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2020-12-17 央視新聞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保居民就業的重要意義是什麼?下一步,保居民就業應如何繼續發力?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民生領域哪些改革要加快推進?記者採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保居民就業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關鍵一環,就業優先政策效果已初步顯現

記者:如何看待保居民就業的重要性?當前就業形勢如何?

劉尚希:保居民就業主要有兩方面意義:

保居民就業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關鍵一環。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保障。目前,工資是我國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個人和家庭的保障從根本上仍有賴於勞動收入。只有保住了市場主體,才能有效地保住居民就業,保住基本民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企業正常生產就能保障國家經濟正常運行,就能給大家創造就業機會,大家有收入,家裡就有了保障」。

今年以來,中央及地方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出臺了一系列實招硬招,比如加大信貸投放、減免增值稅、減免部分社保費用、返還失業保險費等,維護了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穩住了經濟大盤,也讓千家萬戶端穩了「飯碗」。從主要就業指標看,1至8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81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6.8%;城鎮調查失業率從2月份的峰值6.2%回落至8月份的5.6%。就業優先政策效果已初步顯現。

保居民就業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方面。

就業一頭牽著消費,一頭牽著供給。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提出「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供給、需求體系之間的連接點和發力點,就是就業。

這是因為,一方面,就業大局穩定可以改善居民收入預期,提升消費意願,是擴大最終消費、拉動內需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也為改善供給提供支撐。比如,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等瞄準市場需求的創業,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繁榮了國內市場;高科技企業、製造業企業等不斷招賢納士,與高技能人才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為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提供人力資本支撐。

激發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的內生動力,為靈活就業掃清障礙

記者:下一步,保居民就業應如何繼續發力?

劉尚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穩定轉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但從全球看,疫情還在進一步發展。國際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這種情況下,要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些,把解決問題的措施想得更周全長遠些。

前期為應對疫情衝擊,我們出臺了一系列財政、貨幣政策措施,接下來,要用改革激發市場的內生動力。保居民就業也應如此。

保居民就業增內力,首先要廓清兩個概念:

一是看就業數量,也要看就業狀態。目前,個體工商戶、微型企業等靈活就業人員已佔我國城鎮就業人口半數左右,比如帶貨主播、網約車司機等,他們是勞動者也是供給方。未來制定就業政策,不能只看固定就業人群,還要兼顧這些靈活就業者,同時提高與擴大消費政策的協同性,促進供需適配。

二是要創造崗位,更要創造環境。保居民就業不是簡單地通過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創造就業崗位,或者直接出資購買崗位。從長期看,仍需通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來提高勞動力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人暢其流、人盡其才。同時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市場經濟沃土催生、哺育更多企業「金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當務之急是要儘快梳理現有規章制度,為靈活就業等掃除障礙。

保居民就業增內力,要把握三個抓手:

一是重視農民工群體。大量農民工在城鄉之間漂泊,大多崗位、收入不穩定,在勞動技能培訓、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也面臨困難。這影響其個人能力和收入提升,同時增加企業用工成本,降低全社會人力資本積累效率,抑制社會總需求。未來考察就業問題,既要看就業充分性,也要重視農民工群體就業的穩定性、平等性。

二是重視小微企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戰場,從長遠看,通過扶持小微企業,鼓勵創業創新,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招。幫助小微企業成長,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需加大精準滴灌力度,同時要促改革、強服務,鼓勵民營銀行發展,拓展普惠金融、產業鏈金融、數字金融,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三是用好新經濟、新平臺這些新職業、新崗位。人社部和國家統計局不久前發布了9個新職業,其中「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網際網路營銷師」等新職業,「直播銷售員」「網際網路信息審核員」等新工種,都來自新經濟、新平臺。網際網路催生了多樣化的創業就業模式,直播帶貨等網絡營銷覆蓋用戶規模達到8億人以上。數位技術發展為我們暢通供需、解決就業問題極大地拓展了空間,我們要敢用、善用、用好這些新職業、新崗位。

持續改善民生,為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記者: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民生領域哪些改革要抓緊推進?

