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智日旨在公平對待所有人的精神健康

2020-12-11 美通社

日內瓦2015年9月4日電 /美通社/ -- 世界精神病學協會 (WPA) 今天發起了首屆「世界心智日」(World Mind Matters Day)。這項全球性活動旨在實現所有人的精神健康得到公平地對待。這項活動希望全球所有人的精神健康得到公平對待,並將著重關注以下優先問題:

  • 資金、資源、療效和研究方面的公平和公正
  • 有效服務的易用性
  • 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結合
  • 減少歧視和侮辱行為
  • 保證所有人的尊嚴和平等
  • 公眾和利益相關人的宣傳教育
  • 與患者和護理者的合作與宣傳
  • 與不同組織及專業人士的往來

世界精神病學協會的使命是促進全球所有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這項全球倡議的目的是通過開展重大活動,促進人們對八個公正對待的意識,包括全球精神科醫生、家庭醫生、患者、護理者和政策制定者。

為了慶祝「世界心智日」的誕生並實現八個公正對待,世界精神病學協會今天發布了兩項立場宣言:

  • 一項有關精神健康社會公正的聲明,旨在幫助國內外大型組織和精神健康服務提供者意識到精神病患者遭受的歧視和社會排斥。聲明還將精神病視為需要立即重視的事項,並指明了提高精神病患者社會公正性的方法。
  • 世界精神病學協會的「移民者、難民和尋求避難者心理健康患者工作組」的調查為確保文化精神病學和心理療法加入大學生的教育課程中提供了指導,並就如何支持服務提供者、政策制定者和心理健康專業人士滿足自己負責病人的不同需求給出了建議。

世界精神病學協會主席Dinesh Bhugra(彭格拉)教授在評價「世界心智日」的誕生時表示:「我們很榮幸發起首個「世界心智日」活動,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幫助精神病患者獲得公平、公正和社會公正對待。我們希望提高心理健康領域高效服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並增加全球心理健康護理的途徑和品質。」

「世界心智日」今後將成為一項年度活動。垂詢詳情,請訪問:http://www.wpanet.org/WMMD。

Rita Martins
電話:+44-(0)20-7089-6104
電郵:rita.martins@munroforster.com

Amber Tovey
電話:+44-(0)-20-7089-6108
電郵:amber.tovey@munroforster.com

 

