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兩棲爬行動物,該何去何從?

2021-02-15 中國環境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龜、鱉、蛙等兩棲動物是否屬於水生野生動物,人工養殖的能否繼續銷售、食用,牽動著近200萬從業者的心。

近日,農業農村部明確回應了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鱉類和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

聽到這一消息,廣西桂林資源縣的養殖戶李新說:「我的甲魚得救了!」 

前不久,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的養蛙專業戶寫了一封公開信。信中提到2000萬斤泰國虎紋蛙壓塘禁止上市,蛙農突然間沒有了生活來源,「政府叫我們轉營,試問我們又有能力做些什麼呢?」

這代表了廣大蛙類養殖者的心聲。

在此緊要關頭,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以下簡稱《決定》),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給產業從業者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山東大學海洋學院教授王亞民表示,蛙類種類非常多,屬於兩棲動物。龜類為爬行動物,有兩種類型:國外品種和本土品種。國外品種屬於外來物種,是本土引進的經濟物種。蛙類、龜類等兩棲爬行動物,有些是需要保護的,有些卻不需要保護。如引進的巴西龜、小龍蝦等外來物種就不需要保護。

李新2006年在深圳不分日夜做外貿,後來頭髮掉光,身體垮了,便想回老家休養。當時浙江大學活性生物研究所的石蛙人工繁殖技術成熟,並向社會推廣。他想到飯店一道3隻石蛙的菜就賣180元,加上小時候父親在山裡抓過石蛙給他吃,立馬有了養殖石蛙的念頭。

山裡水質好、環境好,李新開始養殖石蛙的前幾年很順利,並被評為縣裡的致富精英。但之後一場水災讓他損失慘重。

為了重新站起來,2015年開始,他在破舊的蛙池裡試放了些甲魚苗,並改造成稻田。

龜、鱉、蛙養殖作為一條致富路,讓不少像李新這樣的養殖戶解決了一家人的溫飽問題。

李新的稻田小鱉

但在這次疫情中的經歷,讓李新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轉型。雖然煎熬了一個多月後,甲魚解禁了,但是他說:「新冠肺炎疫情是國難,不想給國家添麻煩。只要有土地,還能種糧食,我們就能一起度過。國家要是有錢,能給予適當的轉型補貼就好。」

在水生野生動物和陸生野生動物中間,有一個灰色地帶,那就是兩棲爬行類動物。

王亞民說:「應該明確灰色地帶,讓其變成黑色和紅色。這樣一來,有助於養殖戶下一步謀劃。不然,養還是不養,往往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決定》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和農村農業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的兩棲爬行類動物,將按照水生動物進行管理。

什麼是「水生動物」?王亞民說,普遍認為生活史的重要階段在水中生活的為水生生物。魚類非常容易區分,肯定屬於水生。但是也存在模糊的類群,尤其是在陸地和水裡都能生存的動物,如水獺等水生哺乳動物、蛙類等所有兩棲動物和龜鱉等部分爬行動物。

「人們吃中華鱉幾十年了,全國養殖規模非常大,屬於水生動物已經比較明確。但有些蛙類卻一直沒有明確,國產的蛙類養殖到底屬於陸生動物還是水生動物。比如,養殖戶養的是水龜,屬於水生動物,而人們喜歡養的寵物是陸龜,屬於陸生動物。」王亞民強調,還有很多處於灰色地帶的動物並沒有予以明確,但兩者應該井水不犯河水,該是水生動物的就是水生動物,該是陸生動物的就是陸生動物。」

據了解,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七條規定:「國務院林業、漁業主管部門分別主管全國陸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其中,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指的是隸屬自然資源部的國家林業與草原局(掛牌國家公園管理局),漁業主管部門指的是歸農村農業部管理的漁業漁政局。

「若是劃分一個時間點的話,2010年以前,由於經濟發展需求,水生野生動物瀕危嚴重。2010年以後,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提高,自然資源逐步在恢復。」王亞民說,比如人們在海上看到海豚的機會越來越多,鯨魚也變得多了起來,江豚也在慢慢恢復。

王亞民表示,《國家級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修訂已有15年。在他印象中,分別於2000年、2006年參與過兩次修改。

談及為何修訂了如此之久?他說,國家級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需由國務院批准,並且需水生和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一起報批。水生野生動物目錄一直在修訂中,撰寫了很多稿。但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其實沒必要去修訂,因為有「三有動物」名錄,並且能不經過國務院批准,林業部門可以自己批,把想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都列入「三有名錄」之中,但是水生野生動物必須列到國家名錄中。

對比陸生動物,其實水生動物的保護更為急迫。相較於陸地生態系統18%位於保護地內,海洋保護區只佔我國海域面積的4%,而淡水生態系統則更為慘澹。滅絕的白鱀豚、白鱘僅僅是這消失和即將消失物種中的冰山一角。

