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墳被挖,後人能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0-09-05 紹興二十年做忍史

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後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的,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為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

  【案情】

  2009年8月,黃家村小組進行新農村建設,把一片古墓地推平。該古墓地年代久遠、比較雜亂地分布在山水灣(地名)一帶,在此地葬有袁家村小組村民自明代至民國期間已故先輩共98人。事後,袁家村小組村民十分憤怒,認為黃家村小組挖其祖墳的行為是對其極大的侮辱,遂要求黃家村小組給予精神損害賠償金。

  【分歧】

  袁家村小組村民作為該古墓地後人,是否有權要求黃家村小組給予精神損害賠償?

  第一種意見認為,無權要求給予精神損害賠償。該古墓地年代久遠,最遠至明朝、最近也到了民國,袁家村小組村民和該古墓地被葬先人並無較近血緣關係,不屬於我國關於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相關法律規定的範圍之內。

  第二種意見認為,有權要求給予精神損害賠償。該古墓地葬有袁家村小組村民98位先人,雖然袁家村小組村民和古墓地已葬先人並無較近血緣關係,但黃家村小組推平山水灣古墓地的行為,違反了我國民法中關於公序良俗原則的規定,與社會公德相違背。

  【分析】

  筆者贊同第一種觀點,理由如下:

  一、精神損害賠償是民事主體因其人身權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遭受精神痛苦等無形損害,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形式的賠償等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簡而言之,精神損害賠償就是侵權民事責任中的一個具體形式,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之後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它與人身損害賠償、財產損害賠償共同構成了侵權責任的基本形式。該案中,黃家村小組的行為已經侵害人死者的人格利益,這種人格利益即為社會公共道德。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因下列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可見,司法解釋已經明確規定了對死者遺體、遺骨非法利用、損害,或是違背公序良俗,侵害死者遺體、遺骨構成侵權的,可以責令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在該案中,黃家村小組的行為顯然已經構成了對死者遺體、遺骨的侵害,也給死者親屬們造成精神上的傷害。因此,黃家村小組應當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三、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之規定:「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後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的,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為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在該案中,袁家村小組村民作為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或近親屬,依據該條規定其有權提起訴訟。

  綜上,本文筆者認為,袁家村小組村民有權提起訴訟,黃家村小組應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相關焦點

