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聯手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

2021-01-09 健康界

2014年,中國科學院依據「率先行動」計劃,依託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在腦科學領域設立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該中心的宗旨是針對腦科學領域具有本質性的重大科學問題進行攻關;造就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組建代表國家最高水平的精幹研究隊伍,形成團隊攻關的體制機制;承擔國家相關重大任務,以實現如下目標:以腦認知功能的神經基礎為核心科學問題,同時研發腦研究新技術,並針對國家重大需求,開展腦疾病機理與早期診斷等有應用前景的前沿工作;充分利用我國數理、信息、材料、工程等交叉學科的專長、腦疾病樣本的豐富資源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的優勢,在腦科學前沿領域,取得國際領先的成果。

經過近兩年的籌劃與組織,2015年4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孫大麟、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肖澤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袁雯、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基礎研究處處長傅國慶共同為中心揭牌,並推舉醫學院副院長陳紅專教授和神經科學研究所熊志奇研究員為共同主任。

在成立大會上,醫學院院長陳國強致歡迎詞,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蒲慕明研究員向出席會議的領導、中心學術指導委員會成員等介紹了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的籌建過程、定位和目標,中心旨在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在腦科學與腦疾病方面的基礎和臨床的優勢力量,組建目標明確,步驟清晰的聯合攻關團隊,將腦科學研究成果有效地轉化於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在腦疾病的早期診斷、早期幹預方面產出世界一流的重大成果。

在聽取了蒲慕明主任的介紹後,中心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陳竺教授高度評價了中心的宗旨與目標,認為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的成立打破了固有的界限,為國立科研機構和大學之間架起了重要的橋梁。該中心作為生命科學研究機構和高等醫學院校有機結合的創新實體,一定能在各方的努力支持下,為人民健康事業和腦科學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此外,陳竺教授還期望中心能夠在體制機制方面實現創新,匯聚一批覆合型的優秀人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科跨越。

攝影:楊學淵

成立大會後,中心召開了第一屆學術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對中心率先啟動的聯合研究項目進行了評審。8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臨床專家代表項目團隊向學術指導委員會做了匯報。各位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在認真聽取匯報後對每個項目進行了嚴格的評議並給出了各自的建議,並對中心今後的發展以及機制體制落地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寶貴的指導意見。

中心的成立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積極探索同城協同創新機制的又一嘗試,也將為上海建設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及亞洲醫療中心做出應有的貢獻。

