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克桑德拉斯·斯塔金斯基斯大學是立陶宛的一所大學,在Akademija,西部的考納斯。2011年從立陶宛農業大學改名。
2019年1月,該大學合併為Vytautas Magnus大學,並更名為農業學院。
歷史
重組立陶宛大學(考納斯)和Dotnuva農業學院的農學 – 林業系之後,農業學院於1924年9月3日在Dotnuva成立。
選舉了教授委員會和該學院的第一任理事P. Matulionis教授。儘管立陶宛的經濟形勢複雜,而且政府幾乎無法支持新成立的高等學校,但該學院卻不斷發展壯大。在1924年至1937年,有125名畢業生通過了期末考試並為文憑論文辯護。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亂了日常工作。該學院的許多教授和講師被驅逐到西伯利亞,其他人則通過撤回西方國家逃脫了驅逐出境。
1945年,該學院轉移到考納斯。1946年初,成立了農業機械化學院和水土開發學院。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和校外部門的建立,決定在考納斯郊區建立立陶宛農業科學院的新校園。1964年,該學院搬到了考納斯郊區Noreikiškės的新校區。
設有演講室,培訓實驗室的水利與土地管理和經濟學院於1979年在校園內定居。森林管理系的建築於1982年接待了第一批學生。校園內有9個學生宿舍和住宅區,其中大部分員工大學生活都已建成。配備了培訓場所並建立了實驗站。
1990年立陶宛獨立後,新的研究體系得以實施。引入了新的資格學位(例如,學士,認證專家,碩士),以及新概念,例如模塊和學分。基本理論科目成為學習和學習的基礎。在學院理事會的決議下組織了應用研究。這樣立陶宛農業科學院成為一所大學。根據議會1996年10月8日的決議,立陶宛農業科學院被授予立陶宛農業大學的名稱。該大學於2011年8月16日更名為亞歷山德拉·斯圖爾金斯基斯大學(ASU)。
Aleksandras Stulginskis(1885-1969年)是1919年第一任農業部長和立陶宛共和國第二任總統(1920-1926年)。他是1919–1922年立陶宛土地改革的發起者和創造者,1919年是立陶宛農民聯盟的創始人。
亞歷山德拉·斯圖爾金斯基斯大學包括以下細分部分:
五個學院- 農業工程,農學,經濟與管理,林業與生態,水土管理
三個研究所-鄉村文化研究所,基礎科學研究所和環境研究所;
35個部門;職業中心;實驗臺;樹木園; 訓練場。
目前(2011年5月),大學有5950名學生:
5110是理學學士學位的學生,
750名碩士生
90名博士生。
該大學的教學人員包括377人:45名教授和博士生,152名副教授,106名講師,74名助手,50名研究人員。
該大學佔地719公頃。共有五棟培訓樓,設有82間講堂,80個實驗室,圖書館,總達52.2萬冊。
研究
ASU提供三個學習周期:第一周期基礎(本科)學習(學士學位學習),第二周期碩士學位(研究生)學習和第三周期(研究生)博士學位(PhD)學習。經過第一輪學習後,畢業生將獲得相應領域的學士學位。基礎研究需要四年;非全日制學習需要六年。
完成基礎研究的畢業生可以攻讀碩士學位。MSc學位的第二個周期研究的持續時間為兩年(兼職學習:三年)。攻讀碩士學位後,將授予碩士學位文憑,畢業生有權被錄取為第三輪博士學位。
BSc(總數為15)和MSc(17)計劃(在學院的說明中提供)在以下三個研究領域提供:
生物醫學科學;
社會科學;
技術科學。
主要的學習量單位是學習科目,包括各種形式的學習:講座,實驗室工作,培訓,研討會,學生的個人工作,項目等。科目量的單位是學分。研究的持續時間和範圍以ECTS學分表示。1個信用點是26.7小時。入讀學位課程的學生有資格在成功完成相應學分的數量後以及成功完成最終學位工作的答辯後獲得文憑。博士研究的必修部分是研究,研究和論文。
本學年在亞歷克桑德拉斯·斯塔金斯基斯大學分為兩個學期,每個20周:
秋季學期從9月1日開始;
春季學期從二月的第一周開始。
在Aleksandras Stulginskis University的ERASMUS研究
ASU與25個歐洲國家的80多所大學為學生和教師提供ERASMUS交流。在ERASMUS計劃下,大學是ERABEE,EUROBIOTECH,ISEKI,ISLE ao主題網絡和其他不同項目的合作夥伴。大學接收來自西班牙,捷克共和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葡萄牙,法國,土耳其的合作大學的新生。 外國學生可以在線找到有關ERASMUS應用程式,學習條件和可能學科的信息。
ERASMUS教學人員的流動性有增加的趨勢。教師交流的主要國家是奧地利,德國,義大利,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希臘,西班牙,芬蘭,丹麥和比利時。教師流動性是學術發展的重要部分,並有助於更新教材和方法,加強大學與教師之間的關係,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喜歡可以到官網查看-大學信息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