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雄的「代天宮」,熱鬧的夜市竟在寺廟裡

2020-12-19 懶遊的故事

繼續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今天我們繼續在高雄閒逛。

高雄不大,出行遊玩主要是坐捷運(也就是地鐵)。話說從高雄西子灣捷運站出來,就看到對面的巨幅標語,代天宮?不知道是什麼所在。

這幅標語有兩個詞不太懂,「哈瑪星」和「代天宮」是什麼呢?有些好奇。在臺灣總會有這樣的迷惑,對於吃的,對於一些人文宗教等,充滿了好奇。過後想來,無非是我們大中國的南北差異罷了,這也許就是旅行真正的魅力吧。

出了地鐵口,沿鼓山區鼓波街走上幾百米就到了代天宮的路口。其實這裡並不偏僻,這裡算是高雄景點的密集區域,可以觀賞遊玩的地方太多了,旗津島、西子灣、國立中山大學、打狗領事館、臺灣鐵道故事館和駁二藝術特區等,都在這附近,步行或騎行遊覽都可以了。

代天宮大門,古色古香。其實,代天宮在我們的眼裡,他並沒有太悠久的歷史。高雄哈瑪星代天宮廟宇興建於民國40年,也就是1951年,整個後殿、牌樓和龍鳳樓一直到1980年才陸續完工,歷史文物館成立於2015年。

代天宮牌樓前神氣的小獅子。

說下「哈瑪星」吧,這個名字很奇怪。哈瑪星在日治時期是重要的行政區之一,為高雄港起源地,當時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等地,繁榮的街道帶動周邊的經濟,當時稱這裡為「濱線Hamasen」,日語發音被當地居民以中文念為「哈瑪星」,就這樣沿用至今。

牌樓旁的另一隻獨角神獸。

在前文的後臺評論中,有網友犀利評論,說文章「媚日」。這裡簡單說一下,臺灣經歷了50年的日據時期,清朝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之後,1895年至1945年之間,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時期,又稱為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50年的殖民統治,給臺灣打下了很多烙印,後文慢慢說吧。

哈瑪星原為高雄政經中心,更是高雄港現代化發展的起源地,曾是當地最繁榮的地區,但由於市中心東移,因而慢慢沒落,近年來則朝著觀光等方向發展。

高雄代天宮俗稱「哈瑪星大廟」,建於公元1950年代,曾是高雄市第一個市役所,是戰後初期的典型臺灣廟宇型式,本體為傳統閩式格局,採歇山重簷樣式,格局嚴謹包括三川五門、前拜殿、正殿、後殿、左右護龍等。如今不僅是社區居民的信仰中心,在廟前的廣場更是居民活動聚集的地方。

代天宮為典型臺灣式廟宇,主祀五府千歲。廟體為傳統閩式格局,包括三川五門、前拜殿、正殿、後殿、左右護龍等,廟內裝飾有名家匠師的浮雕、泥塑、山水壁畫等。

寺廟裡面處處可見精美的雕刻。代天宮興建期間,聘請了多位「薪傳獎」之文化裝飾藝術創作者,包括潘麗水、潘嶽雄、葉經義等多位大師,賦予了代天宮藝術的生命。

大殿裡很是熱鬧,好多人在排隊,等待著法師們的祛病祈福。很多人手上拿著一些衣物,我好奇地詢問起來,一位法師淡淡地說,病人臥床或行動不便,家屬把病人的衣物拿過來,一樣可以的。

對臺灣寺廟的印象,和我們大不同,感覺老百姓對寺廟很是親近,寺廟也是敞開懷抱歡迎大家,寺廟早已融入到臺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這是大殿側門的門神畫像,被玻璃罩妥善保護起來了。這些代天宮栩栩如生的門神,就是由民間彩繪大師潘麗水在1974年繪製的。潘麗水(1914年─1995年),臺灣臺南市人,知名廟宇畫師,人稱「麗水師」。曾入選第二屆臺灣日治時代「臺灣美展」、與中華民國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

