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治家智慧被譽為「家庭教育百科全書」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花葉與根休戚與共;而孩子的成長,也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在上周六3月16日播出的《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第十一期節目中,孔門72賢之首、復聖顏子第78代孫顏廷淦攜150位顏氏族人,向觀眾分享了顏氏大家族的「治家秘訣」,其「傳家之寶」《顏氏家訓》也被網友譽為「家庭教育的百科全書」。而現代詩人、學者聞一多之孫聞黎明,「中國交響樂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教授也以精彩的家風故事,讓觀眾感受到了家風的傳承。

《顏氏家訓》展現世族治家智慧被譽為「家庭教育百科全書」

顏氏,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大家族,2000多年歷史,後代遍及全球。「至聖孔子,復聖顏回。」祖先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被後世尊稱為復聖顏子。而在顏回之後,顏氏家族人才輩出,如文學家顏師古、安史之亂中以身殉國的顏杲卿、書法大家顏真卿等都是顏氏的傑出代表。一個世家大族究竟是如何得以世代綿延的呢?顏子第78代孫顏廷淦為觀眾揭開了顏氏家族的「治家秘訣」。

打開顏廷淦記憶的時光瓶,他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便是父親說的「端端正正寫字,規規矩矩做人」。據他回憶,小時候自己練習書法的姿勢、態度均不端正,是父親的躬身示範和言傳身教,讓他逐漸養成了規範的好習慣。現場,顏廷淦還展示了自己的書法,寫下了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忠厚誠孝」,他表示,「這是我們《顏氏家訓》的核心,是我們的傳家之寶。」

主持人鞠萍與復聖顏子第78代孫顏廷淦

節目中,顏廷淦也將《顏氏家訓》帶到了現場,而端坐在觀眾席的150位顏氏族人也是人手一本。所謂《顏氏家訓》,是南朝名士顏之推留給後世子孫的精神財富,享有「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的美譽。顏之推將自己一生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整理出來,傳給後世子孫。《顏氏家訓》內容豐富,見解獨特,是家庭教育的典範,可謂字字精湛,句句經典。其中,教導子孫如何讀書、做人是家訓的核心,顏氏後人也以《顏氏家訓》修身立德、整治門風。

作為《顏氏家訓》的傳播者,顏廷淦也深受其影響。「《顏氏家訓》中說,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自先而施於後者也。」顏廷淦說,我們的教育是從長輩開始的,因此他也十分注重女兒的教育,並堅持不溺愛的原則,實行「早教」。除了顏廷淦,還有150位顏氏族人也因家族的力量來到現場。他們也紛紛講述了對自己而言最為重要的家訓。「夜覺曉非,今悔昨失」、「竊人之財,刑闢之所處;竊人之美,鬼神之所責」……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事,是學習還是工作,《顏氏家訓》都有所涉及。而這本對世人給予鞭策的「寶典」,也讓觀眾們受益匪淺,有網友表示,「《顏氏家訓》在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許多的指導意義,哪怕是現在來說,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和借鑑。不愧是家庭教育的百科全書啊!」

鄭小瑛不忘初心堅持音樂追求被稱「中國女性的驕傲」

本期節目中,「中國交響樂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也向觀眾分享了她的「華彩生命樂章」。作為「巾幗不讓鬚眉」的代表,鄭小瑛坦言父母對她的影響很大。父親鄭維是一個客家人的農民子弟,但是他憑藉不落人後的精神,走出山區,考上清華,並獲得了前往美國學習的機會。鄭小瑛表示,「所以從他那裡講,始終給我灌輸,你要不停地努力,一定要做得最好。」

鄭小瑛的母親溫嗣瑛則是一個自律自強的女性,在多年前便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不僅遵循男女平等,還帶頭放腳、千裡求學。鄭小瑛說:「我母親在我們家裡從來沒有過講『女子不如男』的話,所以對於我來講,母親的這種始終不滿足於現狀的性格,在童年的我(心中)恐怕還是紮下根的。」而父母潛移默化傳遞給女兒的這份努力與向上、倔強與自信,也伴隨著鄭小瑛,讓她堅定地走上了職業指揮家的道路。

主持人鞠萍與中國交響樂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

同時,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風採,也一直都是鄭小瑛對自己音樂人生的追求。1995年,北京舉辦世界第四屆聯合國婦女大會,鄭小瑛組建並指揮中國首支女子交響樂團,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婦女的風採;2002年在女兒鄭蘇的精心策劃下,鄭小瑛在美國指揮演奏了帶有濃厚中國客家文化特色的交響詩篇《土樓迴響》。她還帶著這部榮獲中國首屆「金鐘獎」金獎的作品前往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讓世界傾聽中國的聲音。此外,《土樓迴響》在家鄉龍巖首演時,鄭小瑛更是讓主持人用「永定客家女」稱呼自己,以回報祖輩恩情。

