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是不是很有錢?育兒路上,窮養富養有道理嗎?

2020-10-08 阿呆爸育兒

文 | 阿呆

1

爸爸,你是不是很有錢?

我拉阿呆在電腦前,給他挑玩具時,他突然蹦出了這個問題。

一瞬間,我有點懵,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於是我問他:你為什麼覺得我很有錢?

因為我想買什麼玩具你就給我買什麼,鑫鑫就不行,他想買奧特曼,但他的爸爸就不給他買。

原來如此。其實,仔細想起來,他這隨口一問裡,根子可能還在我這個爸爸。

因為在買玩具這件事上,我很少拒絕他。

基本上,只要阿呆看了某個新動畫片,過不了幾天,他就開始往我面前蹭,表示想買動畫片裡的玩具。

今天是奧特曼,明天就是假面騎士,後天又可能是迷你特工隊。

絕大多數時候我都滿足了他,可能就是每一次的有求必應,讓他產生了「爸爸很有錢」的想法。

2

阿呆對錢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一兩歲的時候,他痴迷於超市的那種搖搖車

投一塊錢的硬幣,車子就會搖個三五分鐘。那時,婆婆口袋裡的一塊錢硬幣就是「金不換」。

三四歲的時候,我們帶他去超市買東西、打車、吃飯、買奶茶,掏的都是手機。

那時,他以為手機就是「錢」,有了手機就可以做一切事情了。有幾次,我們出門忘記帶手機了,他還會提醒我:爸爸帶上手機買單。

現在五歲了,他又發現我對他有求必應,每次去超市都是買一大堆東西,誤以為我們很有錢。

細想起來,之前很久就已經有類似的苗頭了。

每一次我們去逛玩具反鬥城、書店,只要看到心儀的東西了,阿呆就會說:爸爸,買一個。

上個星期天,我們逛街到了一個售樓處,我說這個房子真漂亮啊,好想買一個。阿呆竟然也接口說:買一個。

我說:爸爸沒有錢。他還接了一句:你不是帶手機了嗎?

其語氣之隨便,之理所當然,之毫不以為掏錢是個多大的事,讓我吃驚不小。

3

我突然想起了曾經耳聞的一個活生生的教訓。

大概十多年前,我在合肥上過班,有一個同事從小就對女兒有求必應,給女兒吃好的穿好的。

他自己一個月掙兩三千塊,上大學的女兒LV包倒是有兩個了。

一路富養,她的女兒不是富二代,過得不亞於富二代。到大學畢業那一年,他女兒死活要家裡出錢去英國讀碩士。

我們當時算過,真要留學從上語言學校考試到畢業回來,前前後後差不多兩年,大概要花五十萬吧。

一下子掏五十萬,對一般家庭很難啊。更何況這麼多年他富養女兒,家裡也沒多少存款。

沒想到的是,他的女兒非常不理解這種狀況。

爸爸說沒錢,女兒就說去貸款。爸爸說家裡還款能力有限,她就說你為什麼不去開公司掙大錢?

兩個月鬧下來,老同事高血壓住院了,早早辦了提前退休。後來聽說,還是找親戚東拼西湊給女兒留學了。

4

前兩年大家聚會還聊起過這個事,就感觸:

養孩子不能太放縱,金錢這一課一定要跟上。

這個同事和女兒鬧得不可開交的很大原因,就是他從小沒讓女兒明白家裡真實的財政狀況。

回到我自己身上,阿呆的這一問多少有些警醒我了。

爸爸很有錢嗎?其實沒什麼錢。

我和老婆就是個普通上班族,打工掙錢養家而已,該有的房貸還在還,該愁的學費一分不少。

如果我老是「有求必應」,孩子很可能就對爸爸的能力產生錯覺,以為他真的是想買什麼就有什麼了。

也許就會對家庭,對父母能力的認識就會出現很大偏差。

甚至於將來自己也許明白家裡到底承受力如何了,但就是不願意相信,或者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也改不過來了。

所謂「窮人家的富二代」可能就是這麼回事。

5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道理,我身邊有不少朋友信奉這個道理。

他們認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男孩子錢要少給,這樣才不會大手大腳,女孩子物質要豐富,這樣才不會輕易被物質所誘。

這個話我是不太以為然的。

我認為,窮養富養並不在於「錢」,而是在養育路上,給予正確,符合時代潮流的金錢教育。

如果死摳「男孩子錢要少給」,那把孩子養得極度沒有安全感,別人給了一點甜頭就跟著跑了,也不少見。

放縱「女孩子物質要豐富」,也可能就像我當年的那個老同事一樣,物質是豐富了,但對家庭的局限、掙錢的困難卻沒有什麼體會,精緻卻終究不過成了「自由而無用的靈魂」。

我看到《富爸爸窮爸爸》裡有一句話: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會有其他人取代你,這個人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以前我沒太注意這件事。阿呆一句「爸爸,你是不是很有錢?」警醒了我。

在接下來的育兒路上,我要準備金錢這一課了。

今日互動

你認同「男孩窮養,女孩富養」嗎?你是怎麼教孩子認識「錢」的?

