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學習:團隊思考節拍器,個人智慧碰撞機

2021-01-14 田俊國講壇


在行動學習公開課上,我會安排學生像解剖青蛙一樣解剖幾個最常用的行動學習工具,透過對工具的解剖,理解行動學習過程要引發的團隊思維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徹底掌握行動學習背後的原理,理解行動學習之所以有效的底層邏輯,這樣才能在實踐中不被工具束縛,能夠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靈活變通。易云:窮神知化,德之盛也。把握了行動學習的精髓要義,才能運用自如,達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效果。我把行動學習的精髓要義總結為四句偈:團隊思考節拍器,個人智慧碰撞機。收集碎片找規律,利用規律解難題。先看看前兩句話:

一、團隊思考節拍器行動學習的目標是激活每個參與者腦海裡與命題相關的數據(知識經驗),並在參與者之間進行數據和算法的交叉迭代,最後形成達成相對共識的解決方案。但凡兩人以上工作的場景,就會涉及到思維同頻的問題。參與者們能夠同頻共振還是齟齬不合?各自的數據是相互打架還是相互激發?算法是相互抑制還是相互促進?要全靠組織者的有效組織。團隊思考的關鍵是要把控群體思維的節奏,讓整個團隊的思維跟隨催化師既定的節奏流動。而人的思維總體可以分為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兩種,感知、聯想等屬於發散思維,評估、決策等屬於收斂思維。舉例說:行動學習觀點分享環節就是一個發散過程,每個參與者都分享自己的觀點,越多越好;而形成結論則是一個收斂過程,要用某種規則或標準集體決策形成團隊共識的結論。行動學習工具核心作用是規定團隊思維過程,行動學習項目設計的核心任務是規定研討的思維過程,催化師不過是團隊思維引導師。任何具體的行動學習工具,拷問其每個環節背後要引發的團隊思維,無非是發散和收斂兩種!如果把行動學習工具比作各式鑽頭的話,那麼要引發的團隊思維就是鑽頭要打的眼兒。初學者更喜歡關注鑽頭,專家更關注要打什麼眼兒。

我經常會像庖丁解牛一樣分析各種行動學習工具,尋找其中的發散過程和收斂過程,還要拷問:這個過程是重事理還是重人情?是溫和還是激烈?就像中醫中探究各種藥材的藥性一樣。探究的目的是下次設計行動學習項目中能想到它,我完全可以根據需要,把A方法的頭和B方法的尾嫁接在一起。中藥講求各種藥材的配伍,行動學習項目設計也就像中藥配藥一樣,一方面要掌握病症的特點,另一方面要掌握各種工具的藥性,兩方面都具備了,配伍就容易了。當然,中藥也把經常配伍的一些藥做成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十全大補丸、烏雞白鳳丸等。在我看來,這些現成的行動學習方法,如世界咖啡、團隊共創、六頂思考帽不過是典型的中成藥罷了。真正的名醫,總能對症下藥,不輕易用中成藥。我們每年在用友幹部與專家夏令營上的行動學習方法都是獨創的,根據主題需要量身定製。理解了行動學習過程要引發的思維,工具就像搭積木一樣可以靈活組合。即便我用現成的工具,也會根據命題的需要和團隊的特點做適當調整。只要深刻理解了團隊思考節拍器這一核心本質,根據命題需要組合創造全新的行動學習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二、個人智慧碰撞機行動學習有經驗學習的屬性,參與者都是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的。行動學習的命題是提取參與者知識經驗的鉤子,命題一出,參與者都會以命題為線索在腦海裡檢索自己那份相關的知識經驗。參與者一個接一個分享自己的觀點的時候,每個參與者都會收到與自己以前想法不同的信息,這些信息又能激活他們腦內不同的區域。大腦工作的本質就是神經元關聯,再厲害的大腦也需要一些外在的信息激發,被激活的區域多了,就可能產生有價值的關聯。參與者的大腦自然就進入創造性腦力勞動狀態:觀點的延伸、橋接、整合等思維開始活躍起來。當參與者再次一個接一個地分享他們上輪受大家啟發後的新想法的時候,現場就出現了我講的「用我的算法加工你的數據,用你的算法加工我的數據」這樣的算法和數據交叉迭代現象。比爾·蓋茨說過,力量並不來自掌握的知識,而是來自分享的知識。知識分享才能創造價值,一個人即便學富五車,但不與人分享,也不會創造價值。行動學習過程中參與者個人有收穫的關鍵是營造輕鬆愉快的場域,讓參與者們的數據和算法產生充分的交叉迭代。因此,我稱行動學習是個人智慧碰撞機。

