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貪夜蛾防治板塊:植物大戰貪夜蛾

2021-01-08 跑贏大盤的王者

目前已進入玉米的播種季節,在疫情影響下,今年玉米的收成如何顯得十分關鍵。然而從去年起一直困擾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目前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草地貪夜蛾問題又將季節性的爆發。由於草地貪夜蛾對農作物,特別是對玉米的危害性極強,我國必然會加大防治力度,這就間接的刺激了草地貪夜蛾相關板塊的上漲。4月13日草地貪夜蛾防止板塊共上漲了45.95點,上漲幅度為5.33%板塊最終報收於907.87點。

草地貪夜蛾歸類於夜盜蛾屬的夜蛾科,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缺少自然控制條件或防控管理不善的情況下,會對作物造成嚴重威脅,尤其喜食玉米。2016年起,草地貪夜蛾從美洲散播至非洲、亞洲,對多國及地區造成巨大的農業損失。由於其傳播廣、防治難度大、繁殖快速及隱匿特性,草地貪夜蛾防治將呈現常態化趨勢。目前最為有效的防治手段是使用農藥。草地貪夜蛾的危害性

由於草地貪夜蛾的四大生物學特型,其防治難度很大。草地貪夜蛾的四大生物性特點是多食性、危害嚴重性、遷飛性、快速繁殖性。多食性是指其食譜非常廣泛可對多大353種植物造成危害。危害嚴重性是指,可以危害植物的各個部位,並且食量大,會造成農作物的大量減產。遷飛性是指飛行能力極強,藉助風力,一晚上可以遷飛100公裡以上。快速繁殖性是指可快速大量繁殖,每次產卵量達1000粒,環境適宜的情況下僅需24-30天就能繁殖一個世代。

草地貪夜蛾2019年1月經由緬甸傳入我國2019年全國26個省份的1540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全國受災面積1700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佔比98%。預計我國今年受災面積在1億畝左右,防控壓力十分巨大。在草地貪夜蛾對農作物影響不斷加大的情況下,農藥作為殺滅草地貪夜蛾的一種重要手段價格開始出現上漲。草地貪夜蛾催生農藥價格上漲

據統計近期農藥價格開始上漲,環比上月大幅上漲3.4%。三月農藥價格指數104.7,環比上月上漲3.4%,暫時結束自去年以來八個月下跌的走勢。在105個農藥品種中,上漲品種達27%,為近半年來首次上漲品種多於下跌品種。分品類來看,除草劑環比上月上漲4.3%,殺蟲劑環比上漲2.8%,殺菌劑環比上漲2.7%。產品漲價將逐步兌現到上市公司業績。