此外,鄭小瑛還曾三度患癌,但這也並沒有影響她對音樂的追求,認為「倒在指揮臺上是最浪漫的事」。1998年,年過七旬的她在老伴的暖心相伴下,前往廈門籌建「愛樂樂團」,被譽為廈門的「燙金城市名片」。如今,耄耋之年的她也始終活躍在音樂舞臺上,並將自己對音樂的追求傳遞給了女兒。如此傳奇又充滿熱愛的一生,也讓觀眾不禁感嘆:「鄭小瑛教授是名副其實的『鏗鏘玫瑰』,也是中國女性的驕傲,不僅在音樂道路上越挫越勇,還始終心繫祖國與家鄉。為鄭教授點讚!」

在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便用一個個鮮活的家庭故事,喚起人們內心深處存放的家庭記憶,更從各具特色的家風背後傳遞出深厚的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第二季收官之作即將上線,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田漢侄女田偉、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之女歐陽啟名又將為觀眾帶來哪些家風故事?傳遞怎樣的家風文化?敬請期待3月23日(周六)19:30,《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

相關焦點

  • 顏氏家訓讀後感】
    《顏氏家訓》是一本家訓類教育書籍。有人便據這《歸心》、《書證》、《音辭》等篇將《顏氏家訓》歸入雜家。《顏氏家訓》,使該家族出了許多人材。顏家十幾代人都極為富貴榮耀,擔當朝廷要職,這與顏氏家學薰陶是分不開的。顏氏族人在世所得家產最終往往散放社會,只留給後輩這本祖訓,並訓諭後人謹遵不違,這才有了顏家十幾代興旺。這些事實印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家族生存競爭的重要意義。現代暴發戶總是曇花一現。
  • 整齊門內 提撕子孫——《顏氏家訓》的齊家觀
    因此,治家成為士大夫立身處世的重要使命,而家訓則是治家的文化載體。家訓是指家庭、家族對子孫安身立命、持家治業的訓誡和教誨。家訓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作為訓示目標,以忠厚傳家、勤儉持家、敦親睦鄰、扶貧助困作為訓示內容。家訓將儒家禮義廉恥的價值觀植入家庭教育觀念和家族管理之中,成為儒家學說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使儒家文化的精英形態在民間落地生根。
  • 《顏氏家訓》精華:成功家庭,必有的細節!
    夜覺曉非,今悔昨失。——《顏氏家訓·教子篇》我見到世上那種對孩子不講教育而只有慈愛的,常常不以為然,要吃什麼,要幹什麼,任意放縱孩子,不加管制,該訓誡時反而誇獎,該訓斥責罵時反而歡笑。——《顏氏家訓·教子篇》人在幼年的時候,注意力高,容易專心,長大成人就不這樣了,精神渙散,難以專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時候對人進行教育,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大好時機。
  • 顏氏家訓精選20句,收藏了!
    (《顏氏家訓·教子篇》)新媳婦要在剛過門時立規矩,孩子的教育要從嬰孩時就開始。指對一個人施加教育應該及時及早。(《顏氏家訓·教子篇》)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嚴而又能關懷愛撫他們,子女就會對父母敬畏、謹慎而孝順。講父母對待子女應有的態度時,此條可作參考。
  • 古代父母怎樣教育孩子——從《顏氏家訓》看世家大族的家庭教育
    身處在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風水輪流,朝代更迭是時常發生的事,作為一個世代顯赫的士族,琅琊顏氏若想在動亂中傳承家族的榮耀就要培養大量可以幫助家族在亂世中立足的人才。而培養人才就要從教育著手,彼時恰逢天下大亂,學校和私塾都不能正常開課,故而對孩子的教育只能在家中進行,《顏氏家訓》由此而出。顏之推在《顏氏家訓》的序章就說到寫這本家訓的目的就在於「整齊門內,提撕子孫」,保持家族的繁榮與延續。
  • 《顏氏家訓》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庭教育
    中華民族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民族,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家訓歷史悠久,《尚書·無逸》是周公還政於成王之後對他所進行的告誡,已初步具有家庭教育的性質。如果將它算作家訓文獻,那麼家庭教育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
  • 《顏氏家訓》《了凡四訓》……積澱千年的江蘇傳統家訓怎樣「古為...
    諄諄家訓,江蘇文脈的重要一脈  何為家訓?陳延斌教授說,「家訓」主要是指父祖對子孫、家長對家人、族長對族人在睦親齊家、治家理財、修身處世等方面的教誨訓示,也有一些是夫妻間的囑告、兄弟姊妹間的誡勉、勸喻。
  • 《顏氏家訓》經典16句 推薦閱讀
    作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典範教材,《顏氏家訓》直接開後世「家訓」的先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下面整理了十六條《顏氏家訓》經典佳句:一、夜覺曉非,今悔昨失。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篇》。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篇》。指對一個人施加教育應該及時及早。三、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篇》。
  • 為什麼顏氏家訓可以像曾氏家書一樣流芳百世
    其代表作是《顏氏家訓》,它的內容龐雜(共有二十篇:序致、教子、兄弟、後娶、治家、風操、慕賢、勉學、文章、名實、涉務、省事、歸心、止足、誠兵、善生、書證、音辭、雜藝、終制),但從大處劃分則脈絡清晰,主要講的是立身處世之道和治家教子之法。重視傳統倫理觀念的中國人,自古以來皆沿襲著家訓的風氣,所謂家訓是指留給子孫的處世訓誨。
  • 《顏氏家訓》8大經典名句,句句良言!