天地自然保護團隊隊長尹山川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表示出深深的擔憂:「對很多處於陸生、水生界限上的物種,人們往往會因為利用的利益想將其脫離陸生範圍,進入水生物種範疇。」

他說,養不養這些水生動物,和它在不在《人工繁育水生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名錄》並沒有關係。就算不在名錄上的水生動物,有一些也應該禁止養殖。比如,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在名錄上,實際上卻有養殖的。大倪即娃娃魚雖然在名錄上,可以養殖,但因為養殖造成野外極度瀕危。

「我國人工養殖的龜類估計有20多種,加上國外引進的外來物種,大概有三四十種。但國家允許養殖的品種卻只有8種:本土的6種和國外引進的兩種。這些養殖龜大都沒有列入重點保護動物,龜類食用其實威脅著野外種群的生存。如今,野外幾乎所有本土龜類都很稀少,處於滅絕的邊緣。」尹山川表示。

對於兩棲爬行類動物,其棲息地保護不僅僅是河流湖泊的問題,還涉及周邊的森林等陸地生態系統的健康問題。因此,有專家建議把陸地保護地管理和其涉及生態系統內的野生動物保護相結合,統一管理部門。

尹山川也強調:「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保護監管能力,只會讓本身不太受重視的兩棲爬行類動物的命運更為坎坷。」

