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當地有一座寺廟,專門供奉一二戰日本兵為神,理由如此奇葩

2020-12-20 丹談古今

在臺灣當地有一座寺廟,專門供奉一二戰日本兵為神,理由如此奇葩

1895年,因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清政府與日本籤訂了《馬關條約》,把臺灣島割給日本,期限是99年。日本對臺灣進行喪心病狂地壓榨、掠奪,連臺灣人民都成為了二等公民。可是在臺灣卻發生了一件很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二戰時期,日本把臺灣作為一個侵略東亞的據點,是被美軍作為重點打擊的對象。在戰爭中的一天,有一位正在幹農活的臺灣人,在中途休息的時候,抬頭一看,看到一架飛機在靠近海邊的不遠處搖搖欲墜。並且這架飛機的機身受到了很大的損害,機翼部分被打了一個大洞。然后里面有個什麼東西飛出來。等等到飛機墜毀到了地上,這位農民才敢走近看,一看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架日軍戰鬥機,只模模糊糊地還能看到上面印著的日本國旗。而那個飛出來的東西竟然是這架飛機的飛行員,而這個飛行員的軍靴上印著衫浦二字。後來經過日本殖民政府核查才知道,這位日軍飛行員叫做杉浦茂峰。

那這個杉浦茂峰與這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之間有著什麼樣的聯繫呢?

原來是經常由這個村子裡的村民做夢夢到一個鬼魂飄蕩在這個村子周圍一直不肯離去,並且說他是為了救這個村子的村民才死的,因為他本來可以早點跳機,然後生存下來。但是他那個時候正在這個村子的上空,他怕他跳機之後,這架飛機就會墜落下來傷到無辜的村民。因此,他錯過了跳機的最佳時機,以至於最後機毀人亡。後來村民才想起在這之前不久,有一架日本飛機在距離村子不遠的地方墜毀了,並且還有一個被燒毀的日軍飛行員的屍體。因此這個村子裡的村民就把這兩件事情聯繫了起來。

這個村子的村民感恩這位日軍飛行員的行為,因此專門為他建造可一座廟宇供奉他,並且封他為飛虎將軍。這種行為實在是可笑,姑且不論他是否是真的為了不傷害無辜的村民而錯過最佳的跳機的時機,就他是侵略者的那個身份也不配被供奉。這大概就是二戰時期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吧。

作為一名中國人無論如何也無法想像,被日本殖民過後的臺灣村子裡竟然會為一個普通的日本軍人修建廟宇並且供奉他。而且這種現象在臺灣還不是唯一的,更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飛虎將軍的稱號在我國是一直有的,一共有三人,其中一人就是唐代著名的猛將,今山西省靈丘縣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人,他武藝非凡、勇猛過人。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員驍將 ,也是李克用眾多義子中的一個,因為排行十三,又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還有一位飛虎將軍是李勣,他是唐朝開國的一位名將,死後被封為了太尉。還有一位飛虎將軍是蒙恬,蒙恬屬虎,並且是秦朝的開國大將後來因為他功高蓋主,被秦二世忌憚。

飛虎將軍的名號是一個普通的日本人配擁有的嗎,無論哪一個飛虎將軍都是驍勇善戰的能將,並且都是中國人。

二戰時期,日軍在殖民臺灣的時候,也招了很多臺灣人進入日本軍隊。臺灣人看到日本人戰敗,大部分臺灣人都會很難過,本來應該仇日的臺灣人,結果卻成為了親日的那一派。這大概是天下最諷刺的事情了吧。

