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觀潮的螃蟹」發布了一篇文章《「棘輪效應」最後毀滅了誰?——從古羅馬社會風氣的淪喪說開去》,引發網上關注與討論。人民日報客戶端、網易、今日頭條、新浪微博、百家號等數十家媒體平臺紛紛轉發,並引發網民大量熱議。
文章的核心觀點是:
社會風氣的淪喪遵從一種不可逆的「棘輪效應」,社會道德風氣坍塌了,再想重建良好的社會道德秩序就難上加難了。而社會道德的坍塌,反過來又影響整個經濟變質,拜金主義、奢靡之風和腐敗必將盛行。
對此,網民主要觀點有:
0
1
一是點讚「深度好文」並呼籲引起高度重視。
網民「馬媛」:以史為鑑,媒體應多宣傳一下這個,比不停報導那些一夜暴富的好多了。網民「帕瓦羅蒂」:很難得如《今日頭條》還能看到如此有血有肉的深度好文!網民「點一點」:《 今日頭條》中少有的一股清風,這樣有營養的文章不多見了。網民「上下求索」:這樣的好文,應該放到《人民日報》上!
0
2
二是認為精神文明建設至關重要。
不少網民表示:沒有精神文明的指引,物質文明如同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網民「汪海只魚」: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中國古已有之,在理論層面,我們一直領先於世界。網民「張德慶」:居安不能思危,無論多麼雄偉的大廈,都會傾覆。
0
3
三是認為媒體應擔負起引導社會風氣的責任和擔當。
網民「阿梁挖礦瀏覽器」:所以啊,媒體「心」要正!這社會風氣就能正。網民「緣」:這篇文章應該引起國內人高度重視。一方面一頓飯幾十萬,一塊表幾百萬,一輛車幾千萬,一幢豪宅幾個億.....各大媒體終日報導,津津樂道填塞受眾耳目。這樣做好不好?讓佔全國絕大部分辛勤勞動勉強維護溫飽的大眾怎麼看?網民「GWR」:驕奢淫逸之風不可漲。天價飯菜可以法律上不禁止,但媒體應當批判而不是追捧。
0
4
四是指出這一現象的典型代表,以示警惕。
網民「被牆的向明」:靠炒房和房租能發家,誰還樂意幹活?網民「第五顆北辰星」:終於知道房價為什麼降不下來了。網民「chuensiao」:不用說羅馬的,清朝就是最好的事例,比羅馬更適合研究從強至衰的過程,從騎馬縱橫天下的血性漢子到講究個吃,考究拎著的鳥籠,追求把玩的古物,尋求自得其樂。這是一個二百年的慢慢的,一點一滴,一個蟻穴,一個蟻穴的過程,有了現代科技,這個過程會非常非常的短。
0
5
五是認為應從制度設計上來預防和避免。
網民「永久安邦」:覺得還是要在制度設計上多研究防範。網民「上下求索」:社會風氣,必須從金字塔頂做起!
從網民的反饋看,如今有關的社會風氣話題確實已經成為一點就燃的「易燃品」。
近幾天的「霸座事件」就是典型的「易燃品」。繼前不久山東高鐵「霸座男」事件後,又出現了高鐵「霸座女」、火車「霸座嬸」事件,這種撒潑無賴式的霸座行為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雖然兩名霸座者最終都受到了相應處罰,並被列入徵信體系,但公民道德、社會風氣等問題也引發了人們深刻的反思和廣泛的討論。
據紅網輿情中心監測顯示,近期有關「霸座」事件全網共產生相關信息213244條。其中微博168891條,微信推文12951篇,客戶端12712條,網站數據5835條,新聞3657篇,論壇、博客也有相關輿情廣泛分布。9月20達到輿情峰值,當日全網數據量達93674條。
通過對網友評論的抓取與分析,「霸座女」「高鐵霸座」「黑名單」「霸座嬸」「治安管理」成為該類事件的熱點詞彙。從這些熱詞不難發現關於霸座、執法部門、處理結果等引發網友從不同角度熱烈討論。
從輿論的反饋看,首先是對此類不文明行為進行譴責。環球網《維護規則可以更「硬氣」一點》一文表示,在客運列車上,對號入座一直以來就是明確的規則,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霸座男」和「霸座女」振振有詞的背後,事實上並不是「無知」作怪,而是「無所顧忌」在撐腰。歸根結底,這類「特殊人群」的頭腦中,並不存在「規則」一說。@藍蘭覽瀾 :不用打馬賽克,這種人就應該公開。@寫真集子:竟然無法反駁,素質低得有理有據。
其次是認為對霸座的處罰力度過輕。人民網刊文《處罰霸座力度加強 網友表示再不管此類人會更猖狂》表示,從「霸座男」的事後反應以及其後接連出現的霸座事件來看,這種處罰力度顯然還不夠有力,尚不能起到足夠的警示作用。只有更嚴格的執法,才能讓一些人以自我意志解釋規則的「本能」得以改變。新民晚報刊文《火車「霸座者」接二連三,「執法必嚴」亟需到位》認為,雖然「霸座」這樣的行徑不能與殺人放火相提並論,但因之對此束手無策,聽之任之,毀壞的是公道,打擊的是人心,傷害的是法治。所以對此類公然對抗法律和社會公序良俗的無恥之徒,法律一定要嚴起來,執法者一定要硬起來。@中華吵架王:罰的太少自然又有人犯案啊。@皮膚科徐宏俊醫生:處罰太低,加入鐵路誠信黑名單,別半年了,多幾年吧。
