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掏耳朵會不會引起咳嗽呀

2020-12-23 呼吸科孫思慶醫生

又到了咳嗽門診的時間了,又來了不少慢性咳嗽的病人,一個個慢慢地問病史,看他們的各種檢查化驗單和各種治療單,慢慢地找咳嗽的原因。

但有個女病人一進診室就問道:「醫生,掏耳朵會不會引起咳嗽呀?」

我回答道:「會呀。」

「難怪我一掏耳朵就咳嗽了,那為什麼掏耳朵會把咳嗽掏出來了?」

門診上曾經接診過一個小夥子,因「反覆咳嗽2年餘」來本院就診。

他發病以來,多次在外院行「肺功能、激發試驗」,後診斷為「咳嗽變異性哮喘」,給予「多種抗生素、止咳解痙藥物」各種藥物治療,仍然有咳嗽,症狀時輕時重,同時逐漸伴有耳鳴、耳癢。既往否認吸菸史。

查體:咽部未見異常,扁桃體不大,心肺腹未見異常。胸部CT檢查未見異常。

後來在耳鼻喉科行耳部檢查發現左耳外耳道耵聹栓塞,在取耵聹時出現刺激性乾咳,考慮慢性咳嗽為耳源性。

耵聹取出後,咳嗽症狀消失,隨訪半年未出現咳嗽。

{!-- PGC_COLUMN --}

咳嗽是怎麼產生的?

呼吸道黏膜上分布著機械感受器、化學感受器和肺牽張感受器,因而黏液、灰塵或異物的機械刺激,煙燻、毒氣等的化學刺激,以及支氣管痙攣引起肌張力增加,都可引起咳嗽。感受器衝動的傳入咳嗽中樞和咳嗽中樞興奮的傳出主要通過迷走神經。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動作,藉此可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排出體外,頻繁劇烈的咳嗽對人體有害。

為什麼掏耳朵會咳嗽?

迷走神經耳支(Arnold’s nerve) 位於外耳道後、下壁,約有2.3%的正常人在刺激此處時,可通過作用於迷走神經的感覺支而傳遞到咳嗽中樞,然後由傳出神經纖維通過有關神經(主要是喉下神經、膈神經以及脊神經)分別將反應傳到聲門、膈肌及其他呼吸肌,由這些「效應器」協同作用產生了咳嗽。

當這些患者存在外耳道堅硬的耵聹、異物、脫落的毛髮位於鼓膜表面時,夜間患耳受壓時和掏耳朵時可出現咳嗽症狀,當取出異物後或停止掏耳朵後症狀可立即解除。

咳嗽症狀首先考慮呼吸系統疾病

臨床上耳源性咳嗽(耵聹栓塞導致長期慢性咳嗽)

非常罕見

往往被忽視

造成患者痛苦

慢性咳嗽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況下,應想到耳源性。

耳部異物、耵聹栓塞、慢性中耳炎的膿液刺激均可引起反射性咳嗽應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注意。