相關焦點

  • 寶貝性格養成,窮養富養你養對了嗎?
    不知道作為寶爸寶媽的你有沒有對這樣的說法感到困擾,加上上一期我們講到男女的差異,有的寶媽就在留言板留言詢問:既然男女存在差異,在教養方式上是不是應該尊崇「窮養男富養女」的理念呢?其實不然,曦曦媽百度了一下,現階段對「窮養富養」最流行的說法是:「富養」
  • 霍啟剛帶小女兒擠地鐵,配文高調表白:窮養富養都不如「情」養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物質生活富裕的今天,「窮養」還是「富養」又成了家長們熱議的話題。磨鍊孩子的心性,培養堅毅的品質,長大後才能有出息。支持富養的父母:窮山惡水出刁民,越窮孩子越沒出息。只有在富裕的環境中長大,孩子才能看得更遠,努力去追求更完美的生活質量。
  • 男孩女孩同樣需要適當窮養富養,如何拿捏好「窮」和「富」這個度
    長大後獨立有主見、有智慧有自信,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有自己的想法,知道什麼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我的觀點是不管男孩女孩,都要適當的窮養富養,拿捏好「窮」和「富」的這個度。 不管男孩女孩同樣需要多經歷多見識, 用物質和經濟指標衡量教養方式不合理, 窮養富養並沒有明確劃分,在孩子性別上也沒有明確劃分。
  • 7歲孩子:爸爸我們家裡很窮嗎?聰明父母這樣回復對孩子成長更好
    7歲孩子:爸爸我們家裡很窮嗎?聰明父母這樣回復對孩子成長更好 其實經常在育兒裡面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男孩要窮養,女兒要富養。對待男孩要求高一點嚴格一些,少給錢花;對待女兒像公主一樣對待,買好的穿好的。窮養的男孩其實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富養女孩,是對女孩文化修養的投資。
  • 「窮養」與「富養」有啥區別?蔡國慶與鄧超的養娃方式,差距明顯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寶爸寶媽在教育孩子上有不同的觀點,家長們都認為在培養孩子上,女兒需要富養而兒子需要窮養,這就是俗話說的「>窮養兒富養女」,這樣的教育方式很難說對錯,因為窮養富養只要是家長們細心的栽培,對孩子來說窮富都一樣。
  •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從小立下這6條「家規」,子女將來更出色
    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各種信息、文化的大融合,更是讓不少家長迷失了教育的方向,像比較火的教育觀念有「窮養兒、富養女」,這直接就誤導了很多家長,導致很多男孩被家長窮養的,特別在乎錢;而女孩則是既嬌慣、花錢又大手大腳的,這樣會導致孩子出現很多問題,其實孩子窮養富養,都不如有教養,有教養的孩子將來才會更加出色。
  • 李玫瑾:窮養富養不如「教養」,6歲前要給孩子立好這3個規矩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裡都有「窮養兒富養女的」的想法,認為女孩就應該富養,在孩子成長中要儘量滿足女兒的要求,讓女兒在充滿的愛的環境中成長。而男孩則要窮養,這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毅力,從小吃的苦多一些長大才敢於拼搏。
  • 窮養富養,都不如有教養!(家長必讀)!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但要成長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必須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教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的前程。培養孩子的教養不僅需要學校教育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教育的薰陶,需要家長的悉心引導。一個孩子的教養高低,是父母家庭教育成功與否的集中體現。當你帶著孩子出門,給孩子帶上小書包、小水壺的時候,別忘了給他帶上教養。
  • 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從小立下這6條家規,孩子將來更優秀
    而近幾年來,「窮養兒、富養女」這個教育理念似乎非常火熱,除了一些重男輕女的家庭,其他的家庭也都十分認可,畢竟人家說的也十分有道理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前段時間和朋友聚餐,旁邊也有兩家帶著孩子來吃飯的家庭,其中就有兩個小男孩,自從進店之後這兩個小男孩子就沒有消停過,一會在座位上敲打碗筷,製造噪音,一會追逐打鬧,甚至在服務員上菜的時候,還把服務員給撞倒了。
  • 如此「窮養」連廣電總局都大力支持,網友:太可愛,又騙我生娃
    就像這句話中所傳遞出的育兒觀念一樣:只有養尊處優的女孩,才能被稱作淑女;而豐厚的之條件培養出出來的,可能是紈絝子弟。窮養與富養看似知識育兒理念上的差異,帶給孩子的影響卻是不同的。1.富養帶給女孩的影響很多年前,一位女明星就放出自己的大膽宣言:以後有了女孩,一定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她,要讓她自尊自信,面對渣男與臭小子的追求時 ,不至於被一時的小恩小惠蒙蔽雙眼,而是驕傲地告訴對方:你能給我的,我們家都能給得起!
  •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一位媽媽給孩子10條家規,許多家長紛紛效仿
