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總是在不經意間給大人帶來很多驚喜,這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比較活躍,有時候確實活躍過了頭,孩子的大腦迴路讓很多成人不理解,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想要了解孩子的思維,大人們還需要很多的學習。
孩子的思維決定他們考試成績,有些孩子回答試卷,讓老師哭笑不得,糾結在孩子身上發生了什麼,這就不得而知了。
1、倒著寫9-1
小學生都會從1寫到9,也會從9寫到1,但是面對試卷的時候,題目要求學生倒著寫9-1,奇葩孩子的思路開始活躍起來,竟然真的是倒著寫的,只不過他這樣的倒著寫不是從9到1,而是直接把數字腳朝天頭超低的顛覆了。
2、補充情景對話
面對題目孩子第一想到的是實話實說,本身家裡沒有車怎麼開車去呢,估計孩子的出發點也是這樣想的吧。面對很多題目孩子的思維都是不一樣的,但是老師看到這個同學的回答,估計也找不出很好的理由給孩子打錯把。
3、讀古詩添顏色
說道顏色孩子們都知道,但是看到題目以後,思維就開始混亂了,本來古詩中缺少的字都代表顏色的字,加進去就好了,可是腦洞大開的孩子竟然在空白處真的用彩筆去添顏色,這是在考驗老師的智商嗎?最搞笑的是白色被孩子直接忽略了,估計孩子考慮到沒有白色的彩筆,就用試卷的底色好了。
1、思維活躍
孩子的思維簡單而且活躍,他們只是想到什麼就會說什麼,不會有複雜的思考過程,所以面對很多題目的時候會看到孩子新奇的回答。
可能同樣的一個問題,每個孩子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孩子的腦迴路可以說真的是很有意思,經常給老師和父母帶來有趣的事情,孩子需要不斷的學習接觸慢慢的鍛鍊。
2、認知不夠
孩子本身接觸的事物有限,沒有更多的認知,單純的想到什麼就是什麼,不會去更深層次的了解和思考,所以很多時候出現新奇的回答,讓老師看到題目後也很無奈。
在不斷的學習中孩子的認知可以得到提高,對於很多問題也會有進一步的深入了解,掌握的更多之後孩子也會變得聰明。
1、耐心輔導
孩子經常犯錯讓父母頭疼沒辦法,不管是淘氣還是學習的問題,父母都要耐心的對待,給孩子多一些的輔導,耐心對待孩子才會讓孩子得到心裡的安全感,從而也會理解父母的苦心。有些父母的做法會不冷靜,會對孩子發火,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錯誤是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2、給孩子鼓勵
面對孩子犯錯誤及時的鼓勵和支持對孩子幫助會很大,這也是做父母的應該重視的事情,孩子小的時候不知道對與錯,不清楚自己的行為會給人帶來如何的困擾,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沒有及時的幫助孩子,鼓勵孩子。
3、多幫助孩子提高認知接觸新鮮事物
幫助孩子提高認知,提高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很多父母重點對待的。給孩子提高理解能力,提高思維的鍛鍊能力,陪伴他們更多的接觸新鮮事物。
總結:在孩子進入小學學習的階段,這個過程是需要父母多些付出,父母的教育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學習如何利用自己的思維去解決問題。
本文由茜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