我們把學習過程可以理解為促成並鞏固學習者腦內有價值的神經元連接的過程。如何才能讓參與者收穫更大呢?認為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有價值的神經元連接的數量與質量,通俗點講,就是學員產生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的次數和強度。要提高產生豁然開朗的概率,重要的是營造好的氛圍,促成高質量的對話。要讓參與者的大腦處於輕鬆狀態,神經元處於興奮擴張狀態。有人問我:「最理想的場域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我覺得簡單點說,就是要看多少人能在研討中進入心流狀態,即忘記了自我,忘記了時間,意識處於一種不設防的流動狀態。所有人都特別享受那種狀態,所有人都進入一種特殊的催眠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潛意識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和淋漓盡致的發揮。而這種狀態是相互感染的,一個人進入心流狀態後能帶動另一個人進入心流狀態,老師率先進入心流狀態後會帶動學員進入心流狀態。格式塔心理學認為,頓悟是一種知覺重組的現象。當猴子意識到把裝東西的箱子摞起來就能夠著懸掛在高處的香蕉時,頓悟就發生了。猴子意識到裝東西的箱子同時可以用來當作爬高的階梯,內在就產生了知覺重組。知覺重組的本質是用全新的視角看待某項事物或某種關係。不同的經歷、不同角度的理解、不同視角的觀察都是促成知覺重組的重要因素。只有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雅斯貝爾斯所描述的「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才可能發生。

多年前我給一個企業做了整整一天世界咖啡的引導,到最後各個小組匯報的時候他們領導參與了。晚上他們領導請我吃飯,問了我一個問題:「田老師,我有一個疑惑,對你也可能是個挑戰。我們幾十個人搞了大半天世界咖啡,最後我聽了各組小組匯報的成果也沒什麼新鮮的。我全天沒有參加學習,就是讓我一個人想,也能把他們匯報的結論想個七七八八來。為什麼學員們還那麼興奮呢?行動學習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我略加思索回答說:「匯報的結論只是你能看到的冰山上,而每一個參與者真正的收穫在過程中,而且各自的收穫還都不一樣,那才是看不見卻更重要的冰山下。」那位領導陷入深思,似乎悟到點什麼。行動學習中組織的收穫體現在看得見的結果上,而個體的收穫卻在看不見的過程中。

