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 婧 林國檉本報記者 江 東
圍繞做大經濟這塊蛋糕,立足福建閩侯現狀,如何在遵循發展共性的前提下,走出縣域特色發展道路,質量無疑成為閩侯經濟突破發展的關鍵推手。近年來,閩侯縣高舉質量大旗,以爭創為契機,紮實推進「質量強縣」建設工作。閩侯縣質監局勇當服務發展的排頭兵,「找對支點,借用巧力,抓到重點,施以強力」,閩侯縣質監局局長高兆平定下工作鐵律,揮動標準、品牌、服務等「無形之手」對接產需,著力幫扶企業質量振興,春風化雨,創品牌經濟。
閩侯縣憑藉先天的地緣發展優勢,成為承接福州、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臺灣的產業轉移及產業鏈延伸的腹地,然而,多樣化的產業集聚對縣域的「虹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質量發展的基礎還較為薄弱,扶持名優產業發展仍需加大力度、節能減排等一系列突出的質量問題尚待解決。因此,把質量作為核心競爭力,走以質取勝之路撬動縣域經濟發展是必然之舉。
圍繞地方優勢產業、重點領域和骨幹企業,閩侯縣質監局大力提升一、二、三產業質量整體水平。以完善質量工作機制為抓手,推動閩侯縣政府出臺《閩侯縣名牌提升工程規劃》,依託當地政府,該局積極與各職能部門溝通協調,定期組織省一級的方圓認證審核中心、計量院、標準化院、質檢院等權威機構的技術專家深入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青口投資區開展「品牌興區」和「質量興企」活動,逐漸形成「政府統籌協調、部門科學監管、企業主動參與、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大質量工作機制。
在強化品牌戰略方面,他們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基礎、以福州市質量獎獲獎企業為骨幹、以獲評福建名牌產品企業為標杆的品牌輻射帶。該局主動服務全縣338個重點項目建設,注重抓好品牌基礎性工作,加大對申報名牌企業的幫扶力度,指導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突出抓名牌產品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自有品牌。據悉,先後有東南汽車、貝奇食品、綠百合現代農業等33家企業34項產品獲評福建名牌產品,諾達建材等11家企業11項產品獲評福州市產品質量獎。2013年,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躋身超百億園區,實現產值110億元。
同時,以標準帶動「圈地」培育成效凸顯。該局通過開展「標準戰略進園區」活動,加快閩侯縣的標準研發、制定和實施。共幫扶企業制修訂企業標準310多項,指導麥特新鋁業、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等4家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4項國家標準、8項行業標準、3項地方標準;大力推進橄欖、蘑菇國家級、雪峰高山茶省級等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的跟蹤督導;協助縣政府積極指導龍臺山、白沙灣、棋盤寨3家旅遊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高分通過驗收;進一步推進縣行政服務中心國家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申報;還積極創建國家級觀賞魚養殖標準化示範區,扶助福州特色農產品(福州金魚)成為福州走向世界的又一張「燙金名片」。
結合當前閩侯縣產業的綜合發展,閩侯縣質監局轉承諾服務為需求服務,積極協助重點項目建設單位在最短的時間內辦理完畢組織機構代碼等相關審批或備案手續,指導重點項目企業建立健全企業標準體系,完善計量檢測體系實現節能減排增效的目的。在質量監管方面,該局著力完善機制創新,在縣政府的支持下,在各鄉鎮(街道)配備1~2名重點產品、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三合一」質量安全協管員,有效形成縣級質監部門、鄉鎮(街道)協管員、村(居)協管員三級網絡,拓寬了監管渠道。另外,還推動建立案件查處聯席機制,把質監部門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密切銜接。近年來,共移送司法部門追究刑事案件8起,涉案人員判刑5人,取締各類窩點118個。
追求的發展,必須是有質量、有效益、節能環保、去除水分的發展。「質監部門始終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質量為基礎,」高兆平提出,依託質監的服務監管重要職能,接下來將持續抓關鍵環節、抓重點產業、對薄弱地帶定向發力,吹響爭創質量強縣的號角,穩步推進有形質量的縣域突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