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陳盛鍾 文/圖
海都訊 今後,市民開立銀行帳戶,除了到銀行櫃檯或自助發卡機辦理外,又多了一種「線上」渠道。昨日,海都記者了解到,從上個月起,中國銀行已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中銀易商等電子渠道,全面推出了個人遠程開戶服務。
有業內人士表示,推出遠程開戶是一項重大的金融創新,極大地提高了服務效率,對發展普惠金融有明顯促進作用。
線上開戶3分鐘搞定
中行莆田分行個金部工作人員小林告訴記者,從4月份起,客戶持在中行合作銀行開立的全功能個人銀行借記卡,登錄中行官方網站或下載遠程開戶手機APP,足不出戶便可在線上實時開立帳戶。目前,與中行合作的銀行包括工行、農行、建行、交行,今後還將持續增加。據透露,申請者必須年滿16周歲並持有二代身份證,目前可遠程開立的帳戶包括中銀E財帳戶(Ⅱ類帳戶)和中銀E捷帳戶(Ⅲ類帳戶)兩種帳戶,其可辦理存款、購買相應金融產品,並可實現限定金額消費和繳費支付等。
昨日,記者登錄中行手機銀行,體驗個人遠程開戶服務。開戶申請分成帳戶綁定、完善個人信息和設置開戶三個步驟,首先點擊中行手機銀行「電子帳戶開戶」專欄,將二代身份證、綁定的銀行借記卡置於拍攝框內,系統會自動識別並生成文字信息,同時還會發送驗證碼到手機上,驗證申請者是否具有真實開戶意願。其後,根據系統提示,在線填寫完相關信息後就完成了申請,不到3分鐘就全部搞定。
遠程開辦帳戶會不會有風險呢?中行方面表示,銀行在風險管控方面十分嚴格,開辦帳戶時不僅需要聯網核查、同名驗證、第三方驗證,還要手機驗證碼進行簡訊驗證。同時,同一客戶僅能開立一個Ⅱ類銀行帳戶,且該帳戶必須綁定一個他行Ⅰ類銀行帳戶。Ⅱ類銀行帳戶僅能與綁定帳戶之間進行資金劃轉,不能存取現金,消費和繳費支付也設定了單日累計支付限額。
Ⅱ、Ⅲ類帳戶不配發實體介質
2015年12月25日,央行發布《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服務、加強帳戶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建立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機制,根據開戶申請人身份信息核驗方式及風險評級,審慎確定銀行帳戶功能、支付渠道和支付限額,並進行分類管理和動態管理。以往通過銀行櫃面開立的帳戶劃為Ⅰ類銀行帳戶,而今後開戶申請人可通過櫃面、自助機具、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開立Ⅰ類銀行帳戶、Ⅱ類銀行帳戶或Ⅲ類銀行帳戶。
那麼,Ⅰ類、Ⅱ類和Ⅲ類銀行帳戶功能有什麼區別?人行莆田中心支行會計財務科相關人士介紹,根據央行規定,Ⅰ類帳戶是全功能的銀行結算帳戶,存款人可以通過Ⅰ類帳戶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轉帳、消費和繳費支付、支取現金等業務;Ⅱ類帳戶可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限定金額的消費和繳費支付等業務;Ⅲ類帳戶則僅能辦理小額消費及繳費支付。值得注意的是,Ⅱ類帳戶和Ⅲ類帳戶均不得存取現金,不能向非綁定帳戶轉帳,也不得配發卡、存摺等實體介質。
「刷臉時代」尚未到來
莆田金融學會許先生介紹,帳戶是銀行基礎的東西,隨著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櫃檯開戶方式已經無法有效滿足存款人多樣化的需求。此前,一些銀行已經陸續嘗試依託遠程視頻櫃員機VTM和智能櫃員機等提供個人銀行帳戶服務,為存款人開立和使用帳戶提供了更多便利。而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遠程開戶的推廣,極大地提高了服務效率,對發展普惠金融有明顯促進作用。
記者了解到,由於我國尚無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的基礎標準,央行已明確表示目前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暫不能作為核驗存款人身份信息的主要手段,但將支持有條件的銀行將其作為核驗存款人身份信息的輔助手段。這也意味著此前各金融機構以第三方支付機構推出的各種「刷臉開戶」、「指紋識別開戶」等新體驗,均暫不能單獨用於身份信息驗證,而只能作為開戶的輔助手段。
「儘管央行已經打破了面籤底線,但是真正的『刷臉時代』仍未到來。」某股份制銀行網絡銀行部負責人表示,通過電子渠道開立的帳戶核實手段相對單一,不法分子利用這一渠道假冒他人名義開戶的風險相對較高,所以央行輕易不能放鬆監管。不過,放開遠程開戶也是順應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趨勢,其將有力推動商業銀行的業務轉型和網際網路金融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