上圖的慈眉善目的門神,還真不是我心目那種的門神,這位才符合我的標準。這裡一共繪有8位門神,各具特色,形神兼備。

代天宮門前精美的石雕的作者,是來自於臺北協成石店的張木成大師。

大殿的右側的小二樓上,是代天宮歷史文物館。

這裡介紹了代天宮的歷史,有很多珍貴的歷史文物。

展廳裡,更像是一個民俗博物館。代天宮雖然年代並不久遠,但這裡收集很多的文物,這樣的傳承做的非常好。

代天宮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及集會場所,平日香客雲集。廟前廣場設有諸多攤位,小吃口味眾多。這又是刷新我的三觀,每到周末或者夜市時間,這裡一掃佛家清淨,瞬間變成了鬧市,且毫無違和感。

最有意思的是,周末的代天宮的大殿前,還有人正在獻唱一曲,觀眾寥寥,真是新奇啊。

夜市時間開始了,我選擇了這家最紅火的攤子,嘗一碗麵線羹和烤黑輪吧。聽說這裡的小吃夜市在高雄還很有名氣,常常吸引許多饕客聞香而來。

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就著油條跟馬蹄酥吃。

我是第一次吃這個面線羹,叫做面線糊也可以,味道鮮美,清甜爽滑,讓我一下子就愛上它了。自此,我就瘋狂地喜歡上了面線糊,走到哪裡吃到哪裡,返程回到福建泉州時,又美美地吃了幾次,欲罷不能了。

