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手抄族譜發現山上祖墳,認為有寶,從勞務市場找4民工幫盜墓

2020-10-29 梧桐樹下戲鳳凰

根據族譜找到清朝祖墳盜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國人家族觀念很重,過去家家都會有本「家譜」,俗語「不靠譜」中的「譜」,原本指的就是家譜。家譜也稱「族譜」,上面會記述源流、堂號、世系等內容,還會記載祖墳信息,有的連祖墳的朝向、下葬日期都記的一清二清。


民間族譜


家譜上記明祖墳位置所在,本是為方便後人前往祭祀,認祖歸宗,卻不料有後世不孝子孫,將其當成了「盜墓指南」。

2011年,江西省蓮花縣便發生了一起根據家譜尋墓,進而盜墓的案件。

蓮花縣位於江西省西部,與湖南省茶陵縣、攸縣相連。蓮花縣「紅色文化資源」豐富,語文課本裡《將軍農民甘祖昌》的甘祖昌就是蓮花人。


將軍農民甘祖昌


蓮花縣這起盜墓案是團夥作案,成員有當地人譚某、賀某,還有衢州市柯城區人汪某。汪某與譚某、賀某是「朋友」,平常稱兄道弟,其實互相之間認識時間並不長,是特別的「共同愛好」讓他們混到了一起。

盜墓的起因,是一本手抄「族譜」引發的。

幾年前,賀某從譚某處看到了這本族譜。賀某應該有點文化,他根據上面的記載,發現在蓮花縣良坊鎮南灣村一個叫「梁畔上」的山上,有祖墳古墓。


蓮花縣良坊鎮山區


這一發現讓賀某和譚某都興奮了,聯繫族譜中祖上是富人,認定墓裡一定隨葬有「寶物」。

這樣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

過去,江西喪葬風俗與中國其他地方差不多。咽氣後要立即給逝者換「壽衣」,壽衣的顏色須是青色(即黑色),寓意「輕鬆愉快去陰間」。而且必須是「七上八下」,即上身穿7件、下身穿8件。換上壽衣以及鞋襪後,要在逝者口中放一枚銀幣,俗稱「下含」,迷信說口中空空不利後代。


山上老墳


隨葬品,一般人家有木梳、鏡子等,這是普通人家的做法。

如果是富人財主家,還會隨葬金銀財寶,最差的也會將逝者生前的珍物玉玩隨葬棺中。

他們越想越興奮,決定一起去盜掘,弄點錢花花,似乎馬上就要發財了。

事發後,關於這本手抄本族譜的來歷,譚某與賀互相推諉。譚某說是賀某的,「好早以前,賀某拿出族譜等資料給我看。」


民間老墳被盜


而賀某則交代,是譚某抄了一些族譜資料給他看,說有古墓的,「譚某要我和他一起去找古墓的具體位置,但我們當時都沒找到。」

挖墳掘墓是體力活,譚某、賀某、汪某三人幹不了,譚某和賀某便讓汪某從浙江老家那邊,帶幾個能做事的「浙江佬」(江西人口頭語)來。汪某便到衢州市勞務市場物色人選,選中了4個中年男子,跟他去江西蓮花「打工」,說是挖坑。

汪某還特地叫一個民工帶上鐵釺、鐵鍬、鋤頭等工具。


盜墓工具


汪某租了一輛轎車,把4個農民工帶來了蓮花。農民工到蓮花的第二天一大早,汪某便聯繫譚某,一起去找賀某。

賀某,村裡人都喊他「老湯」。他似乎懂點風水,當即帶著羅盤,一起上山。

根據族譜的記載,賀某在一個「風水好」的地方擺下羅盤,分金定穴。確定位置後,汪某叫一民工用帶來的鋼釺,在羅盤周邊往下打探,探測地下情況。但鋼釺打不去,發現下面全是石頭,不像是墓穴。

