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大墓,考古隊花19年沒找到,農民大喊:我知道在哪裡

2020-12-27 騰訊網

導讀:據《史記》、《資治通鑑》等史料記載,陝西鳳翔古稱雍城,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曾在此建都將近300年,嬴政(秦始皇)繼任秦王的大典就在雍城的大鄭宮舉行。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陝西省考古隊就曾多次前往鳳翔周邊,尋找秦國時期的都城遺址,經過幾十年的勘探,已經基本摸清了古雍城遺址的大小、範圍,並且出土了大量的秦朝文物。雖然發現了古城遺址,但秦朝王室的陵墓卻一座都沒有發現,考古專家介紹說,先秦時期帝王陵墓流行「不封不樹」,所以很難發現。

1974年,在陝西臨潼驪山腳下,幾位農民打井時意外發現了秦始皇兵馬俑,隨後的發掘震驚中外,兵馬俑的發掘也讓沉寂了幾十年的陝西考古再次火熱起來。為了配合研究兵馬俑,找尋秦國祖先的起源,陝西考古隊再次來到鳳翔,希望能夠尋找到秦國的帝王陵墓,可是一連發掘幾年,考古隊幾乎走遍了鳳翔的每個角落,依然一無所獲。

就在考古隊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鳳翔的農民突然找到考古隊,說他知道哪裡有一座古代的大墓。原來在1976年,家住鳳翔縣南指揮村的一位村民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在村外的一塊荒地上取土時,意外挖出了很多帶有顏色的土塊,並且像是被人夯實過非常堅硬。此事傳出來後,一些村裡的老人告訴他,村外的這塊荒地「很瓷實,寸草不生」,幾十年來,就算是風調雨順,這塊地上的莊稼也長不好,久而久之就荒廢了。

五十年代時候,考古隊發掘雍城遺址時,這位村民多次在考古隊進行幫工,久而久之了解了一些考古、墓葬方面的知識,認為這塊不尋常的地下很可能有古墓,於是才找到考古隊上報的。

這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傳到考古隊之後,立刻引起了注意,因為在考古界流傳著找墓要看「草色泥痕」的說法,古代在修建大型陵墓時,都會對填土和封土進行特殊的處理,在進行夯實,考古隊將這種土壤稱為「五花土」,如果某處發現了這種「五花土」,那下面很可能埋著有墓葬。

一支考古隊很快來到了南指揮村,在對村外的荒地進行勘探之後,果然發現了一座帶有兩條墓道和大型墓室的「中」字形大墓。在接下來的鑽探中,洛陽鏟還帶上來了大量的青膏泥,以及木頭碎屑,據此考古隊判斷下面的大墓應該使用了「黃腸題湊」,在古代的鳳翔,能夠修建如此奢華大墓的,只有秦國的國君。那麼這座大墓下面,埋葬的到底是哪一位秦國國君呢?

經過發掘,考古人員發現這座大墓歷史上多次被盜,光是發現的盜洞就有200多處,墓中隨葬品幾乎被盜一空。在先秦時期,記載墓主人身份的銘文一般都刻在青銅器上,但這座墓中的青銅器全部被盜墓賊盜走,這給接下來確認墓主人身份增加了很大的難度。不過在清理墓主人的內棺時,考古隊發現了幾件石磬殘片,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些石磬上竟然刻有銘文。

經過仔細清理,考古人員發現石磬上一共有銘文290多個,內容說的是一次秦國宮廷的盛大宴會,而這座墓的主人正是這次宴會的主人。通過銘文中「共桓是嗣」幾個字,歷史專家破解了墓主人的身份。

