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的「數位訊號處理輔導」,訂閱本微信公眾號,並點擊右上「┇」分享到朋友圈。進行數位訊號處理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隨機信號分析——現代數位訊號處理)輔導,鞏固基礎與進一步提高相結合。作者聯繫方式:
Email: 103282699@qq.com.
QQ:103282699.
提倡「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歡迎廣大朋友提供好的資料、文章、題解和學習經驗,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一 數位訊號處理的主要內容
「數位訊號處理」的概念比較廣泛, 理論包括三部分:
①以快速傅立葉變換和IIR/FIR濾波器設計等經典內容為主的數位訊號處理;
②以隨機信號為研究對象的隨機信號分析與處理;
③較新的現代信號處理.
一般來說, ①是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課程, ②為本科生高年級和碩士研究生課程, ③是研究生(包括碩士生和博士生)課程. 此外, 數位訊號處理既包括理論基礎和軟體仿真, 也包括硬體實現即DSP晶片.
在本科階段學習的是①, 包括兩個主要內容: 離散傅立葉變換及其快速算法和濾波器(IIR/FIR)設計. 有的教材介紹了數位訊號處理硬體實現的有關知識, 和多採樣率信號處理等相關知識.
二 數位訊號處理的應用
可以說, 沒有數位訊號處理, 就沒有現在這樣豐富多彩的娛樂和學習生活, 也沒有現代強大的生產能力, 文獻[1]第5頁表0.1給出數位訊號處理的典型應用, 包括自動控制、消費電子、電子通信、語音、圖形/圖像和工業應用等.
作為本科生學習的數位訊號處理, 是整個數位訊號處理的基礎, 涉及較為簡單的內容, 雖然簡單, 但是仍然可以幫助理解和解決很多問題, 下面以我閱讀過的一個語音編碼國際規範為例, 說明基礎的數位訊號處理的實際應用.
文獻[2]簡稱G.722.2標準, 是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的一個寬帶語音編碼標準, 由於較高的採樣率(16 kHz), 可以得到比窄帶語音(8 kHz)好得多的質量. 採樣率和信號質量的關係, 就是《數位訊號處理》和《通信原理》等課程的基本內容. 採樣率越高, 信號的帶寬越寬, 失真越小, 語音質量越高.
在語音編碼的初始階段, 有一個模數轉換(A/D)過程, 將模擬信號轉化為PCM數位訊號, 有一個很重要的處理步驟為抗混疊濾波, 濾波器的設計就涉及《數位訊號處理》這門課程的無限衝激響應濾波器設計的內容.
在預處理階段, 還要將採樣信號從16 kHz降採樣到12.8 kHz,以進行LPC, LTP和固定碼本參數的分析, 升/降採樣也是《數位訊號處理》的基本內容.
為了濾除不必要的低頻成分, 用一個截止頻率為50 kHz的高通濾波器濾波, 該高通濾波器為
學習了《數位訊號處理》這門課, 就可以根據一定的指標, 設計符合要求的濾波器.
信號經過高通濾波去掉低頻成分之後, 還要進行預加重以加強高頻成分, 預加重濾波器為
為什麼要對語音進行預加重呢? 因為語音信號的低頻分量能量大, 而高頻能量明顯偏小, 高頻分量對於語音的個性特徵是很重要的. 而鑑頻器輸出的功率譜密度隨頻率的平方而增加, 低頻噪聲小, 高頻噪聲大, 結果語音信號在低頻信噪比較大而高頻信噪比較小, 使得高頻相對低頻失真較大. 預加重即是加強高頻信號的能量, 使得低頻和高頻的信噪比接近一致, 接收端則進行去加重濾波. 上述功率譜密度的概念是隨機信號分析的基本內容, 而預加重濾波器則是《數位訊號處理》的基本內容.
對語音信號進行LPC分析時, 要進行加窗處理, 加窗是FIR濾波器設計的基本技術.
由於G.722.2進行矢量量化, 為了提高量化效率, 還要對語音信號進行感知加權, 以充分利用語音的掩蔽效應. 所謂「掩蔽效應」, 即強音掩蔽弱音, 高頻掩蔽低頻. 通過感知加權後,對能量較高的語音部分量化時可以適當加大失真, 根據資訊理論基本原理, 量化失真越大, 則需要的量化比特越少, 也就是編碼效率越高. 感知加權濾波器為
在語音的解碼合成階段, 要經過升採樣即從12.8 kHz到16 kHz和去加重等相反的過程.
以上講了一些本科《數位訊號處理》需要學習的內容, 學好這門課就能深刻理解以上各個過程. 此外, 還有一些內容涉及現代信號處理, 如Levinson-Durbin算法等, 這裡不介紹了.
總之, 學好《數位訊號處理》這門課, 不僅為以後的繼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且可以理解很多信號處理的相關過程, 也可以做一些基本的濾波器設計工作.
三 《數位訊號處理》課程教學改革設想
有學生提問, 學數位訊號處理到底有什麼用, 以上結合自己的學習過程給出一個回答, 可以看出學完這門課, 可以理解很多以前不懂的內容. 對於那些想進一步深造的學生來說, 學好這門課是必需的.
由於絕大多數學生不從事後續研究工作, 因此這門課的教學應該儘量緊密結合實際應用, 而將枯燥的理論只從定性上講解, 將繁瑣的數學推導儘量省略掉. 比如講解FFT的時候, 只要講解快速傅立葉變換的基本思想, 為什麼能進行快速傅立葉變換就可以了. 定性的說明應該反覆強調以加深印象, 萬不得已的時候也要結合一些簡單的數學公式. 儘量結合語音和圖像等具體信號的處理講解基礎理論的應用. 多做MATLAB仿真, 切實感受信號處理的視覺和聽覺效果. 同時, 也要加強基本概念的講解, 儘量做到不僅知其然, 也要知其所以然.
總之, 數位訊號處理這門課很精深, 要學好、講好都很不容易, 只有教師和學生全力合作, 才能很好地完成這門課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吳鎮揚. 數位訊號處理(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2]Wideband coding of speech at around 16 kbit/s using Adaptive Multi-RateWideband(AMR-WB). ITU-T. 2003, 7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