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應該怎樣習練陳式太極拳,收藏版!

2020-12-13 正雷太極書院

一、要深刻理解拳式的內涵

陳式太極拳作為內家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強調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以不變應萬變,因此在攻防格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陳式太極拳的文化底蘊深厚,理論基礎直接來源於中國道教思想.它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了特有的內外兼修的拳術。陳式太極拳行拳走勢中正圓活、開合有序、陰陽頓挫、剛柔相濟.外似處女,內似金剛。

長期習練陳式太極拳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能夠有效地增大人的肺活量,對各種呼吸系統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能提高人腿部的平衡能力以及下肢肌肉的力量,對肩、腰、關節瘀血等疾病均有防治作用。同時,習練者在練功時需要壓腿、壓腰、壓肩等等,練拳時也有意識地將肌肉和韌帶伸展拉長,使肌肉、關節、韌帶的韌性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筋長一分,壽長十年。」

按照健身和養生的要求習練陳式太極拳,則特別強調松靜自然,要求習練者以意念引導動作,意念在先、意氣相合、內外相合、周身相合,身心雙修。

通過練拳消除心理疲勞、保持開朗樂觀、心平氣和的心態,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內外兼修、益壽延年的目的。

二、要因人制宜,明確習練目標

人的身體素質由於年齡大小、身體胖瘦、個子高矮、體質強弱、筋骨僵柔、反應靈鈍以及每個人的習練目的等各有不同,而且差別很大,所以習練陳式太極拳首先要因人而宜。要根據自己身體狀況和需求,選擇和確定適合自己的習練目標。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對身體素質好、能練武術基本功、年齡一般在四十歲以下、時間較充裕的人,可從基本功、基本套路、內功、外功,拳理、基礎理論,器械、對練等諸方面循序漸進,全面學習、逐步提高,集演、打、養全面發展於一身。

2、對身體素質稍差、不能習練基本功、年齡一般在四十歲以上、業餘時間又不是很多的人,可以從鍛鍊身體和養生的目標開始,給自己確定的目標不要太高,以會打拳、重養生,能夠參加集體活動,愉悅自己的身心為主。

三、要學習和掌握陳式太極拳文化

陳式太極拳是極富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健體、尚禮、自娛、中醫等完美結合的產物,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

陳式太極拳以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作為基礎,強調人與自然相合,人與自我身心內外高度和諧統一,追求宇宙、自然、人和物的和諧統一,以人與自然同構、人與自然相通、相互包容的運動理念,通過對人自身意、氣、形、神的鍛鍊,充分體現了人對自然界的客觀認知和科學實踐。

陳式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力、含蓄內斂、急緩相問、連綿不斷,以行雲流水似的反覆習練,全面實現技擊、養生、修性等多方面的功能的統一,最終實現全面的「和諧」,從而創造出人自身和諧、人際關係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最高境界。

四、要了解陳式太極拳的養生要領

對一般人特別是中老年人來說,練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目的,就是修身養性、青春常駐、延年益壽。

許多陳式太極拳大師都認為「陳式太極拳不僅是武術,它還是健身術、養生術,還是醫療術「。

中老年人習練陳式太極拳,從養生學的角度研究,「一日養氣,一日練氣」。

如果每天堅持練陳式太極拳一兩個小時,且方法得當,就能增加神經系統的靈敏性,改善睡眠,治療神經官能症;

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系統,使血氣運行順暢,促進淋巴系統的新陳代謝,加強了個人的抵抗力;

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能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

通過深、長、細、勻、緩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了各器官的獲氧量,有助於提高心肺功能;

對大腦皮層能起到自我抑制作用,使由於過度興奮而致機能紊亂的大腦皮層細胞得到復原,同時.還能對外感性有害刺激產生保護作用。

五、要適度習練,少而精、精而熟

習練陳式太極拳是慢功夫,想入」化境」,得用十年功夫,但也不是絕對的,根據人的悟性和先天素質及武術的功底而定,有人可能短一些,有人可能更長,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達不到。

但是,就大多數人來說,最好的習練方法是套路不能學得太多,拳諺說:「拳多必濫。」只要掌握一至三個套路(包括拳械),堅持練下去,熟能生巧,舉一反三,一通百通,直到入境入化才是最可取的辦法。

學練陳式太極拳一般要經過四個階段:

一是初學階段,重點是仔細看老師的示範動作,通過觀看、模仿、思考、記憶動作要領,通過跟練、學練、自練,掌握套路的基本內容,完成從模仿到自己能打出來,並且能夠找到」氣感」;