相關焦點

  • 學習心智管理,樹立新主人翁精神,打造高績效團隊
    -餘宣霖老師,為全體員工分享《心智管理與新主人翁精神》課程;此次培訓旨在解決:一擺正位置,端正心態,餘老師告訴我們公司股東是幹什麼的,高管是幹什麼的,職工是幹什麼的;二主人翁精神,被動變主動,把自己當做麗日的主人,「主人」意味著心態的變化,為自己而幹,通過自己的勞動付出,獲取一定的報酬。
  • 關注精神心理健康,所有人都不容忽視
    精神心理健康,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人都會遭遇精神問題,如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神經衰弱、心理障礙等等。其實,即便是一個心智健全的人,也不可能毫無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輕重不同而已。孤僻、易怒、固執、輕率、自卑、焦慮、多疑、嫉妒等異常心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 心智|如何面對精神疾病
    導讀本質上,一個對人越尊重的社會,對精神疾病患者,或其他有不同狀況的人,都會比較寬容文丨黃揚名 安人心智科學顧問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有一些說法是,那名乘客患有精神疾病。聽到這樣的描述,我心裡覺得不妙,精神疾病患者又要被汙名化了,就算這名乘客真的有精神疾病,才有脫離常規的行為,也不表示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都會有同樣的行為,也不表示沒有精神疾病的人,行為都符合規範。生活中,有人很喜歡給人貼標籤,因為這樣,就覺得自己不是在批評那個人,而是批評帶有那類標籤的人。
  • 孩子,世界上不公平的,但最終是公平的
    他的心裡充滿著憤恨,充滿著對不公平的事情的憤怒。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孩子,心智正在逐漸成熟,如果他們過早的,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不公平而自暴自棄,那對於他們的成長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最好的辦法,還是讚揚加鼓勵。作為平凡的父母,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不公平,可能從出生就已經奠定。我們成為不了李剛,沒有足夠的能力,為孩子提供好的前程。我們可以做到的是,一顆積極的心來對待生活。
  • 如何公平對待孩子?
    」的內容時,大多數孩子所分享的都是關於媽媽如何對待家裡的老小,而大多都認為媽媽偏心弟弟/妹妹。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不一樣、處理矛盾的標準不一致,孩子們所認為「偏心」的問題會接踵而來。比如我們在課堂上進行分組活動時,孩子們進行分組後發現人數不均勻,他們就會向老師「投訴」 :「他們組的人多,我們組的人少。」這時候老師就要建立清晰公平的活動規則,讓孩子們知道這個遊戲是公平的,例如:一組5個人,二組4個人。
  • 小學生繆可馨墜樓:當孩子受到不公平對待時,父母應如何幫助孩子
    通過具體分析事件起因後會發現,這又是一起孩子在外受了不公平對待後,在家未得到良好心理幫助而釀成的現實悲劇。 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體罰會給孩子帶來無助感,這是所有折磨人的感受中最可怕的一種。由於心智還未成熟,孩子對變幻莫測的世界充滿了認知疑惑和不安全感,而體罰或不公平對待會加重這種認知疑惑和不安全感。
  • 世界真的能公平對待每一個人嗎?
    從我們呱呱墜地那刻起,命中早已被註定,所謂的命運由天定,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但是世界對每個人還是公平的。如果說不公平,大致分為以下幾個層面。1.衣食住行層面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決定了不公平。有的人是嘴裡含著金鑰匙出生,有的人則是在出生時候就決定了這一生要吃苦。所以要說不公平,那些貧困家的孩子會羨慕有錢人的孩子,他們用的是最好,吃的是最好,穿的是最好,但是他們知道,自己一定要努力一定要成為那樣的人。他們獨立性強,意志堅定,有一顆努力奮鬥的心。2.衣食住行層面每個人都有攀比心。你看別人穿得那麼好,而我自己呢?你看別人家都有車,而我們家呢?
  • 海南心智障礙兒童及親友近250人在海口火山口公園登高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3日消息(記者 韓星 通訊員 汪逸菲)11月22日上午,海南省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和海南省精神殘疾人協會聯合在海口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開展以「倡導扶殘助殘良好風尚,營造文明進步社會環境」為主題的登高活動,通過活動增強體質,促進親子融合,幫助心智障礙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
  • 世界自閉症日 益寶·心智寶推出國內心智障礙者走失險
    世界自閉症日 益寶·心智寶推出國內心智障礙者走失險 2020-04-01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李慶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有超過1000萬心智障礙者,包括自閉症、唐氏綜合症、腦癱、智力發育遲緩,其中自閉症孩子超過200萬。
  • 4個方面看出孩子的心智模式