相關焦點

  • 日本最「不務正業」的寺廟,裡面不供神佛,專門供奉女性內衣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喜歡去日本旅行,說了也是,日本雖然領土面積較小,但是卻擁有著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網紅」景點更是不在少數。提起「網紅」景點,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商場、遊樂園之類的,但是你們知道嗎?日本有一座「不務正業」的寺廟,如今也成了「網紅」。
  • 臺灣有一座寺廟香火旺盛,可其中供奉的卻是一個二戰時期的日本人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很快就受到了多數人的信仰,佛教徒很多,而寺廟也開遍了整個中國,有些寺廟存在的時間很是久遠,所有受到了保護和供奉也就很多,這些寺廟都擁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中國的臺灣省,有一座寺廟,引起了很多人的抗議,這座廟叫做飛虎將軍廟,其中供奉的是一個二戰時期的日本空軍,這座廟的全名叫做鎮安堂飛虎將軍廟,很多臺灣人將這個日本人視為神明。
  • 臺灣有一座廟,將一名日軍當神來供奉,給出的理由實在讓不可接受
    在祖國寶島臺灣島內,關於島民的信仰可謂五花八門。這不,在臺灣省臺南市安南有座小廟,名曰飛虎將軍廟。看到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想到難道這供奉著一位偉大的中國人?不是,供奉的人是二戰時的一名名叫杉浦茂峰的戰鬥機飛行員。
  • 世上最「奇葩」寺廟,寺廟裡供奉的不是神靈,而是女人的內衣物!
    引言:「世上最「奇葩」寺廟,寺廟裡供奉的不是神靈,而是女人的內衣物!」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世界!在我們平時的觀念之中,寺廟一般都是比較神聖的存在,去寺廟一般也都是為了祭拜,為自己的家人進行祈福的,尤其是在一些傳統佳節的時候,寺廟的熱度更是空前,全都是不願萬裡前來祈福的信徒。
  • 在日本有一座叫做棲月山雲林寺的寺廟,被稱為貓寺!
    有一座叫做棲月山雲林寺的寺廟而這座寺廟,也被稱之為「貓寺」從進入寺廟的臺階上便有喵僧人迎接你的到來進入寺門前在整座寺廟裡有超過600尊各式各樣的貓雕像到處都是貓!貓!貓!在這裡,貓就是神喵版「不說」「不聽」「不看」就連祈福牌也是喵喵頭形狀不僅可以祈福還可以向喵神求一次籤
  • 東京最不像日本寺廟的寺廟,酷似歐洲教堂,卻是日本人自己設計的
    日本在信仰神道教的同時,卻也是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國家尊崇,民眾虔誠,每逢假日都會看到很多人前往祭祀。因此在日本大大小小的地方,我們都能看見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寺廟。不過在佛教到達日本之後,日本的寺廟建築風格都已經被日本傳統和式建築所同化,類似於神社,一般採用木質和式的雅致建築。首都東京的許多寺廟也大多如此。但是在日本東京的這個地方,你卻能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日本寺廟。那就是東京的築地,在這裡我們能看到東京唯一一座看上去完全不像日本寺廟的寺廟——築地本願寺。
  • 日本「最低俗」寺廟,地理位置隱蔽,寺廟內場景讓遊客尷尬
    日本跟中國的淵源還是比較深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如今中國跟日本的關係還是比較友好的,我們國家的人民也是非常的喜歡去日本遊玩,因為日本有很多地方吸引著我們國家的人們,日本現如今算是我們國家人們購物的天堂,我們國家的人們經常會去日本採購很多東西帶回國。日本的經濟也是不錯的,日本的街道是出了名的乾淨整潔,是很多國家學習的榜樣。
  • 全貝殼打造的寺廟你見過嗎?在中國的臺灣就有這麼一座建築
    寺廟是我國佛教的建築,而佛教自從傳入中國以來,也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為了能夠更好的融入中國的文化,佛教也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漢化。而佛教的建築也隨著佛法在全國各地的傳播,在不同的地方落地生根。這些寺廟也與當地的環境、特色進行了融合,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寺廟建築。
  • 日本把大連當作是本土的一個州,建造了一座獨特的別院寺廟
    東本願寺整個表面是以黑色為主,寺廟內結構高大,頂部的壁畫雕刻有飛天、牡丹等具有唐朝寺廟壁畫風格的圖案。東本願寺南北的亮度有76米,東西的寬度有58米,佔地面積近159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結構寺廟之一。位於日本京都的東本願寺是一座典型的唐朝風格建築,整個寺廟整體結構是磚木結構,簷部拱起。