  • 祖墳被毀,近親屬可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為了報復,錢某在孫某兒子結婚當天,到孫某家的祖墳搞破壞,將孫某家的祖墳挖開,使棺槨裸露。孫某得知後非常生氣,便將錢某告上法庭,要求錢某承擔損失並賠償精神損失費。錢某同意賠償因恢復墳墓的花費,但是拒絕支付精神損失費。
  • 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能否繼承或讓與,有何法律規定?
    有的當事人會在受到侵權行為的傷害之後提起訴訟,在訴訟請求中很多當事人都會要求侵權行為人承擔精神損害賠償。那麼,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能否繼承或讓與,有何法律規定?網友諮詢: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否可以讓與或者繼承?
  • 侵害物權,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想問的是,王劉英認為砌牆行為侵害了其人格權,他能否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 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請求權可以繼承嗎
    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
  • 只有侵權責任才能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明年起違約責任也可以!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大家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那就是精神損害賠償只能由侵權責任中的受害人才能提出請求,違約責任的守約方則不能提出。於是就形成了在當事人提違約責任更有利的情況下,為了獲得精神損害賠償卻只能請求侵權責任的狀況。
  • 重慶離婚律師:被出軌起訴離婚能否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被出軌了,如果起訴離婚能否主張損害賠償?重慶婚姻家事律師結合辦案經驗,談談這一婚姻生活困境。法律角度:被出軌了我如果起訴離婚能否主張損害賠償?夫妻之間互相忠實不僅是傳統美德,也是法定義務。在審理過程中,劉先生提交了其妻子王女士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出軌的證據,要求與王女士解除婚姻關係,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金5萬元。法院審理一審、二審法院均認為,王女士違背夫妻忠實義務的行為對劉先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傷害,其理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
  • 民法典小課堂|⑮特定物被侵害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工人在為周某家裝修家族宗祠過程中,因重大過失將周某家族的唯一族譜損壞,周某能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說法】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
  • 論強姦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
    對於強姦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我國目前的立法尚屬空白。無論是從撫平被害人的傷痛、體現犯罪人與司法體系對被害人人格、價值的尊重,還是鼓勵被害人舉報犯罪、而至強姦犯最等方面考慮,我國都應該明確賦予強姦犯罪被害人精神損害請求權且精神損害賠償訴訟宜採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程序審理。  對強姦犯罪被害人精神損害賠償,西方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對此早已確認。
  • 民法典小課堂(十五)特定物被侵害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工人在為周某家裝修家族宗祠過程中,因重大過失將周某家族的唯一族譜損壞,周某能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說法】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
  • 重慶律師:什麼是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麼?
    民法規定了三種損害賠償類型,即人身損害賠償、財產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前兩種大家都有一定了解,唯獨這「精神損害賠償」不太清楚,所以,今天小瀚就給大家講講。什麼是精神損害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神損害賠償的範圍有哪些?
  • 《民法典》解讀十六:損害賠償
    該部分第1183條規定:「侵犯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關於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主體,《民法典》第1183條將其稱為"被侵害人",但在直接受害者的表述中使用了"自然人"的表述。《侵權責任法》第22條將直接受害者描述為「另一個人」。
  • 祖傳畫像被毀壞,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 民法典解讀之侵權編
    長江網1月9日訊(記者耿珊珊)祖傳畫像被毀壞,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民法典規定,侵害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葉先生家裡存有一張一百多年歷史的祖宗畫像,每年大年初一,大家都要共同拜祭。
  • 民法典中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新規探析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六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格權並造成嚴重精神損害,受損害方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影響受損害方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該條突破了傳統違約責任與精神損害賠償不能一併主張的原則,為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提供法律依據,是此次民法典的亮點之一。但該條規定在法律適用上尚存在不明朗之處。
  • 離婚時可以提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情形
    離婚時可以提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情形如下:1、重婚的;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3、實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 原告:被告在我家祖墳蓋建築鋪水泥,賠償。被告:不知道
    【原告訴求】1.判令被告恢復原告祖墳原狀並賠禮道歉;2.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精神損害100000元,喪葬費104920元,交通費1000元,誤工費5000元;【原告提供的證據】1.同村人的證人證言、村委會證明及祖墳照片等證據2.原告同意去被告公司現場指認祖墳具體位置
  • 因配偶違反忠實義務能否請求損害賠償?看8個典型案例+裁判觀點
    違反忠實義務往往對配偶的情感和精神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這和我國社會一般大眾因為習慣、傳統等原因對婚姻家庭的認識有很大關係。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八條規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 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可以隨時提出嗎
    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條件網友提問: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條件律師解答:(一)要有損害的事實,這是精神損害賠償的前提條件有損害事實的存在,侵權人才承擔責任,這與其他損害是一致的,因為民事侵權責任理論是建立在存在損害的事實之上,這種損害可能是財產的,也可能是非財產的,因此,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是由於侵犯非財產利益的損害結果帶來的,與其他損害不同是,其他損害賠償的損害事實僅指財產上的損失
  • 妻子婚內通姦生子,丈夫請求離婚損害賠償被駁!法院:可精神賠償
    ,請求法院判王愛紅給付敏的撫養費,以及請求王愛紅給付自己離婚損害賠償費用,精神損害賠償費用。法院查明上述事實屬實,但要求離婚損害賠償不符合要求。本案雖不成立離婚損害賠償責任,但仍可成立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 一方出軌起訴離婚,能否請求離婚精神賠償?
    這個在《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裡有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一)、重婚的;(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結婚的行為。即已經有了一個婚姻關係,又與他人締結第二個婚姻關係。)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這種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 在離婚訴訟中,誰有權提出損害賠償,請求賠償的內容包括哪些?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了無過錯方有權向有過錯方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但是夫妻雙方如果都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本案中,小李對於小孫而言實行家庭暴力,造成小孫精神上和身體上受到傷害,錯在先;而小孫不堪忍受,與小錢同居,違背了婚姻的忠誠性,破壞了婚姻制度,錯在後。所以,婚姻存續期間,雙方都存在錯誤,則不同主張損害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