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傳》主題曲MV《齊天》 時長:04:43 來源: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本周四,《悟空傳》登陸大銀幕,大聖再次歸來。
儘管劇情萬變不離其宗,但根據今何在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悟空傳》中,悟空的人設已經從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主義形象,轉變成了加入反思的現實主義悲劇英雄。
特別是電影精心準備的三首歌曲,更是將反思與抉擇的主題發揮到了淋漓盡致。我們從主題曲《齊天》說起。
《齊天》由《悟空傳》原作者今何在與丁彥雪、房昊共同填詞。作曲的華晨宇將自己擅長的「熱血說唱」和「柔情似水」兩種唱腔與電影要傳達出的霸氣和宿命交錯融合,打造出了這首中國風和管弦樂兼具、說唱與誦經交織、悲情共燃情一色的《齊天》。
《齊天》開篇用鋼琴獨奏展現了悟空的孤獨無助;高潮部分說唱進來,表達了悟空被逼無奈而做出的反抗;最後又回歸安靜,只剩下一個高音飄在末尾,暗示孫悟空在徹底反抗天庭的冷血規則之後回歸到本真的境界,以越走越遠的感覺收尾。
原來一無所有
就叫做
齊天大聖
——《齊天》
本片另一首插曲《空》,則是由由田丁作詞,由朱芸編作曲,陳思同、TYZ編曲,由林志炫演唱,曲調哀婉悽美,與主題曲《齊天》的高燃曲風大相逕庭。
林志炫以華麗古典的聲線開場婉轉輕唱,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到了副歌逐漸加強,曲調變得激昂,飽含著愛而不得的遺憾情緒,濃濃的古典風韻和影片的傳統元素不謀而合。
一念不渝 永世不棄
終是一場空 無明
——《空》
第三首則是與影片同名的電影推廣曲《悟空傳》,由原著作者今何在和趙英俊作詞,趙英俊作曲,有大鵬領銜的縫紉機樂隊和趙英俊演繹的兩個版本。
這首《悟空傳》是大鵬第二部自導自演的電影《縫紉機樂隊》中的縫紉機樂隊——一支從戲裡走向戲外的真正樂隊,也是該樂隊的首支單曲。在悲壯的劇情下,沸騰的旋律演奏出了一種熱血無畏的灑脫,演繹的是戲裡的孫悟空,也是戲外樂隊的搖滾夢。
而詞曲唱集於一身的趙英俊版本《悟空傳》,則用低緩抒情的鋼琴伴奏配合有穿透力的嗓音唱出了不羈的滄桑感。詮釋出了悟空「我要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也埋不住我心」的熱血不屈。
我要這天 再遮不住我的眼
我要這地 再埋不了我的心
我要那眾生 都明白我的意
我要那諸佛 都煙消雲散
——《悟空傳》
關於齊天大聖的電影插曲當然遠不止這三首,新千年以來,第一首有關悟空的電影插曲竟然出自音樂大師久石讓之手,還獲得了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
久石讓為《情癲大聖》所作的這首插曲近乎炫技一般,從作品創作到樂器運用上都構思精巧,打擊樂與弦樂交替出現,從活潑跳躍到千鈞一髮,將扣人心弦的情緒把玩得收放自如,將以一敵千的氣魄演繹得淋漓盡致。
除了《情癲大聖》,成龍與李連杰合作的《功夫之王》也請來了曾為《城中大盜》《非法入侵》《殺死林肯》等電影配樂的好萊塢音樂製作人大衛·巴克利親手操刀。
這首《Monkey King Released》用恢弘大氣的交響樂展現了李連杰扮演的美猴王歸來的無雙霸氣,開頭的人聲暗示了時代對於傳統英雄的呼喚,而中間的管樂獨奏更增添了神秘的東方色彩。
在2016的猴年賀歲檔,郭富城也演唱了自己主演的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主題曲《就是孫悟空》。
此曲由香港電影音樂大師金培達作曲,小美填詞,以時尚現代的電子樂方式,生動展現了《三打》中孫悟空桀驁不馴的性格與不向困難妥協的精神。歌詞中「我就是我,就是孫悟空」也讓戲裡的大聖和戲外的「天王」達到了精神上的契合。
不妥協不解釋的悟空
踏著命運上路不怕 沒人懂
——《就是孫悟空》
當然,無論時空怎麼轉變,只要提到齊天大聖這位蓋世英雄,盧冠廷那首傳世名曲都將第一時間在耳邊響起。
這首《一生所愛》是由盧冠廷夫妻檔為《大話西遊》共同創作的。當初劉鎮偉對他倆說,這段愛情是五百年都沒有結果的,盧冠廷整個雞皮疙瘩就起來了,晚上回到家旋律就出來了,唐書琛也只用了兩個小時就完成了創作。
2017年《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加長版劇照
無論是歌詞所表達的意境還是歌曲本身的旋律,這首歌都無疑是不可超越的經典之作,盧冠廷用粵語吟唱出了帶著苦澀與悠揚的款款深情,唱出了無奈而哀傷的刻骨相思,配合著電影中那傷感的離別橋段,再次讓人深感「人生就是遺憾組成」。
苦海 翻起愛恨
在世間 難逃避命運
相親 竟不可接近
或我應該 相信是緣分
——《一生所愛》
經典就是用來不斷演繹的,在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裡,舒淇也翻唱了粵語版的《一生所愛》;在今年的《西遊伏妖篇》裡,扮演國師的姚晨和扮演悟空的林更新也合唱過這首推廣曲;在2016年的《大話西遊3》中,扮演至尊寶的韓庚也翻唱了由盧冠廷夫婦重新編曲的《一生所愛》。
在這些後續演繹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大話西遊3》的主題曲,由崔恕作詞、盧冠廷作曲,吉克雋逸演唱的《所愛一生》。
由盧冠廷再度操刀的這首歌節奏韻律柔情而不失強勁,歌詞也在深情細膩之外增添了一份深遠悠長的意味,特別是副歌部分的旋律有著香港武俠金曲《鐵血丹心》的味道,營造了極強的代入感,升華了影片表達的曠世情緣。
天寬地大 所愛是誰
我倆像雨水風中散聚
輾轉是淚 反覆似醉
在天地間多唏噓
——《所愛一生》
除了上面八首電影插曲,還有一首不得不聽的《悟空》。
這首戴荃創作並演唱的《悟空》,靈感來源於他心中的「悟空精神」——叛逆、樂觀和堅持。整首作品融入了中國元素,鋼琴、架子鼓配上長笛、二胡,將戲曲和流行音樂相結合,配以大氣的唱腔,呈現出不同以往的悟空的內心世界。
我要這鐵棒有何用
我有這變化又如何
還是不安 還是氐惆
金箍當頭 欲說還休
——《悟空》
在無數的改編和演繹中,孫悟空這一形象也在無盡的自由和想像中不斷增添著自己的魅力和光彩。
而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藝術形象和文化符號,孫悟空陪伴著中國人走過了數不清的春夏秋冬,也讓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悟空精神」,都有一個駕著七彩祥雲的蓋世英雄,都有一個自由自我、不畏艱險的齊天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