  • 日本京都,以寺廟和神社出名的城市,這裡有最傳統的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京都,以寺廟和神社出名的城市,這裡有最傳統的日本佛教文化提起日本的京都市,可能大家都感到比較陌生。畢竟大家去日本旅遊時,都很少會專門來到這一座城市。其實它的面積並不大,只有北京三環以內的面積那麼大。
  • 臺灣的特色寺廟:濃鬱文化滲透民俗生活和歷史
    在臺灣,從小學生考試,到政治人物參選,都會有「燒香拜佛」的程序。不管寺廟大小,總是香客如織、絡繹不絕。所以,臺灣地方雖不大,但大小寺廟在萬數之多,平均每村有二座半以上。濃鬱的寺廟文化滲透著臺灣社會獨特的民俗生活和歷史。
  • 日本顛覆三觀的寺廟:供奉的是女性內衣,有些還會貼上使用者照片
    Hi,走啦~你知道日本有一座顛覆三觀的寺廟嗎?日本的寺廟神社非常多,但是其中有一個非常奇葩,在這座寺廟裡竟然供奉著女性的內衣。這個寺廟的名字叫做本覺寺,位於距離東京40公裡的茨城縣。從外觀上看,這個寺廟和別的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進去之後,會看到頭頂都是各種類型的內衣,非常辣眼睛。
  • 日本有座「不正經」寺廟:不供奉佛像,反倒掛滿了女性內衣?
    它位於距離東京四十公裡左右的茨城縣北部,可謂是「隱蔽」在一座山裡,要不知道它具體位置,很難知道這裡會有一座寺廟,這座寺廟的名字就叫做本覺寺,如今是一間廢棄寺廟。神廟裡充滿了神秘的色彩,面對掛在房梁上的衣服,遊客們既害怕又尷尬,仔細觀察,這些衣服有著不同的顏色,有名遊客在聽說這個寺廟後,在好奇心使然的情況下,想去親眼看看本覺寺有多「奇葩」。當從外表看的花,本覺寺和其它日本寺廟並沒有什麼很大的不同,只是稍顯荒涼髒亂。但走進去之後,遊客就著實被「震驚」了一把。
  • 臺灣的瑞士——南投,這裡有風光秀美的日月潭,「奇葩」佛教禪寺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旅遊城市是我們臺灣省內唯一的沒有和大海直接接觸的內陸城市,也就素來有「臺灣的瑞士」之稱的——南投。南投有著內陸縣所獨有的自然環境和茶園風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給這裡帶來了多樣化的特色風景區,就連美不勝收的日月潭也坐落其中。
  • 日本奈良,一座唐朝城市在日本的翻版
    這幾年中國人出境到日本旅遊與日俱增,日本的許多歷史古城對於中國人來說有天生的親近感,建築方面跟中國的古建築很像。日本的一座小城奈良,也成了不少遊客的出行目的地。奈良距離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不遠,這座小城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歷史古城,市區裡古蹟遍布,還有好幾處世界文化遺產,其中保留下來的古蹟多以寺廟為主,被譽為日本的「社寺之都」。不少寺廟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如法隆寺始建於607年,建築風格受到了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影響,寺內有古建築40多座,這座寺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臺灣高雄的「代天宮」,熱鬧的夜市竟在寺廟裡
    哈瑪星在日治時期是重要的行政區之一,為高雄港起源地,當時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等地,繁榮的街道帶動周邊的經濟,當時稱這裡為「濱線Hamasen」,日語發音被當地居民以中文念為「哈瑪星」,就這樣沿用至今。牌樓旁的另一隻獨角神獸。在前文的後臺評論中,有網友犀利評論,說文章「媚日」。
  • 1800座寺廟!日本寺廟最多的古城京都,應該怎樣玩?
    中國有句著名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杜牧),可見當時南朝的權貴們是多麼嗜好佛寺。不過要是和日本京都的寺廟體量比起來,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的佛寺只是小巫見大巫了。那麼京都的佛寺到底有多少座呢?
  • 抗日神劇在日本竟然有「真愛粉」?!還專門寫了本百科全書!
    至於反華言論,從前言和書中都可以看出來,作者是真的喜歡看抗日神劇,又想向其他日本人「慢慢地、輕鬆地介紹」抗日神劇,儘管某些吐槽可能會對中國乃至中國文化有一些誤解,但絕不是日本右翼那樣臉紅脖子粗地否認侵略、叫囂反華。
  • 被稱為日本旅遊必去的寺廟!不僅是當地的金牌門面,求拜還超靈驗
    現如今去日本旅行成為一大熱門,好看的動漫、美味的食物、地道的風土人情無一不吸引著人們前去。說到日本不得不提的就是神社和寺廟,幾乎遍地都是。每個地方的信仰不同,建設也各不相同,是地方特色的最好體現。去祭拜神明和祈福也是當地人的一種風俗文化。
  • 供奉「皮卡丘」的寺廟?這座泰國廟不供神佛,卻供奉眾多虛擬人物
    說到旅遊就不得不提到寺廟了,寺廟作為宗教文化的代表性建築,被很多旅客所喜愛著,到了一個地方,相信要問旅遊景點,一定有不少人想要去當地的寺廟看一看。在寺廟中,大部分都供奉的是各種神佛,各個莊嚴肅穆、神聖高潔。因此寺廟本身,也被冠以同樣的感覺,讓人們認為寺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