三是認為應形成明確的規則。半月談刊文《「霸座家族」不能再繁衍生息了 期待警察執法權威加強》提出,擾亂公共秩序者為何不怕公共秩序的維護者?這背後暴露出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警察執法權威的弱化。警察不敢出手、嚇不住霸座者的原因很複雜,其中很重要一點是在執法糾紛中缺乏足夠的支持。北京青年報刊文《高鐵「座霸」再現 罰則明晰才能根治》表示,只要對此類事件的處置,不再根據是否曝光來定,而是形成一種剛性的規則執行氛圍,就完全不必擔心「座霸」會繼續橫行下去,變成「治不了」的頑疾。紅星新聞刊文《高鐵「霸座」只能事後懲戒嗎?》表示,只有讓受害者和現場工作人員能夠理直氣壯地向霸座行為說「不」,讓執法人員能夠挺直腰杆地當場處置不法行為,方能形成「不以惡小而縱容」的氛圍,進而對霸座及類似無賴行為形成威懾,讓社會更有序,風氣更良善,公眾更安全。
從數據以及輿論反響看,
這些事件的高關注度不但反映了社會風氣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現象,更是反映了人們對於這一問題的深惡痛絕。
如此高密度的霸座現象集中爆發,觀潮君不禁要問,我們這個社會怎麼了?
由此,觀潮君又想到了近年來一直受到輿論關注的廣場舞噪音汙染問題、碰瓷、插隊、中國式過馬路、遊客隨意破壞公共環境等一系列不文明現象,一再挑戰社會規則和道德底線。而當法律在這些領域缺失的時候,人們往往以「以暴制暴」「現報」的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等方式懲罰當事人,反映出社會輿論非理性的一面。
一些網民認為,這種不文明的社會風氣的形成,與傳統文化中遺留的糟粕、外來不良風氣以及市場經濟弊端的誘發有關;也有媒體從宏觀的角度指出,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對物質文明建設,已經嚴重滯後了。觀潮君不否認這些觀點,但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細節決定成敗,社會是由單個人組成,社會風氣的逆轉,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個體的人。而體現在生活細節裡的教養的養成,至關重要。
教養的養成,首先應該是家庭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教養孩子一點都不難,它只有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你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後就會孝順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家庭教育是最初始、最基礎的環節,然而家庭教育的前提必須是長輩有一套自身的社會道德標準,以身作則影響下一代。觀潮君發現,這裡存在一個悖論。一方面,下一代需要長輩正確的價值道德取向的實踐影響;另一方面,上一輩自身道德認知以及道德實踐存在缺失和缺陷,不能對下一代形成正向影響。所以,關鍵之處不是如網上所說的「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而是「人在變老的過程中如何變壞的」。
前些年,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背景下,在社會轉型、利益調整的過程中,傳統的道德文化呈式微之勢,新的文化價值體系則尚待構建和鞏固,這其中形成的某種道德「斷層」容易帶來負面影響,這也是「人在變老的過程中變壞」的重要原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是針對這種現象作出的重要論斷。
觀潮君還注意到,下半年以來中央相繼召開了全國組織、宣傳、教育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三次重要講話都講到了「立德樹人」的問題,強調幹部選拔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宣傳思想工作要突出育新人的使命任務,教育工作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體系。所有這些,都證明和凸顯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觀潮君相信,只要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優良傳統美德,人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人人為道德的大廈添磚加瓦,就會匯聚起強大的道德力量,讓道德之花結出文明之果,並最終扭轉整個社會風氣。
為此,觀潮君呼籲,全社會都應高度重視「塔西佗陷阱效應」和「棘輪效應」,越是經濟社會跨越式前行,越是需要重視精神層面的補位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