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小課堂|⑮特定物被侵害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工人在為周某家裝修家族宗祠過程中,因重大過失將周某家族的唯一族譜損壞,周某能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說法】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
-
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請求權可以繼承嗎
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鑑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請求權可以繼承嗎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請求權可以繼承嗎從理論上講,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請求權是與自然人的人身不可分的、密切相關的一種權利,是自然人人身權受到侵害時的一種補救的權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精神損害撫慰金請求權是自然人人身權的延伸。
-
民法典中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新規探析
筆者認為,第九百九十六條確立的人格權違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其適用前提在於:因違約行為損害人格權(如加害給付、許可使用中的違約行為),產生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的情形。如果只是單純違約而沒有侵害人格權,即使遭受精神損害,也不能適用該條。理由在於:首先,從立法體例上看,第九百九十六條處於民法典人格權編而非合同編,屬於人格權受到侵害的救濟規則,而非違約責任的救濟規則。
-
有特定紀念意義的物品被毀壞怎麼辦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一件意義重大的紀念品被破壞如何賠償? 這種從前「有理難說清」的民事糾紛,現在有了新答案——民法典第1183條第二款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
重慶律師:什麼是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神損害賠償的範圍有哪些?
-
【全民學法】民法典中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新規探析
筆者認為,第九百九十六條確立的人格權違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其適用前提在於:因違約行為損害人格權(如加害給付、許可使用中的違約行為),產生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的情形。如果只是單純違約而沒有侵害人格權,即使遭受精神損害,也不能適用該條。理由在於:首先,從立法體例上看,第九百九十六條處於民法典人格權編而非合同編,屬於人格權受到侵害的救濟規則,而非違約責任的救濟規則。
-
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可以隨時提出嗎
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可以隨時提出嗎精神損害賠償是否可以隨時提出不可以,精神損害賠償提出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可以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有以下幾個:1、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
法院如何認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的要件?
《民法典(草案)》將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範圍作了適度擴展,將原草案規定的故意侵害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品造成嚴重損失的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擴大至重大過失,加強了對公民的保護。在司法實踐中,具備哪些要件可提出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之訴?
-
天津律師┃【人民法院報】民法典中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新規探析
筆者認為,第九百九十六條確立的人格權違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其適用前提在於:因違約行為損害人格權(如加害給付、許可使用中的違約行為),產生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的情形。如果只是單純違約而沒有侵害人格權,即使遭受精神損害,也不能適用該條。
-
民法典:美女律師告訴你!在人身意義特定物被損害後,也可提出精神賠償
原標題:「物」之損害也可提出精神賠償撰文 雲南老年報 龍沙娜 編輯:鞠元一個普通的物件被摔壞了在本次《民法典》頒布之前,我國雖然針對上述情形也出臺過相應法律,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就規定了特定物的損害賠償法律適用,但是上述解釋規定的並不完善。
-
祖傳畫像被毀壞,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 民法典解讀之侵權編
長江網1月9日訊(記者耿珊珊)祖傳畫像被毀壞,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民法典規定,侵害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葉先生家裡存有一張一百多年歷史的祖宗畫像,每年大年初一,大家都要共同拜祭。
-
侵害物權,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現在王劉英想要起訴,他認為沈鐵良在其門口壘砌的這堵牆,像是一個碑,且此碑存在了幾個月之久,侵害了其人格權。想問的是,王劉英認為砌牆行為侵害了其人格權,他能否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該解釋說明,除了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毀損可以給予精神損害賠償外,其他物品的損害均不能給予精神損害賠償。
-
交警調解事故適用的3部司法解釋修改多處,包括人身損害賠償、交通事故賠償、精神損害賠償
2.將第一條修改為: 「因人身權益或者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3.將第三條修改為: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遺骨等受到侵害,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支持。」
-
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
各國民法對之有不同的稱謂,在德國民法上稱為「相當金額賠償」,在瑞士民法上稱為「慰撫」或「金錢給付之慰撫」,在日本判例學說上稱為「慰謝料」,它原義是一種慰撫金,指對精神損害即精神痛苦以貨幣(金錢)估計而構成的損害賠償,賠償原則上應支付貨幣。 由於「侵權行為的責任系由於違反法律事先規定的義務引起,此種義務是對一般公民而言。違反此種義務的補救就是對特定損害進行追償的組送。」
-
第三人損害賠償請求權範圍探析
被害人(乙)對於加害人(甲)之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否因第三人支出醫藥費而受影響?第三人(丙)對被害人(乙)得主張何種權利?我國法律缺乏明確的規定。 (二)第三人因侵權致人死亡、侵害他人健康權致其勞務損失的賠償請求權 國外有關國家和地區對此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德國民法典》第845條規定:「在侵害致死、侵害身體或者健康以及在剝奪人身自由的情況下,如果受害人根據對第三人在家務或者經營中負有給付義務的勞務時,損害賠償義務人應向第三人支付金錢定期金作為對失去的勞務的賠償。」
-
離婚時可以提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情形
離婚時可以提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情形如下:1、重婚的;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3、實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與他人同居;(三)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
《民法典》解讀十六:損害賠償
關於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主體,《民法典》第1183條將其稱為"被侵害人",但在直接受害者的表述中使用了"自然人"的表述。《侵權責任法》第22條將直接受害者描述為「另一個人」。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擬明確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
原標題: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擬明確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羅沙、王琦)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二審稿23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明確了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草案規定,故意侵害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
朱星林律師:中國的精神損害為什麼總是賠這麼少,還動不動就不賠
精神損害是自然人因遭受外界刺激而產生的精神痛苦和不良情緒,是無法以金錢來衡量的損害。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權益(特定情況下包含人身意義的特定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者死者近親屬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損害賠償等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
-
民法典課堂|看《民法典》如何守護你的一生(三)
這一期民法典課堂,小編將繼續為大家介紹民法典是如何為成年以後的你提供生活指導的。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