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解縉巧對下聯,成經典!

2020-12-13 顛覆歷史

說到對對子對得好的古人,我們通常會想到蘇東坡或是紀曉嵐等人,但是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很多比較厲害的人,只是名聲沒有上面那些人大,所以我們對他們就不是那麼熟悉,不過他們的才華是不會被埋沒的,就比如說明朝的解縉,解縉自幼聰慧,有「神童」之稱,關於他也有幾副經典的對聯。

據說,有個已經告老還鄉的李尚書,不相信解縉有如此高的才能,就舉辦宴席,請了解縉和一些高官權貴,想要當著這些權貴的面作詩考下解縉,奚落一下他,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首先,這個李尚書讓人將大門緊閉,只開小門,解縉到了李府,就讓他從小門進,不過解縉也是個有骨氣的人,豈能他人這般羞辱,就直直地站在大門口。

李尚書聞言走來說「小子無才嫌地狹」,解縉隨之答到「大鵬展翅恨天低」。李尚書一聽,暗暗心驚,對解縉的印象有了改觀,然後李尚書引了解縉入席,這時,權貴就發揮作用了,一權貴拿解縉父母的職業說事,讓他以此為題寫一對聯,解縉明知這權貴是故意為難自己,可還是面無波瀾的說出了「戶挑日月上街賣;手把乾坤日夜磨」,職業不分貴賤,我們更沒有資格去評說父母職業的不是,唯有給之以理解和分擔。

這個權貴碰了灰,另一個又來了,諷刺解縉穿綠襖「井裡蛤蟆穿綠襖」,解縉自然不甘,看到那人身穿紅襖,就強硬反擊道「鍋中螃蟹著紅袍」,真是一點虧都不肯吃啊。眾權貴合力使解縉難堪,最終卻無功而返,這時,李尚書作為壓軸出場了,李尚書出一霸氣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由此可見,這個李尚書還是有點真才實學的,難怪他會不服解縉,畢竟有才之人總是有點傲氣的。解縉怎甘落入下風,很快就答到「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

霸氣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解縉巧對下聯「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這副對聯上聯將天當棋盤,星星作棋子,下聯將大地作琵琶,路當弦,真是霸氣無比,讓人感到震撼難怪會成為經典。