相關焦點

  • 草地貪夜蛾形態特徵、生物習性及防治方法
    草地貪夜蛾幼蟲最明顯的特徵是其腹部末節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個黑斑,頭部呈明顯的倒「Y」型紋。    草地貪夜蛾為多食性,可為害80餘種植物,嗜好禾本科,最易為害玉米、水稻、小麥、大麥、高粱、粟、甘蔗、黑麥草和蘇丹草等雜草;也為害十字花科、葫蘆科、錦葵科、豆科、茄科、菊科等,棉花、花生、苜蓿、甜菜、洋蔥、大豆、菜豆、馬鈴薯、甘薯、苜蓿、蕎麥、燕麥、菸草、番茄、辣椒、洋蔥等常見作物,以及菊花、康乃馨、天竺葵等多種觀賞植物(屬),甚至對蘋果、橙子等造成危害。   為害嚴重性。
  • 蛾口奪糧:草地貪夜蛾狙擊戰
    4月30日,廣西南寧市植保站副站長黃樹生掌心的草地貪夜蛾幼蟲。 新京報記者 王文秋 攝小蟲看似人畜無害,實則為禍無窮。它們口味甚廣,能吃80餘種植物,尤喜以玉米、水稻、小麥、高粱、甘蔗為代表的禾本科。據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報導,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個玉米種植國家中,草地貪夜蛾造成玉米年減產830萬到2060萬噸,經濟損失高達24.8億到61.9億美元。
  • 茶人警惕:草地貪夜蛾有入侵茶園可能
    更為嚴重的是,草地貪夜蛾還具有適生區域廣、遷移性強、繁殖力高、抗藥性強和暴食為害等特點,從而導致其發生難於防治。因此,及早發現並進行防治是控制草地貪夜蛾大規模危害和擴散的有效手段。
  • 草地貪夜蛾危害玉米水稻作物安全,如何防治?聽聽專家怎麼說!
    1.草地貪夜蛾的特性及危害草地貪夜蛾具有適生區域廣、遷飛能力和繁殖能力強、寄主範圍廣和取食量大等特性。草地貪夜蛾是雜食性害蟲,其寄主植物,包括玉米、苜蓿等 80餘種植物[3]。草地貪夜蛾取食範圍廣,但明顯嗜好禾本科,尤以玉米、水稻為最。
  • 華泰證券:草地貪夜蛾威脅或將常態化 關注種業和農藥板塊
    原標題:華泰證券:草地貪夜蛾威脅或將常態化,關注種業和農藥板塊   華泰證券指出,草地貪夜蛾歸類於夜盜蛾屬的夜蛾科,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缺少自然控制條件或防控管理不善的情況下
  • 花都發現新外來入侵生物「草地貪夜蛾」,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花都發現新外來入侵生物「草地貪夜蛾」,被列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據花都區農業技術管理中心信息,花都區於4月28號確認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該區玉米農作物,截至5月8日,危害面積已達到1568畝。世界十大植物害蟲玉米備受摧殘草地貪夜蛾是一種遷飛性害蟲,2017年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蟲「黑名單」。
  • 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糧食行業的影響分析
    對農作物的危害草地貪夜蛾是一種多食性害蟲,原產地美洲,對於糧食方面可食玉米、高粱、小麥、水稻等,長期進化過程中分化成兩種生態型,根據取食寄主植物的不同分為「玉米型」和「水稻型」,前者嗜食玉米和高粱,後者嗜食水稻和牧草。2019年入侵我國的主要為「玉米型」。
  • 草地貪夜蛾防控首戰告捷 中國實現蟲口奪糧
    央廣網北京9月17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自今年1月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我國雲南以來,人蟲之間就開啟了一場奪糧大戰。害蟲從南方逐步向北「進軍」,不僅狂啃玉米,還迅猛繁殖,壯大隊伍,直接危害我國糧食生產。蟲口奪糧,各地農戶迅速反擊,監測、噴藥、捕殺……防控招數頻頻使出。一場戰鬥已持續八個月之久,秋收在即,戰果如何?
  • 草地貪夜蛾危害將常態化,相關概念股受關注丨牛熊眼
    據了解,草地貪夜蛾主要是影響玉米等糧食的生產,2019年,草地貪夜蛾破壞了全國26個省和地區1688萬畝的耕地,中國農科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吳孔明院士表示,今年四月初,蟲災可能到達長江流域,五月份到底黃河流域,六月份到達東北地區。不過,農業農村部謝焱此前曾表示,防治的農藥總體是夠用的。
  • 中國農業科學「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報告會紀實
    三、草地貪夜蛾成蟲屬於夜蛾科,主要是在夜間羽化、遷飛、取食、產卵和交配,另外它對光,尤其是對綠光、黃光和白光有較強的習性。我們研究表明,中國草地貪夜蛾至少可以在向日葵、油菜等500多種植物上取食花蜜,到開花的植物上取食花蜜,然後就開始遷飛。草地貪夜蛾是屬於專性遷飛昆蟲,通過飛行活動才能夠促進它的卵巢和精巢的繁育,所以它的遷飛是常態。
  • 比蝗災影響更大的草地貪夜蛾恐將爆發,構成農業最大危害!
    2019年時草地貪夜蛾在全球影響範圍而隨著草地貪夜蛾的繁殖,2020年將面臨更大的威脅,因為本地繁殖的草地貪夜蛾將比2019年至少提早一個月,而且影響範圍將會到達黃淮地區,再加上東南亞遷飛的草地貪夜蛾,因此2020年將會面臨重大的蟲災影響草地貪夜蛾草地貪夜蛾也被稱為秋行軍蟲或者草地夜蛾,是夜蛾科夜盜蛾屬的一種蛾,它的危害主要是幼蟲期,主要危害對象是禾本科植物
  • 草地貪夜蛾呈偏重發生趨勢,這些概念股或將受益丨牛熊眼
    草地貪夜蛾概念今日盤中表現活躍,截至發稿,豐山集團、中農立華、湖南海利、華邦健康等多股上漲。華泰證券表示,草地貪夜蛾歸類於夜盜蛾屬的夜蛾科,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缺少自然控制條件或防控管理不善的情況下,會對作物造成嚴重威脅,尤其喜食玉米。2016年起,草地貪夜蛾從美洲散播至非洲、亞洲,對多國或地區造成巨大的農業損失。
  • 一號文件點名,農業部警告四連,草地貪夜蛾這麼厲害?
