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一直跟孩子「講道理」了,《顏氏家訓》給你育兒正解

2020-12-14 鄧朝芬說歷史

法國著名的教育家盧梭說過這樣一句話:

「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我們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往往在教育上也會用錯方式,父母常常把說教掛在嘴邊,告訴孩子你不應該這樣,你應該這樣……

我們家長有沒有考慮過我們講了千萬遍的大道理,孩子記住了幾個?還有內心是不是真的想聽?

我國著名的影視演員孫儷在微博上發過這樣一段話: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

父母講的道理孩子聽進去幾分?

我們父母總是以為自己的經歷比孩子多,有些道理就一口氣全部講給孩子聽,往往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們父母只顧自己說,卻忘記了去考慮孩子的感受。

有一句話叫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但是,這也將是孩子長大成人之後才能夠明白的道理,在他們現在的年齡段中,還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我們父母單純的靠說教有時候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所以,無論家長給孩子灌輸多少的人生哲理,在他們的心中自己想的才是最對的。

那麼我們父母除了講道理之外,還有什麼好的教育方式呢?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在《顏氏家訓》中有一句話:

「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教化這件事,是從上向下推行的,是從先向後施行影響的。一個家庭當中好的教育,是應該是從長到幼的教化方式,育人先育己,只有父母自身做好了,才能夠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教好孩子。

娛樂圈裡被譽為好爸爸的黃磊,多才多藝,廚藝了得,既溫暖又照顧家,而我們再看看他的女兒多多,我們發現在多多的身上就有黃磊的影子

多多小小年紀便看英文書,不僅看還翻譯,而鋼琴的彈奏更是迷人,可以說黃多多對於舞臺的熱愛完全來自於父母的影響。

而就在去年,黃多多搭檔何炅完成了屬於她自己的話劇首秀。

共情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顏氏家訓》有這樣一句話: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父母在孩子面前有威嚴又能關愛他們,不多溺愛,也多訓斥,子女就會對父母敬畏、謹慎而孝順。

脫口秀《奇葩說》中有一期關於「是否要給孩子一個完美的人生」的辯題,

傅首爾說:「自己給兒子買兩千多塊的鞋子,兒子說醜,還問她為什麼沒有買有鎧甲勇士的圖案的鞋子,那是世界上最帥的鞋,最帥的鞋35塊錢一雙。

傅首爾說,「我眼中的完美,他視若糞土。如果全部都按照我的標準來,他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呢?」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也有被傾聽、被理解的需求,而父母的共情傾聽能力尤為重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且永生不離校。

這也就意味著孩子在家庭當中的教育尤為重要,現在我國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開闊眼界、樹立自信、培養能力、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家長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的不足之處,越想教育好孩子越不理想,這就是家長在教育的方法上遇到的阻礙,那我們父母該怎麼去找到真正的教育方法呢?

《顏氏家訓》是一本教育孩子的名著,被千古流傳,對於今天的孩子的教育仍存在很多借鑑的意義。

《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創作的家訓,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古今家訓,以此為祖」這句話後代人廣為引用,可見這本書的影響力。

這本書不僅會使父母在其中得到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而且還涵蓋了顏之推的家庭規矩,俗話說「不成規矩,不以方圓。

《顏氏家訓》裡面還包含了以家庭道德為主的朱子家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家語。

除了《顏氏家訓》外,還有《曾國藩家書》、《了凡四訓》兩本經典,僅需69元,就能擁有這套書的智慧。讓我們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再迷茫,能夠讓孩子在這個繁雜的社會中能夠堅守住自己的本心,有自己的底線,幸福快樂的成長。

