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是不是正在煩惱,寶寶的這些吃飯問題呢?
假如寶寶有一天會自己吃飯了,你會不會感覺自己每天能省心一半?
其實,想讓寶寶乖乖自己吃飯,並不是一件難事。
有一樣「輔食神器」可以幫你,那就是手指食物。
簡單來講,這是一種可以讓寶寶自己用手指抓著或捏著吃的食物。它不一定是長條或手指形狀,也可以是塊狀、片狀等,比如土豆片、南瓜塊。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如何正確添加手指食物,搞定寶寶吃飯難的問題。
1.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一:沒機會自己吃
在8-10月左右,寶寶是非常渴望能自己吃飯的,比如他會奪走你手上的勺子,比如他會把食物往嘴裡塞。
但是這些信號,在家長的眼裡變成:這小傢伙越來越調皮了,吃飯都不好好吃。或者這樣吃飯,手上,衣服上都是食物,太浪費了,待會兒收拾起來太麻煩了!
好吧,因為這個錯誤的理解,寶寶失去了自己吃飯的機會,被家長一口一口喂,時間長了,就變成了被動式接受食物。家長餵食物,他就只顧著自己張嘴吃,已經不知道食物的美味,以及怎麼自己吃飯。
突然有一天,家長讓他自己吃飯,他就一下子無法適應。
你想寶寶既對食物沒有任何興趣,無法感知到食物的美味,又不知道該怎麼自己吃飯,比如拿勺子,他會喜歡吃飯嗎?他會自己吃飯嗎?
怎麼辦?
手指食物來了!如果你想想幫助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手指食物可是不容忽視的一環。
寶寶吃手指食物時,不需要任何餐具輔助,可以直接用手抓起來,這對他而言是最容易實現自己吃飯的進食方式。
2.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二:沒能力自己吃
我們都知道要給剛添加輔食的寶寶餵泥糊類的食物,比如米糊、南瓜泥等。
但是你知道,如果一直給寶寶餵泥糊類食物,有什麼後果嗎?
答案是,如果寶寶到10個月,甚至1歲還在餵泥糊類食物,那麼寶寶只會吃泥糊,不再接受塊狀、條狀等,需要咀嚼的食物。
在輔食添加的每個階段,我們要根據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逐漸增加食物的硬度。
這樣,寶寶的咀嚼能力就會越來越好。有些家長擔心寶寶沒長牙,沒辦法吃硬的食物。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話,那你就小看了寶寶的牙齦了!
寶寶的牙齦可是很堅硬的,隨著輔食硬度的不斷增加,它也不斷增硬。
不信?
沒關係,你可以把你的手指放入寶寶嘴裡,讓他啃一口就能深刻體會到了。
而寶寶的咀嚼能力和手指食物的添加密不可分。
吃手指食物時,寶寶需要用舌頭碾、用牙齒啃、用牙床嚼,這可以讓他更快學習咀嚼,而不僅僅只是把食物含在嘴裡。
來,直接看下面兩張圖片:
手指食物:常見水果
手指食物:常見蔬菜和主食
3.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三:食物口味太單調,或者性狀太單調了
要知道每個人都是視覺動物,寶寶更是!
