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女職工創新求變 依靠水產養殖成致富「領頭雁」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門麗(右)在檢查蝦苗淡化過程中海水鹽度變化情況。(資料圖) 雷仁軍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3日電(周歡 施強) 「只有不斷創新,更新新品種,我們才能不被市場淘汰,才能掙上錢。」這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二二二團三連女職工門麗常說的一句話。

近年來,二二二團不斷加大連隊轉型力度,該團三連依靠得天獨厚的水源條件、旅遊資源,很多職工發展起了水產養殖、農家樂、垂釣等。而在水產養殖中,門麗夫妻不走尋常路,敢於轉變,依靠養殖南美白對蝦走上致富路,成為連隊水產養殖的「領頭雁」。

今年43歲的門麗是一名「兵二代」,起初,她和其他職工一樣在連隊種植啤酒花,但是每年辛苦下來也沒有掙上錢,家裡日子過得緊巴巴。

「當時結婚,新房是貸款買的,壓力真的很大。」門麗說,那時種植啤酒花,投資大流汗多,還不見成效,每年還房貸都困難,更別提發家致富了。

2004年,為改變現狀,門麗開始學習養魚技術,開始了水產養殖之路。「當時就想著三連離阜康市這麼近,又有冰湖水庫,不缺水,養殖應該比種地好。」

「剛開始養魚,也就是養養常見的四大家魚,但由於沒有經驗,一年下來也是負債纍纍。」據門麗介紹,就在一次和水產經銷商的偶然交談中,夫妻倆發現了一條致富信息,那就是養殖黃辣丁,黃辣丁沒那麼嬌氣,易成活,見效快,收益也大。

說幹就幹,兩人就四處籌措資金引進了新品種黃辣丁。

黃辣丁一養就是3年,門麗發現周邊地區的水產養殖戶都開始養殖黃辣丁,儘管剛開始大片養殖的黃辣丁還沒影響到自家的價格和市場,但她毅然決然的放棄養殖黃辣丁。「市場就那麼大,遲早有一天會萎靡,我們覺得必須要更新品種。」

緊接著,門麗又引進了青黃魚這個新品種,雖然這種魚比黃辣丁難養、生長周期還長,又是冷水魚,但市場需求很大。就這樣,不走尋常路的門麗又將青黃魚引進了自家魚塘。

門麗說:「養了三四年以後,周邊的水產養殖戶也都跟上來養殖,我們就又準備換品種,聽說五家渠的蝦很受歡迎,我們這還沒有養殖的,就試著養蝦。」

2012年,毫無養蝦經驗的夫妻倆破釜沉舟的走上了養殖南美白對蝦的路子,當時,他們是三連第一個養蝦戶,在別人觀望的時候,夫妻倆默默鑽研養蝦技術,經過不斷探索,第一年養蝦就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都是提心弔膽的,把蝦當成孩子一樣精心餵養,生怕它受到氣溫、水質的影響。」提起第一年養蝦的場景,門麗至今記憶猶新。

養蝦成功後,門麗夫妻連續幾年拓展養殖面積,最終達到20畝的水域,每年利潤逐年遞增,2016年依靠養蝦純收入達20餘萬元。

夫妻倆在自己致富的同時,還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幾年下來,二二二團三連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從1家增至5家,整個疆內市場的養殖戶就更多了,如何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門麗又有了新的想法。

每年七月中旬,市場上的活蝦寥寥無幾,而門麗的蝦卻已經上市,其秘密就是溫棚。利用溫棚可提早進蝦苗,提早上市,一個「早」字成為門麗夫妻市場競爭的法寶。

如今,門麗夫妻養殖的蝦早已成為阜康周邊地區的招牌,克拉瑪依、烏魯木齊等地的批發商紛紛上門收購,由於她家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品質好,個頭勻稱,上市早,每天幾百公斤的批發量讓夫妻倆忙得不亦樂乎。(完)