相關焦點

  • 顏氏家訓:教育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共情,而不是講道理
    可父母長輩總是只想講自己的大道理,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你的道理孩子真的聽懂、聽進去了嗎?養兒育女之路,也是父母自我完善的修行之路。綜合《顏氏家訓》的內容,等到十年後,最優秀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3種家庭。父母脫口而出的大道理,真的能收到預料之中的效果嗎?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跟孩子「講道理」
    可父母長輩總是只想講自己的大道理,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你的道理孩子真的聽懂、聽進去了嗎?綜合《顏氏家訓》的內容,等到十年後,最優秀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3種家庭。01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共情《顏氏家訓》:「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 人民日報:聰明的父母,從來不跟孩子「講道理」
    《人民日報》曾發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父母作為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總會忍不住對子女小輩進行說教。可父母長輩總是只想講自己的大道理,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你的道理孩子真的聽懂、聽進去了嗎?養兒育女之路,也是父母自我完善的修行之路。
  • 古代父母怎樣教育孩子——從《顏氏家訓》看世家大族的家庭教育
    《顏氏家訓》可以說是一個世家大族的傳家寶典,裡面有很多值得借鑑的育兒經。什麼時候教:孩子的最佳教育年齡為了培養家族興盛所需要的人才,家裡的孩子就要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那麼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接受教育最好呢?《顏氏家訓》的回答是越早越好,最好從娘胎裡就開始「胎教」。
  • 顏氏家訓讀後感】
    《書證》、《音辭》兩篇講古書訓詁、音韻問題,表現出作者在這方面造詣很深。有人便據這《歸心》、《書證》、《音辭》等篇將《顏氏家訓》歸入雜家。《顏氏家訓》,使該家族出了許多人材。顏家十幾代人都極為富貴榮耀,擔當朝廷要職,這與顏氏家學薰陶是分不開的。顏氏族人在世所得家產最終往往散放社會,只留給後輩這本祖訓,並訓諭後人謹遵不違,這才有了顏家十幾代興旺。
  • 《顏氏家訓》精華:成功家庭,必有的細節!
    ——《顏氏家訓·教子篇》我見到世上那種對孩子不講教育而只有慈愛的,常常不以為然,要吃什麼,要幹什麼,任意放縱孩子,不加管制,該訓誡時反而誇獎,該訓斥責罵時反而歡笑。到孩子懂事時,就認為這些道理本來就是這樣,直至驕傲怠慢已經成為習慣時,才開始去加以制止,此時縱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樹立不起威嚴,憤怒得再厲害也只會增加怨恨,直到長大成人,最終成為品德敗壞的人。
  • 顏氏家訓精選20句,收藏了!
    (《顏氏家訓·教子篇》)我見到世上那種對孩子不講教育而只有慈愛的,常常不以為然,要吃什麼,要幹什麼,任意放縱孩子,不加管制,該訓誡時反而誇獎,該訓斥責罵時反而歡笑,到孩子懂事時,就認為這些道理本來就是這樣,直至驕傲怠慢已經成為習慣時,才開始去加以制止,此時縱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樹立不起威嚴,憤怒得再厲害也只會增加怨恨,直到長大成人,最終成為品德敗壞的人。
  • 《顏氏家訓》8大經典名句,句句良言!
    在這本家訓中,著重體現了顏之推自己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以此傳給後世子孫,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顏氏家訓》8大經典名句,句句良言,父母必讀!人早上出現過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今天則應悔改。以防明天再出現同樣過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說得就是人每天要學會反思自己,改過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顏氏家訓》治家智慧被譽為「家庭教育百科全書」
    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花葉與根休戚與共;而孩子的成長,也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顏子第78代孫顏廷淦為觀眾揭開了顏氏家族的「治家秘訣」。打開顏廷淦記憶的時光瓶,他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便是父親說的「端端正正寫字,規規矩矩做人」。據他回憶,小時候自己練習書法的姿勢、態度均不端正,是父親的躬身示範和言傳身教,讓他逐漸養成了規範的好習慣。
  • 《顏氏家訓》8大經典名句,句句良言,父母必備
    《顏氏家訓》是中國古代教育學著作,顏之推所著,成書於隋初,以其獨特的教育思想聞名與後世。在這本家訓中,著重體現了顏之推自己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以此傳給後世子孫,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顏氏家訓》8大經典名句,句句良言,父母必備!人早上出現過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今天則應悔改。以防明天再出現同樣過失。
  • 《顏氏家訓》:教子(1)