有研究表明,色彩鮮豔,造型可愛的食物,可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刺激食慾。
而手指食物,不僅僅局限在條狀狀,也可以是其他造型。如果你有時間的話,還可以搭配不同的食物,製作各種口味的。
很多媽媽試過後,都跟我反饋,非常管用:寶寶原本不喜歡吃飯,結果自從給他嘗試手指食物後,他開始慢慢接受食物,吃的越來越多了。
除了上面說的3個手指食物能解決寶寶吃飯難的問題外,手指食物還能提高精細動作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以及幫他吃到更多營養。
第一個最佳時間:8個月
等寶寶的眼、口、手協調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可以自己抓起食物並放到嘴裡時,就可以添加手指食物了。
大部分寶寶在 8 個月左右會掌握這一技能。
你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來判斷是否可以給他添加手指食物。
第二個最佳時機:寶寶不喜歡吃輔食
寶寶不喜歡吃輔食,會有這3個表現: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最佳的辦法就是引入手指食物。
而不是擔心寶寶營養不夠,吃一頓營養補充劑。因為這樣做的結果是,寶寶飯還是吃不好,個也長不好,效果不好,錢還花了不少。
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最新建議,寶寶餵養過程中,我們需要遵循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順應餵養,其中就提到:
父母應允許寶寶嘗試自己進食,可以手抓或使用小勺等,並建議特別為寶寶準備適合的手指食物,鼓勵寶寶自己吃,
這可以增強寶寶對食物和進食的注意與興趣,然後他會慢慢學會自己吃飯。
第一階段:8~9 個月
食物形狀:這個階段的寶寶往往會用小拳頭抓東西,就像握一根棍子,所以適合給他吃條狀的食物,長度最好和寶寶手掌差不多。
軟硬程度:寶寶現在吃東西時,不會直接吞咽下去,而是會先用上下顎咬斷食物,然後用舌頭碾壓,最後吞咽,所以食物最好是拿起來不會斷,但可以用手輕輕捏爛或用舌頭一輾就碎。
第二階段:10~11 個月
食物形狀:寶寶會用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對著抓東西了,比如抓一塊餅乾,除了條狀,你還可以把食物切成片狀(抓起來不會斷)讓他嘗試。
軟硬程度:寶寶出牙數量增加,喜歡咬稍硬一點的食物,最好準備稍微用力才能捏爛、需要稍微咀嚼一下的手指食物,能讓寶寶享受咀嚼的快樂。
第三階段:1 歲左右
食物形狀:寶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品了,無論你把食物做成塊狀、顆粒狀或是其他形狀,他一般都能熟練拿起。
軟硬程度:寶寶現在會連貫地咀嚼了,咬合-咀嚼-吞咽一氣呵成,還會嘗試兩側咀嚼,舌頭也更靈活了,可以流暢地翻拌食物,這時給他準備些纖維含量更高的手指食物,比如菜莖類、菌菇類。
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太一樣,上面提到的不同階段的月齡可以做參考,具體自家寶寶什麼時候添加哪種手指食物,你需要多多觀察,再做判斷。
1、乾嘔、卡喉
寶寶的咀嚼能力有限,還沒法把食物咬得很碎。
在吞咽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食物塊較大而產生吞咽反射,也就是乾嘔。
這是身體防止吞下異物的自我防護措施,只要讓寶寶把食物吐出,或者幫他把食物摳出,喝水緩解一下就行,不用太緊張。
卡喉,才是真正有危險的情況。食物嗆到氣管後,可能會阻塞呼吸,寶寶的小臉會因為憋氣而發紅甚至發紫,很容易引發窒息。
為了避免寶寶出現乾嘔、卡喉,給他吃手指食物時,需要注意這2點:
記住哦,1歲以內不能吃整粒的水果和堅果,整個粘性的食物,比如果凍,湯圓等。來直接看下表:
2、不吃,愛捏著玩
寶寶還不能區分食物和玩具的區別。
剛開始接觸手指食物時,並不認為這是可以吃的東西,而是覺得這是一個好玩的玩具。
於是不停地戳、捏、拍、扔,常常弄得一片狼藉。
不用過於苦惱,這其實恰恰說明寶寶對食物感興趣呢!
你可以給他示範一遍吃法、讓他拿起來餵給你吃,或者抓著他的手幫他把食物送到嘴裡,耐心引導。
如果覺得寶寶吃得太髒,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輕鬆減輕餐後打掃工作量:
娜娜叨叨:
在給寶寶吃手指食物的過程中,髒亂和浪費是在所難免的。
但這些都是暫時的,放手讓寶寶自己吃吧。
畢竟度過這段時間後,寶寶就會慢慢學會自己吃飯了,不僅讓家長更省心,還能解決寶寶不愛吃飯的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資料來源: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今天關於【寶寶手指食物添加】的小知識就分享到這裡了!
恭喜你又掌握一個新的知識!
如果你覺得有用的話,歡迎點讚、轉發,讓更多媽媽學習到~
歡迎關注我,每天為你送上科學、貼心、有趣的孕育知識~
【今日互動】你有給寶寶吃過手指食物嗎?吃過哪些呢?寶寶喜歡吃嗎?來評論區裡,一起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