二是熟練階段,在掌握套路動作規範標準的程度後,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提高動作質量,在了解了「氣感」的基礎上,把意念、氣息、肢體、力量等方面連接起來,使自己周身放鬆圓活、動作協調到位、連綿不斷、發力沉實彈抖;

三是提高階段,這時意念要引導內氣下沉丹田,在每一個動作的定式時,都要用意把內氣完全收入丹田,呼吸暢胸實腹,提肛扣齒,行黴走勢達到身體中正、沉穩,動作舒展、大氣,神態凝重、曠逸:

四是入境階段,這是精、氣.神高度統一,全身肢節完全相合(即內三合、外三合),行拳走勢隨心所欲,練一套拳宛如唱一首歌,有高有低、有張有弛、有快有慢、有頓有銼,練者心曠神怡,觀者賞心悅目,這才是進入了。化境」.

六、要多思考.勤改進,方法得當

習練陳式太極拳最重要的是要多思考、勤改進,取法要得當。

俗話說:」取法之上.落乎其中;取法之下.落乎其外。」 這就是說要找個好老師,要選擇正確的教材,要掌握正確的習練方法。如果不是這樣,就會適得起反,甚至會給身體帶來負面影響。

比如習練陳式太極拳架子太低,長期動作不準確(尤其是腰腿部),練拳時膝蓋經常不在腳背上方,就會造成膝蓋受力過重,扭矩力拉大,久而久之膝蓋會受傷,發炎疼痛,出現」太極腿」現象,而且很難治癒;

二是習練陳式太極拳過於強調「用意不用力」或「用氣不用技」,就會產生「漂浮」和「硬崩」等問題。要掌握正確的動作,必須經過多次反覆,不斷改進,對錯誤動作和方法要不厭其煩地進行糾正,才能使正確的動作逐漸掌握好。

另外,要練好陳式太極拳還要學會意念練習的方法。

意念練習是指在靜坐或靜臥的情況下通過大腦想像的方法,讓所學的套路從頭至尾連貫地浮現出來,自己的意念與運動時的感覺同步,意念中參與運動的有關肌肉和腹髒都會產生微弱的活動。

此時人的心理狀態就像練拳時一樣,能夠發現和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並且及時糾正。這種意念練習和實際練習結合進行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相關焦點