後又挪了位置,從羅盤所在中心位置往下打,果然發現下面有古墓。


羅盤


4民工根據要求往下挖,譚某和賀某也一起動手幹。

中途,賀某又叫來一個「本家」,幫一起挖。本家是承包附近水庫的,他在水庫那裡看到賀某帶著譚某等六、七個人往山上去,便問是做什麼去的。賀某也沒有隱瞞,說是到山上挖古墓的,邀約他一起「發財」。

本家幫忙挖了兩、三天,之後因為沒有挖到所謂的寶物,便不再參與了。



盜墓期間,汪某因為來時沒有帶換洗衣服,就沒動手挖,負責後勤,買飯菜給他們吃。

令人失望的是,先後掘開了兩座古墓,挖了兩個坑,也沒有挖到什麼想像中的寶物。據他們被抓到後交代,僅挖到到一面銅鏡和一隻褐釉短頸陶罐。

覺得不值多少錢,汪某將銅鏡給了一個民工,陶罐則被譚某帶走,後又放到賀某家。事發後,陶罐被扣押了。


民間墓中出土物


經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勘察,譚某、賀某、汪某所盜的墓葬均系清朝墓葬,屬古墓葬範疇,具有一定的歷史與考古價值,盜掘行為已給古墓造成了破壞和損害。陶罐為一般文物。

不久,譚某、賀某被抓獲。

法院認定,譚某、賀某和汪某在盜墓犯罪中均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判刑、罰款。

汪某一直到2015年12月,才被警方抓獲歸案,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罰5000元。汪某自稱送了民工的一塊銅鏡,「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而那4個農民工,連帶他們來的汪某也不知道叫什麼、住在哪,警方一直沒找到。