相關焦點

  • 出個上聯,誰能對出下聯?千古絕對!
    天做棋盤星做子誰人敢下明朝翰林大學士解縉堪稱詩詞名家,他自幼聰明好學,7歲能詩善文,而且生性剛直。一次,告老還鄉的李尚書不信解縉有此高才,他宴請幾個權臣顯貴作詩,派人叫解縉前來應對,想有意當眾奚落他一番。
  • 大臣出一上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解縉的下聯堪稱經典
    天分屬於與生俱來之物,任何人都無法決定和改變,有人自幼聰明絕倫,有人相對平庸,解縉就屬於前者。解縉智商究竟高到何種地步呢?四五歲便能過耳不忘,聽一遍詩詞軍就可以一字不落記住,八歲時下筆成文,稱他為智商爆表毫不為過。
  • 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妙對
    這種想法很顯然是不成熟的,想要對好一副對聯,其實最主要還是要看對聯的意境是否高遠,所講的道理能不能給人啟發。如果讀者能夠看到我們的對聯,不由自主想到一些事情,或者有一些頓悟,這才是一副好對聯。 比如明代大才子解縉,可是出了名的對聯大師。但是這個稱號有很多人嫉妒,那些嫉妒之人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解縉還要高超,於是就故意地找茬,試探解縉的才學。
  • 女子出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下聯被路過的才子對出,堪稱妙對
    這種想法很顯然是不成熟的,想要對好一副對聯,其實最主要還是要看對聯的意境是否高遠,所講的道理能不能給人啟發。如果讀者能夠看到我們的對聯,不由自主想到一些事情,或者有一些頓悟,這才是一副好對聯。比如明代大才子解縉,可是出了名的對聯大師。但是這個稱號有很多人嫉妒,那些嫉妒之人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解縉還要高超,於是就故意地找茬,試探解縉的才學。
  • 千古絕對「天為棋盤,星為子,何人敢下」,下聯太經典,成為絕唱
    同樣的,古代眾多文人墨客們,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化圈子,他們喜歡吟詩作賦,喜歡鬥文舞墨,並且自成一派,自有風雅。其中「對聯」文化就是一種「鬥文採」的形式,他們運用自己的學識,利用滿腹經綸,與眾多有才之士「PK」,從而獲得名聲上的讚譽。在任何時代,最不缺的就是胸懷文墨之人,這種人才在古代尤為之多,因為古代重仕途、輕商賈。
  • 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各省網友下聯太經典!
    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各省網友的下聯太經典!中華文化上下傳承了五千年,直到現在都多世界各地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四大發明的出現,更是推動了整個歷史的發展進程。在這其中,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既包含物質文化,也包含小編今天要說的精神文化。在中華文明璀璨的文學長河中,對聯無疑是最明亮的一顆星。
  • 上聯一:閒人免進賢人進;上聯二:子兮子兮,今夕何夕?請對下聯
    上聯據說與明朝學士解縉有關,當時他應邀到朋友家赴宴,見到門上貼了半副對聯,上聯是「閒人免進」,下聯是「盜者休來」,當時他心領神會,就在上下聯空白處各補三字,於是就有了這麼一副對聯:上聯:閒人免進賢人進;下聯:盜者休來道者來。
  • 船尾拔釘,孔子生於舟末,下聯絕了
    話說解縉的聰明是出了名的,七歲的時候便已經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可性格就是太直,一次李尚書告老還鄉聽說了解縉這個人,他偏偏不信對方有如此高才,便專門請了幾個肚子重有墨水的權貴,又叫人把解縉叫來應對,本意是想奚落一番。
  • 經典對聯!上聯:水裡蛤蟆穿綠衣,下聯太經典了
    還有幾天就到中國人的傳統新年了,現在許多人家都在為置辦年貨忙上忙下,今天小編我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年貨裡的對聯。說道這對聯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家家戶戶過年前門後門那都是要貼上一副才行,即使是現在人工作壓力大,節奏快但是也不能忘記貼對聯這個延續千年的傳統項目。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一出,人人稱讚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的一副妙對,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一出,人人稱讚,這是怎樣的一副精彩下聯呢? 一、對聯的基本常識 與詩詞相比,對聯在對仗與平仄上有較高的要求,尤其一些比較「正規」化的對聯,更需要對仗工整、平仄協調。
  • 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 網友的下聯太經典了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其中上聯和下聯必須要對仗工整,平仄相符,意境結合,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好的對聯。歷史上對聯高手有很多,比如北宋的文豪蘇軾和佛印和尚,明朝的解縉和唐伯虎,而清朝則有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可能很多人會對乾隆有所疑問,乾隆不是寫了四萬首詩都沒有流傳嗎,寫對聯能有多厲害?
  • 上聯:三星白蘭地;下聯:五月黃梅天 100個無情對,超有趣
    所謂無情對,又名羊角對,即上句和下句各自順理成章,字詞對仗工穩,而內容意境卻各不相干,風馬牛不相及,且相差越遠妙趣越濃;愈不相侔,愈成佳構。無情對產生於明代,大約有600年的歷史。明代黃和友人作的「鱔血黃泥地,羊脂白玉天」一聯開無情對之先河。無情對在晚清士大夫中作為一種文字遊戲極為興盛。
  •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文/江南煙雨夜行人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成為了一個能夠讓各類人都登上的大舞臺。普通百姓,文人官員,皇帝王侯,只要擁有基本的對聯常識,沒有誰會受到限制。因此,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事、一物、一人,都有可能催生一副對聯。越是飽讀詩書的人,越是如此。歷史上流傳下聯的故事當中,少有讀書人在一起而不吟詩作對的。宋朝大才子蘇軾和朋友在一起時,往往都會對上幾句,娛樂消遣。比如他又一次和黃庭堅下棋,旁邊有棵松樹,掉了個松子在棋盤上。
  • 女子徵婚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紛紛對下聯,到底誰贏了?
    可是古代卻沒有這麼多豐富的娛樂活動,平時人們聚集在一起,無非就是喝酒吃肉聊天,那些文人墨客在一起,就想到了吟詩作對。所謂吟詩,就是以某種物品或是風景為主題,然後每個人寫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詩中的內容如果能引發大眾的共鳴,就會成為千古名句。而所謂的作對,可不是我們常說的那個人與我們作對(敵對),這裡說的作對就是對對聯。
  • 才子下聯:「子在右,女在左,世配定好人」皇帝上聯才絕妙!
    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時候,明朝的大才子解縉到京城參加科舉考。朱元璋非常重視明朝的人才選拔,所以朱元璋重視每一次殿試。沒會的科舉,朱元璋都要親自選狀元。在殿試上,解縉表現最突出,解縉的寫的文章觀點突出,用詞嚴謹,一氣呵成,字跡工整。朱元璋想要讓解縉當狀元。但是朝中有些官員不同意,他們認為解縉文章的觀點過於激進,有誇大其詞的嫌疑。
  • 乾隆出上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才子的下聯太經典
    ,又叫「春聯」,而後以此為制,漸漸形成了一種文化,於兩宋時期發展起來,到了明清兩朝尤為盛行,成為了上至當朝帝王,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歡的傳統文化之一,特別是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號召之下,每逢除夕,家家戶戶開始了貼對聯的習俗,這一傳統也一直流傳至今!
  • 新娘受辱自盡前留一下聯,海瑞聽後說:能對出上聯的人就是兇手!
    說起公正廉潔、敢上鬥權貴,下伸民冤的清官,海瑞是歷史為數不多的一個,很多冤案錯案,到了他手上,真相都能夠大白於天下。民間也因此,稱其為「海青天」!
  • 大臣一上聯:「井裡蛤蟆穿綠襖」,解縉怒懟下聯,瞬間尷尬了
    於是,就站在大門不肯移動,李尚書聞訊趕來,說道:「小子無才嫌地狹」,解縉當即回應道:「大鵬展翅恨天低」,聽了解縉的下聯,李尚書大吃一驚,心中暗暗感到不妙,這小神童還真厲害,不是白叫的。急忙下令打開大門,讓解縉進來。
  • 上聯「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下聯讓人拍案叫絕
    在周星馳經典喜劇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有一個情節讓人記憶深刻,周星馳飾演的唐伯虎與谷德昭飾演的「七省文狀元兼參謀將軍,人稱對王之王」的對穿腸在對對子上面的較量,成為這部影片中最為精彩的橋段之一,即便是二十多年過去了,還是有很多人能夠將兩人的對子脫口而出地背誦出來。
  • 古今四十副絕妙對聯,最後一個下聯無人對出
    7、效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8、王不出頭誰做主?吳雖有口只談天。9、雲鎖高山,哪個尖峰得出;日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10、一史不通難做吏,二人相聚總由天。18、天當棋盤星作子何人敢下,地作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19、千年老樹為衣架,萬裡長江作浴盆。20、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21、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帖翰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