專家解釋說,「共桓」指的是秦共公和秦桓公,「是嗣」的意思是指繼承人。根據《史記》等史料記載,秦共公和秦桓公之後的繼承人是秦景公。至此,這座中國迄今為止發掘的最大墓葬的墓主人身份終於真相大白,他就是秦國第十四任國君,秦始皇第十八代祖先秦景公。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山西農民打井挖出許多磚頭,考古隊發掘墓葬發現中國人的血統變遷
    1965年初冬,大同市南郊區石家寨村幾位農民在村西南打井,刨了幾鎬gǎo沒多久,突然碰上了堅硬的東西,大家一起使勁挖出後發現它們都是許多磚頭,上面居然還有字,每個磚頭都寫著陽文「瑯琊王司馬金龍墓壽磚」十字。
  • 人物丨荒野青春:海昏侯墓考古隊裡的年輕人
    圖/CFP  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為止發掘的保存最好的列侯等級墓葬,其主墓、墓園的完整性,在全國獨一無二。  海昏侯墓考古隊裡,有一半都是年輕人,他們共同的特徵是:男,28歲上下,科班出身,高學歷,單身。  這群年輕人久居荒野,工作環境枯燥、清苦,他們專注、細緻,也願意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自我解嘲,打發空閒的時光。
  • 辛追墓出土一鍋「蓮藕湯」,考古隊嘆為觀止,沒多久卻神奇消失了
    這篇文章中我們再來介紹一件古墓發生的奇怪事情,不知道的還以為墓主非常的好客呢,居然能請2000多年後的考古隊喝「蓮藕湯」呢,說起來也真的是令考古隊嘆為觀止了。而這座墓葬就是大名鼎鼎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在馬王堆1號漢墓中,也就是辛追墓可以說是整個馬王堆漢墓中最為豪華的,就連老公利倉的墓主也無法和她進行相比,其實應該可以肯定的是利倉死前不願意找大量陪葬品為自己陪葬,估計是非常的怕盜墓賊偷盜自己。
  • 羋月墓至少損失了1000件文物:我很抱歉
    中國的秦始皇墓對考古學家非常有吸引力,因為秦始皇墓畢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皇帝的墓。然而我們都知道,儘管秦始皇陵墓非常吸引人,但很難被發掘出來,兵馬俑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原來,兵馬俑中的每一個陶俑都有非常鮮豔的顏色,但由於考古技術和經驗的缺乏,導致了後來的悲劇。因此如果祖龍墓出現同樣的問題,誰也不能承擔責任。
  • 考古隊挖到湖北大墓,竟出土一件「英文磁帶」,專家:太丟人了!
    考古隊挖到湖北大墓,竟出土一件「英文磁帶」,專家:太丟人了!,一挖就挖了2年!湖北第一大墓」終於顯現出了它的全貌:佔地670平方米,龐大無比。 通過墓中的文物遺留,專家們發現此墓正是唐朝時期的一座大幕,不過墓內的一件東西卻讓專家們大呼:太丟人了,原來在墓中,專家們居然發掘出了一盤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英語磁帶,可惜內部已經被損毀
  • 菏澤挖出「黃腸題湊」大墓,木材超過3000立方米,墓主是西漢太后
    說起黃腸題湊,我們一般都會想到的是漢朝時期的墓葬,的確黃腸題湊是漢朝時期貴族的標配,而且一般的貴族都沒資格享用如此高規格的墓葬,大家知道考古到現在為止
  • 江西古墓現22位「裸葬」少女,考古專家:墓主人生前很會享受|考古隊|徐王|徐國_新浪新聞
    在上報了國家文物局之後,江西省考古隊2007年初開始對大墓進行正式發掘。當考古隊經過數個月的連續奮戰清理完大墓的封土時,暴露出來的墓穴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因為在滿是泥水的墓穴中,密密麻麻的擺滿了47口棺材(1大46小)。通過仔細清理,考古隊一共在墓葬中發現600餘件文物,根據墓葬規模和形制,考古隊推斷這應該是一座周朝時期的大型墓葬。
  • 最神秘的「東方金字塔」,總共9層樓,考古隊為何只敢挖前兩層?
    其實很多看過《鬼吹燈》的人都會很熟悉的,它就是著名的九層妖樓,也叫做血渭一號大墓,這名字一聽就知道這座墓葬非常的不簡單。其實在九層妖樓的周圍還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墓葬,估計不下於200座,感覺有點陪葬墓的意思,而九層妖樓到底神秘在了哪裡呢?
  • 3000年大墓現世揭開了謎團
    大家知道大象都分布在哪些區域嗎?主要都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亞及東南亞等地區,而我們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也是有的,比如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至於其他地區自然是沒有的了,但是有個問題來了,那就是為何河南會被稱為「豫」呢?
  • 隨州農民梁升法:是我發現了曾侯乙墓(圖)
    歲的農民梁升法,是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隨州曾侯乙墓的第一人,從而填補了曾侯乙墓研究的一項空白。22日,筆者採訪了梁升法,他向世人打開了這段塵封25年的歷史記憶———  3月22日,在隨州市曾都區南郊擂鼓墩7組梁升法的家裡,筆者見到了這位曾侯乙墓第一發現人。
