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美伊鬥法加劇 地區局勢趨緊——美國對伊朗恢復制裁500天記

2020-12-12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綜述:美伊鬥法加劇 地區局勢趨緊——美國對伊朗恢復制裁500天記

新華社記者邵傑 丁瑩

年近50的瑪欣,是伊朗一名普通的中產家庭主婦,一家人在首都德黑蘭城北部擁有一套獨立住房。瑪欣說,今年以來,全家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各方面開支都得精打細算,但是還沒有到山窮水盡、揭不開鍋那一步。

去年5月8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方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恢復對伊朗制裁。根據美方設定的90天和180天兩個緩衝期,美國對伊朗首批制裁措施於8月7日生效,第二批制裁措施於11月5日生效。

美國逐步恢復和擴大對伊朗制裁以來,幾乎所有伊朗家庭都受到影響,制裁給伊朗政府在穩定國內局勢、維持經濟活力方面造成巨大壓力。與此同時,美伊鬥法外溢效應業已顯現,對中東地緣政治帶來深遠影響。

(小標題)伊朗的措施與底線

美國制裁涵蓋伊朗石油出口以及金融、航空、汽車、金屬、礦產等非能源領域,相當於對伊朗國民經濟命脈發動全面打擊。包括瑪欣在內很多伊朗人已經真切感受到美國制裁對生活的影響,然而並未因此絕望。

走在德黑蘭街頭,不難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繁華熱鬧。每天早晚尖峰時段,車流在市區高架橋、主幹道、大街小巷奔湧不息。到了周末,德黑蘭各家「老字號」烤肉店生意異常紅火。若逢節慶,大小餐廳人滿為患。

美國制裁對伊朗經濟造成了實實在在的損害:原油出口下降超過80%;裡亞爾貶值200%左右;失業率高達11%;通脹水平上漲40%……因經濟萎縮引發的社會問題此起彼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伊朗經濟今年將萎縮9.5%。

為穩定經濟,伊朗政府出臺了嚴苛的外匯和貨幣管制方案,並在貿易方面採取了激進的保護主義做法,對1000多種商品宣布禁止進口令。此外,伊朗政府還計劃採取措施,減輕對原油出口依賴,對抗美國制裁。

川普單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向伊朗提出12項要求,包括重新談判伊核協議、談判伊朗彈道飛彈發展問題等,作為停止對伊制裁的條件。但是,這些條件遭到伊朗方面拒絕。

中國社會科學院伊朗問題專家陸瑾指出,擺在伊朗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向美國投降,要麼反制制裁。顯然,伊朗選擇了後者。近期,伊朗尋求與沙烏地阿拉伯等海灣國家對話,正是試圖突破美國制裁的努力。

陸瑾認為,在美伊關係方面,伊朗堅持「不解除制裁就不與美國對話」,這一立場很難動搖,而美國方面迄今也沒有顯示任何放鬆對伊制裁的意願,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雙方緊張關係還將持續。

(小標題)美國的盤算與短板

分析人士認為,以壓促變,是美國對伊朗政策主要目標。但在實施過程中,美方專注於壓,而未對伊朗會否變、如何變進行通盤考慮,導致美國對伊政策更像是一場豪賭,其代價卻要伊朗、中東乃至世界來承擔。

今年11月19日,美國和伊朗關係持續緊張之際,美國海軍「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戰鬥群穿過荷姆茲海峽,進入海灣水域。美方聲明說,美軍行動旨在「確保海灣地區貿易暢通、海上運輸安全和穩定」。

美國馬裡蘭大學伊朗問題專家克雷·拉姆西認為,制裁或許限制了伊朗的國際影響,但是並未切斷伊朗與外界聯繫。而且,制裁還刺激了民意:六成伊朗民眾支持政府退出伊核協議,對美國持負面態度民眾比例也升至13年來最高水平。

