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氪金,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光是這個暑假就曝光了數十例……
孩子玩遊戲、看直播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充值,少則上百多則幾萬,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
那麼,孩子用大人的手機或身份玩遊戲亂充值,這筆「冤枉錢」能不能退回來?麥苗麻麻特整理以下內容,希望能幫到真正為此犯難的家長朋友們~
關於「能不能退錢」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相關法規:
我國《民法總則》規定
18周歲以上的成年人、16周歲以上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一律無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
簡而言之,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無論充值多少錢進遊戲,都屬於「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可以要求退還;
8-18歲的未成年人充值與年齡、智力相適應的金額不予退還,不相適應的可以要求退還。
舉個例子:11歲的明仔用媽媽的手機給遊戲充值了60元,這種情況一般都是退不了——因為11歲的小孩子已經具備了處分60元的意識和能力;
但如果是明仔是充值6000元(11歲孩子不具備處分該金額的意識和能力),一般是可以要求退回的,不過需要家長的確認或追認。
如果屬於可以退的範疇,家長需要聯繫遊戲公司或者直播平臺的客服,然後按要求提供舉證資料。
本文重點以騰訊遊戲及微信小遊戲的退款為例:
騰訊遊戲(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穿越火線、QQ遊戲等)
申訴流程
Step1:撥打騰訊客服電話
未成年遊戲充值0755-8376-5566 、騰訊官方客服:0755-8376-1852轉未成年遊戲消費問題、騰訊未成年人健康服務專線95092666(服務時間:9:00-22:00);
Step2:按要求提交相應資料
電話打不通,可以用微信關注公眾號「騰訊客服」,回復「未成年人消費」,聯繫上客服之後,需要如實驗證遊戲帳號、填寫信息,並按要求提交對應的資料;
Step3:考慮其它解決途徑
如果涉及數萬金額且聯繫遊戲公司未果,可以考慮向當地法院上訴裁決。
信息及資料提交
提供信息:
遊戲名稱、帳號數量、遊戲帳號、聯繫手機、監護人身份、小孩年齡、小孩及家長身份證號、消費金額及時間、手機類型、問題描述等
提供資料:
家長戶口頁、家長的手機、小孩出生證明、爸爸戶口本、媽媽戶口本、小孩戶口本、收取返還資金的銀行卡等
退款周期
審核通過後15個工作日內(大約30-45天)
注意事項
Tips1:騰訊客服電話很多時候難以直接撥通,需要多點耐心多些嘗試;
Tips2:電話打不通可以轉戰「騰訊客服」微信公眾號或者小程序;
Tips3:最好用小孩誤充值遊戲帳號綁定的手機聯繫客服,根據所講述的「補償金」獲得步驟,到「微信客服」提交相關資料;
Tips4:第一次無責任追回,以後不再同意追回:正常一個家庭只能受理一次,180天內的消費可受理。
溫馨提示
申請受理成功後,該遊戲帳號將永久封號(注意與孩子做好溝通,避免孩子因帳號等級撒潑拼命哦~)
微信小遊戲(微信小程序承載的遊戲)
據悉,2020年7月20日,微信小遊戲全面升級了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處理機制:在小遊戲的「反饋與投訴」頁面的「支付問題」中,上線了獨立的「未成年人支付退款」入口。
開發者可在MP公眾平臺後臺看到退款申請詳情,而且必須主動與用戶溝通聯繫、核實消費事實,並在2個工作日內給予反饋。
如果開發者拒絕退款,用戶還可以進行申訴,此時開發者必須繼續深入了解判斷,並在7個工作日內對申訴進行二次判定和處理。
如果開發者處理申訴逾期,或者最終未與用戶達成一致意見,微信官方將介入處理。
出現「熊孩子」誤充值的情況,家長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填寫退款理由,提供消費證明與關係說明材料,遊戲公司及直播平臺一般會以用戶調解優先,具體退款操作可參照以上流程哦~
但是,冒充未成年人申請遊戲退款的「白嫖」行為,不要去做哦~
我們必須明確造成「熊孩子氪金」的結果,監護人和遊戲公司都有責任,希望遊戲公司能夠儘快設置「身份證+人臉識別」的雙重充值認證,而家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的監督工作必須到位——
首先,家長一定要做好帳戶管理,不定時更改支付密碼,父母手機不建議綁定孩子的指紋,平時要多留意帳戶餘額變化;
其次,家長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理解金額數值代表的直觀化概念,懂得賺錢的不容易;
再者,家長一定不能讓孩子沉迷網遊,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合理控制孩子玩遊戲看直播的時長;
最後,給家長朋友們一個建議:可以提前下載家長監管類軟體——麥苗守護App,個性化設置孩子手機的各應用的使用權限及時長,同時實時查看遊戲登錄動態,遠程控制實時監督。
未成年人充值遊戲、打賞主播,屬於「效力待定行為」,家長首次舉證追回款項雖是可行之舉,但絕非長久之計,僥倖心理不可存「慣犯」不可有!
真正從源頭終止這種行為,需要家長嚴加監管,麥苗守護App ——家長們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