    我們換句話說,如果想要我們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那麼在他成長的每一步上,他都能夠激發他自身的潛力來給自己源源不斷的提供動力的話,就需要我們的孩子在童年的時候就建立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健康的心智模式那麼孩子的心智模式可以從一些現象裡面看出來,他對待事物的一些態度,他的意志力,他的解決問題的變通方法。 比如說為什麼有些小孩子很喜歡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看著小孩湊在一起,就趕緊上去扎堆兒,那有一些卻很怕跟別人打交道,甚至你連身體的接觸都很敏感。
  • 學者關注學生心理安全健康:積極教育促進心智發展
    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將注意力轉移至學生的心理安全健康上,引起了教育界的熱烈討論,圍繞「積極教育,心智發展「這個主題,第一屆全國積極教育大會暨海澱區第十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於2019年6月27-28日在京舉行。
  • 一個學生的理想是創建所有人都被公平對待的平臺,他要怎麼做?
    高三學生 普通農民家的心理疾病患者 想讓所有少數群體都能被公平的對待 有一個發聲交流和互相關愛的平臺
  • 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份試卷
    6月15日,副省長徐濟超在察看我省高考評卷基地時強調,評卷是高考的關鍵環節,要特別加強質量監控和保密、保衛等措施,決不允許出任何問題。  在認真聽取了基地負責人對評卷現場各項工作的情況匯報後,徐濟超指出,評卷工作關係著成千上萬考生和家庭的命運,能否做到公正公平、確保質量,是社會關注的熱點。
  • 【11月20】讓我們所有人把左手大拇指指甲塗成紅色
    世界兒童日:兒童的心理健康來自於父母的成長1954年11月20日,聯合國發起並設立「世界兒童日」,旨在就兒童問題促進國際共識,提高全世界兒童的權利意識,改善兒童福祉。1959年的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宣言》。 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了歷史上廣受認可的人權條約——《兒童權利公約》,全世界就維護每個兒童共享的、不可剝奪的各項權利做出莊嚴承諾。這些權利包括:生活中享有尊嚴,有安全保障,受到公平的對待,不受壓迫,享有公平的機會。
  • | 怎樣成為心智成熟的人
    比如有很多人會認為:世界「應該」是美好的;人「應該」是善良的;我不「應該」生氣;朋友就「應該」無私幫助等等;等他們踏入社會之後,就會發現這些所有的「應該」全部都失靈了。的時候,多數人都會感覺這很無釐頭,並且本能的會趕緊離這個人遠點。同時教育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令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的世界,目前一切的現狀都是合理的。令所有的人在學校裡、潛移默化的就接受了既有的現實。
  • 孩子受到老師不公平對待,怎麼才能保護他又給他堅強的力量
    這說明孩子長大了,他們開始對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行有深度的認識和思考,並構建了自己的標準;說明他已經形成強烈的規則意識、正確的是非觀,具備了公平意識。我們當然要肯定和鼓勵孩子追求公平的想法和行為。所以,當小川尋求我的支持時,我很堅定地告訴他:「如果老師真的不公平對待學生,她肯定錯了。」
  • ...發問:什麼是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所有人考上北大清華復旦嗎?
    什麼是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不是所有學生都考上北大清華復旦就是公平?是不是所有學校課堂都打造得一模一樣就是公平?田間課堂戲曲進校園在他看來,公平有質量的教育,不是通過政府簡單投入實現,而是通過一名一名老師、一節一節課堂實現,在於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對於教育的理解、對於學生的大愛,在於全社會對於教育的支持和理解,以及孩子身上被點燃的夢想和拼搏的精神。
  • 心智模式:我們用來看世界的眼鏡
    人與人能力的差異卻真的千差萬別。這裡面與其說是智商的差距,不如說是心智模式的差距。諸如此類,比如有的人因為經歷了世事滄桑,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了;有的人懂得了友情的意義,於是更加珍惜彼此了;有的人因為生了一場大病,於是更加懂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有的人因為大膽獲得了很多正向回報,於是懂得了自信的重要性;林佳和孟雲經歷了一場蛻變,明白了死要面子活受罪,兩個人要彼此信任,多溝通的道理……以上種種,都是我們經歷了很多事之後
  • 給你的心智模式插上翅膀 關於轉變個人心智模式
    正是這些圖像、故事和假設,促使人們對待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想法、說法和採取各異的行為方式,因為每個人的心智模式與成長環境密切相關,而每一個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心智模式也不一樣。心智之所以成為一種模式,因為它有著特定的固有習慣,一個人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心智模式,他對任何事物的看法,行為方式將會深深烙上個人印記,難以更改。但是每個人的心智模式都有缺陷。
  • 心智改變,能量才能提升
    其實每個人都是每個人命運的創造者,每個人也都是自己命運的導演,我們生命當中發生的所有的人、事、物,都是被自己的能量場所吸引而來的。在不斷學習的過程當中,我也會不斷的去反省自己的卡點到底是什麼?我上「心智禪修「一階課程的時候,當時公司正在準備舉辦9.19大會,我有很多的焦慮,因為我們要做一場千人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