田俊國老師主講的《玩轉行動學習》線下課將於2021年1月23日在北京正式開課,歡迎您來參加,點擊連結報名:賦能型講師公開課:《玩轉行動學習》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節拍器的應用 第二節 如何正確的使用節拍器
    節拍器作為音樂學習者的必備工具,本微課程將分三節逐步帶領大家認識了解節拍器,幫助使用者學會正確的使用節拍器。
  • 世界咖啡:一種有效的團隊學習方法——以中糧大悅城行動學習為例
    更讓我們驚喜的是,無論是新觀點的迸發,還是團隊熔煉的程度,或是行動方案的落地及優秀人才的發掘這一切總是超出人們的預期。陳萬思、周伯承、楊百寅、楊朦晰 / 文在團隊學習中,團隊既是問題的提出者,又是問題的解決者,同時也是行動方案的執行者,三體合一。
  • 對於節拍器的重要性和如何使用(上)
    最近發現身邊有很多小白,在進行日常的吉他練習的時候不用節拍器,甚至沒有去了解節拍器的作用,但其實節拍器對小白來說,在練習吉他的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今天和大家談談節拍器對於小白練琴來說的重要性和怎麼去使用節拍器。眾所周知,美妙的音樂組成的有三大元素:節奏,旋律還有和聲。
  • 節拍器的重要性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面
    個人感覺用節拍器是效率最高的練琴方式,也是培養樂感的一個好辦法。 5歲開始練手風琴,16歲開始練鋼琴,然而一直到21歲之前我都很少使用節拍器,只會在複雜節奏的地方偶爾用一用,因此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
  • 《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外傳漫畫,《戀愛節拍器》,學姐個人線
    主線雖然是惠的勝利,但作者丸戶史明,在之前已經開了霞之丘詩羽的個人線漫畫,《戀愛節拍器》。這部漫畫在18年完結,網絡上有漢化版,總共52話,安全無毒,學姐黨可以放心享用。《戀愛節拍器》中,安藝倫也沒有遭遇坡道殺,它與主線的時間線,大致相同,但加藤惠和英梨梨,在漫畫中都只是路人角色。
  • 啟迪智慧的學習之旅 --《有效的個人生產力》課程培訓總結
    回顧2個多月的學習歷程,我們在林莉老師的輔導下,經歷了「知道-悟道-做到-得道」的成長曆程,達成了各自在課程開始前設定的目標,初步培養了EPP課程所要求的職業習慣。  回顧這2個月的學習過程,感覺就像開啟了一段啟迪智慧的學習之旅,旅途中充滿了智慧的火花,讓我受益一生。
  • 節拍器,你用對了嗎?(一)
    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我是玲兒老師,本期內容其實在國內有很大的爭議,眾說紛紜,思考許久,最終還是決定寫出來,分享給大家,僅做參考~
  • 一分鐘了解節拍器
    原創:小雅談琴什麼是節拍器小明認為:節拍器像個機器人小紅認為:節拍器像個木魚小明和小紅的家長認為:節拍器就是閒置物好吧……那麼節拍器到底是什麼呢那麼最重要的問題來了,節拍器應該在什麼情況下使用?當演奏的節拍不準確時,可以使用節拍器去矯正每拍的均勻程度。但不能完全依賴節拍器,使用節拍器的同時,還要讓孩子自己數拍子和打拍子。
  • 行動學習項目實戰——重點工作區域人才培養
    因此,將重點工作區域人才培養作為本次行動學習課題。行動學習團隊組建需要注意,團隊成員可能來自不同背景和地區,可以從多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能夠提出一些新的方案或者新的觀點。具體案例:本次團隊由區域各成員單位的管理部部長及人力資源工作者組成,結合各單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分析問題痛點,重構問題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
  • 打造一支高效的行動學習團隊初期行動指南
    打造一支高效的行動學習團隊初期行動指南團隊初期是指行動學習團隊第一次聚會到團隊形成的這段時期。01澄清問題和目標團隊的歷程是一個逐步向目標推進的過程,有了對目標的清晰認識,團隊才有行動方向。團隊規範的內容包括團隊程序和成員表現兩個部分:團隊程序部分包括團隊的持續時間、出席的要求、聚會時間、地點等;成員表現包括在團隊中成員應該做到的和不應該做的行為表現等,如按時完成團隊討論後分配的任務、禁止缺席討論會議或者打電話等。
  • 節拍器我們常忽略的那些事~
    對於節拍器什麼時候開始用、在學琴的哪個階段開始用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其實這並不用刻意、精確地來劃定,一般來說考慮2個因素就可以了:年齡、水平。年齡限制是針對小孩子來說的。孩子年齡太小的話,手腦協調能力有限,這時候使用節拍器反而會加重他們學琴的負擔,所以通常可以到孩子上學讀書以後,再開始使用節拍器。
  • 練琴時,永遠不要跟著節拍器彈奏!
