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時間將站在中國這一邊

2020-12-1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美經貿摩擦的本質是美國想方設法遏制中國的發展。全球化走到今天,要完全退回去是不可能的。

劉尚希認為,中美經貿摩擦一年多來,已經超出了貿易不平衡的範疇,正在從貿易戰轉向科技戰。要看清當前形勢,首先要抓住這場博弈背後的實質。劉尚希表示:「中美貿易戰背後的實質不是一個貿易不平衡問題,這是一個藉口。它真正的目的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認為可能成為其戰略對手。它想方設法要遏制中國的發展,這是它的目的。如果我們看清了這個目的,其他都是手段。」

劉尚希說,當看清這一本質時就會發現,所謂的貿易不平衡、強制技術轉讓、盜竊智慧財產權等譴責,以及不斷加徵關稅、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的行為,都是手段、形式、藉口,都是以國家目的為前提的。而面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經貿摩擦不斷升級,中國最新出爐的兩項數據則給出了亮眼的回答。

海關總署發布的5月外貿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今年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4.1%,其中5月份出口超預期同比增長7.7%;而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為31010億美元,較4月增加61億美元,創下了去年9月以來的新高。「時間將站在中國這一邊」,劉尚希說。

劉尚希表示:「所謂『時間在我們這一邊』,意思是在很多問題上我們拖得起。我們經濟社會有韌性,市場潛力巨大。只要把這個市場做大了,做好了,不愁其他國家不來和我們做生意。全球化走到今天,要完全退回去是不可能的。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已經形成了,現在切斷,世界各國、全球經濟都會遭受重大損失,各國都會權衡的。」

是盲目跟風,還是審慎權衡,各國政府、企業都將做出自己的判斷。記者注意到,截至6月6日,華為已在全球30個國家獲得了46份5G商用合同,其中就包括一段時間以來美方「苦口婆心」勸說的一些盟友和一些歐洲國家。

韓國媒體報導稱,在美國要求盟國禁用華為的背景下,韓國企業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韓國政府則表示「這是企業自行判斷的問題」;美國白宮官員近日寫信給國會,呼籲推遲執行限制政府機關及其承包商向華為等中國公司購買設備的禁令,理由是美國企業吃不消了,禁令會讓使用華為技術的美國公司負擔過重,也會影響到美國政府採購;美國科技巨頭谷歌也在積極遊說,尋求美國政府豁免其針對華為的安卓作業系統禁令,讓谷歌能繼續與華為進行業務往來。劉尚希認為,「市場在我們這,主動權就在我們這裡。」劉尚希表示:「打壓華為對它自身來說也會面臨很大的風險,它以後的高科技產品賣給誰?巨大的華為對它來說就是巨大的市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買主,所以短期內它可以切斷不供貨。不供貨意味著它的庫存越來越大,那將來它的企業怎麼辦,能挺下去麼?美國政府能一直給它補貼維持麼?所以時間上它拖不起。當那些企業和華為切割的時候,美國的高科技股票就往下走。所以,市場在我們這,主動權就在我們這裡。」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布拉德福德·德朗近日在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上發表文章稱,美國試圖對中國強硬,可能加快自身相對的衰落速度。理由是,短期美國或許可以給中國造成一定損失,但中期來看,美國將面臨更大的問題,因為中國開始用歐洲和日本取代美國的顧客和供應商,美國則很難說服其他國家填補中國作為貿易夥伴和投資來源的空白。

這一趨勢或許從海關數據中可以得到證實:前5個月,中歐貿易額同比增長11.7%,中國與東協貿易同比增長9.4%,中日貿易實現小幅增長,前四大貿易夥伴中,唯有中美貿易同比下降9.6%,其中自美進口大幅下降25.7%。

當「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發生,企業該如何應對、如何破局呢?劉尚希說,當前形勢「穩中有變、變中有憂」,「憂」主要表現在我國微觀主體活力不足。唯有拋棄幻想,注入確定性,才能化解這種不確定性,激發企業活力。

