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花葉與根休戚與共;而孩子的成長,也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在上周六3月16日播出的《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第十一期節目中,孔門72賢之首、復聖顏子第78代孫顏廷淦攜150位顏氏族人,向觀眾分享了顏氏大家族的「治家秘訣」,其「傳家之寶」《顏氏家訓》也被網友譽為「家庭教育的百科全書」。而現代詩人、學者聞一多之孫聞黎明,「中國交響樂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教授也以精彩的家風故事,讓觀眾感受到了家風的傳承。
《顏氏家訓》展現世族治家智慧被譽為「家庭教育百科全書」
顏氏,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大家族,2000多年歷史,後代遍及全球。「至聖孔子,復聖顏回。」祖先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被後世尊稱為復聖顏子。而在顏回之後,顏氏家族人才輩出,如文學家顏師古、安史之亂中以身殉國的顏杲卿、書法大家顏真卿等都是顏氏的傑出代表。一個世家大族究竟是如何得以世代綿延的呢?顏子第78代孫顏廷淦為觀眾揭開了顏氏家族的「治家秘訣」。
打開顏廷淦記憶的時光瓶,他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便是父親說的「端端正正寫字,規規矩矩做人」。據他回憶,小時候自己練習書法的姿勢、態度均不端正,是父親的躬身示範和言傳身教,讓他逐漸養成了規範的好習慣。現場,顏廷淦還展示了自己的書法,寫下了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忠厚誠孝」,他表示,「這是我們《顏氏家訓》的核心,是我們的傳家之寶。」
主持人鞠萍與復聖顏子第78代孫顏廷淦
節目中,顏廷淦也將《顏氏家訓》帶到了現場,而端坐在觀眾席的150位顏氏族人也是人手一本。所謂《顏氏家訓》,是南朝名士顏之推留給後世子孫的精神財富,享有「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的美譽。顏之推將自己一生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整理出來,傳給後世子孫。《顏氏家訓》內容豐富,見解獨特,是家庭教育的典範,可謂字字精湛,句句經典。其中,教導子孫如何讀書、做人是家訓的核心,顏氏後人也以《顏氏家訓》修身立德、整治門風。
作為《顏氏家訓》的傳播者,顏廷淦也深受其影響。「《顏氏家訓》中說,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自先而施於後者也。」顏廷淦說,我們的教育是從長輩開始的,因此他也十分注重女兒的教育,並堅持不溺愛的原則,實行「早教」。除了顏廷淦,還有150位顏氏族人也因家族的力量來到現場。他們也紛紛講述了對自己而言最為重要的家訓。「夜覺曉非,今悔昨失」、「竊人之財,刑闢之所處;竊人之美,鬼神之所責」……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事,是學習還是工作,《顏氏家訓》都有所涉及。而這本對世人給予鞭策的「寶典」,也讓觀眾們受益匪淺,有網友表示,「《顏氏家訓》在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許多的指導意義,哪怕是現在來說,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和借鑑。不愧是家庭教育的百科全書啊!」
鄭小瑛不忘初心堅持音樂追求被稱「中國女性的驕傲」
本期節目中,「中國交響樂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也向觀眾分享了她的「華彩生命樂章」。作為「巾幗不讓鬚眉」的代表,鄭小瑛坦言父母對她的影響很大。父親鄭維是一個客家人的農民子弟,但是他憑藉不落人後的精神,走出山區,考上清華,並獲得了前往美國學習的機會。鄭小瑛表示,「所以從他那裡講,始終給我灌輸,你要不停地努力,一定要做得最好。」
鄭小瑛的母親溫嗣瑛則是一個自律自強的女性,在多年前便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不僅遵循男女平等,還帶頭放腳、千裡求學。鄭小瑛說:「我母親在我們家裡從來沒有過講『女子不如男』的話,所以對於我來講,母親的這種始終不滿足於現狀的性格,在童年的我(心中)恐怕還是紮下根的。」而父母潛移默化傳遞給女兒的這份努力與向上、倔強與自信,也伴隨著鄭小瑛,讓她堅定地走上了職業指揮家的道路。
主持人鞠萍與中國交響樂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
同時,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風採,也一直都是鄭小瑛對自己音樂人生的追求。1995年,北京舉辦世界第四屆聯合國婦女大會,鄭小瑛組建並指揮中國首支女子交響樂團,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婦女的風採;2002年在女兒鄭蘇的精心策劃下,鄭小瑛在美國指揮演奏了帶有濃厚中國客家文化特色的交響詩篇《土樓迴響》。她還帶著這部榮獲中國首屆「金鐘獎」金獎的作品前往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讓世界傾聽中國的聲音。此外,《土樓迴響》在家鄉龍巖首演時,鄭小瑛更是讓主持人用「永定客家女」稱呼自己,以回報祖輩恩情。
此外,鄭小瑛還曾三度患癌,但這也並沒有影響她對音樂的追求,認為「倒在指揮臺上是最浪漫的事」。1998年,年過七旬的她在老伴的暖心相伴下,前往廈門籌建「愛樂樂團」,被譽為廈門的「燙金城市名片」。如今,耄耋之年的她也始終活躍在音樂舞臺上,並將自己對音樂的追求傳遞給了女兒。如此傳奇又充滿熱愛的一生,也讓觀眾不禁感嘆:「鄭小瑛教授是名副其實的『鏗鏘玫瑰』,也是中國女性的驕傲,不僅在音樂道路上越挫越勇,還始終心繫祖國與家鄉。為鄭教授點讚!」
在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便用一個個鮮活的家庭故事,喚起人們內心深處存放的家庭記憶,更從各具特色的家風背後傳遞出深厚的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第二季收官之作即將上線,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田漢侄女田偉、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之女歐陽啟名又將為觀眾帶來哪些家風故事?傳遞怎樣的家風文化?敬請期待3月23日(周六)19:30,《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