飛機回港,稍作停留,便馬上轉機往另一地方工作,而母親亦會不辭勞苦地帶著生意所需的文件和換洗衣物到啟德機場交給他,以便爭取時間辦事。「父親的魄力和勤奮,一直是我們家族的模範。」陳亨利說,「時至今日,父親仍然付出大量心力和時間,投入慈善工作,從不言倦。2016年,他成立了仁善扶貧基金,與多個部委合作,在多個貧困縣進行『精準扶貧 創業脫貧』項目。這種精神,十分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和父親一樣,母親也是一位克勤克儉、勤勤懇懇的傳統女性典範。陳亨利回憶,20世紀70年代,父親到關島發展船務貿易,母親隨父親定居關島。她不懂英語,也不會開車,需要克服生活上的許多困難,但她持家有道,一直是家族背後的重要力量。
熱心慈善 回饋家鄉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一直是父親的宗旨,他每時每刻都在以他的實際行動,將這個價值觀灌輸給我們。」陳亨利說。
自1970年後,陳守仁的事業發展到哪兒,慈善事業便發展到哪裡,足跡已經遍布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地區和太平洋島國及東南亞國家,與此同時,他還長期推行各項慈善項目,包括捐助香港保良局陳守仁小學、香港車路士足球學校,以及多家高等院校。去年,陳守仁還獲特區政府頒發的銀紫荊星章,慈善工作備受社會肯定。這也令他的子孫感到十分自豪。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參天之木,必有其根。」陳守仁始終心繫祖國,尤其對於自己的故土家園泉州,他更是傾心傾力。上世紀80年代,他在泉州設立「陳守仁基金會」並促成泉州慈善總會,他做了大量扶貧、助孤、助學等慈善福利項目,如助學工程、珍珠班、助孤工程、獎勵優秀教師計劃、免費慈善門診、覆明工程、行走工程等。在教育方面,他捐資成立北京大學陳守仁國際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聯泰供應鏈研發中心、泉州師範學院陳守仁工商信息學院,華僑大學陳守仁經濟管理大樓,及設立、支持多項獎學金及海外學生(包括西太平洋諸島)交流計劃。
陳守仁最常對子女說的話就是,不要忘本,要回饋國家。身為密克羅尼西亞名譽領事,陳守仁一直推動祖國和西太平洋諸島合作,包括在未與國家建立邦交,或未設立領事館的地方,協助華人事務。在父親的影響下,陳守仁的後輩們也致力回饋社會,在關島及塞班均設立陳守仁基金會,長期進行慈善活動;在當地發生天災時,積極投身救災活動,如2015年颱風吹襲塞班,陳守仁家族協助當地政府的救災工作。
此外,為響應國家的號召,於2020年實現全國脫貧的目標,陳守仁還於2015年成立仁善扶貧基金會,以「社會服務、慈善扶貧」為宗旨,「精準扶貧、創業脫貧」為方針,實施可持續的計劃與措施,如產業幫扶和小額信貸扶持,提高貧困地區人群的勞動所得及教育水平,改善其生活質素及自我發展能力——「造血」而不是「輸血」,從而實現脫貧。基金會分別與外交部扶貧辦、中華海外聯誼會、全國臺聯等合作,在多個貧困縣進行「精準扶貧 創業脫貧」項目,漸見成效。
以身作則 接力傳承
「父親一直以『誠信勤奮』為營商理念。他教會我誠信的重要性,誠信需要用時間累積,而不能用金錢買。」在陳亨利的辦公室牆上也掛著一幅「誠信勤奮」的牌匾,便是為了能時刻謹記父親的教誨。他表示,「為使家族價值觀傳承下去,必須身體力行,也要求子女做下下一代的榜樣,讓子孫能夠親眼看到成效,以及感受到我們在社會上所贏得的尊重,這比千言萬語來得更好」。
如今,陳亨利在家族企業聯泰集團擔任行政總裁,主要業務包括零售、旅遊、漁業等。自小隨著父親打拼事業,父親對他人生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據他回憶,中學畢業後,家族當時在關島發展航運生意。雖然有機會到加拿大讀大學,但為家族,更為遵守孝道,陳亨利選擇了留在關島、入讀關島大學,以便協助家族業務。雖然對一個年輕人來說,可能留在關島不太有吸引力。然而,關島是陳亨利事業的轉折點,也是他認識太太的地方,他一直感恩這片土地帶給他的無窮機遇和幸福家庭。
「當時,父親和我引入香港功夫電影,然後我在海島推銷放映,成功在太平洋地區掀起功夫片熱潮。從全家動員作業,網絡覆蓋整個太平洋,更遠至美國及南美洲,也使家族在密克羅尼西亞地區建立了良好人脈和友誼,這是當初始料不及的。」陳亨利感慨道。「人生路上,很多機會在眼前掠過,一定要做好準備,拼搏勤奮,才能好好捕捉機會,這一點在父親身上尤其顯著,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父親就將他的家族價值觀寫成《陳氏家訓》,傳承給每一位子孫。」陳亨利表示,他十分敬佩父親的視野,家訓總結他的思想和情操,也感染了每一位家族成員。為使家族團結,父親設立了家族理事會,制定管理家族的方法,以傳承家族的文化及價值觀。鑑於此,如今,他們也會定期舉辦家族活動,營造美好的共同回憶,增進大家的感情,更好地將良好的家風家訓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