相關焦點

  • 英文刊《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申辦獲進展
    成都生物所的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歷史悠久,積累豐富,其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室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長期從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的專門機構,在國內外同行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該研究室早年創辦的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學術期刊已在美國不定期出版發行近20年。為了更好地適應我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學科的發展需求,成都生物所決定將該刊回歸中國,向國家申請創辦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研究英文學報AHR。
  • 《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研究》(英文版)被SCI收錄
    刊物封面7月21日,從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情報中心獲悉,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研究》英文版,簡稱「AHR」)正式被美國湯森路透科技與醫療信息集團
  • 上海動物園將再添一座兩棲爬行館
    圖說:現有蟒蛇展區 上海動物園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上海動物園的兩棲爬行動物,將有新家了。記者從園方獲悉,動物園將再建造一座兩棲動物爬行館,預計年底完成初步方案設計。據悉,該場館擬在原大象表演場新建,工程總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屆時,一些大型兩棲爬行動物或將搬入新家,原展區將成為歷史。圖說:現有象龜展區(室外)場館旨在突出生態公園風貌和沉浸式動物展館體驗,以鋼結構建築為主要形式,內部根據不同動物的生境進行物理分隔,形成控溫、控溼的環境。
  • 上海動物園將再添一座兩棲爬行館 佔地一萬平米模擬熱帶雨林等多樣...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9月7日報導:為提升動物福利並優化兩爬動物的展出方式,打造不同類型的展出空間,上海動物園擬在原大象表演場新建兩棲爬行動物二館,工程總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 目前,兩棲爬行動物二館的建設已經提上日程。屆時,一些大型兩棲爬行動物或將搬入新家,原展區將成為歷史。
  • 閩最大兩棲動物爬行館開館 近百隻兩棲爬行動物入駐
    閩最大兩棲動物爬行館開館 近百隻兩棲爬行動物入駐 2017-05-  中國內地的兩棲爬行動物展覽比比皆是,但兩棲爬行館鮮少可見。很多展館展出的是動物的標本,而不是動物活體。像「蜿龍密境」這種匯聚全球各地品種豐富、數量繁多的兩棲爬行館,更是屈指可數。馬戲城工作人員烏克蘭美女對外展示「蜿龍密境」館內的黃金蟒。
  • 天津動物園兩棲爬行館升級改造即將亮相
    12月25日,記者從天津動物園獲悉,該園兩棲爬行館經過升級改造,在園內原棲瑰館舊址重新亮相,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調整工作,不日將與廣大遊客見面。兩棲爬行館前身是棲瑰館,那時鱷魚池裡遊來遊去的鱷魚們在許多天津人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還有各種蜥蜴、龜類等兩棲爬行類動物。
  • 天津動物園兩棲爬行館升級改造將於元旦亮相
    天津動物園兩棲爬行館升級改造將於元旦亮相 2019-12-31 15:40:00來源:央廣網
  • (科技)2017年中國累計新發現兩棲爬行動物新種21個
    新華社昆明1月2日電(記者 嶽冉冉)《2017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分類釐定》近日發布。2017年中國累計新發現兩棲爬行動物新種21個、新亞種2個,該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網絡資料庫《中國兩棲類》上。    這21個新種和2個新亞種隸屬於4目10科16屬。
  • 中生代,三疊紀,爬行動物的王朝
    在19世紀初德意志地質學家阿爾伯特發現南德地區的一段沉積巖可分三層不同結構,分別是海相石灰巖層,陸相泥巖層和砂巖層,於是阿爾伯特於1834年正式將該地層命名為三疊紀(Triassic)「Tri-」是希臘語中代表「3」的詞根。恐龍時代的開端。經歷了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地球進入了下一個時代。
  • 異地讀書學生的尷尬:初中三年該何去何從?
    801班的班主任找我說,班裡的小安同學今天沒來上課,又聯繫不上家長,該怎麼辦呢?我記得這孩子,他是去年我班裡的學生,是位外地籍的孩子,在班裡特立獨行,很少有朋友。他曾經跟我討論過孤獨的問題,也曾問過我:「老師,問您一個問題,我聽阿樂說,外地人可能參加不了本地的初三畢業考。請問老師是真的嗎?」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地球上從沒有任何生物能像爬行動物一樣,一度稱霸整個海陸空世界。它們曾統治地球長達數億年之久,不料卻於「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慘遭滅頂之災,僅剩一些小型且堅強的爬行動物存活至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有三分之一的爬行動物被登記為易危、瀕危,甚至極度瀕危。
  • 熱帶雨林兩棲爬蟲館五一開館 近50條爬蟲來連
    實習生 王燕婷 本報記者 楊璐  本報訊 黃金蟒蛇、紅尾蚺、亞達博拉象龜、蘇卡達陸龜、阿根廷黑白泰加蜥……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兩棲類爬行動物,昨天一起「爬」進大連森林動物園熱帶雨林兩棲爬蟲館。  據介紹,大連森林動物園此次引進兩棲爬行類動物20多種、40多隻。
  • 海南周刊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地球上從沒有任何生物能像爬行動物一樣,一度稱霸整個海陸空世界。它們曾統治地球長達數億年之久,不料卻於「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慘遭滅頂之災,僅剩一些小型且堅強的爬行動物存活至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有三分之一的爬行動物被登記為易危、瀕危,甚至極度瀕危。
  • 海南周刊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地球上從沒有任何生物能像爬行動物一樣,一度稱霸整個海陸空世界。它們曾統治地球長達數億年之久,不料卻於「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慘遭滅頂之災,僅剩一些小型且堅強的爬行動物存活至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有三分之一的爬行動物被登記為易危、瀕危,甚至極度瀕危。
  • 尷尬的「合肥美術館」該何去何從?(圖)
    原標題:尷尬的「合肥美術館」該何去何從?該工人還告訴記者,場館滲水已不止一次維修了。  記者還發現,一些外立面鋼柱上出現了鼓包和鏽跡,有的鋼柱表層的塗料已經脫落。  [1] [2] [3] [4] 下一頁  大門緊閉,裡面狼藉滿地  隨後,記者沿著臺階下到場館底,試圖進入館內一探究竟,但每個門都緊鎖著,有的門前還堆放著垃圾。
  • 哈佛大學:爬行動物進化的時間表
    Tiago R.Simes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廣泛的資料庫,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爬行動物的進化。從2013年到2018年,他前往20多個國家和50多個不同的博物館進行了CT掃描,並拍攝了近1000種爬行動物化石的照片,這些化石已有幾億年的歷史。該活動共進行了約400天的收集,這有助於形成有關主要活體和滅絕爬行動物群體進化的最大可用時間表。
  • 揚州動物園兩棲爬行館開館 30多種珍奇稀有動物亮相
    核心提示昨日,茱萸灣風景區揚州動物園兩棲爬行館開館。這是一個集科普、教育、觀賞於一體的綜合性展館,館內有黃金蟒、眼鏡王蛇、中華鱘等30多種珍奇稀有動物。兩棲爬行館室內佔地800餘平方米,由5大區域組成,分別是爬行動物天地、海洋動物區域、水母館、熱帶魚鱘魚館和大型灣鱷館。A蟒蛇類成年可長到7米長的黃金蟒兩棲爬行館有兩條黃金蟒。
  • 今年北京動物園兩棲爬行館重開時,重溫與冷血動物們的記憶
    今年特殊的年份,帶來了很多不便,比如動物園成為了謹慎的單位,當時所有室內場館都關閉了,當防控等級下調到三級後的半個月,北京動物園的室內場館終於陸續重新開放了,最喜歡去的兩棲爬行館便是我期望已久的目的地。
  • 屬於爬行動物的是什麼 一起來看看吧
    屬於爬行動物的是什麼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9-21 06:06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屬於爬行動物的是什麼 一起來看看吧 下列動物中,屬於爬行動物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