美國近東政策學會高級研究員戴維·波洛克也認為,美國制裁併未削弱伊朗民眾對政府的支持。川普政府對伊政策的弱點在於過度強調製裁而忽視外交途徑,美方需要在國際社會尋求在伊朗問題上達成共識。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伊朗問題專家芭芭拉·斯萊文認為,川普政府對伊政策幾乎完全受國內政治驅使。未來一段時間,美伊之間會維持緊張態勢,美方會繼續對伊朗政府和個人實施制裁,但是不會輕易訴諸武力。

(小標題)地區的回應與擔憂

今年以來,海灣地區發生多起油輪和商船遇襲、遭攔截或扣押事件。美國等國把一系列襲擊歸咎於伊朗,並作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軍事安排。伊朗則否認美方指控,並回應稱如果美國作出敵對行動,伊朗將封鎖荷姆茲海峽。美伊兩國在海灣的對峙會否因「擦槍走火」而全面升級,國際社會高度關切。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東研究室主任唐志超說,伊朗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地區局勢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巴林問題、卡達危機、葉門戰爭等問題上都可以看到背後的美國-伊朗和沙特-伊朗矛盾的影子。

埃及阿拉伯政治和戰略研究中心副主席穆赫塔爾·戈巴什認為,美伊關係緊張不在於伊核計劃,實為超級大國與地區大國在掌控中東局勢方面衝突使然,伊朗不受美國控制,在某種程度上在與美國競爭地區資源。

因應持續緊張的海灣局勢,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和阿拉伯國家聯盟5月30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城市麥加召開特別峰會,海合會又於12月10日舉行第40屆海合會首腦會議。在這些重要地區會議上,伊朗問題是核心議題。雖然各國各懷心事,但在維護地區穩定、防止全面戰爭方面存在共同訴求。

埃及阿拉伯伊朗政策分析論壇主席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努爾說,埃及在美伊關係問題上所持立場和表態非常謹慎,既不想選邊站隊,也不想與任何一方交惡,希望在不成為伊朗敵人的情況下保持與美國的戰略關係。

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問題專家穆罕默德·蘇拉米認為,伊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中短期內得到實質性改善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可望建立更冷靜的關係,至少可以減少敵對,避免局勢進一步緊張以及發生直接或間接衝突。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加強對伊制裁,加劇海灣局勢緊張,伊朗和沙特之間的矛盾與美國對伊朗的政策結合得更為緊密,這是今年中東局勢發展的重要特徵。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美伊鬥法都將是中東局勢中的重要變量。(參與記者:馬驍、劉品然、劉陽、塗一帆、吳丹妮)(完)

