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偷用媽媽支付寶充值遊戲 9天花一萬八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熊孩子偷用媽媽支付寶充值遊戲 9天花一萬八

2017-01-08 15:28:56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鴻燕

2017年01月08日 15:28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 

  周女士的兒子堯堯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對於現在孩子們普遍愛玩手機遊戲,周女士始終抱著每天只要不超一小時、玩遊戲還能調節緊張學習的態度。不過,最近她突然發現,自己的銀行帳戶總是顯示異常,仔細一查嚇了一跳:從去年12月26日到本月3日,短短9天時間裡,她的支付寶帳戶消費了一萬八千多元,這些錢全部匯入了一家遊戲公司帳戶。追問之下,原來,大額帳單的始作俑者竟是兒子堯堯。

  孩子試出了支付寶密碼

  周女士說,她是1月5日才發現異常的。因為自己的信用卡綁定了一張借記卡,每月是可以自動還款的,但最近,周女士總接到「帳戶餘額不足,還款失敗」的簡訊。

  「我在銀行上班,工作比較忙,當時並未在意。」後來,閒暇時想起這件事,周女士特意登錄網上銀行,還順便把手裡的另外3張信用卡一併進行了查看。這一查可不要緊,一張綁定支付寶的信用卡帳單中,支付明細足足有5頁!算下來,總共近40筆消費。這些消費中,單筆596元的支出佔了多數。

  「我看著電腦,一頁一頁往下翻,當時覺得頭髮根兒都炸起來了。」周女士注意到,這些錢都是匯入一家「東莞信怡電子有限公司」的帳戶。這些錢是誰花的?又支付了什麼東西?在家裡問了一圈,最終,兒子堯堯承認,這是他玩遊戲時充值花的錢。

  堯堯玩的這款手機遊戲名為「恐龍神奇寶貝」。據周女士說,這是她手機裡自帶的一款遊戲,她一直以為遊戲是免費的,所以,每次孩子玩的時候也未太留意。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這是一款模擬養成類遊戲,通過隨機任務,玩家將化身公益環保使者,在遊戲內拯救並保護恐龍,為它們建立家園。遊戲操作簡單,玩法豐富,可玩性極高。

  堯堯說,他確實給遊戲進行過多次充值,充值越多,能買的恐龍就越多。因為媽媽的QQ、微信密碼都一樣,所以,他很輕鬆地就試出了支付寶的密碼。周女士雖然感到非常震驚,但她並未過分苛責兒子。只是教育他,這麼多錢都需要由媽媽還給銀行。

  遊戲廠家:充值不能退

  周女士說,顯然,兒子對錢還沒有什麼概念,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多嚴重,但是,在得知即便把自己這麼多年攢下的壓歲錢都拿出來,也不夠償還帳單後,他表示出了歉意,「現在會主動幫著大人幹點活兒」。

  周女士認為,作為家長,她確實有一定責任,沒有看管到位,但遊戲廠家也應承擔相應責任,畢竟,這些遊戲的受眾都是以未成年人居多。

  昨天,記者聯繫了遊戲廠家。工作人員表示,支付寶在支付過程中需要輸入密碼,這個環節是付款人的自主行為,不存在操作失誤,所以,這些錢不能退回。

  律師說法:維權取證很難

  記者搜索發現,盜用父母支付寶、銀行卡充值遊戲的「熊孩子」還真不少。但能把損失追回的家庭卻是少數。一些手機安全專家建議家長,最好能設置訪問限制或是指紋支付的功能,避免孩子誤操作。

  對於周女士的遭遇,北京匯源律師事務所律師魏曉東認為,要分兩種情況分析。第一種情況,家長有證據證明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機進行的付款操作,這種情況下,兒童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他們所作出的民事行為無效,付款行為屬於無效行為,廠商應當退款。但是,家長作為監護人將手機交給兒童使用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具體比例由法院確定。第二種情況就是,家長無法證明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那麼這個手機對應的付款操作就是有效的民事行為,不能退款。

  但第二種情況取證過程很難。魏曉東認為,即便能證明,家長也有責任,兒童持有手機不需要家長參與就可以操作付款,說明家長對於手機設置缺乏保護,這是家長的主動行為,要為此承擔法律責任。在國外,這種事情退款也並非普遍現象,即便最終爭取後可以退款,也是按特例處理。