盜墓現場

相關焦點

  • 古代奇案:老頭慫恿盜墓賊盜自家祖墳,由此牽出一樁人命案
    此人綽號李三,祖上就是幹盜墓營生的。李三被抓後,如實交代了犯罪事實。可是據李三交代,他挖的那處老墳竟然是座空墳。萬捕頭覺得奇怪,於是當晚便稟告了曹州知府劉永康。李三盜的那個老墳,是曹州府大戶傅玉家的祖墳。這傅玉是曹州府首屈一指的商人,家大業大,在官場上也有點關係。可讓劉永康想不明白的是,傅玉家的祖墳為什麼是空的呢?為了驗證李三的話,於是他親自去了傅玉家的祖墳一探究竟。
  • 浙江考古挖到宋代大墓,卻被一老漢竭力阻攔:這是我家祖墳
    比如,古人認為人死後是可以復生,所以大部分古人都樂此不疲地執著於自己的身後事,不惜花重金請來風水大師,為自己尋覓一塊風水寶地興建自己的墓地,讓後人沾福。古人認為祖墳風水的好與壞,是能夠保佑一個家族興旺發達與否的關鍵,其實這就是典型的封建思想。在中國偏遠地區,一些厚葬習俗依舊被保留延續著。
  • 項氏後人19年完成41本手抄族譜 尋根問源5枚項氏印章現身宿遷
    途經多省,歷時19年完成41本手抄族譜今年66歲的項宗建是沭陽縣人,自他懂事起,老一輩人就告訴他,自己是項羽的後代,但讓他頗為遺憾的是由於宗譜不完整,對於項氏的傳承沒有一個完整的記述。為此,村裡的項氏族人曾多次提出修訂宗譜。
  • 重慶南紀門勞務市場關閉,節後首日仍有求職者扎堆找工作
    節後開工第一天,在已經關閉的重慶南紀門勞務市場壩子裡,從早上就開始,仍有不少求職人員聚集在此。,寫有勞務市場於2017年12月22日正式關閉的信息,但是,一大早仍有不少人來這裡求職。「我早上8點過就到了,找工作的人多,招人的少。」今年53歲任明是長壽人,常年在主城打工,今天想要應聘煮麵師傅。「我們這個工作待遇要具體跟老闆談,看只煮麵還是要調料一起,價格都不一樣。」任明說,三個月前他找了份煮麵的工作,趁著店還沒有開門,他想來勞務市場看看能不能找個工資高點的。求職人員正在選擇
  • 寧鄉縣發現創譜於520餘年前的《張氏族譜》
    長沙晚報訊(通訊員 吳文峰 記者 林俊) 日前,市文化局與寧鄉縣文管所對巷子口鎮巷市村清代古民居建築群——「蘭花屋場」進行考察,在屋場內一張姓村民家中發現一部創譜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的《張氏族譜》,文物部門結合《宋史》、《長沙郡志》、《寧鄉縣誌
  • 科大衛、賀喜:地方文獻中的族譜
    科大衛教授主要介紹了族譜的內容、價值以及族譜材料的主要來源,並主張要把「族譜」當成「檔案」看待。賀喜教授則著重講述科老師所講的那種族譜,在歷史上是如何被一步步發明出來的。這次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賀喜教授主持。賀喜、科大衛賀喜教授作為主持人首先談到,有些人對他們的形容是「進村找廟,進廟找碑」,但是他們不只是看廟看碑,對族譜、訪談、建築、地方上的人物情感、經歷、個人生命史都非常有興趣。
  • 招攬民工獻血指標牟利 溫州警方嚴查「血頭」
    近日,有讀者反映,在溫州市區幾個勞務市場外,有人招攬民工參加獻血,參加獻血的民工,根據獻血量的不同可獲得「血頭」給予的200元至400元的報酬。  「血頭」為何要找人參加獻血?「獻血臨時工的背後」存在怎樣的灰色交易?這兩天,本報記者聯合溫州都市報記者暗訪,目擊「血頭」招工獻血全過程,揭開「血頭」轉賣獻血證賺取差價牟利黑幕。
  • 街道勸離夜宿民工還南京古墓清靜
    北青報記者從當地街道辦事處了解到,目前已勸離民工,並安排專人長期值守,對於有需求的民工可提供幫助求職和救助。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文物未受破壞,仍歡迎白天進入園內參觀,但是夜晚留宿並不可取。    事件    南京古墓墓室裡住進了民工    大多因找不到工作住不起賓館    3月27日,江蘇南京雨花區「600年公主墓裡住進民工」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
  • 抄抄材料就能無抵押貸款?起底新型詐騙犯罪手段「手抄貸」
    圖片由警方提供中國網8月14日訊(記者 林伊人)中國網記者8月14日從北京市公安局獲悉,近日,北京警方重拳出擊,一舉打掉3個「手抄貸」詐騙犯罪團夥,刑事拘留相關犯罪嫌疑人129名。「手抄貸」是「套路貸」詐騙犯罪的一種新型作案手段,目的是誘騙借款人支付所謂「包裝」費和服務費。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傳扁家欲遷祖墳幫扁改運
    據臺灣媒體爆料,其堂弟陳天福等人正在研究搬遷祖墳,希望幫扁改運。臺灣命理師蔡上機通過媒體看到扁家祖墳形勢圖後也認同指出,當地番子田埤狀如蛟龍,原本形成「龍穴」,後來卻被速度快、班次多的高鐵鐵路貫穿,再與形如一把弓的曾文溪結合,讓扁家祖墳形同「萬箭穿心」,非常不利。   陳水扁目前健康情形每況愈下,出現腦神經退化、巴金森氏症、中度語言障礙、輕度失智、嚴重尿失禁等等症狀。
