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過其中有一個行當,發展歷史悠久,但是即便是做得再好,也要被人人喊打,那就是盜墓賊。
不管什麼時候,挖人祖墳這樣的缺德事情都是要被嚴懲的,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卻很奇怪,他不挖別人的祖墳,卻跑去把自己祖墳給挖了。別人都是修整自家祖先的陵墓,為什麼偏偏這個人要做這樣有辱先祖的事情呢?
後來這個人還被抓了起來,這其中究竟有哪些隱情呢?這事還是要從頭說起。
這起挖自家祖墳的事件發生在2006年的陝西。大家知道,陝西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之地,地下埋藏著許多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寶貝。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過去陝西常常發生一些盜墓案件。
說到這裡,大家也許已經猜到了,這起挖自家祖墳的事件就與古墓中的寶藏有關。這起案件中,牽扯到了國家一級文物三件、二級文物11件、三級文物49件,是一起震驚全國的盜墓大案。接下來,我們就一同來了解其中的詳細情況。
北宋年間,有一位叫做呂通的有學之士在朝廷中擔任太常博士。他本是河南汲縣人,不過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呂通死後被葬在了陝西省藍田縣,在他之後,呂家後人中又出了四位進士,分別是呂大防、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他們被人稱為「一門四進士」,又叫「呂門四賢」,這些內容,在《宋史》當中均有收錄,且每人均有立傳。
「呂門四賢」死後,全部安葬在了藍田縣的呂氏家族墓中。在當地,許多呂姓人皆為他們的後代。這些人以祖先為榮,小心維護祖先陵墓,一直到2006年,家族中竟然出了一位為了錢財而盜取自己先祖陵墓的人。
當時有人報案,說村裡的呂氏陵墓被人破壞,考古專家聞訊立即趕赴現場。經過考古專家現場鑑定,該墓就是「呂門四賢」中一位的家族墓葬,其中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具有極高的考古和藝術價值。
當地公安機關非常重視,立即組織力量偵查破案。案件倒也不難破獲,沒過多久呂富平等人就被逮捕了。在這些盜墓賊當中,呂富平就是當地的呂氏後人。他們被逮捕之後,墜毀的贓物也有不少,其中還有宋代鑲銀青釉執壺、鑲銀花口青釉刻花缽、宋代「政和」銘三足歙硯等國寶級的文物。
這起案件震驚全國,且不說牽涉到這麼多的珍貴文物,關鍵是誰也沒想到盜墓賊竟然是墓主人的後人。
對此,呂富平也表示非常後悔。當時他43歲,一事無成。小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宋朝宰相,當時地位顯赫非凡。村裡的老人們經常聚在一起聊這些事情,呂富平自小聽這些故事長大,卻沒有對祖先充滿敬意,而是長大之後打起了挖祖先陵墓的想法。
被抓獲之後,呂富平依然不肯認錯。他狡辯說,自己只是想要實地考察一下,好休整祖先的陵墓。隨後,他又改口說請人看了風水,說是要為祖先遷墳到別的地方。這些說辭聽起來都十分好笑,又如何能夠蒙蔽得了公安機關呢?
隨著接下來的審訊,呂富平最終說出了實情,實際上就是自己缺錢花了,早就想打盜墓的主意。雖然自己也知道挖祖墳不對,何況還是自家的,可奈何其中的寶貝誘惑太大,自己抵擋不住。
最後,呂富平被依法定罪。而在定罪之前,呂富平懊惱大哭。他希望自己被判處死刑,這樣就可以不回到村子裡了,他知道,如果自己以後回到村裡,等待自己的將是全村人的指責。
更何況自己還有妻兒,一家人都無法再抬頭做人。一步錯、步步錯,儘管呂富平追悔莫及,但是大錯已經鑄下,誰也改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