烤黑輪,酥酥脆脆的,口感不錯。高雄市區並不大,兩條捷運線加上一條環形輕軌,交通很順暢。這裡也是高雄文化公車的一個站點,遊客並不多。

下文,我們接著逛高雄,好玩新奇的地方還有不少呢。待續。臺灣高雄愛河畔的「玫瑰聖母教堂」,清同治皇帝恩準的教堂

相關焦點

  • 夜市裡的臺灣味道(看臺灣)
    遊客在高雄逢甲夜市購買海鮮。   「臺灣的夜市是個讓人開心的地方,既有吃的也有玩的。在我們那邊,只有過節的時候才有這麼熱鬧。」荷蘭姑娘珊娜說。   澳大利亞小夥威廉姆喜歡在夜市裡逛,「夜市裡有我最喜歡臺灣的兩樣東西,就是食物和人。小吃很有特色,攤主們都非常熱情,大家都很開心。」   臺灣的夜市之多,全球知名。
  • 「老舊」的臺灣,在高雄六合夜市裡,10元新臺幣的故事
    這幾天,臺灣省是熱點,那咱也說說臺灣省。這幾年,自由行去了臺灣三次,只能說多少了解一點寶島臺灣吧。在高雄的一件小事,時常會在腦海中跳出,總有一絲絲的暖意。到底什麼事?咱慢慢聊。把時間拉回一年前,那是一次獨自的旅行,在環島旅行後準備從高雄返回廈門,住在了高雄六合夜市的旁邊。六合夜市位於高雄市,距離捷運(地鐵)美麗島站很近。六合夜市的前身為大港埔夜市,興起於1940年代末期至1950年代初期,這樣算下來,六合夜市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了,每天傍晚六時至清晨二時規劃六合夜市為行人徒步區。
  • 關於臺灣的十大夜市小知識
    高雄六合夜市臺灣十大特色夜市之高雄六合夜市:走過一甲子的六合夜市六合夜市為高雄市歷史最久的夜市,亦是島內外知名的觀光型夜市。舉凡各地介紹臺灣觀光旅遊的報導皆少不了它,從世界各地來到高雄旅遊的訪賓,多會慕名前往,感受南部地區豪情好客的夜市文化。六合夜市除了是南部地區首屈一指的夜市,還是島外遊客最喜愛的夜市第一名。六合夜市全區約有175攤,其中經營冷熱餐飲攤位即達60%,集各地風味的小吃美食都有人賣。
  • 臺灣高雄的瑞豐夜市,本地人愛去的高人氣夜市
    在臺灣高雄,大家都對「六合夜市」比較熟悉,其實,高雄還有個規模更大的「瑞豐夜市」。如果說,六合夜市偏向面向遊客的話,瑞豐夜市更像是本地人的樂園。
  • 春節去臺灣旅行吧,不為別的就為了吃,光高雄就有五十多條的夜市
    臺灣有很多的夜市,真的可以每天晚上逛上一條,各種的吃喝玩樂,還不重樣,每個夜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單單高雄就有大大小小55個夜市,可見夜市和居民的關係多麼密不可分,我從高雄入圍的47個夜市裡選出了5個熱門的夜市,推薦給你們!1、六合夜市:六合夜市每天都會開,它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
  • 「臺灣見聞」之高雄六合夜市,與「馬英九」合個影
    六合夜市位於高雄市,距離捷運美麗島站很近。六合夜市的前身為大港埔夜市,原本為聚集於臺灣高雄市區大港埔空地上的小吃攤,興起於1940年代末期至1950年代初期,名列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夜市。高雄市政府於1987年起,每天傍晚六時至清晨二時規劃六合夜市為行人徒步區,從此六合夜市開始邁入國際知名的觀光夜市。六合夜市全長380米,共設有170個攤位,大多以小吃、娛樂遊戲為主,其他諸如衣服攤、雜貨攤等並不多見。最特殊的景觀是招牌林立的牛排店,大大小小十多家,主要賣點是平價、家庭式的牛排套餐。
  • 臺灣高雄著名景點大盤點!美食去六合夜市,最後一個適合情侶去!
    高雄是臺灣的著名旅遊城市,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介紹高雄的著名景點!快點接著這篇旅遊攻略!!!園區裡有雕塑,有藝術館,有高雄港歷史介紹館,還有各種創意商店、餐廳、畫廊。如果喜歡的話,還是可以仔細逛逛的地方。駁二的小火車,真的很有趣!會繞場整整兩圈,坐的還蠻過癮的。區域內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展覽,可惜時間不夠沒全部逛完,這裡也有誠品,還有新開的微熱山丘!很贊的地方!很喜歡,人物像,冰激凌,包括附近吃的都會有特色,在那邊整整逛一天,天氣也非常好,藝術氣息也比較濃,推薦去玩!
  • 遊記:高雄旗津六合夜市
    中午從農場包車去高雄了,幾個小時的路程中,師傅有問我們要不要去阿里山和日月潭,但是由於我們的行程裡也沒有安排,並且當天天氣不是特別好,所以最終也沒有去這兩個來臺必去景點。黃昏時候我們到了高雄,包車師傅熱情地帶我們去了旗津,旗津是一個小島,要坐船才能到達,在小島和高雄上班需要往返的人們,早上騎靡託車到港口,通過一個木板直接騎上船,到了旗津再把摩託車開下船,晚上返回高雄也如此,挺有意思的~旗津有海鮮一條街,挺有名的,但是我們也不太喜歡海鮮,
  • 【直播分享】跟著TT發現臺灣的私藏餐廳 (夜市-臺北-屏東-墾丁-高雄)