劉尚希: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根本上講是為了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與此同時,我們加快民生領域的社會改革,持續改善民生,也能為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加快建設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改善群眾消費預期,助力暢通國內大循環。

加快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促進教育平等,鼓勵民辦教育的發展。增進城鄉兒童起點公平,縮小城鄉人口之間能力差距、財富差距,加快人力資本積累,為縮小發展中的分配差距創造條件。

加快科技體制改革,促進人才成長。我國科研人員總量世界第一,這是最寶貴的資源。要持續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賦予科研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潛心研究,增強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提升產業競爭力和發展主動權。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釐清文化事業、產業邊界,通過產業發展帶動文化發展,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豐富文化產品的同時,增強文化自信、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城鎮落戶條件,深化政務服務便民化改革,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提高勞動力要素配置效率。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動中央地方事權、財力、能力之間的匹配,合理配置各級政府之間的支出責任,強化轄區財政責任;深化轉移支付制度改革,讓「錢跟人走」、公共服務跟人走、政府投資跟人走,為勞動力要素自由流動、高效配置,為人自身的發展提供支持;強化中長期預算改革,為其他領域改革提供引領和保障。

(編輯 王鶴翔)

相關焦點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保居民就業的重要意義是什麼?下一步,保居民就業應如何繼續發力?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民生領域哪些改革要加快推進?記者採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 「權威訪談」專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在新發展格局下,財政應該如何發力?中國之聲系列「權威訪談」,26日專訪嘉賓: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劉尚希表示,當前全球呈現出的基本特徵就是高度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中國發展的外部風險急劇上升,要對衝這種風險必須調整發展戰略。為此,中央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積極財政發力 為暢通經濟循環注入...
    「戰疫情穩經濟」經濟學家和企業家系列訪談之三  今年,既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面對這一重大任務,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發力?就此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充分運用宏觀政策對衝疫情影響
    如何運用宏觀政策特別是財政貨幣政策支持防控疫情、應對疫情影響?就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記者:這次疫情對企業生產有何影響?劉尚希:應該說,疫情產生的影響有較大不確定性。在財政政策方面,應在公共風險轉化為企業成本的情況下,著力為企業減負。減負方式包括減稅和補貼兩種,我認為當前比較直接、有效的辦法是補貼。一是直接補貼,比如對生產防控疫情相關物資企業補貼;二是間接補貼,主要對相關重點企業貸款給予貼息。
  • 財政政策如何發力?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要讓資金直達...
    貨幣政策有多大空間……帶著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進行了專訪。這兩次衝擊疊加,放大了經濟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所以導致經濟增速深度下滑。現在我國抗擊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而從經濟指標來看,累計的數據仍然是同比下滑,只能說降幅收窄,還沒到完全穩住的地步。中央對當前形勢有非常科學精準的判斷。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數位化和經濟的金融化兩...
    本報記者 包興安12月11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在證券日報社舉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上表示,數位化和經濟的金融化兩個趨勢會改變金融生態,也會改變資本市場。劉尚希表示,第一個趨勢就是數位化,被稱之為數字革命。有的認為數位化僅僅是工業革命的第四次技術革命,這麼去理解數位化,可能有點低估了它的價值、作用和意義。劉尚希認為,數位化帶來的這一場數字革命,應當放在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去看待它。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減稅與經濟預期
    劉尚希劉尚希(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當前整個宏觀經濟已出現明顯的下滑。對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理解,我認為當前可能是存在偏差的,兩者都有問題。不是說財政政策不積極,只是當前的問題要從基本面來判斷兩大政策。財政政策是很積極,但在傳統軌道上的積極,比如說地方大量隱性債務怎麼來的?要改變財政政策的方式,不能一味地讓地方更積極。當前的困惑是怎麼調整在傳統軌道上運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當前的情況下,我...
    2019-03-06 02:17:23來源:FX168財經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 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財政政策要圍繞保障民生做文章
    對於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不低於8%。面對當下的經濟形勢,政策如何取向?張立群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的選項必須要著力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由降轉升。當前擴大需求的重點在內需,內需當中重點是投資。在擴大投資方面,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比較大的作為空間。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時間將站在中國這一邊
