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充分運用宏觀政策對衝疫情影響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對經濟的影響也備受關注。這次疫情對企業生產、經濟運行有何影響?如何運用宏觀政策特別是財政貨幣政策支持防控疫情、應對疫情影響?就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記者:這次疫情對企業生產有何影響?

劉尚希:應該說,疫情產生的影響有較大不確定性。從總體上看,主要有兩方面直接影響——

一是在需求方面,引起群體性需求收縮,特別是旅遊、餐飲、交通運輸等需求收縮,並傳導到企業,這個影響很明顯、很直接,也很快速。

二是勞動力供應方面,春節期間很多企業停工休假,但受疫情影響,返工出現困難,不少企業難以復工。

從宏觀上看,這兩個方面的影響是由公共風險轉化為企業成本,包括用工成本、防護成本、物流成本以及違約成本等。

記者:國家從政策層面如何幫助企業應對、緩解不利影響?

劉尚希:上述兩方面情況對企業影響很大。一些企業在疫情的影響下,處於「休眠」狀態,需要國家出臺相應政策給予扶持。

我認為,首要的是要讓這些企業活著,這就需要在資金上「輸血」,比如在企業貸款到期還不上時允許展期。除了「休眠」企業,那些正常運轉的企業由於成本上升,資金鍊也繃得很緊,面臨招工困難、開工不足等情況。

資金鍊是企業的生命線,是目前企業需要解決的頭等大事。企業需要舊的貸款能夠順利展期,新的貸款能夠及時到位。

因此,要避免風險進一步擴大、蔓延,金融政策需要相應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5部門已發布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文件,明確了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合理調度金融資源等措施。政策如何落實到位是關鍵,特別是要落實好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的規定。監管部門的監管模式要改為應急模式,根據防控疫情需要調整。

在財政政策方面,應在公共風險轉化為企業成本的情況下,著力為企業減負。減負方式包括減稅和補貼兩種,我認為當前比較直接、有效的辦法是補貼。一是直接補貼,比如對生產防控疫情相關物資企業補貼;二是間接補貼,主要對相關重點企業貸款給予貼息。近日財政部出臺了相關政策,包括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提供貼息支持、降低對小微企業貸款的融資擔保費等,企業融資成本將大大降低,有利於保障企業運轉、維持就業穩定。只有財政、金融政策協同配合,才能更好地解決企業成本上升問題。

記者:疫情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有何影響?應採取哪些宏觀政策應對?

劉尚希:疫情對當前經濟特別是對消費的影響較大,但這種影響是階段性、短期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從宏觀上看,要注意三方面影響。一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特別是一季度經濟增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相信通過一系列相關政策對衝,能夠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當前要紮實做好「六穩」工作,特別是穩定預期,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二是對物價的影響,要防止搶購、囤積貨物導致物價上漲。三是對國際貿易、國際旅遊等的影響。

應對上述影響,在貨幣政策方面,可以加強逆周期調節。目前,已經明確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最近央行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2月3日、4日通過在公開市場開展逆回購操作投放流動性累計達1.7萬億元。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基礎上,也要充分考慮疫情的因素,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在財政政策方面,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同時要採取更有力措施應對疫情衝擊。比如,實施減稅降費以來,地方財政減收較多,面臨較大的收支平衡壓力。可以預見,在疫情影響下,地方財政收支矛盾將更大。在加大中央轉移支付力度的同時,有必要適當擴大赤字,應對收支缺口,穩定社會信心。此外,有必要研究調整社會保險、工資等政策,妥善處理防控疫情特殊情況下的勞資關係。