相關焦點

  • 新疆兵團農場職工當「雙創」領頭人 用名字註冊商標
    新疆兵團農場職工當「雙創」領頭人 用名字註冊商標 2016-03-20 15:28:26楊東 攝   中新網新疆阿拉爾3月20日電 (記者 楊東)「到北京領獎,聆聽他人的感人事跡,收集聽眾的反應,才發現自己與那些『三八紅旗手』姐妹比,自己太渺小了,對社會的貢獻太少了;必須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用新舉措、新幹勁、新成績,為社會做更大貢獻……」尤良英如是稱。
  • 新疆兵團「雙創」新活力促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11月23日電 (記者 楊東)任慧星大學畢業在內地城市闖拼數年後,又回到了養育他的故鄉——坐落於塔裡木河上遊南岸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三團。此間11月21日——22日,新疆兵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座談會」在阿拉爾市召開。觀摩到十三團職工創業園,新疆兵團司令員劉新齊在任慧星的展位前駐足良久,誇讚小任創業創新帶了好頭。  劉新齊透露:十二五期間,新疆兵團積極開展有效的改革探索和政策創新,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形成了行政支持、市場引導、政策激勵、大眾參與的良好格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健康快速發展。
  • 河北盧龍:特色淡水水產養殖鋪就致富路
    6月16日,在盧龍縣印莊鄉榆林甸村永新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養殖基地,養殖戶劉玉永在給淡水鱸魚投放飼料。近年來,河北省盧龍縣淡水養殖專業村印莊鄉榆林甸村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澳洲淡水龍蝦(又名紅螯螯蝦)和淡水鱸魚養殖,走出一條鄉村振興致富路。據介紹,目前該村澳洲淡水龍蝦和淡水魚養殖戶達100多戶,養殖水面面積達2000多畝,年產值達到4000多萬元。
  • 發展中華鱉稻田生態養殖 闖出致富新天地—記安徽傑與祥水產養殖...
    發展中華鱉稻田生態養殖 闖出致富新天地—記安徽傑與祥水產養殖公司總經理方國俠2018-10-23 19:54他想到了成立水產養殖合作社,吸收村裡的老百姓加入合作社,做到統一管理,統一採購,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等。2012年,他開始發動周邊農戶一起開展水產養殖,並牽頭組建了肥西縣傑祥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大家一起幹起甲魚養殖,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發家致富。
  • 「最強大腦」助力水產養殖,揚起致富「風帆」
    園內的龍頭水產企業與多所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發出水產養殖「良種良法」,並通過水產專業合作社向當地養殖戶推廣,引領村民走上發展致富路。 梁氏種業旗下的白金水產種苗有限公司還成立了「漁文樂水產專業合作社」,吸引當地養殖戶加入,以良種良法引導其開展標準化、規模化養殖。預計明年公司在青岐當地推廣養殖的魚苗將達到5000萬至1億尾左右。
  • 農業農村部推介第二批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有你認識的嗎?(附名單)
    ,帶領百姓致富的下鄉女教師)內蒙古14. ,做好羽毛精加工發展孔雀養殖產業)38.潘家時(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富強家庭農場,一頭母豬帶來的千萬創業「神話」)39.夏登好(安徽省廬江縣天地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返鄉發展鐵皮石斛產業,帶領農民致富——真好!)
  • 河南安陽縣水產養殖讓水中淘「金」不是夢
    河南安陽縣水產養殖讓水中淘「金」不是夢2015-11-20 14: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安陽日報要靠養魚致富,得以創新的科技取代落後的方式,你看這路、魚池、物聯網、水質監控和遠程控制系統,我們共投資了70萬元。只要硬體上去了,加上掌握了現代養殖新技術,根本不愁銷路!」邵現峰樂呵呵地說。由於採用嶽城水庫滲透水養魚,水質好,純天然、綠色無公害的「標籤」讓漳苑生態魚「遊」進了省內外市場,他已和北京、河北、山東等眾多商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  「你們養了多少魚?收入咋樣?」
  • 常州金壇:「黑科技」賦能水產養殖 龍頭產業助力共同致富
    這一切,要從幾年前金壇區指前鎮以科技創新為原動力,加快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智慧水產業說起。一年多前,這裡還是零星的水產養殖水面和荒灘。金明生承包的150多畝水面就在這裡。如今,這片水面已被整體規劃,規模化養殖河蟹。
  • 蚊蟲肆虐 新疆兵團職工堅守邊境一線「戰」蚊蟲
    原標題:蚊蟲肆虐 新疆兵團職工堅守邊境一線「戰」蚊蟲  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16日電 (劉錦安)進入6月中旬以來,被譽為「西北邊境第一團」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蚊蟲開始肆虐,在當地田間、道路、樹林、草叢、居民區等地,到處都是漫天飛舞的蚊子和「小咬」(一種昆蟲),使生活在這裡的職工群眾苦不堪言。