  本報記者 劉琳 J015

相關焦點

  • 破解密碼後偷用媽媽的支付寶 熊孩子9天花了一萬八
    對於現在孩子們普遍愛玩手機遊戲,周女士始終抱著每天只要不超一小時、玩遊戲還能調節緊張學習的態度。不過,最近她突然發現,自己的銀行帳戶總是顯示異常,仔細一查嚇了一跳:從去年12月26日到本月3日,短短9天時間裡,她的支付寶帳戶消費了一萬八千多元,這些錢全部匯入了一家遊戲公司帳戶。追問之下,原來,大額帳單的始作俑者竟是兒子堯堯。
  • 衡陽「熊孩子」偷玩手機遊戲,先後兩次充值1.8萬元
    衡陽日報12月17日訊(記者金明達) 「您好,我是雁峰區黃茶嶺街道雲沙詩意小區的居民,我的11歲的兒子天天(化名)今年來兩次偷用我的微信和支付寶充值了1.8萬元玩手機遊戲,這可咋辦?」昨日,記者接到市民林女士的求助電話,由於家庭經濟並不寬裕,對方幾乎哭出聲來。
  • 乖乖女秒變熊孩子玩網遊充值1萬3 遊戲公司表示即時到帳拒絕退款
    乖乖女秒變熊孩子玩網遊充值1萬3 遊戲公司表示即時到帳拒絕退款  豹子上樹 • 2015-09-05 09:17:16
  • 熊孩子上網課拉爺爺掃臉就遊戲充值成功!馬化騰下場解決這個bug
    小學雞玩遊戲氪金防不勝防,控制時長要求實名認證人臉識別,依然防不住熊孩子有一萬種方式"忽悠"家長,騙不過爸爸媽媽,就騙爺爺奶奶……害,遊戲開發商與小學雞的battle還在不斷升級,任重道遠。"媽媽網課需要你掃個臉認證一下!""爺爺我們來合個影啊!"……熊孩子為"忽悠"家長幫過人臉識別有一百種套路。10月21日起,騰訊遊戲的"未保計劃"再再再度升級了:若用戶在遊戲充值環節觸發人臉識別驗證,系統將自動進行語音播報及畫面提示,清晰提醒大家該環節正在進行遊戲充值身份驗證。
  • 手機沒插卡、沒微信、沒支付寶 熊孩子為什麼還能充錢打遊戲
    手機沒插卡、沒微信、沒支付寶 熊孩子為什麼還能充錢打遊戲據江蘇公共這錢是怎麼充進遊戲的呢?【初中生玩網遊充值近5000元 讓手機店幫充值】王先生的兒子今年13歲,在當地上初中。今年初,王先生無意中發現,兒子在打「王者榮耀」這款網遊,並在裡面花了約5000塊錢。小王說,自己過年的時候會攢一點錢,另外還有就是平時的生活費零花錢。
  • 明日之後:玩遊戲被「欺負」,熊孩子一周充值1W2,結局「亮了」
    現代社會遊戲種類繁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充錢能使人強大,自古以來都是人們登上巔峰的「捷徑」。如果是成年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充點錢並沒什麼,但如果是未成年,悄悄瞞著家裡人充錢,且充值金額巨大,那事情就嚴重了。
  • 短短5天,「熊孩子」玩遊戲充值3500餘元,這錢能退嗎?
    短短5天,「熊孩子」玩遊戲充值3500餘元,這錢能退嗎?可誰知小穎在學習之餘,玩起了手機網路遊戲,悄悄記下媽媽的付款密碼,居然背著她往遊戲裡充錢。短短5天時間,小穎陸續充值了十幾次,累計金額達3500餘元。平日裡,劉女士忙著上班,全然不知女兒偷偷玩遊戲充值的事。直到某天,劉女士去銀行取錢發現帳戶裡的錢不翼而飛,查詢了微信支付記錄,這才看出了端倪——原來帳戶裡的3500多元錢早已被女兒花光了。
  • 「熊孩子」網絡直播打賞、遊戲充值,父母能否主張返還?
    問題請教 問題請教:「熊孩子」網絡直播打賞、遊戲充值,父母能否主張返還?2. 律師答疑最高法:「熊孩子」用父母帳戶打賞主播,父母可主張返還。根據我國《民法》的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其參與網路遊戲、網絡直播打賞所花費的支出,應該退還。
  • 熊孩子遊戲花1萬奶奶養老錢 真有趣拒絕再次退款
    據百家號「華華看湖北」報導,近日,大冶金山店鎮的羅先生報警求助,在短短的幾個月內,10歲的兒子竟然花費了一萬多元充值遊戲用來買遊戲皮膚和遊戲裝備,遊戲平臺方拒絕退款,而這些錢都是羅先生父母的養老錢。羅先生說,今年7月份的時候,他發現,母親社保卡裡的錢「不翼而飛」。
  • 大額充值玩遊戲,熊孩子「坑爹」漏洞該補了
    大額充值玩遊戲,熊孩子「坑爹」漏洞該補了要想追回,多數情況下都存在舉證困難 聲音:遊戲平臺應做好實名制審查受新冠疫情影響,未成年人近期上網時間大增,沉迷網絡、過度充值消費等問題也受到人們關注。「鑽空子」的熊孩子不少家長不願當冤大頭甘先生的情況並非個案,本報已接到近10位家長的求助。
  • 熊孩子玩遊戲充值怎麼退錢?收好這份攻略,還能搶救一下