相關焦點

  • 單邊主義加劇孤立 美國受挫單方面重啟對伊朗制裁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政府於9月21日宣布對與伊朗核、飛彈和常規武器項目有關的實體與個人實施新一輪制裁。此前,據英國《衛報》報導,美國政府於美國東部時間19日晚8點恢復所有針對伊朗的制裁。這是安理會8月14日壓倒性否決美國提交的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提案後,美國單方面對伊朗採取的舉動。
  • 面對美國極限施壓,伊朗「棋出險招」 中東核危機潛伏……
    中新網1月6日電(劉淙 劉丹憶) 2021年伊始,中東地區就陷入美伊衝突與對峙的陰霾。去年差不多在此時,美軍擊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讓伊朗反美情緒高漲;一年過後,伊朗政府發言人宣布伊朗重啟核活動,局勢仿佛陷入輪迴。  在「老對手」美國政府即將換屆之際,伊朗如此「出招」,背後有多重考量。
  • 美伊鬧翻加劇地緣緊張緊張局勢!2020年美元或有望上漲4%,日元也將...
    有消息稱,美元將受益於美國和伊朗之間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1月6日,凱投宏觀的分析師表示,2020年美元應上漲約4%,部分原因是市場對避險資產的渴望。荷蘭國際認為,日元也有望成為美伊緊張局勢升級的贏家。
  • 海外網評:美伊緩和的機會被「暗殺」了?
    當地時間11月29日,伊朗議會通過了一項名為「解除制裁戰略措施」的法案。伊朗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訊社稱,該法案設想將伊朗濃縮鈾豐度提高至20%或更多。若該設想落到實處,將是2019年7月伊朗宣布提高濃縮鈾生產豐度、反制美國「極限制裁」施壓以來,突破伊核協議相關條款的最大舉動。一時間,中東局勢似乎一觸即發。
  • 美國再對伊朗實施制裁 伊朗民眾:美國制裁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自從美國去年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以來,並對伊朗進行的極限施壓,不僅無助於伊核問題的解決,也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當地時間4日,美國又宣布對伊朗石油運輸實施制裁。針對目前的局勢,許多伊朗民眾表示,美國的制裁已經嚴重影響到伊朗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 中東面面觀丨2020年兩位重量級人物遭暗殺 伊核協議和美伊關係前景...
    儘管至今仍無國家或組織宣稱對此事負責,但伊朗輿論普遍認為,有明顯跡象表明以色列與此次恐怖襲擊有關,且襲擊發生前,美國可能已知情。回顧近些年,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期間,美伊關係漸入低谷,雙方對峙逐漸升級,伊核協議前景不明。而蘇萊馬尼和法克裡扎德的遇害,更是讓局勢錯綜複雜。
  • 「山姆大叔」VS「波斯雄獅」,美國與伊朗的較量中誰能笑到最後?
    而考慮到伊朗在中東較為強大的實力和影響力,這種情況如果持續發酵、致使伊朗國內局勢不穩,甚至會對中東地區的安全局面產生不利影響。而對於美國來說,制裁伊朗同樣是一樁「賠本賺吆喝」的買賣。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目的包括幹預中東局勢進程、拉攏與以色列等中東地區盟國的關係、調控國際石油市場,但從目前來看美國雖然可能能夠實現上述目的,然而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太低。
  • 美伊分歧,怎一個「恐」字能解
    以牙還牙 越鬧越僵近來,美國對伊朗的打擊舉措不斷加碼,美伊兩國對抗的態勢愈發明顯。路透社近日援引美國一位官員消息稱,美國政府正考慮在退出伊核協議一周年之際對伊朗採取額外製裁措施。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月6日報導,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的計劃是美國國務院的官方決定,國務院已就這一決定商討數月。
  • 多枚火箭彈撲向美大使館,爆炸現場火光沖天,專家:局勢已失控
    自從川普擔任美國總統以來,其一直倡導「美國優先」原則,並且,凡是有國家不按照美國的意願行事或對美國構成威脅,其就會遭到美國的制裁,而這其中就包括中東國家伊朗。多年來,由於美國的多方打壓,以致於伊朗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過,儘管如此,但伊朗反對美國的意志並沒有因此而動搖。
  • 又以「與伊朗合作」為藉口!美國財政部宣稱制裁一家中國物流公司
    彭博社消息,美國財政部美東時間19日宣布對一家位於中國上海名為Shanghai Saint Logistics Limited的物流公司實施制裁,理由是,美國政府認為該公司擔任了伊朗馬漢航空公司的總銷售代理,為該航空公司提供中伊航線的貨運預訂服務。此前,美國政府單方面認定伊朗馬漢航空公司支持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而後者被美國政府認定為「恐怖組織」。
  • 地球局|伊朗以克制和忍耐,把美伊關係的皮球踢給了拜登