  • 陳式太極拳八字循環法
    陳式太極拳八字循環法 核心提示:陳氏太極拳具有剛柔相濟、快慢相兼、輕沉兼備、蓄髮突變、松活彈抖的特點。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轉眼間練習陳式太極拳也有些年頭了,自2003年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到如今已近二十年了,在這些年中也只練習陳式太極拳一種拳術,以及各種兵器,其實我個人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練習雙節棍時,下盤的力量太差,再就是機緣巧合認識了第一個陳式太極拳的師傅。
  • 陳式太極拳74式與83式的來龍去脈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
  • 陳式太極拳必練的基本功有這些
    太極拳處處體現圓和弧,馬步也有重心,就是所謂的虛實,就像太極圖一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所以陳式太極拳的馬步是偏馬步,四六或是三七馬步。如賴扎依、單鞭等動作就是偏馬步,雖是馬步,但看起來,有一種弓步的感覺。3、弓步弓步也像馬步一樣,不像弓步,便是有幾分像是馬步。
  • 這三個要點,能助你練好太極拳,你一定要知道
    >:1、初學者因動作生疏未能準確把握動作要求而使規範失準;2、較熟練者因錯誤動作未得到及時糾正而形成習慣性錯誤,使規範失準;3、有些人不讀拳書,無視規範,任我隨意,積年累月,形成頑固性錯誤動作,而使規範失準。
  •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太極拳系統化訓練
    陳式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我國寶貴的傳統文化遺產。它以其獨特的運動方式和風格譽滿武壇。在陳式太極拳發展傳習過程中,歷代拳家積累了一套系統嚴密的訓練方法。在此,我將陳正雷大師講授的陳式太極拳傳統訓練方法與自己多年練習及教學當中積累的一些經驗體會結合起來作以介紹,敬請各位指正。
  • 《東武太極研修院》全球優質院校甄選——香港:陳式太極拳學院
    《香港陳式太極拳學院》 由當代太極名家張東武老師 親傳弟子梁志威 於 2010年 8月23日成立。《香港陳式太極拳學院》以「傳承國粹,修煉身心」為宗旨,目標為了更好更快地推動 陳氏太極拳 在香港的發展,使太極拳這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得以普及。
  • 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二、如何學好拳架    太極拳是世界上所有體育運動項目中,最獨特的運動方式之一,必須按照其特有的規律要求進行習練。我認為學練拳架最少要經過三個階段:一是學規矩定架子。二是循理法融架子。三是返自然空架子。1、學規矩,定架子。
  • 如何練陳式太極拳才能獲得真功夫?
    按太極拳要領練好太極拳人的周身就像被疏通的河道,氣血通體暢流,浸肌膚百骸,潤臟腑筋骨,達四梢通九竅,處處皆順,周身內外協調一致。不管做什麼動作,擺什麼姿勢,肢體都非常柔順協調,動作也就舒展大方,內柔外剛,連綿不斷,功夫就能一層一層地上身。陳式太極拳的功夫共分五層。第一層是由招熟到懂勁前的過程。
  • 陳式太極拳勁理拳法實鑑
    傳統武術一級教練、裁判;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廈門分會會長;福建省武術協會理事,廈門市武術協會常務理事,入編《中國太極拳優秀人才名錄》。自小跟隨陳小旺、陳小興等大師習拳,習練不輟。曾多次在全國乃至國際武術比賽中獲太極拳、散打冠軍、亞軍等佳績。傳授學生超過6000人,為陳式太極拳在福建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 陳式太極拳名師趙力於孟州開山收徒 五名弟子拜師
    10月7日,陳式太極拳名家趙力收徒儀式在河南孟州市舉行。姚靈珍、馮豔芹、陳桂芬、胡素霞、鄭春菊等五名太極拳愛好者經過重重考驗拜在趙力老師門下,正式成為陳式太極拳第十四代傳人,承擔起傳承太極拳、弘揚太極文化的責任。
  • 陳式太極拳的斜行拗步怎麼練?【會武堂】
    陳式太極拳的斜行拗步怎麼練?
  • 李恩久來煙講授陳式太極拳-煙臺教衛-煙臺教衛-水母網
    李恩久來煙講授陳式太極拳 2015-04-13 14:19:32 來源:水母網
  • 太極拳入門的幾點建議,初學者必讀!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初學者如何練好太極拳的問題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武諺有之:未習拳先習步,未練武先練樁。可見步形步法的重要。步形步法的學習看似簡單,所以易被初學者忽視。步形步法是穩定中心的關鍵,步形不正確、步法不得當都會造成重心不穩。如邁步過小、過窄,出腳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對,都會形成上身不正、重心不穩等現象。
  • 陳式太極拳的基本功(太極纏絲勁)
    太極纏絲勁是陳氏太極拳的重要勁法。其他流派的太極拳雖沒有特別強調螺旋運動中的纏絲勁,但在技擊中同樣含有螺旋勁法。只是陳氏太極拳特別強調螺旋運動中的纏絲勁。可以說,不懂纏絲勁就不是陳氏太極拳。如陳鑫云:「太極拳,纏法也。渾身具是纏勁,其勁皆發於心,內入骨縫,外達於膚。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有多牛?為啥牛?看完你就知道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有大約150多個國家超過 3億人在習練太極拳,上至一國總統,下至平民百姓。卡特總統支持在美國介紹和傳授太極拳,倡導通過打太極拳來增強體質,而且還與有關財政部門溝通,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卡特卸任後,特別鍾愛太極拳,不但自己積極練習,還和夫人一起習練太極拳。 保羅·比亞是喀麥隆第二任總統,曾於1987年、1993年和2003 年三次正式訪華,並於2006年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1年 7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 「全國武術太極拳公開賽」明起舉辦
    明天上午9時,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江蘇省體育局、徐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由江蘇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省武術協會、徐州市體育局、市武術協會承辦的「全國武術太極拳公開賽」,將在湖北路體育中心體育館鳴鑼開戰,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的太極高手齊聚我市,在為期3天的比賽中競相獻藝、一決高低。
  • 家門口的太極拳 | 諸城市全民太極研究院:弘揚太極,鑄造健康
    2020年7月20日,諸城市全民太極研究院在舉辦第一初中教職工太極拳培訓在學校中心會議室隆重舉行。 諸城市教體局工會馬永芳主任宣布第一初中首屆暑期太極拳夏令營正式開營,並預祝本次活動圓滿成功。 (全民太極研究院李全民院長) 李全民院長講述了習練太極拳強身健體的優越性,並結合幾十年研究、習練太極拳的心得,向全體學員講解了太極拳理論和太極文化
  • 大同市恆山太極拳協會舉行成立大會
    、市體育局、城區政協、大同省級雙創基地、雲中商城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界知名人士及太極拳愛好者120多人參加了成立大會。陳氏太極拳,原為陳家溝拳術,是一套傳統拳術,屬於太極拳流派之一,集長拳、炮拳及紅拳之術,源自明末清初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陳式太極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屬於傳統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其上乘的技擊作用及獨特的演練風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