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今年是大四的學生,在上個月畢業論文查重通過後,開始投簡歷了求職,同時準備公招和公務員考試。她通過總結近三年的招聘信息,發現了很奇怪的現象:1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招聘中,要求英語專業的崗位需求量少。2 教師招聘中,近三年英語老師的需求量也明顯下降。3 很多中小型企業對於英語熟練的要求卻越來越多,但不僅僅限於英語專業。換而言之,不論你什麼專業,只要過了四六級英語考試,中小企業也會考慮,但他們比較傾斜喜歡英語專業的學生。這些企業以外貿公司為主。
跟那些通過了六級考試的非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小菊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優勢。教師招聘考試和公務員考試又是無限次的陪跑。究竟什麼適合自己?自己又能做些什麼工作呢?看著她的一籌莫展,我送了一句話給她,並幫她做了分析。
1 升維思考,降維行動
劉慈欣在《三體》引出了「降維打擊」的概念後,就有了「降維行動,升維思考」的說法。獵豹CEO傅盛說:我們的認知升級,其實也就是思維方式升級,我們才有可能跳出框架世界以獲得突破性成長。無論是降維還是升維,歸根結底是思維方式或認知的問題。
升維思考,是指從當前面對的具體問題中跳出來,站在全局和更高的層面看待問題。也就是說,從「眼前問題」開始向「短期問題」轉向「長期問題」。升維思考要求我們不是解決此時此刻面對的問題,而是解決終生的問題。
埃隆·馬斯克正是在「升維思考」,他在成為paypal 的CEO後,就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眼前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有哪些是可能影響人類的未來」?
降維行動,指的是當需要解決未來的問題,就需要先從眼前的問題著手。降維行動是以升維思考為前提,而非為了解決眼前問題而解決。
2 如何升維思考和如何降維行動呢?
第一步:列出與自己相關的核心信息。
01 我感興趣的:列出了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內容和形式(分享,交流以及與人有關聯的工作)
02我能做的:寫出求職優勢,期待的行業和單位(英語,教育或跟人交流的工作,最好是事業編制)
03 我感興趣職位:英語教師、英語培訓機構課程顧問、翻譯公司全職翻譯、自由翻譯、英語+其他專業。
04 能帶給我價值和快樂的:既可以交流分享,也能激發創造。
第二步:明確自己需要解決當前問題(求職),短期問題(成長和有收入),長期問題(發揮價值和獲得價值)。
第三步:把自己嚮往的城市按照程度分為:A市、 B市和C市。
喜歡的行業和職位按照程度分為:第一類(事業單位或公職),第二類(公益組織或民辦單位)和第三類(中小型企業)。
第四步:分析具體情況。
01 在A市考第一類情況,每次都與面試分數相差0.3-1分而與面試機會失之交臂。
02 A市面試第二類和第三類的工作情況,都通過了。
03 在B市面試第一類工作1次,通過。
04 在C市通過了第一類工作1次,通過。
05在城市與自己喜歡的行業和職業中進行排列對比,各自列出優劣,得出自己注重職位和行業,因此首選第一類工作,因此可以選擇B市和C市。由於更喜歡B市,所以就選擇了在B市從事第一類工作。
在這個選擇的過程,就是通過升維思考長期的問題,發揮和體現自己價值從而獲得成就感和自我成長出發考慮,從解決目前問題開始行動。目標明確,有理有據。在B市發展的這段時間,不斷地升級自己的思維和認知,提升綜合業務能力,希望未來可以重新到A市從事自己最喜歡的職業。
小菊開始了自己的降維行動和升維思考,目前的她對自己的畢業選擇更加有信心和明確了。
古典老師說,完美職業三葉草是由興趣、能力和價值轉動而成的。在小菊求職中的升維思考和降維行動中,她轉動了自己的三葉草。而現在,隨著她的能力和興趣的發展,所需要追尋的價值也會變化,因此也會需要不一樣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