劉尚希表示:「放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看,對社會心理的影響不可小看。因為大家看不清楚,所以這也是一種心理戰。恐懼來自於不確定性。所以我們要化解和應對不確定性,注入確定性。每個企業當知道這種大的形勢發生了變化,不要有幻想,要調整自身戰略。現在中央的政策已經非常明確了,戰略是進一步擴大開放,通過進一步擴大開放反推國內的改革,通過體制機制的完善、營商環境的優化使企業有更好的環境,企業就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企業的活力。」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當前的情況下,我...
    2019-03-06 02:17:23來源:FX168財經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當前的情況下,我認為2.8%的赤字率是比較合適的。
  • 全國政協委員劉尚希:建議將珠心算納入國民基礎教育
    &nbsp&nbsp&nbsp&nbsp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4日訊(記者 馬常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其根本是人的發展,是人的素質的提升。
  • 財政政策如何發力?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要讓資金直達...
    按照中央的部署,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將採取適當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等多方面措施。積極財政政策有多大空間?今年赤字率能到什麼水平?債務規模有多大?貨幣政策有多大空間……帶著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進行了專訪。
  • 讓老百姓知道政府在幹什麼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靈娜「今年是我第二次以特約監察員身份參加全國兩會,愈發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告訴記者,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就是他認真履職的最大動力。
  • 「權威訪談」專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在新發展格局下,財政應該如何發力?中國之聲系列「權威訪談」,26日專訪嘉賓: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劉尚希表示,當前全球呈現出的基本特徵就是高度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中國發展的外部風險急劇上升,要對衝這種風險必須調整發展戰略。為此,中央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數位化和經濟的金融化兩...
    本報記者 包興安12月11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在證券日報社舉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上表示,數位化和經濟的金融化兩個趨勢會改變金融生態,也會改變資本市場。劉尚希表示,第一個趨勢就是數位化,被稱之為數字革命。有的認為數位化僅僅是工業革命的第四次技術革命,這麼去理解數位化,可能有點低估了它的價值、作用和意義。劉尚希認為,數位化帶來的這一場數字革命,應當放在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去看待它。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積極財政發力 為暢通經濟循環注入...
    「戰疫情穩經濟」經濟學家和企業家系列訪談之三  今年,既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面對這一重大任務,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發力?就此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充分運用宏觀政策對衝疫情影響
    如何運用宏觀政策特別是財政貨幣政策支持防控疫情、應對疫情影響?就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記者:這次疫情對企業生產有何影響?劉尚希:應該說,疫情產生的影響有較大不確定性。從宏觀上看,這兩個方面的影響是由公共風險轉化為企業成本,包括用工成本、防護成本、物流成本以及違約成本等。記者:國家從政策層面如何幫助企業應對、緩解不利影響?劉尚希:上述兩方面情況對企業影響很大。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記者採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保居民就業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關鍵一環,就業優先政策效果已初步顯現記者:如何看待保居民就業的重要性?當前就業形勢如何?這是因為,一方面,就業大局穩定可以改善居民收入預期,提升消費意願,是擴大最終消費、拉動內需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也為改善供給提供支撐。比如,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等瞄準市場需求的創業,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繁榮了國內市場;高科技企業、製造業企業等不斷招賢納士,與高技能人才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為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提供人力資本支撐。
  • 「財科頭條」第13期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編者按:2020年伊始,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定期推出系列欄目——《財科頭條》。本欄目以「洞察財政前沿,速遞專業解讀」為宗旨,為社會各界提供國內外財政政策最新動態和智庫權威解讀,歡迎關注轉發。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財政赤字率提到3.6%以上,較上年赤字率目標提高0.8個百分點以上,財政赤字規模比上年增加1萬億元,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元,這合計2萬億元將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同時,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
  •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記者採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保居民就業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關鍵一環,就業優先政策效果已初步顯現記者:如何看待保居民就業的重要性?當前就業形勢如何?這是因為,一方面,就業大局穩定可以改善居民收入預期,提升消費意願,是擴大最終消費、拉動內需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也為改善供給提供支撐。比如,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等瞄準市場需求的創業,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繁榮了國內市場;高科技企業、製造業企業等不斷招賢納士,與高技能人才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為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提供人力資本支撐。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減稅與經濟預期