    蘇萊曼尼領導的「聖城旅」是伊朗革命衛隊負責海外行動的關鍵力量,近年來伊朗藉助敘利亞危機和葉門內亂拓展地區影響力,主要工作皆為「聖城旅」或者說蘇萊曼尼所為。而法赫裡扎德被稱為「伊朗核彈之父」,其在伊朗核計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伊朗否認高官遇襲?中東局勢再添謎團
    此前,當地時間11月27日,伊朗頂級核專家法克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遭遇暗殺。據《衛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30日,伊朗政府授予法克裡扎德「烈士」稱號,並為其舉行隆重的國葬儀式。 中東地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外事兒」帶你一文梳理,中東局勢究竟如何了? 葬禮是如何舉行的?
  • 中東局勢加劇地緣風險擔憂情緒 美股大幅收跌道指跌近250點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北京時間1月4日消息,美伊衝突加劇地緣政治風險擔憂情緒,同時美聯儲紀要顯示對於低利率持擔憂情緒,美股承壓收跌道指跌近250點;特拉斯因四季度交付及產量均超預期收盤漲近3%;中概股普遍走低。
  • 「薦讀」王鵬:中東局勢暗流湧動,「保持克制」是伊朗最佳選擇?
    2020年1月3日,美國發動空襲擊殺伊朗指揮官蘇萊曼尼,導致美伊局勢陷入緊張。據伊朗國家官方通訊社5日指出,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表示,當天晚間伊朗政府將舉行一次重要會議,討論並最終決定減少履行伊核協議第五階段的具體措施。伊朗國家電視臺之後報導,伊朗宣布將不再遵守2015年伊核協議的任何限制。
  • 美國伊朗局勢最新進展消息 美國攻打伊朗戰爭最新資訊
    美國攻打伊朗戰爭最新資訊>>  對伊發動刺殺行動沒告知國會 川普:關注我推特  海外網1月6日電近日,美國在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遭襲擊身亡,事件讓中東局勢升溫,美伊關係再度成為國際焦點
  • 指責伊朗是「恐怖國家」?美國堅持繼續制裁,伊朗全球通緝川普
    (美國呼籲繼續對伊朗實施"武器禁運"制裁)根據2015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決議,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將會於今年10月到期,但如今只有美國發起新一輪決議,呼籲對伊朗繼續維持制裁。胡克表示:如果能夠繼續延長對伊朗的武器禁運,世界各國就可以不用擔憂來自伊朗的報復威脅,因為伊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恐怖國家"。
  • 新聞分析:美國和伊朗關係緣何走到這般地步?
    新華社記者劉晨 劉品然美國日前在伊拉克發動空襲,打死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引發鏈式反應:伊朗誓言報復,美國增兵中東,伊拉克巴格達「綠區」遭襲……美國和伊朗領導人幾番隔空放狠話,氣氛日益緊張。美國和伊朗的緊張關係緣何走到今天這般地步?
  • 伊朗表達和平誠意,給美國指了一條明路:想談判也不是不可以!
    第一軍情作者:志松據路透社報導,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6月3日稱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是一場「經濟戰」,並表示除非解除制裁,否則伊朗不會和美國舉行任何會談。扎裡夫@了美國總統川普,並稱「這是川普的『經濟戰』。
  • 美伊兩國大使館「微博對戰」,澳媒專門翻譯了「亮馬橋之戰」
    美伊兩國駐華大使館在微博上隔空「掐架」,上熱搜近期,美伊關係緊張,中東局勢吃緊。未來局勢還會如何發展?雙方還會不會角力?我們難以知曉,但唯一可確定的是,一旦冒險舉動或誤判出現,美伊將可能陷入報復的惡性循環,使中東上空的火藥味更加濃厚,這顯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只有儘快回到對話解決問題的軌道上來,才能推動中東緊張局勢儘快降溫,成為有利於各方的理智選擇。美伊危機暫緩,伊朗真正反擊將通過這個「代理人」來實現?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1.美國在中東的左右護法現在大家說到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往往會想到經濟制裁,覺得雙方是死對頭。其實,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伊朗與沙特一樣,都是美國的盟友,常常被認為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兩大「代理人」。▲1966年美國時任總統詹森與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在白宮觀看煙花表演▲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會見沙特國王費薩爾為了扶持兩國成為中東地區的軍事強國,美國向沙特和伊朗售賣了大量先進的軍事武器。美國還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協助兩國共同維護著海灣地區的局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