    在這本家訓中,著重體現了顏之推自己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以此傳給後世子孫,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顏氏家訓》8大經典名句,句句良言,父母必讀!人早上出現過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今天則應悔改。以防明天再出現同樣過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說得就是人每天要學會反思自己,改過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畢業季:《顏氏家訓·慕賢篇》《顏氏家訓·雜藝篇》
    範秀斐院校:廣州美術學院院系:美術教育學院畢業作品:《顏氏家訓·慕賢篇》《顏氏家訓·雜藝篇》創作思路>我的作品主要以《顏氏家訓》為創作內容。《顏氏家訓》是一部有豐富文化內涵的作品,它不僅在家庭倫理、道德修養方面對我們有重要的借鑑作用,而且對研究古文獻學,研究南北朝歷史文化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顏氏家訓·慕賢篇》 隸書 138cm×33cm×4本次選擇《顏氏家訓》作為創作內容是希望發揮藝術對人的感染力。表現形式上,我以隸書、行草書進行創作。
  • 家風與家訓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工具
    曾經在朋友圈做過一個調查,問參與調查的人是否知道自己曾祖父與曾祖母的名字,超過90%以上的人答不上來,後來查找原因,一方面是老人過世的早沒有一起生活的經歷,即使一起生活也因為除了稱呼外沒有用上名字的時候才有的選擇性遺忘,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 《顏氏家訓》經典16句:父不慈則子不孝
    作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典範教材,《顏氏家訓》直接開後世「家訓」的先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下面小編為您整理十六條《顏氏家訓》經典佳句: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篇》。早晨有過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今天則應悔改。說明改正錯誤貴在及時。人對於自己的缺點過失,要及時改正。知過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
  • 家訓內容可分四類 《顏氏家訓》內容或最完整
    家訓內容可分四類 《顏氏家訓》內容或最完整 2014-08-22 15:14:33  自南北朝以降,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大量的家訓,比較經典的有古代十大家訓,以及一些名人家訓,如《朱熹家訓》(朱熹)、《告兄弟子侄》(範仲淹)、《曾文正公家訓》(曾國藩)、《林則徐家訓》(林則徐)、《新贛南家訓》(蔣經國)等等。  中國第一部家訓是周公的《誡伯禽書》。
  • 中國歷代家訓,古人的治家智慧
    《顏氏家訓》20、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陳毅《示兒女》詩) 三、正直清廉1、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莫甚。《治家格言》2、官長之前,止可將敬,不可逐羶。《家誡要言》3、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增廣賢文》4、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王公。
  • 《顏氏家訓》8大經典名句,句句良言,父母必備
    《顏氏家訓》是中國古代教育學著作,顏之推所著,成書於隋初,以其獨特的教育思想聞名與後世。在這本家訓中,著重體現了顏之推自己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以此傳給後世子孫,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顏氏家訓》8大經典名句,句句良言,父母必備!人早上出現過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今天則應悔改。以防明天再出現同樣過失。
  • 父母不要一直跟孩子「講道理」了,《顏氏家訓》給你育兒正解
    共情是最好的溝通方式《顏氏家訓》有這樣一句話:「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顏氏家訓》是一本教育孩子的名著,被千古流傳,對於今天的孩子的教育仍存在很多借鑑的意義。《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創作的家訓,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古今家訓,以此為祖」這句話後代人廣為引用,可見這本書的影響力。
  • 顏氏家訓:教育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共情,而不是講道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代名儒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這本書被譽為「古今家訓之祖」,總結了一位好父親教育子女後輩的精闢經驗,當中有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可適用。綜合《顏氏家訓》的內容,等到十年後,最優秀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3種家庭。
  • 《顏氏家訓》育子理念分享十:止足篇
    今天是最後一期分享:《顏氏家訓》止足篇。 《顏氏家訓》止足第十三篇中寫到: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宇宙可臻其極,惰性不知其窮,唯在少欲知足,為立涯限爾。
  • 《朱子家訓》6句傳世箴言,中國人必讀的治家智慧
    《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訓》或《朱柏廬治家格言》,為清代學者朱用純所作。朱用純(1617-1688),字致一,自號柏廬,明末清初人。《朱子治家格言》雖然也被簡稱為《朱子家訓》,與朱熹的《朱子家訓》卻是完全不同的,不可等同視之。朱柏廬自幼致力於讀書,「學成文武藝,貸與帝王家」,企圖走向仕途,光耀門楣。自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幫助清廷入關,大明朝庭破敗之後,就歸隱山村潛心程朱理學,廣授學子,主張知行並進,一時聲名大噪。康熙曾多次徵召,然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