    一、夜市我去臺灣的次數前後加起來7次,考慮到很多朋友也去過,每到一個城市的夜市小吃也是必定會嘗個遍,因此我就不對夜市多做介紹了,給大家回顧幾張臺灣夜市的照片,再來把這個夜市攻略記住:臺北:士林夜市、饒河街夜市臺中:逢甲夜市、一中夜市桃園:觀光夜市嘉義:文化路夜市基隆:廟口夜市高雄:六合夜市、瑞豐夜市臺南:花園夜市、小北夜市宜蘭:羅東夜市
  • 高雄觀光夜市魅力仍在
    夜市的生存,離不開客流和消費。因為近年來,陸客少了,觀光夜市倒閉的消息不斷傳出,最近六合夜市又重新開張。現在高雄還能逛到觀光夜市是個小確幸。但出於對夜市文化的體驗,遊客還是會在臺期間到夜市品嘗臺灣小吃、購買伴手禮。高雄「觀光」夜市有其魅力所在,才不至於變成「關光」夜市。
  • 《臺灣遊記》臺灣初印象,2019臺灣西線打卡
    對於此次臺灣自由行,我歸類為「打卡」遊,也就不言而喻了。儘管寶島面積不大,但其人文歷史深厚廣博,區區10天從北面的臺北,到南邊的高雄,能做到的也就是「打卡」了。很多朋友聽說在此之前我沒有去過臺灣,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們的思維是那麼遠的國家、那麼小眾的地方都去過了,為什麼竟然沒去過臺灣?
  • 去臺灣旅遊,熱鬧的西門町不容錯過
    傍晚我們返回臺北市區,熱鬧的西門町不容錯過。阿宗面線,西門町網紅,口感像是爛糊面,用料豐富,魷魚絲、豬大腸和木魚花,佐以烏醋,口感可人。(臺灣醋不酸,比鎮江醋還要清淡)白玉苦瓜汁,初入口是黃瓜的清新,隨後是水果的清甜,最後才有隱隱的苦味,可以忽略。
  • 臺灣高雄關帝廟裡的奇遇,一直珍藏著這枚「平安符」
    在臺灣旅行的最後一天,要從高雄返廈門,我在做攻略時,比較了臺灣回大陸的機票,發現高雄回廈門的機票性價比最高。到了廈門,又去了距離廈門30分鐘高鐵行程的泉州,後又轉機到天津,最後回到冰城哈爾濱。一路精彩有趣,慢慢分享吧。
  • 臺灣高雄特色六合夜市亮相豐臺
    今天上午,由北京市豐臺區餐飲住宿服務行業協會主辦的第二屆「高雄特色周·六合夜市在豐臺」活動在北京萬豐小吃城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在4月29日至5月3日期間,以「品美食、賞文化、促交流、共發展」為主題,將高雄六合夜市與北京傳統小吃結合起來,通過開展小吃、伴手禮展示,文化展演等活動,拉近兩岸民眾距離。
  • 早春到高雄打卡,體會臺灣的古早味,在愛河看美麗的風光
    現在高雄一下子又走到了人們的眼前,隨著臺灣遊的火熱,高雄這個大家從小就聽說的名字,又成為許多人出行的目的地。說到臺灣,可能許多人不太清楚一些城市的名字,比如說現在新提的花蓮墾丁,但是要說起高雄,估計連我們的父輩都知道。從這裡也可以見到,高雄的名氣確實也非常的大。
  • 遊記:臺灣高雄!
    首先,貼張照片作為主題照片吧檯灣墾丁的民宿國境之南。第一天到達高雄的時間是下午,我們先搭乘地鐵坐到高雄車站,去酒店checkin,還有買電話卡,買電話卡一定要用護照。說起臺灣的夜市真的很好。不像我們北方老家的夜市要麼看著不乾淨,要麼雖然打著個什麼「特色」的招牌,但是做得很不正宗。但是,臺灣的夜市幾乎任何一家都很有特色,而且幾乎家家都很好吃。
  • 高雄六合夜市,這是要變成「韓國瑜夜市」嗎?
    在廈門短暫停留後,直飛高雄,到達高雄時已是晚上11點多,提前預定了高雄六合夜市旁的酒店,放下背包,殺奔六合夜市時,已是午夜時分。兩年中,已是兩次來高雄了。去年過來時,六合夜市有些蕭條,攤位老闆都有些無精打採,遊客稀少,很多的攤位閒置。記得當時與過魚片的老闆交談過,老闆慨嘆近幾年生意大滑坡。
  • 我愛小吃:臺灣小吃巡禮-高雄光華夜市輝哥鱔魚面
    臺灣夜市文化由來已久,是早期廟會和市集的延伸,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製造業蓬勃發展,如同現在的東莞一樣處處工廠林立,下班後的工友小白領們的消遣需求使夜市蓬勃發展開來,而今發展到舉世聞名,從臺灣庶民的狂歡成為全世界吃貨的勝地。
  • 高清:「庶民美食」總匯——臺灣夜市
    2015年末,我們全家環遊寶島,也去臺北、高雄的夜市遊覽,看到臺灣龐大的夜市規模,領略了臺灣多姿多彩的夜市文化,當然,也品嘗了多種美味小吃,深感不虛此行。 臺灣夜市的緣起與規模。夜市在臺灣有逾百年的歷史,據《臺灣日日新報》資料記載,早在1908年,有人在鳳山廳旗津天后宮廟前空地設夜市,營業時間為18時至24時。
  • 臺灣「十大夜市」網絡票選 高雄六合人氣最高
    新華網臺北8月16日電 臺灣「十大特色夜市」的評選在島內「激戰」正酣。16日凌晨結束的網絡票選,高雄市六合夜市獲「最具人氣」之冠。此次網絡票選共持續27天,六合夜市一舉拿下網友認同的「最具人氣」「最環保」「最友善」「最有魅力」「最好逛」5項第一,臺北士林夜市贏得「最美味」之冠,其餘指標屈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