    導讀:窮養富養不如教養!一位媽媽給孩子的10條家規,許多家長紛紛效仿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窮養富養不如教養!一位媽媽給孩子的10條家規,許多家長紛紛效仿!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應該窮養還是富養?富養怕嬌氣,窮養怕自卑,該怎樣去平衡?
    於是又一次拒絕了買盲盒的提議後,回家的路上我考慮也行應該讓孩子了解一下還有的地方會特別窮,我們已經很幸福了,於是便有了以下的這些對話:我:寶,你知道嗎,其實我們生活的已經很幸福了。所以我們不能太浪費,要知足,像玩具什麼的東西,你已經有好多了,基本上市場賣的你都有了啊,而且現在是小學生了,也不能老買玩具了啊。寶:那可以等爸爸掙錢了給我買嗎?我:……可以吧!小朋友好像並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別人過的不幸福就影響到了她買玩具這個事情,所以這樣的話題還是循序漸進吧!
  • 窮養富養,並不是指花錢,很多人都理解錯了,真正的含義是這樣
    曾經的家長們,為了溫飽在努力時,有了「再窮不能窮孩子」 這個育兒理念;而當大家生活變得逐漸富裕時,富養孩子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了,於時,就有了「再富也不能富孩子」這個觀點。其實,現實很多人卻都理解錯了,窮養富養,並不是指物質上花點錢這麼簡單,家長若是片面的這麼去養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
  • 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李玫瑾:孩子6歲前要立好這3條家規
    李教授指出窮養富養都不如孩子的教養,孩子6歲之前家長要立好3條家規。孩子6歲前家長要立好這3條家規1、培養孩子的自控力6歲的孩子難免會喜歡亂動,缺乏一定的自控力。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多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 從小立家規,讓孩子不做熊孩子,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
    有句話說得好「窮養富養不如教養」!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禮儀,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家風!如果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有教養,那麼從小就要給他立下家規,這樣長大後會更出色!4.說話做事有禮貌禮貌是教養的一個體現,要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就從禮貌開始,陌生人對你孩子的第一印象也是禮不禮貌。
  • 女兒到底窮養好還是富養好?看完大小S女兒差距後,你或許能明白
    因為育兒理念的不同,兩人對養女兒展開了一輪討論。小S還是堅持養孩子不能嬌生慣養,即使家裡有錢也不能任意揮霍,要讓孩子明白金錢的意義,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大S則認為富養女兒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管理個人經濟的能力,認為孩子的理財能力要從小培養。其實不管是小S的窮養女兒還是大S的富養女兒,我們能發現她們的女兒都很優秀,小S就不用說了,女兒們經常因為優秀上熱搜。
  • 有教養的孩子才有人際吸引力,不管窮養富養,都不如有教養
    不管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你給孩子的教養,正是為他將來的生存發展鋪路。教養,是孩子情商培養的開端,是孩子學習處理人際關係的基礎,是啟發孩子認識周遭環境的起點。隨著生活越來越富裕,大家共同意識到教養勝過富養!
  • 兒子得窮養?
    作為一個零經驗的奶爸,更多要聽取長輩們的意見,畢竟他們有足夠多經驗。在這些經驗裡,出現最多的是兒子一定要窮養。男孩一定要窮養嗎?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在與兒子相處幾個月之後,我意識到,窮富養這一說法太過於片面,決定孩子成長的因素完全在於父母的認知。不刻意規劃,讓孩子自由發展,不香嗎?
  • 王豔兒子被「富養」,郭晶晶兒子被「窮養」,兩娃差距有點大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窮養兒富養女",關於窮養富養的問題,父母們也一直在爭論。其實,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適合孩子的養育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盲目窮養或富養,反而可能會毀了孩子。 比如下面要說的兩位豪門媽媽,一位"富養"兒子,一位"窮養"兒子,如今兩娃的差距有點大。
  • 李玫瑾:窮養富養不如「教養」,家長應從小給娃立下規矩
    我們也都是清楚,教養一個孩子是大事,無論家境如何,孩子生下來就有義務教養他們。但是「窮養、富養」大抵都是金錢教育,是從物質上去教育一個孩子。可是你不要忘記了,一個人除了金錢還有很多東西是要學習的。我去聽李玫瑾教授的講座時候,聽到這樣一句話很符合今天的主題:窮養富養不如「教養」其實最開始我也很納悶,為什麼會這麼說,後面他解釋道: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就表示:何為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