  • 在農村裡,為什麼有的人家的祖墳上立了碑,有的則沒有?
    祖墳上立不立墓碑,與當地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風俗、社會風氣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把錢浪費在墳頭上,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立墓碑。農村祖墳,應該理解為老墳,也就是說不是最近幾十年才葬的新墳,而是有七八十至百年上的老墳。
  • 西安節後勞務市場升溫 廚師感嘆今年工作不好找
    西安節後勞務市場升溫 廚師感嘆今年工作不好找時間:2016-02-16 16:23:31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西安節後勞務市場升溫,上百人等待僱主。西安節後勞務市場升溫,各種求職紙牌並排放在地上。    西部網訊(記者 賀桐)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不少務工人員就早早的開始找活幹。
  • 出國打工,切記找有資質公司
    漣水縣一些民工在揚州市寶應縣一家勞務公司辦理出國勞務手續,遭遇「黑中介」。11月13日,寶應縣政府表示,全力支持司法機關依法辦案、積極追贓,幫助這些群眾挽回損失,並立即在全縣開展出國勞務市場專項整治。寶應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所長高維建介紹,今年7月,漣水民工龐衛勤等人報案,稱寶應縣順豐建築勞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勞務」)以去韓國務工為由,騙取他們每人一兩萬元「報名費」。公安機關偵查發現,順豐勞務法定代表人王某和涉嫌虛構韓國項目,騙取龐衛勤等39人68.35萬元。犯罪嫌疑人王某和對此供認不諱、認罪認罰。目前,該案已移送檢察機關,即將提起公訴。
  • 廣西兩男子被提起公訴:先挖領導家祖墳盜屍骨 再出面尋回立功
    今年4月,百色市田陽區告破一起盜竊屍骨案,當地兩村民為博取一單位領導的賞識,多次盜竊該領導家族的祖墳屍骨並藏匿,打算等該領導找不著時再出來「立功」。近日,田陽區檢察院以王某、韋某鐵涉嫌盜竊屍骨罪向百色市田陽區法院提起公訴。
  • 廣西兩男子被提起公訴:先挖領導家祖墳盜屍骨,再出面尋回立功
    來源:南國早報客戶端今年4月,百色市田陽區告破一起盜竊屍骨案,當地兩村民為博取一單位領導的賞識,多次盜竊該領導家族的祖墳屍骨並藏匿,打算等該領導找不著時再出來「立功」。近日,田陽區檢察院以王某、韋某鐵涉嫌盜竊屍骨罪向百色市田陽區法院提起公訴。
  • 在古代,有九種人死後不能進祖墳,老祖宗為什麼要這麼安排
    每個人對祖墳的看法不同,在大多數人眼裡,「祖墳」意味著「根」。大樹有了「根」才能在地面上立足。「根」這個字對於人來說,意義更大。有了「根」,有了信仰,才有了家。但是在古代,因為有各種規矩、禮節的約束,所以有很多人沒有辦法進入祖墳,那這些是哪幾類人呢?
  • 沙縣建國以來首起盜墓案
    近年來盜墓類題材的影視作品風生水起劇中,摸金校尉不僅能分金定穴還能打「通關」,尋寶物近日,兩名男子因涉嫌盜掘古墓葬罪被沙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這是建國以來沙縣首起盜墓案!三人憑經驗在沙縣夏茂鎮某山場找尋古墓,在一座毛竹林山上發現林地上有青磚、瓦片類物品,用攜帶來的作案工具鋼籤進行探測,探發現地下有硬物且有規則,判斷此處有古墓。 當晚,三名犯罪嫌疑人來到該處,由遊某財負責望風,陳某洪、劉某興用帶來的工具鋤頭、鏟子等往地下進行挖掘,將古墓葬墓穴壁上4塊刻有龍形、虎形的墓磚盜走,逃離現場後將該青磚進行銷贓。
  • 聚焦三農:找份活幹咋這難(組圖)
    然而記者近日在北京採訪時發現,找工作,仍然是部分農民工進城後難以逾越的一道坎。一邊是「民工荒」,一邊卻是眾多農民工難以找到工作,為什麼出現這種現象呢?  在北京市六裡橋附近的馬路邊,像這樣背著大包小包找工作的農民工每天都有很多。這位民工名叫李明啟,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李明啟告訴記者,兩個月前,他和妻子忙完地裡的農活後,就與幾個老鄉一起,來到北京打工。
  • 「手抄貸」又騙了不少人,北京警方已打掉3個詐騙團夥
    電話那頭的業務員承諾可以幫王先生提供繳稅證明、補繳個稅流水等一條龍的貸款資質「包裝」服務,只要王先生在放貸公司面籤時按照要求「抄抄材料」,就能百分百放款。信以為真的王先生支付了共計11萬餘元的「包裝」費和服務費後,按照要求手抄了相關材料,不料面籤時卻被放貸公司以王先生抄寫錯誤為由,拒絕貸款。王先生思來想去,認為自己受騙了,今年7月向警方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