  • 文化在引領企業發展中的觀察與思考——赴新疆兵團石河子市調研...
    8月18—24日,帶著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央國家機關青年幹部赴新疆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調研實踐團以新疆天富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天富集團)為調研實踐點,採取座談會、專題調查、個別訪談和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多維度了解天富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狀況,學習並感受企業文化對這個邊疆兵團企業發揮的作用。
  • 內蒙古王屯良:帶領村民致富的領頭雁
    在內蒙古包頭市土右旗王保公村,有這樣一個人,他被村民親切的視為他們致富的領頭雁,是黨員群眾共同致富的一面旗幟。他,就是王屯良。 王屯良,勻稱的中等身材,紅撲撲的臉上有著農村人特有的憨厚和樸實,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閃著智慧和深沉的光芒。一說話先笑,給人一種親和力和信任感。
  • 養殖水產類,選擇這幾種淡水魚也許會給你帶來致富之路
    養殖業包括陸地養殖和水產養殖,其中水產養殖有海水和淡水養殖兩大類,而淡水養殖業是目前養殖業中比較熱門的一個項目。今天我們說的就是淡水魚養殖,想靠養殖水產類賺錢,那麼養殖什麼利潤比較高呢?選擇養殖這幾種淡水魚也許會給你帶來致富之路,一起來看看吧。
  • 泥鰍魚養殖成遼寧盤山縣農民致富主導產業
    泥鰍魚養殖成遼寧盤山縣農民致富主導產業2015-06-25 08:4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遼寧日報  由於新增了不少泥鰍魚養殖戶,自今年3月份開始,盤錦水產部門邀請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泥鰍魚孵化養殖專家,舉辦了泥鰍魚養殖和孵化技術培訓班,兩次培訓參加人數600餘人。此外,各鎮分別組織泥鰍魚養殖技術培訓10餘期,參加培訓人數達2000人次以上。  為了保證做好泥鰍魚孵化和養殖技術真正讓農戶掌握,水產部門組織有經驗的水產專家成立了專家組,定期指導、現場培訓。
  • 兵團日報|力量,歷久彌新
    瞄準南疆重大科技需求,多年來,吳翠雲科技服務的足跡踏遍南疆各地,培訓各族群眾、技術人員1萬餘人次,示範推廣新技術10餘項,在服務南疆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脫貧攻堅中發揮了科技創新服務與引領作用。「科技服務,是一件令我心生歡喜的事」當前,兵團南疆師團紅棗種植面積約為150萬畝,佔新疆紅棗種植面積的20%、兵團的90%以上。
  • 新疆兵團積極營造科技創新的輿論氛圍
    自5月31日新疆兵團召開科技創新大會以來,根據兵團主要領導「要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氛圍」的指示精神,兵團科技局聯合兵團黨委宣傳部、兵團日報社等單位,共同開展了「貫徹兵團科技創新大會精神
  • 防城區水產養殖成當地農業主導產業
    防城區的近海養殖漸成規模。防城區委宣傳部供圖工人們正在捕撈金鯧魚。防城區委宣傳部供圖廣西新聞網防城港11月13日訊(通訊員 李海英)近年來,防城港市防城區依託海岸線的優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全力加快水產養殖綠色發展,推動漁業轉型升級。
  • 天津市寧河縣引進卡拉白魚養殖成功 養殖致富又增新品種
    天津市寧河縣引進卡拉白魚養殖成功 養殖致富又增新品種2012-01-04 10:0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瀏覽量: 1304 次我要評論   天津市寧河縣鑫三角水產養殖公司,從烏茲別克斯坦引進的世界珍稀魚類品種卡拉白魚經周期性試養獲得成功,通過市專家組驗收,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養殖新品種。
  • 一八二團「養」出的幸福日子_中新社_兵團支社_兵團新聞網
    中新網兵團新聞正在說話的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二團的五連養殖戶商光輝。  舔食加料,撿雞蛋、送貨……讓今冬的商光輝忙的不亦樂乎,小日子過的更上一層樓。  今非昔比,很難想像現在哼著小曲,數錢過日子的商光輝,在2013年,一場觸目驚心的天災紅銹病讓他顆粒無收,對於僅靠種植生活的商光輝,無異於是遭受了滅頂之災。
  • 新疆兵團職工紮根基層一生甘做「田管家」(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2日電 題:新疆兵團職工紮根基層一生甘做「田管家」  作者 袁晶  「他就這麼走了,撇下了四歲的兒子和上初中的女兒,想到這裡我就難受。白天我害怕家裡人看到我哭擔心我的身體狀況,就不敢哭,都是晚上一個人躲在被子裡哭。」10月底,記者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一二六團職工楊兵母親的家裡,其母親鍾國珍提起兒子就泣不成聲。
  • 今起新疆兵團北屯市轄區天然河流實施全年禁漁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1日電(記者 戚亞平) 記者4月1日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水政(漁政)監察支隊獲悉,自2020年4月1日起,第十師北屯市區域內所有天然河流實施全年禁漁,天然湖泊(烏倫古湖)的禁漁時間為4月1日-7月31日,以此保護天然水域漁業資源和水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