    熊孩子氪金,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光是這個暑假就曝光了數十例……孩子玩遊戲、看直播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充值,少則上百多則幾萬,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那麼,孩子用大人的手機或身份玩遊戲亂充值,這筆「冤枉錢」能不能退回來?
  • 海口熊孩子玩遊戲充值1.6萬元 涉4399廣東天宸等公司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7日訊(記者 徐自立 馬先震)「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今年以來層出不窮。黃女士在海口高坡村附近經營了一家箱包店,平日通過微信收帳。
  • 海口小男孩遊戲花18萬合肥樂堂動漫不退10萬充值款
    「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今年以來層出不窮。近日,海口市民葉女士9歲的弟弟在各大遊戲平臺花費18萬元餘,給家裡造成嚴重損失,至今仍苦於無法全部追回所有費用。
  • 小學生玩遊戲花光父親「救命錢」!限制老年人充值專治「熊孩子」
    沒想到的是,不少"熊孩子"卻偷偷用來玩遊戲,甚至有的"熊孩子"因為知道手機和支付密碼,花光了父母帳戶上的錢充值遊戲!針對這種現象,近日,馬化騰親自下場做起產品經理,設計升級了騰訊遊戲人臉識別兩大功能,包括語音播報提醒和老人遊戲防沉迷功能,專治"熊孩子"。
  • 熊孩子玩遊戲,三天充值3萬!如何管理孩子玩遊戲
    它不僅給人們提供了很便利的通信聯絡方式,還能給人們提供便利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通過手機購物、娛樂、充值、甚至工作等。現在的孩子仿佛比我們小時候聰明,他們生下來接觸到的,就和我們大不相同,現在兩三歲的小孩,玩起手機來,也是溜得飛起,這無疑是時代的進步,但是也是一種悲哀。孩子喜歡玩手機,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家長的,你是其中之一嗎?
  • 熊孩子沉迷遊戲充值,被家長挨打仍不長記性,偷偷花了7000多
    導讀: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長最為關注的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品學兼優,但是有的孩子卻沉迷於遊戲,整天拿著手機玩個不停,影響了學業和身體健康,如果掌握不好用電子產品的尺度,是弊大於利的。因為兒子往遊戲裡充值,媽媽忍不住狠狠的打了兒子一頓,希望兒子長記性,但是沒想到被打之後沒幾天,孩子又衝了值,那麼這次孩子又做出了怎樣的保證呢?
  • 孩子玩遊戲,被舅舅發現等級過高——父母看帳單崩潰:偷轉十一萬
    其舅舅知道該類遊戲只有充錢才能提高等級,一翻追問之後,得知孩子玩的遊戲果然有「貓膩」,便告知孩子的父母查詢了帳單,這時才發現一筆有一筆成百上千的支出——熊孩子從自己媽媽的微信裡轉帳將近十二萬,這些錢都是孩子用來充值遊戲及打賞主播的。並且,這個孩子還非常聰明,連轉帳記錄都刪除了——唯恐父母看到。
  • 9歲小孩玩手遊充值近2萬元難退款,記者親測:實名認證存漏洞
    「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全部是華為應用裡遊戲充值消費。」近日,汕頭的林女士突然發現,近幾個月來,自己的花唄帳戶累計欠下了近2萬元,事後她得知,原來是自己9歲的兒子迷戀上了一款手遊,多次偷用家長的手機在遊戲裡進行了充值消費。
  • 民法典在線 :熊孩子背著父母充值打賞,父母可以要求退回嗎?
    民法典在線 :熊孩子背著父母充值打賞,父母可以要求退回嗎?熊孩子背著父母遊戲充值、打賞主播父母可以要求退回嗎?《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熊孩子玩手機遊戲花了他奶奶2.9萬元,VIVO錯在哪裡?
    文丨金不換玩過手遊的都知道,只要願意充錢,就能在遊戲中獲得「白嫖」玩家難以體會的暢快體驗。但貧窮一向是老金理智的源泉,所以老金玩手遊從來是一毛不拔,也無法理解那些充值數萬的人民幣玩家,難道他們就真的不在乎錢嗎?可如果充錢的是一個對金錢概念認知不全的熊孩子,那能如此任性反倒是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