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市一名"熊孩子"借著上網課的名義玩遊戲,花光了父親治病的1.4萬元!這引起了廣泛的探討。今年疫情期間,小學生們只能在家上網課,為了方便上課,家長們就將手機借給了小孩。沒想到的是,不少"熊孩子"卻偷偷用來玩遊戲,甚至有的"熊孩子"因為知道手機和支付密碼,花光了父母帳戶上的錢充值遊戲!
針對這種現象,近日,馬化騰親自下場做起產品經理,設計升級了騰訊遊戲人臉識別兩大功能,包括語音播報提醒和老人遊戲防沉迷功能,專治"熊孩子"。
1.4萬元不翼而飛,竟是"熊孩子"玩遊戲花光父親"救命錢"
今年4月13日,粟女士來到廣西柳州市公安局雒容派出所報案,稱銀行卡裡的1.4萬元不翼而飛,這是給她老公看病的"救命錢",錢不見了,讓她們一家人都焦慮不安。
粟女士遞上在銀行列印的四五頁對帳單。民警看到,近兩個月時間內,每天都有幾條消費記錄,少則5元,多的五六百元。
民警經調查發現,偷偷將錢花光的不是別人,竟是粟女士的小兒子。原來,粟女士把手機給兒子上網課,結果兒子因為知道手機支付密碼,卡裡面的1.4萬元全部拿去玩網路遊戲和充值上網流量。
在民警的追問下,粟女士小兒子很快承認,是他利用拿母親手機上網課的機會,陸續把母親銀行卡內的1.4萬元花光了,主要用於玩網路遊戲和充值上網流量。
疫情期間"熊孩子"遊戲充值投訴大增
粟女士兒子的事情並不是個案。今年疫情期間,不少"熊孩子"借上網課的機會,在父母沒有注意時,擅自使用父母的手機、以及爺爺奶奶的手機充值遊戲。
實際上,在未成年人防沉迷遊戲這一方面,騰訊等多家企業已經先行一步,在實名認證、人臉識別上,都做了不少的改進和升級。2020年6月,騰訊遊戲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正式升級到全新的3.0階段,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範圍,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
截至10月20日,針對疑似未成年用戶的人臉識別驗證已應用於騰訊旗下超過100款移動遊戲產品。最新數據顯示,平均每天有393萬個帳號在登錄環節,1.2萬個帳號在支付環節觸發了"人臉",其中因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登錄環節有約90.2%的帳號被納入防沉迷監管,支付環節85.3%被攔截了充值行為。
再次升級:老年人也要防遊戲沉迷
不過,僅是這樣還不夠!
鑑於當今老人使用智慧型手機增加,孩子們除了能夠使用父母手機玩遊戲外,使用爺爺奶奶的手機玩遊戲、充值更為方便,更容易造成沉迷遊戲現象。馬化騰迅速發現了這一問題,做回產品經理,升級了人臉識別系統,親自設計了"老人遊戲防沉迷"系統。
近日,在王者榮耀的官方網站上出現了一個公告,公告顯示:今日起,騰訊遊戲將以《王者榮耀》作為試點,擴大人臉識別使用範圍,實名認證為60歲及以上的用戶,自然月消費超過1000元(包含待支付金額)時,則每筆支付需人臉識別驗證通過才可繼續流程。
這樣的做法,將進一步防止"熊孩子"利用爺爺奶奶的手機玩遊戲,進行充值,將未成年人保護進一步落到實處。
同時,今年10月21日起,騰訊再次優化人臉識別驗證流程:若用戶在遊戲充值環節觸發人臉識別驗證,系統將自動進行語音播報及畫面提示,清晰提醒大家該環節正在進行遊戲充值身份驗證。
目前,該功能已應用於騰訊遊戲旗下包括《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在內超過100款移動遊戲產品。
掃臉過程中文字提示:成長守護提醒您切勿幫娃刷臉;
驗證成功文字語音提示:成長守護提醒您已刷臉成功,請確認將進行遊戲充值。
為了防止孩子們沉迷遊戲,這下子,馬化騰成小學生公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