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迅速興起,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傳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移動媒體時代,新媒體的普及,自我媒體的統領,媒體的激增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特徵。同時,媒體與受眾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相互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
一.什麼是媒體?
媒介就是信息。我們所稱的信息是「物質運動的形式、形式或狀態,以及事物的普遍性」。它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反映,包括運用語言文字、數字、視頻等方式表現的消息、新聞和其他產品。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窮無盡,影響著我們社會生產和生活各方面。
由於信息的客觀性和社會性,所以它必須真實可信、符合客觀實際,必須有利社會發展。媒體傳播的必須是有益、有效和有價值的信息。現在媒體出現了很大變化,人們稱為「萬物皆媒」,但是媒體的本質並沒有變,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都遵循著這個規律。
二.媒體與用戶關係
觀眾是媒體信息的接受者和傳播者。就受眾作為媒體信息的接受者而言,其接收的信息更加個性化、時效化。移動通信時代、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而觀眾所收到的資訊已不再與媒體所提供的相同。相反,當他們瀏覽信息時,他們會生成自己的個性化標籤,媒體會根據觀眾的喜好提供對觀眾更有吸引力的信息。這種變化可以讓觀眾更多地了解他們感興趣的東西。然而,接受信息的同質化將使受眾進入信息的繭中,對現實世界產生不完全的判斷。
受眾既是媒體的消費者,又是媒體的生產者。在新媒體時代,媒體和受眾關係是雙向的,即灌輸雙向互動。在新媒體和受眾用戶之間,信息、觀點和情感在任何時候都會交換、面對和融合。從簡單的互動到深度的參與。
直到微博、微信、聊天、快手等幾乎完全是用戶提供的內容的產品出現時,媒體和用戶日益成為信息傳播社群、價值判斷社群和情感傳遞社群。用戶數量、停留時間和參與程度一方面代表了媒體聚集和吸收受眾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動員社會的能力和塑造行為的能力,他們構成了媒體生命的傳播力、指導性、影響力和公信力。
移動通信時代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媒體與受眾的關係。這種關係的發展有助於觀眾獲得更有趣的內容和對媒體製作內容的正面反饋。受眾也可以成為媒體內容的生產者,豐富傳播內容,提升受眾在信息傳播中的地位,不再被動地接受它作為唯一的媒體內容。
它存在。然而,隨著關係的變化,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信息繭、信息難以檢索、信息質量難以保證、網絡暴力等,移動傳播時代的到來是必然性。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黃雅勤 瑪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