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劇《安家》裡的餵飯場景,是多少家庭的戰爭現場?
孩子拿著 ipad 看動畫片,老人在一旁一口一口的追著餵飯,為了能讓孩子多吃一口,真是費盡了心思。
家長不培養、不重視,孩子的吃飯習慣怎麼能好呢!想要培養良好的吃飯習慣,就該從小抓起!
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最初階的引導吃飯小技巧——給娃吃手指食物。從寶寶能自己抓取食物到能夠自己穩穩地握住餐具再送到嘴裡,這中間少不了用手指食物的功勞。
什麼是手指食物?
所謂手指食物,就是「寶寶用手就能自己抓著吃的食物」啦——小到塊狀、大到長條狀,大小適合寶寶啃咬、能自己拿著吃的食物,像是紅薯條、水果條等,都可以給寶寶試試。
喏,可以參考下咱們 7 月+的發糕小朋友嘴裡的這種南瓜條。
寶寶能夠穩穩地握住餐具再送到嘴裡,這期間少不了用手指食物的功勞。手指食物不僅能幫助娃鍛鍊手眼協調能力、精細動作、咀嚼能力,還能促進大腦發育。
而且讓寶寶自己吃手指食物,還可以大大增加寶寶對於自主吃飯的興趣。
多大能吃手指食物?
先用一句話總結:一般來說,7、8 個月時就可以開始給娃吃手指食物啦!
可以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發出以下信號:
⏩ 小手會主動去抓握物品;
⏩ 對碗裡或桌面的食物有興趣;
⏩ 願意將手中的食物往嘴裡塞,儘管有時不準確;
⏩ 學會熟練地吃泥糊狀食物;
有些媽媽可能又要問了:我家寶寶沒長牙啊,能吃這些東西嗎?
emmm,沒長牙不代表沒有咀嚼能力啊!更何況還有牙床和舌頭啊!這完全不會影響寶寶吃軟質的手指食物。
如果因為沒長牙,家長就不給孩子嚼食物,反而會使口腔肌肉沒有得到鍛鍊,影響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
給寶寶吃手指食物的注意事項:
1
軟硬適中
剛開始給寶寶吃的時候,手指食物不能做的太軟,不然被還不會控制小手力度的寶寶一抓,食物就被捏碎了;當然,也不能做的太硬,否則寶寶也咬不動。
手指食物的軟硬度,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來慢慢變得由軟到硬。一開始可以給稍軟的蒸熟的南瓜條,等寶寶再大些,咀嚼能力得到一定發展後,可以嘗試蘿蔔蝦糕、蝦肉腸等等。
2
長度、形狀適中
手指食物太短的話,寶寶抓握時不容易吃到;太大塊的話,不容易啃咬和吞咽。
最好是選擇符合寶寶手和嘴大小的,能讓ta順利拿起、塞進嘴裡的,像長度 5 cm左右的食物條,喏,就像是發糕手裡的南瓜條↓
(多多嘗試,吃個幾次之後你就會發現什麼樣的食物適合自家娃了)
* 特 別 提 醒 *
1. 像是做魚腸等手指食物時,記得要先仔細排查下有沒有小魚刺,避免傷到寶寶。吃的時候,家長也一定要在身邊看住。
2. 給手指食物前,一定要先洗乾淨寶寶小手。
3. 不要怕髒!寶寶吃的時候可能會把食物弄得滿桌都是,但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給寶寶吃的時候,把周圍環境擦擦乾淨,然後給寶寶多多嘗試、多多鍛鍊,等ta學會後自然就好了。
講了這麼多,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咱們家長要有鍛鍊孩子主動進食的意識。從手指食物入手,逐漸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意識,讓娃自己吃飯也不再是一件難事啦!
多給寶寶做點嘗試,多花點耐心,一步一步慢慢來,總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家娃的方法的。
如果覺得自己做手指食物太麻煩、怕不成功,媽媽們也可以考慮買市售的溶豆、手指泡芙條、米餅等,這些也都可以拿來當做手指食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