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來到霍巴特的小夥伴
都發現這裡古老而傳統,
漫步在街頭仿佛來到了十九世紀的歐洲城鎮。
的確,霍巴特是僅次於雪梨的
澳大利亞第二大古老的城市,
遊客們也被其安靜祥和的環境,
優美的自然風光所深深吸引,
這麼一座古老的城市當然也會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下面就跟隨著小編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吧。
很多小夥伴對惠靈頓山並不陌生,
它位於霍巴特市區西方20公裡處,
約20分鐘的車程,海拔1270米,
作為城市的最高點,
遊客可以在山頂俯瞰整個霍巴特的景色
以及德文特河(Derwent River)的河域,
可以說惠靈頓山是遊客們在塔州首選之地。
當人們登上山頂的時候,
肯定會看到山頂上有一座巨大的塔,
很多人都會選擇與尖塔合照留念,
但並不知道這座尖塔是用來做什麼的,
難道這只是一個裝飾性的建築嗎?
很多霍巴特本地人也並不知道它的用途,
覺得這個尖塔來源很神秘,
也會讓霍巴特人感到憤怒,
因為他們覺得尖塔破壞了原本自然的景觀。
然而,這座尖塔已經俯瞰這座城市超過50年了,
但人們對這座塔本身知之甚少,
那麼為什麼山頂上有一座塔呢?
實際上尖塔有兩個,
其中一個是停車場北面WIN TV
擁有的鋼格柵結構尖塔,
但我們主要關注南面更高的混凝土塔。
其實,這兩個都是信號塔,
它為Triple M,Hit 100.9,Ultra106Five
和7HOFM提供SBS和ABC FM
廣播,電視,數字廣播和商業廣播服務,
而WIN TV和Southern Cross TV服務
則從鄰近的塔樓傳輸。
而這塊土地由霍巴特市議會租賃,
由議會、惠靈頓公園管理信託基金、
惠靈頓公園野生動物保護之友
和塔樓所有者共同管理。
這個尖塔建於1959年,
被稱為郵政總局塔
(Post Master General Tower)
或者PMG塔,
由聯邦政府的國家傳輸機構(NTA)所有,
第一次把國家電視臺帶到了塔斯馬尼亞。
霍華德政府於1999年將NTA私有化,
麥格理銀行(Macquarie Bank)
於2002年收購了NTA,
並將其更名為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Broadcast Australia)。
其實,尖塔原來並不是現在這樣的火箭式結構,
翻新的尖塔在1997年
用混凝土結構取代原來的鋼結構,
而原來的鋼結構被拆除。
新塔的建設是塔州廣播運作的一部分,
因為以前的廣播服務是由
塔州的北部和南部分開的運行的。
小夥伴們不禁會好奇,塔的裡面是怎樣的呢?
距離基地68米的地方有一系列天線,
廣播公司用這些天線將國會大廈的信息傳回總部。
此外,這裡還有一個可以到達60米處的升降機,
這意味著工人們必須爬上剩餘的路來維修設備。
塔的對面是一個獨立生活區,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
這裡一直是技術人員居住的地方,
他們一次要在這裡住上幾周。
據目前的塔臺技術人員說,
工人們會帶著不易腐爛的食品住在那裡。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Broadcast Australia)的
保羅布爾芬(Paul Bulfin)表示:
現在塔內大部分功能都可以遠程操作,
公司目前沒有常規的人員配備。
不過,維修人員偶爾也會在這裡過夜。
其實,小編注意到,
很多當地居民想要拆除尖塔,
主要是在山頂上,這個建築顯得十分突兀,
與周圍景色不搭,
居民甚至還會抨擊這座混凝土尖塔的外觀,
因為塔頂有一層白色覆蓋物,
這些人很不客氣的稱這座塔為
「空中的衛生棉條」
"the tampon in the sky"。
小編看到網上抨擊尖塔評論的時候
已經忍不住笑了出來,
不過塔州居民真的不怎麼喜歡這些現代化的建築,
他們希望保留塔州最傳統,
最原始的自然風光,
不然惠靈頓山纜車項目也不會醞釀了百年
還是沒有展開實質性的建設。
小編總結:
相信很多小夥伴對尖塔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
以後小夥伴再路過尖塔的時候
也給不了解的人科普一下吧,
不過,小編需要提醒一下天氣轉涼,
做好保暖工作,作為霍巴特的最高點,
山頂風大溫度低,而且山路很窄要小心,
出行遊玩要注意安全。
推廣
撰文:Allen
塔州中文網 - 旗下平臺
微信號:塔斯弟 - tasbro
微博:@塔斯馬尼亞指南
網站:taschinese.com
爆料投稿,媒體合作請聯繫塔斯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