總之,處理公共風險需要政府與市場、企業、個人等形成合力。制度優勢是我國的最大優勢,也是戰勝疫情的最可靠保證。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動員全社會力量,形成全社會合力,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曾金華)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財政政策如何發力?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要讓資金直達...
    貨幣政策有多大空間……帶著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進行了專訪。劉尚希告訴記者表示,中央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從整體上把握,就是要對衝風險,比如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對衝企業經營困難、對衝疫情減收增支影響,以及對衝基層財政困難等。
  • 「權威訪談」專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在新發展格局下,財政應該如何發力?中國之聲系列「權威訪談」,26日專訪嘉賓: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劉尚希表示,當前全球呈現出的基本特徵就是高度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中國發展的外部風險急劇上升,要對衝這種風險必須調整發展戰略。為此,中央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積極財政發力 為暢通經濟循環注入...
    「戰疫情穩經濟」經濟學家和企業家系列訪談之三  今年,既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面對這一重大任務,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發力?就此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 「財科頭條」第13期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今年的預算報告提出,2020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引起了代表委員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和熱烈反響。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財科頭條】第14期
    洞察財政前沿,速遞專業解讀編者按: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政策最新動態和智庫權威解讀,歡迎關注轉發。劉尚希 | 解讀「兩會」經濟政策(點擊圖片閱讀原文)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過去財政政策的特點是圍繞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數位化和經濟的金融化兩...
    本報記者 包興安12月11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在證券日報社舉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上表示,數位化和經濟的金融化兩個趨勢會改變金融生態,也會改變資本市場。劉尚希表示,第一個趨勢就是數位化,被稱之為數字革命。有的認為數位化僅僅是工業革命的第四次技術革命,這麼去理解數位化,可能有點低估了它的價值、作用和意義。劉尚希認為,數位化帶來的這一場數字革命,應當放在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去看待它。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減稅與經濟預期
    劉尚希劉尚希(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當前整個宏觀經濟已出現明顯的下滑。對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理解,我認為當前可能是存在偏差的,兩者都有問題。不是說財政政策不積極,只是當前的問題要從基本面來判斷兩大政策。財政政策是很積極,但在傳統軌道上的積極,比如說地方大量隱性債務怎麼來的?要改變財政政策的方式,不能一味地讓地方更積極。當前的困惑是怎麼調整在傳統軌道上運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 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財政政策要圍繞保障民生做文章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劉尚希 財政政策要圍繞保障民生做文章近日,中國經濟學界圍繞著經濟形勢、政策取向、潛在增長率等問題展開大討論。在近兩天舉行的論壇上,一些專家圍繞著當前的經濟形勢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對於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不低於8%。面對當下的經濟形勢,政策如何取向?張立群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的選項必須要著力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由降轉升。當前擴大需求的重點在內需,內需當中重點是投資。在擴大投資方面,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比較大的作為空間。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舉辦2020中國數字財政高峰論壇
    2020年10月30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和北京用友政務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聯合舉行「2020中國數字財政高峰論壇暨《2020年數字財政年度報告》發布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兼總裁陳強兵出席會議並致辭。
  • 中國財科院院長劉尚希:未來減稅降費的潛力在於稅費制度的結構性調整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日前日發布的《中國政府收入全景圖解2020》一書顯示,十餘年來,中國減稅降費政策持續加碼,力度不斷加大,成效逐漸顯現。與此同時,減稅降費是否會對財政可持續性造成影響、未來的空間還有多大等問題也備受關注。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記者採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保居民就業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關鍵一環,就業優先政策效果已初步顯現記者:如何看待保居民就業的重要性?當前就業形勢如何?劉尚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穩定轉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但從全球看,疫情還在進一步發展。國際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這種情況下,要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些,把解決問題的措施想得更周全長遠些。前期為應對疫情衝擊,我們出臺了一系列財政、貨幣政策措施,接下來,要用改革激發市場的內生動力。保居民就業也應如此。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螞蟻集團研究院聯合發布科研成果
    2020年5月25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和螞蟻集團研究院在線聯合發布《數字消費券對居民消費及復工復產的效應分析》研究報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做主題為《數字消費券對居民消費及復工復產的效應分析》的發言,螞蟻集團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振華做《消費券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理論與實踐》的發言。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世界銀行聯合舉辦《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會
    2020年6月24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世界銀行以線上視頻直播的形式聯合舉辦《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會,這也是本院新知大講堂第23講。本期主講嘉賓為世界銀行集團前景預測局局長阿伊汗·高斯(Ayhan Kose)博士,財科院劉尚希院長主持本次活動。
  •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記者採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保居民就業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關鍵一環,就業優先政策效果已初步顯現記者:如何看待保居民就業的重要性?當前就業形勢如何?劉尚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穩定轉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但從全球看,疫情還在進一步發展。國際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這種情況下,要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些,把解決問題的措施想得更周全長遠些。
  • 新華社·權威專家話經濟 | 劉尚希:精打細算過緊日子 積極有為對衝...
    新華社·權威專家話經濟 | 劉尚希:精打細算過緊日子 積極有為對衝風險 2020-09-28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當前的情況下,我...
    2019-03-06 02:17:23來源:FX168財經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西安培訓基地」落地西安財經大學!
    12月12日上午,由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我校聯合成立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西安培訓基地」 落地西安,揭牌籤約儀式在我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副院長邢麗,陝西省財政廳副廳長李明懷、總經濟師武永義、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陳智勇,西安市財政局副局長閻金平、政策研究室主任李雪,我校黨委書記楊濤、校長方明、副校長李萍參加揭牌儀式。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時間將站在中國這一邊
    央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美經貿摩擦的本質是美國想方設法遏制中國的發展。全球化走到今天,要完全退回去是不可能的。
  • 「財科頭條」第15期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編者按:2020年伊始,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定期推出系列欄目——《財科頭條》。本欄目以「洞察財政前沿,速遞專業解讀」為宗旨,為社會各界提供國內外財政政策最新動態和智庫權威解讀,歡迎關注轉發。要讓資金直達「六保」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政府過緊日子,是要大力調整優化支出結構,而不是說單純地壓縮支出。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召開戰略合作單位形勢座談會
    2020年5月8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在京召開「戰略合作單位形勢座談會」(視頻會議)。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出席會議並做總結講話,副院長傅志華主持會議。在主題發言環節,北京市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郝玉清、崑山市財政局副局長王劍明、成都市財政局副局長王朝暉,黃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何毅、南昌市財政局局長萬昱原、松原市政協副主席兼財政局局長王遠夫、北京用友政務軟體公司戰略合作總監劉冰豔、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黎明、北京易華錄公司高級副總裁高輝、金蝶天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加慶等,依次圍繞「當前疫情衝擊影響下,地方財政經濟運行形勢、遇到的困難及需要從政策角度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