  • 北京挖出一座詭異古墓,打開棺蓋的一剎那,考古隊倒吸一口涼氣
    李蓮英死後被埋葬在北京,之後的幾十年中,李蓮英墓都還是安然無恙的,直到1966年的時候,李蓮英墓被意外挖掘了出來,當時北京恩濟這邊在進行施工建設,為此請來了許多的工人在作業,
  • 467年,浙江「神秘」家族世代守護一座明代墓!
    我有個堂姑,現在身上還有狼咬過的傷疤。你說我有什麼樣的毅力或精神,這就是家族裡來的。我奶奶告訴我,你做不到光宗耀祖,但你要讓祖宗發揚光大。我默默無聞,什麼都沒有,我就要以祖宗為自己的仰望目標,我要守護他,發揚祖宗留下的文化狀態。至少不能讓下一代不知道這裡有人守墓了。
  • 河北發現唐代第一大墓,挖出一盤英語磁帶,讓考古專家顏面掃地
    楊貴妃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被稱為中國四大古典美女之一,在以胖為美的唐朝,身材豐腴的她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特別寵愛,在後宮也是獨霸一方,楊貴妃在此期間,認了一個乾兒子,他是唐朝歷史上有名的叛將安祿山。
  • 一炮炸出千年漢墓,出土一件大碼「孕婦裝」,專家:墓主是大胖子
    金縷玉衣是漢朝皇室的標配,當然了必須是皇帝或者一些高級貴族才有資格享用的,考古了這些年,在漢墓中的確是出土了不少的金縷玉衣,但要說哪一件金縷玉衣保存的最為完好,那相信考古專家會一致的認為是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
  • 圖坦卡蒙墓,打開埃及古文明印象
    周圍的法老陵墓早被瘋狂盜掘,圖坦卡蒙墓卻幸運地在沙漠中安穩度過了3200多年。墓中出土了超過5000件的豪華陪葬品,讓只活了19歲的圖坦卡蒙成為當今人們最熟知的法老。可以說,今人對埃及古文明的印象,基本都來自這座法老墓。
  • 一座古墓曾被王莽平毀,考古隊趕到:千隻燕子為墓主銜石埋骨
    一座古墓曾被王莽平毀,考古隊趕到:千隻燕子為墓主銜石埋骨 這座古墓為定陶靈聖湖漢墓,被評為2012年的現「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靈聖湖漢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據悉此墓原本為3座大型封土墓葬,不過早年被平毀,後來為了加強對墓區保護,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菏澤市文物管理處等聯合組成了考古隊,在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之後對此墓進行了清理髮掘。
  • 農民查縣誌盜墓,還真盜了一個大墓,結果將無價之寶賣成白菜價
    農民查縣誌盜墓,還真盜了一個大墓,結果將無價之寶賣成白菜價前言:孔子的故鄉就是山東曲阜,這裡也是歷史上多個朝代魯王生活的地方,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古城,自然也就人才輩出,但是總是會出現一些投機倒把之人。在2007年,被刑滿釋放的李老大,最終還是本性難移,想要找個正八經的工作為生,但是卻總是想要賺錢,為了能狂撈錢,於是就找來在監獄認識的朋友,一番合計,想要進入收藏市場,想要去幹票大的!於是乎,就開啟了一場盜墓的旅程。幾個人前往到了市場裡瞄著鐵線,撬棍多種工具,在深山老林之中,不管黑天白日的摸索。就是因為多日的無收穫,於是就找到了「高人指點」。
  • 黑洞下冒出一道綠光,考古隊挖掘後,出土中國最貴的「菜盤子」
    陝西省那絕對是我們中國的第一文物大省,特別是西安地區,畢竟是十三朝古都,除了西安之外,寶雞出土的文物和墓葬也是非常的多,而且寶雞還擁有著「青銅器之鄉」的美譽呢。事情發生在2003年年初的寶雞常興鎮楊家村,當時這邊有5個老鄉在村中磚廠上班,就在1月份的19號,這5個老鄉在距離磚廠的半坡上挖掘泥土,沒想到的其中一個叫做王拉乾的老鄉,一鋤頭挖出一個黑洞,到算不上很大,大概和一個拳頭差不多大。
  • 地裡莊稼老是長不好,農民一鏟子下去,挖出一古墓震動考古界!
    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古稱雍城,公元前677年,秦國遷都至此,雍城有294年都是秦都,秦國有19位國君都葬在這裡。沉睡了兩千多年,這些秦國古墓現居何處呢?據史料記載,「秦寧公葬西山大麓,故號秦陵山也。」陵山即現在鳳翔縣的靈山。
  • 浙江考古挖到宋代大墓,卻被一老漢竭力阻攔:這是我家祖墳
    在中國偏遠地區,一些厚葬習俗依舊被保留延續著。而在古代封建時期,越是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在其去世後他的陪葬品也越是豐厚,中國人也一直延續這樣的傳統和習俗,只要逢年過節的時候,子孫後代都會給自己的祖先上香祭拜。這種方式其實也就是祈求著先人能夠保佑後人安康吉祥。所以我們要說的故事也與之有關,浙江考古挖到宋代大墓,卻被一老漢竭力阻攔,因為那是他家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