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明,其中對於喪葬禮儀之事更是十分重視。比如,古人認為人死後是可以復生,所以大部分古人都樂此不疲地執著於自己的身後事,不惜花重金請來風水大師,為自己尋覓一塊風水寶地興建自己的墓地,讓後人沾福。古人認為祖墳風水的好與壞,是能夠保佑一個家族興旺發達與否的關鍵,其實這就是典型的封建思想。在中國偏遠地區,一些厚葬習俗依舊被保留延續著。
而在古代封建時期,越是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在其去世後他的陪葬品也越是豐厚,中國人也一直延續這樣的傳統和習俗,只要逢年過節的時候,子孫後代都會給自己的祖先上香祭拜。這種方式其實也就是祈求著先人能夠保佑後人安康吉祥。所以我們要說的故事也與之有關,浙江考古挖到宋代大墓,卻被一老漢竭力阻攔,因為那是他家祖墳。
盜墓風氣嚴重
上世紀後半期,浙江地區的盜墓風氣越來越猖狂,甚至出現了十墓九空這樣的場景,這也導致了我國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就這樣流失在了海外,成為了外國人手中的玩物和炫耀的資本。這也逐漸導致了對浙江歷史研究造成了嚴重且無法挽回的損害,浙江文物部門在向上級領導反應後,立即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開會討論過程中,決定用最快速度成立專家考古隊,對浙江境內所有被挖掘或未被挖掘的古墓,進行勘查和搶救性發掘工作。當專家組一路勘察來到了黃巖地區的期間,無意中發現了一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古墓,但令專家疑惑的是,這座古墓的所在地周圍,竟全是附近村民的祖先墳地,並且在附近還發現了挖掘痕跡和大量的盜洞。
搶救性挖掘
考古隊當即決定,對眼前這個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和保護工作,就在隊員們匆忙準備好挖掘的時候,當地衝上來一位名叫趙文喜的老農,氣勢洶洶地帶著自己的家人趕到了挖掘現場,並大聲喝止考古隊,聲嘶力竭地說道:這是我自己家祖先的墳地。老人情緒失控,聲淚俱下地又說道:「這是我們家的祖墳,你們怎麼可以隨便地就挖了我家祖墳,這樣你讓我們這些子孫以後怎麼還有臉面對自己的先人,面對自己的祖上。」
考古隊一開始並未放心上,認為這個老頭就是來賊喊抓賊的,所以也沒當真,隨即把他趕在了一邊,但是老人不肯罷休,甚至還拿出了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身份,這個證據就是自己家的族譜,考古隊仔細查對,結果發現還確實是別人家的祖墳,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尷尬至極,考古隊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不知所措,無奈之下只能暫時停下工作,立馬請示上級。
而上級領導下來的結果就是,這座墓穴已經過勘探辨認,它有800多年的歷史,這是國家重要的文物,有權利對它進行發掘和保管,希望他不要阻攔考古隊繼續進行研究和挖掘。老人一聽,既然這個墓地如此重要,而他也是明是非之人,認為這也是為國家做貢獻,無奈之下只能答應了。
撥開迷霧
經過長時間的挖掘搶救工作,專家們初步認定這座古墓可以追溯到宋代,墓穴具有宋代高辨識度的特徵,因為墓室結構是由青磚和白膏石組成。最重要的是,考古隊在一處不起眼的角落發現了墓志銘,根據墓志銘提供的記載寫到,這座墓的墓主人竟是當年杯酒釋兵權,開創宋朝的宋太祖趙匡胤的第七代玄孫趙伯澐的墓地,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小小的一塊墓地,竟會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而更為感到驚訝的是老漢,他也萬萬不敢相信,自己的祖先居然是赫赫有名的宋太祖趙匡胤。
結語
與此同時,考古專家經過慎重的查驗也確認了此墓的真實性,原來趙匡胤當年退位之後,皇權落在了弟弟手裡,這也讓趙匡胤的後世子孫生活並不是很好,一直東躲西藏,後世子孫也是為了躲避戰火只能選擇逃往南方,後來就這樣四零八落地散落各處。而老漢的祖先趙伯澐一族就這樣來到了台州,在黃巖縣就此隱姓埋名紮根生活,這也就是為什麼老漢及其兒女也都不知道,原來自己祖輩呵護的祖墳和自己祖先竟然會跟趙匡胤這樣的大人物扯上關係。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