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午,正在烤蛋撻之際,看到一條報導,一位胡奶奶跟孫子在老家,因為孫子沒去上學,每天在家玩遊戲,她也不明白,孫子讓她對著鏡頭點頭眨眼,她就跟著照做了,結果最近突然發現,自己銀行卡上原來5萬多的存款,剩下2萬多了。
胡奶奶當時就急了,問了孫子才知道,孫子都拿去給遊戲充值了。
胡奶奶隨著鏡頭氣憤地說:這分明是養了一條狼啊。
事已至此,雖然氣憤,卻也值得反思。
早上,剛和兒子討論另一條消息,那個消息說,某雙職工家庭,因為都要上班,11歲的兒子和9歲的女兒,獨自在家,因為需要上網課,所以給他們留下了手機,結果,這倆孩子玩遊戲大概過於專注,產生致幻效應。先後從4樓跳下去,摔成重傷,至今還在醫院裡。
雖然網友們都很氣憤,認為遊戲公司害了孩子們,不過目前大環境還是如此,我們也無法去脫離這個大環境時,父母該反思一下,在環境就是這樣的大環境,遊戲暫時還取締不了的情況下:
該如何讓孩子對遊戲有更深入的認知?02.
孩子就是趨利避害的小動物,即便是成人以後,如果沒有足夠的自制力,陷於遊戲中,依然是無法擺脫誘惑。這樣的報導屢屢皆是:孩子出國留學花了200萬,成績一塌糊塗,回國之後,每天打遊戲,奶奶每天做飯送到屋裡去……
奶奶終究是奶奶,年歲已長,終究是奶奶,沒有那麼多的能力和精力,去管理「現代化」的孫子。
父母出去為孩子賺錢,經常看到的一句話時:有孩子對不起,當我搬磚時,就無法抱你,當我抱你時,就無法搬磚。
但是有沒有想過?當你去搬磚,孩子慢慢長大,把你搬磚的錢全部糟蹋時,這又是一種什麼心情?
李白說:千金散盡還復來。但是,孩子的教育確實是錯過了就一去不復返了。
生命不容我們從頭再活一次,即使再往回過一天、過一分、過一秒的一輩子。
03.
遊戲是不是以後會取締不得而知,但在當前這個大環境中,如何引導好自己的孩子,避免發生此類事件,應該是每個父母需要思考的事情,建議可從以下幾點出發:
1.讓孩子認識錢,並且知道賺錢的來之不易
記得以前看過一句話說,現在這個時代,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家,都愛把孩子養成「富人」,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要以富裕家庭的標準來養孩子。
相反,很多富人倒是開始意識到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性,而要求孩子用做家務等來獲得收入,知曉賺錢的不易。
像霍啟剛和郭晶晶,假期帶孩子下地去插秧,平時要求孩子去擦車來換取零用錢,都是
讓孩子知道賺錢的辛苦,才明白花錢時不會那麼瀟灑。
2.讓孩子有其他取代型的成就感
遊戲的確很吸引人,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別的興趣愛好,自然全部的興趣都集中在遊戲上。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歡玩魔方,這和他爸媽對他小時候的刻意培養也是離不開的,孩子最最初開始學會找齊一面,再到兩面,三面,到最後6個面,之後又開始訓練速度,在家裡,父母也經常和他一起比賽,還會帶他出去參加一些比賽,在這樣不斷薰陶下,和別的孩子一起出去玩時,吃飯前,別的孩子都在拿著家長手機玩遊戲,他家孩子在那玩魔方。
讓孩子有專長,並且在專長中獲得興趣和成就感,就會成為他生命中更快樂的源泉。
3.如果父母不在身邊,也要時時關心孩子的動態
現在通訊設備是非常發達的,即便再累,每天也可以和孩子在固定時間視頻通通話,讓孩子知曉你在關心他,視頻時不要總是問學習,問多了孩子也會煩,可以和他聊聊他喜歡的東西,同學,朋友,始終用鼓勵讚美的語氣和孩子交流,孩子才願意告訴你,他身邊的一切事情。
4.對老人也需要有適當的「培訓」
實際上,現在這種消息蠻多的,不再孩子身邊的家長更要引起注意,對家裡老人也叮囑好,讓自己在鏡頭前點頭,眨眼,那一般都是在註冊或者付款,不能輕易這樣做。
剛剛拿出了烤好的蛋撻,雖然是同一箱,但是靠近裡面的顏色就淡,靠近外邊的烤的就焦一些。就如同孩子的性格,即使是兄弟姐妹,也有很大的個性差異,而最了解孩子的應該是父母!
04.
羅傑斯曾在他寫給女兒的那本書《最富足的投資》裡提到:什麼都可以再來,只有生命只有一次,這是不可逆的。
劉墉先生有一篇散文《人不就這一輩子嗎》寫到:「人不就這麼一輩子嗎?短短數十寒暑,剛起跑便到達終點的一輩子。」
什麼都可以再來,只有時間不會再來。
什麼都可以彌補,長大的孩子卻已經如長大的小樹,再糾正起來真的很難。
當我們能夠給與孩子教育時,請給孩子最好的陪伴與教育;
即便是在忙,即便是那句催淚的話:孩子對不起,媽媽只有一雙手,搬磚就無法抱你,抱你就無法搬磚。也請你,在不搬磚的時候想想孩子,不然搬磚的錢極有可能都被孩子揮霍了。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