    央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美經貿摩擦的本質是美國想方設法遏制中國的發展。全球化走到今天,要完全退回去是不可能的。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財科頭條】第14期
    洞察財政前沿,速遞專業解讀編者按: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政策最新動態和智庫權威解讀,歡迎關注轉發。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螞蟻集團研究院聯合發布科研成果
    2020年5月25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和螞蟻集團研究院在線聯合發布《數字消費券對居民消費及復工復產的效應分析》研究報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做主題為《數字消費券對居民消費及復工復產的效應分析》的發言,螞蟻集團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振華做《消費券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理論與實踐》的發言。
  • 「財科頭條」第13期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編者按:2020年伊始,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定期推出系列欄目——《財科頭條》。本欄目以「洞察財政前沿,速遞專業解讀」為宗旨,為社會各界提供國內外財政政策最新動態和智庫權威解讀,歡迎關注轉發。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不能分散地看各項支出,而是要整合起來看,只有這樣,「積極有為」才能更充分地體現。
  • 讓老百姓知道政府在幹什麼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告訴記者,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就是他認真履職的最大動力。「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如何監督權力,這是一個時代命題。從財政專業這個角度來看,財政透明了意味著政府的收支透明了,政府的收支透明了意味著老百姓知道政府在幹什麼,權力的運行也就有了基本的框架和規範。」劉尚希表示。
  • ...院長劉尚希:只有提升就業質量,才能在供給和需求之間形成有效循環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9月5日在由《財經》、《財經智庫》、北京資產管理協會主辦的「2020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如此表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 劉尚希怎麼樣實現供給創造需求、需求拉動供給呢?劉尚希認為連接點就是在就業,這個就業包括固定就業和自我就業。自我就業包括的範圍其實是相當大的,比如靈活就業像工商個體戶、創辦小微型企業。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西安培訓基地」落地西安財經大學!
    12月12日上午,由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我校聯合成立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西安培訓基地」 落地西安,揭牌籤約儀式在我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副院長邢麗,陝西省財政廳副廳長李明懷、總經濟師武永義、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陳智勇,西安市財政局副局長閻金平、政策研究室主任李雪,我校黨委書記楊濤、校長方明、副校長李萍參加揭牌儀式。
  • 中國財科院院長劉尚希:未來減稅降費的潛力在於稅費制度的結構性調整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日前日發布的《中國政府收入全景圖解2020》一書顯示,十餘年來,中國減稅降費政策持續加碼,力度不斷加大,成效逐漸顯現。與此同時,減稅降費是否會對財政可持續性造成影響、未來的空間還有多大等問題也備受關注。
  • 財政部: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2020上半年我國就業現狀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8月6日,財政部發布2020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上半年財政運行經受疫情等因素衝擊,逐步回穩向好。報告指出,把保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用好用足抗疫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重點支持帶動就業能力強的補短板項目,開發更多就業崗位。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舉辦2020中國數字財政高峰論壇
    2020年10月30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和北京用友政務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聯合舉行「2020中國數字財政高峰論壇暨《2020年數字財政年度報告》發布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兼總裁陳強兵出席會議並致辭。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召開戰略合作單位形勢座談會
    2020年5月8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在京召開「戰略合作單位形勢座談會」(視頻會議)。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出席會議並做總結講話,副院長傅志華主持會議。在主題發言環節,北京市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郝玉清、崑山市財政局副局長王劍明、成都市財政局副局長王朝暉,黃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何毅、南昌市財政局局長萬昱原、松原市政協副主席兼財政局局長王遠夫、北京用友政務軟體公司戰略合作總監劉冰豔、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黎明、北京易華錄公司高級副總裁高輝、金蝶天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加慶等,依次圍繞「當前疫情衝擊影響下,地方財政經濟運行形勢、遇到的困難及需要從政策角度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