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考試,比以往年份來得更晚一些
停靠在大學路上的985路汽車,載滿了心急如焚家長的期待
2020年的高考考試,將是留在莘莘學子難捨的情結
你像一隻飛來飛去的蝴蝶,在汗水澆灌的季節裡搖曳
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的高考要比往年晚了一個月,卻和我當年參加高考時的時間是一樣的。
我是1993年參加高考的,考場就在我就讀高中的東隔壁-縣城第一初級中學,大家一起走著去考試,考完走著回學校,吃飯、休息、複習仍在本學校,沒有一點不習慣。
那時候對考試沒有多少忐忑,也想不了那麼遠。
那時的我好像很平靜,其實也興奮。
那時的我好像很期待,其實很懵懂。
01我的高考 我的青春
1、那時的我很自立
父母沒有來陪伴我。一方面是他們住在鄉裡,來往縣城不方便,最主要的是大家都沒有這樣的意識和習慣。我們這些學生沒有人想過讓父母來陪考。
至今我也不清楚,那些家在縣城的同學,他們的家長是否在考場外等候、陪護他們。
那時間的我們很生澀,拘謹,木訥,但也很青春,單純,自律,獨立。
2、第一場考試暖暖的
高考第一場考試是語文。
我走進考場,意外地認出監考老師之一是我初三時的班主任孫老師。
他也認出了我,對我微笑,以笑容和眼神鼓勵我。
三年沒見,他的背已經有點駝了,頭髮花白,但精氣神很好。看到老師,我的心暖暖的。
試捲髮下來了,我按照要求先在答題卡上寫上姓名、考號什麼的,然後開始審卷。等我把卷子從頭至尾全部審視一遍,特別是看到那些大題內容和作文的要求,自己心中有了數,心裡特別放鬆,沒有一絲絲的慌張。
整場考試,我總是感受到有雙父愛般的眼神在關注著我,它是那麼慈祥、那麼堅定、那麼柔和,這讓我感到很平靜,很安詳,很提勁。
考試結束時,老師正在忙碌,我沒能和他道一聲別,只能用微笑向他表示感謝,也傳達自己考得不錯的信息,讓他放心。
到了下午第二場考試時,監考老師就輪換了,這以後沒有再見到老師。
高考的這一幕幕,我至今記憶猶新,想起來心裡就特別溫暖。
在這裡,我要衷心地感謝老師,祝您身體健健康康的,疫情過後我還去看您!
02我的高考 我的志願
當時填報高考志願時間是在成績出來之前,我們需要先根據公布的答案進行估分,然後選擇志願。
我雖是理科學生,但不喜歡做醫生、工程師之類的,就儘量想選那些偏文科的專業。
我估的分還不錯,具體多少已經記不得了。
我的志願學校我填報的重點批志願學校就一個,武漢大學,屬於衝一衝的目標。
一本批報的前兩個學校是上海財經大學和南京審計學院,前一個屬於理想學校,後一個屬於保險學校。
後邊的學校好像就沒有選了。
做學生那麼多年,畢竟也得有點自信嘛。
我的志願專業我報的專業全部是文理兼收類,比如國有資產管理、投資管理、財務管理、審計等。
那時候特別流行「管理」。投資管理、工商管理、營銷管理等都屬於熱門專業。我們也不懂具體內容,看中的就是管理二字。
我之所以選報了上財的國有資產管理專業,是因為我平常喜歡了解時政新聞,注意到國家在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上海早些年已經成立的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很可能面向全國推廣。選報審計專業,是因為我在縣城裡看到過一個審計事務所的牌子,覺得這個專業可能有前途,就這樣選擇了。當時根本不懂得會計這些,也不知道以後真的就從事這一行業了。
我選好志願後就請班主任老師幫忙把關。他問了問我選專業的理由,就支持我的選擇。估計老師也不很懂,因為我們是他畢業後帶的第一個畢業班。
家裡人根本沒有參與這個過程。
最後的結果我那次估分還比較準,超出重點分數線一二十分,但武漢大學競爭激烈,還是沒有上成。
在一批時被上財錄取了,學習國有資產管理,後來改為資產評估與管理。
當時我從學校帶著錄取通知書回家,家人的喜悅至今我還記得很清楚。
03我的高考 我的職業生涯的起點
老實說,大學四年裡我的會計系列課程並沒有學好,也從來沒有想到畢業後會幹這一行,會成為一名註冊會計師。
記得大三去觀摩學校組織的畢業生招聘會,見到畢馬威、普華永道這些招聘單位,心裡還在嘀咕這都是什麼呀。
大學畢業後,我回到河南鄭州,在當時排名省內第二的河南審計事務所工作。從那時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離開過這個行業,我考過了註冊資產評估師和註冊會計師,先幹評估有七八年時間,又轉做社會審計。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學生,成長為一名小小的財稅專業人士。
填報志願時那一剎那的率性,竟確定了我的終身職業。
幾回回夢裡回學校,幾回回夢裡在課堂,幾回回夢裡在考試,幾回回夢裡看老師。
我懷念老師,懷念學校,懷念1993年的高考,懷念當年的青春歲月。
本文獻給所有參加過高考的朋友,獻給所有家裡有孩子即將參加高考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