    劉尚希劉尚希(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當前整個宏觀經濟已出現明顯的下滑。對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理解,我認為當前可能是存在偏差的,兩者都有問題。不是說財政政策不積極,只是當前的問題要從基本面來判斷兩大政策。財政政策是很積極,但在傳統軌道上的積極,比如說地方大量隱性債務怎麼來的?要改變財政政策的方式,不能一味地讓地方更積極。當前的困惑是怎麼調整在傳統軌道上運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財科頭條】第14期
    洞察財政前沿,速遞專業解讀編者按: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政策最新動態和智庫權威解讀,歡迎關注轉發。閱讀原文>>6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新增財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轉移支付機制;部署支持適銷對路出口商品開拓國內市場,幫扶外貿企業渡難關。會議確定,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將新增財政資金通過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安排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等方式,第一時間全部下達市縣。中央財政會同相關部門強化管理。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舉辦2020中國數字財政高峰論壇
    2020年10月30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和北京用友政務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聯合舉行「2020中國數字財政高峰論壇暨《2020年數字財政年度報告》發布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兼總裁陳強兵出席會議並致辭。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召開戰略合作單位形勢座談會
    2020年5月8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在京召開「戰略合作單位形勢座談會」(視頻會議)。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出席會議並做總結講話,副院長傅志華主持會議。在主題發言環節,北京市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郝玉清、崑山市財政局副局長王劍明、成都市財政局副局長王朝暉,黃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何毅、南昌市財政局局長萬昱原、松原市政協副主席兼財政局局長王遠夫、北京用友政務軟體公司戰略合作總監劉冰豔、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黎明、北京易華錄公司高級副總裁高輝、金蝶天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加慶等,依次圍繞「當前疫情衝擊影響下,地方財政經濟運行形勢、遇到的困難及需要從政策角度研究的問題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西安培訓基地」落地西安財經大學!
    12月12日上午,由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我校聯合成立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西安培訓基地」 落地西安,揭牌籤約儀式在我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副院長邢麗,陝西省財政廳副廳長李明懷、總經濟師武永義、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陳智勇,西安市財政局副局長閻金平、政策研究室主任李雪,我校黨委書記楊濤、校長方明、副校長李萍參加揭牌儀式。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螞蟻集團研究院聯合發布科研成果
    2020年5月25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和螞蟻集團研究院在線聯合發布《數字消費券對居民消費及復工復產的效應分析》研究報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做主題為《數字消費券對居民消費及復工復產的效應分析》的發言,螞蟻集團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振華做《消費券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理論與實踐》的發言。
  • 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財政政策要圍繞保障民生做文章
    不過,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當前財政政策的使命應當從需求管理、供給管理,轉向對公共風險的管理,財政政策必須考慮以人的發展為本、把人放到首位,要圍繞保障人基本需要的民生做文章。劉尚希說,過去我們對財政政策的理解更多是從需求管理的角度來分析——財政政策的作用是熨平經濟的波動,進行反周期或者逆周期的調節,從當前的形勢看,依然要發揮這一作用。但從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看,積極的財政政策在經濟領域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更要在社會領域發揮作用。因此,現在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再是放到需求管理框架下分析的、單一的經濟政策,它同時也是社會政策,這是當前財政政策的基本特點。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院長、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3月10日訊(記者 高毅哲 董魯皖龍 焦以璇 崔斌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3月10日下午3點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院長
  • 「CAFS媒體訪談」劉尚希|研究表明,珠心算作為另一類知識體系,促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2020年全國政協會議上的提案之一是「關於珠心算教育如何納入國民基礎教育,即進入小學課堂。珠算(珠算文化)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促進兒童大腦的開發有很明顯的作用,現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展了珠心算的教育,我國是珠算心算的發源地,應該納入到國民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