    節拍機又稱節拍器,拍節機,拍節器。為奧地利人梅爾策爾(J·N·Maelzel)於1816年發明。它可以準確地在每分鐘內打出從40到208次的拍點。作曲家可以利用它計算出自己的某首樂曲所用的時間,也可以將自己所希望的演奏速度通過它確定出每分鐘的拍子數值,標記在樂曲開頭。
  • 108思維模型:行動學習畫布
    行動學習不僅是一套團隊學習工具,更是一種個人和組織發展的方法論,甚至被稱為是一種思想體系。著名的企業家寧高寧就特別強調團隊學習和行動學習,他曾掌舵的集團(包括華潤,中糧、中化)的企業大學都是發展得比較有特色的。為什麼?因為他所倡導的管理思想中,培訓不是一個獨立的事情,培訓本身就是業務工作的一個部分,是把領導者的戰略意識貫穿給整個組織的抓手。
  • 研究論文: 欣賞式探詢教練在行動學習中的運用
    Research Paper By Shirley Chen (領導力教練、中國)前言現今全球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採用行動學習法,做為培育他們現在與未來領導者的主要方法。3如圖1所示,欣賞式探詢過程包括四個關鍵階段:發現、夢想、設計和實現。結合教練和欣賞式探詢,欣賞式探詢教練是探索和發現客戶蘊藏的「閃光點」,肯定過去與現在的優勢、成功和潛力,感知到客戶是生來就富於創意與智慧的。欣賞式探詢教練所問的問題應該是表達支持的和正面的,而不是批評的;要能夠使客戶思考並覺得有挑戰性,提升客戶的能量,激發客戶自身尋求解決辦法和對策的能力。
  • 如何有效組織「行動學習」
    行動學習項目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也好比一個產品,核心是要做好問題診斷和路徑規劃。1.問題診斷:行動學習是以問題為載體,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通過解決問題實現組織績效提升和個人能力發展的培訓形式。準確診斷問題,是獲得高層領導重視和支持,激發學員內在動力,確保行動學習項目取得實效的關鍵。問題診斷是一個全方位調研的過程,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
  • 方法| 行動學習的利器:復盤
    但他們後來變得淡定,坦然地接受了行動學習,最後認同甚至喜歡行動學習。在這個過程中,由主導促動師和組織高層組成的教練團隊功不可沒。教練團隊重點促使學員思考,讓其權衡改變行為帶來的利弊,從而產生改變行為的意向、動機;促使他們做出自我決定,找到替代行為;消除或減少原有行為誘惑,通過自我強化和學會信任來支持行為改變。通過復盤,成功和失敗都變成前進路上的營養,讓我們走得更快、更遠。
  • 如何正確使用節拍器?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節拍器呢? 1 大家都知道,最早使用節拍器的年齡也是有講究的,大多是建議孩子上學讀書,或者是學琴一年左右,再使用節拍器,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手腦協調能力會稍好一些,避免了孩子太小盲目使用節拍器帶來的壓力。
  • 團隊效應:提升團隊精神,凝聚團隊智慧
    時代需要領軍人物,更需要一個偉大的團隊。 哪怕一個人的智慧再怎麼高、能力再怎麼強,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不斷更新的知識,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團隊合作的意義在以企業為競爭主體的市場經濟下表現得更加充分具體。一個人總會有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想要實現大的成就,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只有融入團隊。團隊的榮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與團隊是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的。
  • 行動學習的潤滑劑:引導
    而且在中國等一些特殊文化背景的組織中,當跨部門的成員組成行動學習團隊時,內部引導者由於利益關係、權力距離等因素在推動行動學習過程中顧慮較多,「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這一現象在同一組織內的行動學習中比較普遍。
  • 三招教你如何高效利用節拍器
    節拍器有什麼作用?,節奏更均勻3、節拍器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提高練琴效率4、科學使用節拍器可以使彈奏技術紮實,背譜更準確牢固5、使用節拍器的經驗,有益於建立伴奏、聯彈、重奏、協奏意識孩子年齡太小的話,手腦協調能力有限,這時候使用節拍器反而會加重他們學琴的負擔。水平則可以按所彈奏的練習曲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