(原文標題:中科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成立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醫學院「腦科學研究計劃」
    ,以國家和上海市腦科學發展戰略為引導,結合交大醫學院優質的基礎、臨床資源和上海交通大學醫-藥-理-工-信等多學科交叉集成之優勢和特色,開始整體布局和推進「腦科學研究計劃」,啟動建設「以疾病為導向的腦科學交叉集成平臺」。
  • 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
    10月28日,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中心將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聚焦「慢病防控」,開展深度合作。以提高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為核心,以加強原創性基礎研究,深刻認識疾病發病機制,進而實現以有效地慢病防控和臨床治療的關鍵問題為導向,發揮各自專業優勢,一方面聚焦前沿技術,服務於慢性病防控,一方面加快科研成果在慢性病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早在1999年,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成立健康科學中心,開展生物醫學轉化型研究。
  • 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共建慢病...
    今天(10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宣布攜手成立「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整合雙方優勢,聚焦「慢病防控」。「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應運而生,以提高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為核心,以加強原創基礎研究、深刻認識疾病發病機制、進而實現有效慢病防控和臨床治療的關鍵問題為導向,集合交大醫學院與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的基礎、臨床等力量,為慢病防控研究開拓一片研究新沃土
  • 上海交大醫學院耶魯大學聯手建設免疫代謝研究院—新聞—科學網
    >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第九人民醫院臨床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5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手術機器人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第九人民醫院臨床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手術機器人臨床研究中心召開。
  • 上海交大吳文俊數學中心成立
    13位中科院院士、近90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交大,共同緬懷紀念吳文俊先生的數學成就與科學精神,並就中國數學發展之路展開研討。開幕式上,旨在打造中國數學學科創新高地的「上海交通大學吳文俊數學中心」揭牌成立。
  • 上理工與交大醫學院共建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
    利用金屬3D列印技術研發多型號定製型植入器械、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材料和工藝升級手術縫合針、藉助光學力量打造裸眼3D臨床手術顯示器,今天揭牌成立的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和「醫工交叉研究生院」已將這些高科技醫用新品列為今後的攻關項目,並通過醫學與工學、理學緊密合作
  • 從源頭阻斷出生缺陷 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出生缺陷與罕見病臨床研究院
    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出生缺陷與罕見病臨床研究院在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揭牌成立,將推進出生缺陷臨床診療新技術的創新和轉化,形成覆蓋生命全周期的出生缺陷防控和診治體系。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聽力障礙、唐氏症候群、唇裂和顎裂、神經管缺陷、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是目前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較高的幾大病種,對於患兒的生存質量及生命健康有著嚴重的威脅。
  • 上理工與上海交大醫學院合作探索醫工交叉創新之路
    26日,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強強聯手,共同發起建立的「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和「醫工交叉研究生院」。 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9月26日電 (記者 許婧)工學如何攜手醫學?26日,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強強聯手,共同發起建立的「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和「醫工交叉研究生院」,雙方擬攜手探索一條醫工交叉創新之路。據介紹,合作雙方將聚焦臨床,將科技創新直接瞄準百姓健康實際需求,通過醫學與工學、理學等多學科融合協作,產出「接地氣」的科技創新成果,培育擁有解決醫學技術問題能力的醫工交叉研究生。
  • 同仁醫院與長中心合併成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昨天,同仁醫院與有著60年歷史的長寧區中心醫院合併,依託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歷經百年世事滄桑,新的同仁醫院站到了新的起點:將原來的兩家二級醫院,打造成一家能為百姓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三級醫院。
  • 中國科學院大學首個臨床醫學院揭牌成立
    2018年11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首個臨床醫學院在重慶正式揭牌成立。重慶市政府副市長屈謙,國科大副校長徐濤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國科大醫學院院長高福院士,河北大學校長、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康樂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林院士,中國卒中學會會長趙繼宗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院士等專家學者以及重慶市各級領導、各地高校代表和醫院代表400餘人出席了本次成立大會。
  • 上海交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新時代黨的建設研究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黨史黨建研究院研究員夏璐,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副教授周望;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組織部部長仰頤、中歐工商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馬磊、高級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朱啟貴、海外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姚奕、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王震、教授胡涵錦,以及來自黨政辦、學指委、發展聯絡處、檔案館、醫學院、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等其他部處院系的40餘名嘉賓出席揭牌儀式。
  • 搶佔智能社會戰略發展先機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成立
    原標題:搶佔智能社會戰略發展先機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成立作為對國家和人民重大醫療需求的積極回應,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昨天揭牌成立。  上海交大目前已擁有醫療機器人研究團隊十餘個,是產業轉化的中堅力量。新成立的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將重點發展攻克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的智能、微創醫療機器人前沿技術,以此實現精準診斷與微創治療;通過深度開展校地、校企合作,產學研醫工結合,實現科研成果快速轉化,成為上海「南部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
  • 上海交大成立語言智能聯合研究中心
    15月29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成立語言智能聯合研究中心,將開展語言智能與外語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推動人機進行無障礙的自由交流。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常輝介紹,語言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後,上海交大外國語學院和上海交大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將在語料庫、教學測評、外語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進行合作。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正式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31日正式成立,將致力於培養臨床及科研方向的醫學人才,承擔交大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對法合作交流,通過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切實提高交大醫學院醫教研國際化水平,最終實現培養高端人才的目標。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31日正式成立。
  • 上海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開工
    11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在浦東新區天雄路開工。歷經百餘年的上海交大醫學院拉開了從浦西延伸到浦東,從黃浦盧灣拓展到張江科學城,從新天地融入到國際醫學園區的序幕。開工儀式由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主持。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在致辭中表示,建設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教育強國戰略和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推進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和健康上海建設的重要戰略布局,是助推交大醫學院加快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醫學院的重要戰略支持。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近年來,醫院陸續與12個國際頂尖兒童醫療、科研機構建立起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5個聯合實驗室(中心)。 IF:27.363 由周斌兵教授帶領的團隊建立起兒童ALL耐藥復發系統生物學研究體系,聯合血液腫瘤科的臨床樣本積累,發現了嘌呤代謝異常在耐藥復發和克隆演化中的關鍵作用
  • 吳皓就任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醫院院長
    (吳皓同志發言)沈國芳書記代表九院全體員工對吳皓院長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11月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幹部大會上市委組織部宣布範先群同志任上海交大醫學院黨委書記再次表示祝賀。沈煒同志在講話中表示,這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領導班子的調整,主要是範先群同志因工作需要,提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市委從九院事業發展和領導班子建設的實際出發,為進一步統籌全市衛生系統幹部資源,加大幹部交流力度,經過反覆醞釀,慎重研究,決定吳皓同志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充分體現了市委對九院事業發展與領導班子建設的關心和重視。
  • 上海交大醫學院在B站直播示範黨課
    作為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偉大工程」系列示範黨課之一,本次黨課是上海交大醫學院為迎接建黨99周年華誕而舉辦的主題活動,同時也是學院「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黨課圍繞初心之問、精神之源、使命之志、信仰之光四個篇章,講述了交大醫學院堅守醫學初心、勇擔健康使命的發展歷程,呈現鑄魂育人、救死扶傷實踐中的履職盡責和擔當作為。
  • 中國科學院大學首個臨床醫學院成立 趙繼宗任院長
    昨天(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首個臨床醫學院在渝揭牌成立,計劃明年啟動招生,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擔任醫學院院長。「學院將瞄準國家在醫療衛生領域的重大需求,將原創性研究與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有機結合,實施基礎醫學、轉化醫學和臨床醫學交叉融合,建成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國際一流的創新型臨床醫學院和新醫療技術示範應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