    》第3講,也是《教子篇》的第1講。當代社會很多家庭三代人住在一起,老人幫帶孩子,親子教育和隔代教育交織在一起,矛盾一大堆。老人覺得:自己年輕時忙工作,虧欠孩子太多,所以要在孩子的孩子身上彌補。即使他們不這麼說,潛意識也是這樣認為的,於是無意間溺愛了小孩。小孩的父母想嚴厲管教孩子,但是擰不過老人。舉個例子,讓小孩獨立睡覺,小孩哭鬧,要求大人陪著睡。
  • 《顏氏家訓》經典16句 推薦閱讀
    作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典範教材,《顏氏家訓》直接開後世「家訓」的先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下面整理了十六條《顏氏家訓》經典佳句:一、夜覺曉非,今悔昨失。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篇》。人在幼年的時候,注意力高,容易專心,長大成人就不這樣了,精神渙散,難以專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時候對人進行教育,千萬不要從過這個大好時機。四、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篇》。
  • 畢業季:《顏氏家訓·慕賢篇》《顏氏家訓·雜藝篇》
    範秀斐院校:廣州美術學院院系:美術教育學院畢業作品:《顏氏家訓·慕賢篇》《顏氏家訓·雜藝篇》創作思路>我的作品主要以《顏氏家訓》為創作內容。《顏氏家訓》是一部有豐富文化內涵的作品,它不僅在家庭倫理、道德修養方面對我們有重要的借鑑作用,而且對研究古文獻學,研究南北朝歷史文化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顏氏家訓·慕賢篇》 隸書 138cm×33cm×4本次選擇《顏氏家訓》作為創作內容是希望發揮藝術對人的感染力。表現形式上,我以隸書、行草書進行創作。
  • 聰明的家長,從來不和孩子講道理!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據魔方小編了解,在所有教育孩子的難題中,最讓家長頭大的問題就是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常常聽到一些家長對孩子說:「真是火大,我要說多少遍你才懂?和你講過多少次了,還是記不住?哭哭哭,就知道哭,你怎麼這麼不講道理?」
  • 《顏氏家訓》經典16句:父不慈則子不孝
    作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典範教材,《顏氏家訓》直接開後世「家訓」的先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下面小編為您整理十六條《顏氏家訓》經典佳句: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篇》。早晨有過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今天則應悔改。說明改正錯誤貴在及時。人對於自己的缺點過失,要及時改正。知過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
  • 顏真卿:一部《顏氏家訓》,讓六世子孫都成了人才
    無論是古代還是如今,幾乎所有的父母一旦有了孩子,便會把所有的精力傾注在兒女身上,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歷史上的教育典範,一個人才輩出、牛氣沖天的家族——顏氏家族。楊勇死後,顏之推猜想自己可能時日無多,便窮盡畢生所學,寫了一部《顏氏家訓》,希望通過這部家訓,使得家族興旺。在《顏氏家訓》的開篇,顏之推就說:「夫聖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範世也,業已整齊門內,提撕子孫。
  • 《顏氏家訓》:對孩子來說,父母沒錢沒背景,恰恰是件好事
    尤其是對大多數孩子來說,父母沒錢、沒背景、給不了高起點,恰恰是一件好事。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博學多識的教育家,叫做顏之推。他所著的《顏氏家訓》,開創了中國「家訓」的先河。《顏氏家訓》中提到的這種現象,在我們今天到的生活中依然屢見不鮮。許多所謂的「富二代」仗著家中的物質條件尚可,為人驕橫跋扈、不可一世,不知道珍惜自己與生俱來的資源,白白浪費了許多大好的機會。
  • 聰明的父母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跟孩子「講道理」家庭正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人民日報》曾發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 三流父母才會掏心掏肺跟孩子「講道理」,聰明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教師出身的他,情商非常高,在教育和育兒上,道理講的一套一套的,他習慣以理服人。不過,最近在教育孩子不要浪費糧食上,他卻遇到了對手,而對手就是他的教育對象女兒。本想著教育女兒不要浪費糧食,結果目的沒達到,最終話題被迫終止。小時候,父母習慣了用「講道理」的方式教育我們,甚至企圖以理」制服「我們。然而,對於孩子來說,講道理真的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嗎?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孩子不聽話到底是該不該給孩子講道理?可是即使給孩子講了道理,孩子還是我行我素,半點不知悔改。可是不給孩子講道理,孩子犯錯的時候又該怎麼辦?總不能打孩子吧?相信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很多家長都困惑過。知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表示:孩子六歲以前,家長可以給孩子講道理,但6歲以後,家長的道理只會加劇孩子的不耐煩,起不到半點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