    它就是被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評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的草地貪夜蛾。 2018年11月,草地貪夜蛾被發現已侵入孟加拉國和斯裡蘭卡,2018年12月侵入緬甸(東南亞),標誌南亞這一植物樂園徹底淪陷。
  • 入侵我國草地貪夜蛾 生物型遺傳背景和抗藥性特徵發布
    原標題:入侵我國草地貪夜蛾 生物型遺傳背景和抗藥性特徵發布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生態基因組學中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吳孔明院士團隊,聯合英國蘭開斯特大學、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等,首度發布了高質量草地貪夜蛾基因組序列,從基因組層面揭示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群體的生物型遺傳背景和抗藥性特徵
  • 山東省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專家小組成立
    齊魯網濟南6月3日訊今天,山東省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專家小組成立,將指導全省開展科學監測和防控,切實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草地貪夜蛾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遷飛性害蟲,該蟲自今年1月份首次侵入我國雲南後,極速向北擴展,嚴重威脅山東糧食生產安全。
  • 亮劍草地貪夜蛾,中農立華展現農資國家隊的硬實力!
    草地貪夜蛾(學名: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稱秋行軍蟲、秋粘蟲、草地夜蛾、偽黏蟲,是夜蛾科夜盜蛾屬的一種蛾。其幼蟲可大量啃食玉米、小麥、水稻等多種農作物。其本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具有很強的遷徙能力。2016年,草地貪夜蛾首度在非洲出現,並散播至漠南非洲的多數國家,對玉米等農作物造成嚴重破壞。
  • 玉米田草地貪夜蛾,繁殖能力強,危害大,選擇這些農藥能防治
    草地貪夜蛾是新遷入我國的一種農業害蟲,它繁殖能力強,危害大,同時它具有遷飛性、暴食性,再加上目前的防治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造成的農業危害以及作物損失比較嚴重。玉米生長過程中,草地貪夜蛾不僅在苗期危害,中期和穗期也會受危害,苗期的時候,導致玉米苗受損,嚴重的直接死苗,中期的時候,心葉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穗期的時候,直接危害玉米穗,給玉米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不小的影響。針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據小幫手了解,不少地區已經下發了關於草地貪夜蛾的綜合防控技術指導意見的通知。
  • 中金:草地貪夜蛾防抗難度大 殺蟲劑空間大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發源於美洲,於2016年逐步侵襲非洲、亞洲的昆蟲。草地貪夜蛾是一種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的昆蟲,其偏愛玉米,但是也啃食其它80多種作物品種,包括稻米、高粱、小米、蔬菜等。2020年草地貪夜蛾呈現了蟲源基數大、北遷時間提前、發生面積大的特徵。根據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的《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後簡稱「預案」),草地貪夜蛾威脅區域佔我國玉米種植區域的50%以上,預計全年發生面積1億畝左右,此外仍有潛在威脅區域2億畝。
  • 草地貪夜蛾暴食玉米甘蔗已擴散至18省份 基因雜合下一代或將危害水稻
    6月4日凌晨,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做好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用藥有關工作的通知》顯示,草地貪夜蛾2019年1月由東南亞侵入我國雲南、廣西,目前已在18個省(區、市)發現,嚴重威脅我國農業及糧食生產安全。4月25日,貴州黔西南州望謨縣、安龍縣、興仁市先後發現草地貪夜蛾;4月23日和26日,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從化區先後在玉米種植地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為害;4月26日,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巖泉鎮胡家村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全國農技中心官網4月末發布的草地貪夜蛾為害動態顯示,蟲情進入快速擴展為害期。
  • 涪陵首次發現外來物種「草地貪夜蛾」 醜到爆的它可是「玉米剋星」
    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近兩年在非洲、亞洲呈快速蔓延態勢。因其具有適生區域廣、遷飛能力強、繁殖倍數高、暴食危害重、防控難度大的特點,2018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做出了全球預警。5月10日,涪陵區農業農村委農技人員在江北街道鄧家村8組首次發現外來危害農作物害蟲——草地貪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