相關焦點

  • 挖耳取出詭異綠毛 常掏耳朵會引起這些危害
    彭女士突然想起自己之前在網上網購了一款十分花俏的採耳工具,在它的另一頭長著一些彩色的毛,可能是自己在掏耳洞的時候把這些毛弄進了耳朵裡面。醫生說還好有人幫你挖耳朵的時候發現了,不然的話還會有更嚴重的後果,如果異物在我們的耳道裡面存在時間過久,不僅會增加我們的清潔難度,還有可能會導致耳朵發炎耳鳴,聽覺下降等的嚴重後果。
  • 去醫院給孩子掏耳朵成「時尚」?醫生:沒必要
    有些家長把去醫院掏耳朵當成一種「時尚」,孩子沒病沒痛也來掏一掏,真的有必要嗎?  耵聹其實可以自行掉落  耵聹,俗稱耳垢、耳屎,是外耳道軟骨部皮膚的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物。正常情況下,耵聹是可以通過咀嚼、張口等運動自行排出,並且對耳朵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不建議家長經常給孩子掏耳朵。
  • 掏耳朵有講究!不要再這樣掏耳朵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之所以要掏耳朵,是想把耳朵裡一個叫耵聹(耳屎)東西掏出來。這個耵聹是皮膚在耳道裡面的一種皮脂腺的一種異化,也就是特殊的一種皮脂腺的細胞分泌出來的一種物質,它可以起到防止感染,防止病蟲進入外耳道,因為它微微發苦。」  專家告訴我們,耵聹還可以阻礙聲波對鼓膜的傷害,同時也有抑菌殺菌的作用。可是,長時間不掏耳朵會不會像網友所說的使耳道不乾淨,甚至會堵塞耳道呢?
  • 掏耳朵竟讓鼓膜穿孔!寶寶的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2)耳屎還能阻礙聲波對耳朵的傷害,從而對耳朵及聽力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3)耳屎的氣味能趕走小蟲,所以少量耳屎不但不會影響聽力,還可保護外耳道皮膚。孩子日常洗澡時,為避免水進入耳朵,可以使用專用耳棉或者棉花塞耳朵內保護,防止進水後引起中耳炎; 耳屎非常多時:尤其是油耳,因為耳屎過多的分泌不會幹燥結痂,而形成耵聹栓塞,就會導致孩子不舒服。
  • 把掏耳朵當時尚?真沒必要
    有些家長把去醫院掏耳朵當成一種「時尚」,孩子沒病沒痛也來掏一掏,真的有必要嗎?專家表示,有時真的沒必要,醫院掏耳朵也會有風險,希望家長謹慎對待。或是因為某些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外耳道炎等,需要進行耳部檢查前,醫生便會建議給孩子掏耳朵,清除耵聹後再行檢查。&nbsp&nbsp&nbsp&nbsp醫生掏耳朵也會有風險&nbsp&nbsp&nbsp&nbsp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在家給孩子掏耳朵太危險了,萬一把耳膜弄破聽不見了怎麼辦,還是去醫院掏吧。」
  • 喜歡掏耳朵?危險你根本想不到
    專家表示,從醫學上來說,正常人不需要掏耳朵,耵聹(耳屎)可阻礙聲波對鼓膜的傷害,也有抑菌殺菌的作用。一般情況下,耵聹會隨著張口,打哈欠等下顎關節的運動,自動脫落排出體外。隨意掏耳朵會破壞耵聹對耳朵的保護作用,有可能引起中耳炎,導致聽力下降。
  • 兒科醫生:寶寶的耳朵不能隨便掏,耳屎太多怎麼辦?注意這幾點
    不掏的話,看到寶寶耳朵裡的大塊耳屎又覺得很不乾淨,而且寶寶的耳朵也容易癢。再者,萬一寶寶在玩耍時,突然掉下來一塊耳屎,也是件讓人很倒胃口的事。可能會有人認為小孩才多大,耳朵裡應該不會有耳屎吧。其實,寶寶雖小,但這方面和成年人是一樣的。
  • 掏耳屎竟然耳聾了?醫生說很多人一輩子都無需掏耳朵
    寧波市二醫院的胡寶華主任在檢查時發現,因長期掏耳朵,老陳因鼓膜破損穿孔,中耳重度潰爛,從而引起頑固性的中耳炎和感應性耳聾。  掏個耳屎真的會聾?(嚇得掏耳勺都掉了~)  掏個耳朵會導致耳聾?有那麼誇張嗎?
  • 耳朵老發癢,掏也掏不出什麼,是咋回事?醫生:2個因素在搗亂
    醫生告訴我們,其實耳屎和耳朵癢沒有什麼關係,所以當耳朵癢的時候去套耳屎但是掏不出來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所以也不是耳朵掏乾淨了以後就不會癢了,耳朵癢也有可能是因為兩種因素引起的。但是這種藥物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行使用的,因為而得皮膚比較脆弱和敏感,最好在使用之前進行一個過敏測試,是在不放心可以詢問醫生的意見,確保藥物的使用不會對耳朵造成傷害。
  • 掏耳朵時不注意這件事,女子險喪命,醫生提醒:耳朵這樣掏很危險
    不久,醫生便對其進行治療,並在其左耳內掏出一大堆與棉絮混雜在一起的分泌物。詢問後得知,原來該小夥平時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而這些,都是其當時掏耳朵不注意的殘留物。一根小小的棉籤,在給我們帶來將髒物清理乾淨快感的同時,沒想到還潛藏著這麼大的危機。而這,並不是棉籤第一次「闖禍」了!
  • 男子連續30年掏耳朵 結果卻把耳朵掏聾了
    「中耳炎確實要引起家長的重視,近五成孩子都曾得過中耳炎,不過,不少孩子會自愈。而一些不良習慣引起的中耳炎,如果不改變這些不良習慣,中耳炎可能會反覆發作。」浙醫兒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付勇主任醫師說。  他持續30年掏耳朵  結果耳朵給掏聾了  付醫生上周看到了寧波當地的一條新聞,說的是一名年過五旬男子耳朵聾了,當地醫生追問病史後,發現了他一個很不好的習慣:30年來每天都要掏耳朵。  「接診的胡醫生是同行,我和胡醫生電話交流後,都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掏耳朵這個習慣。」
  • 男子連續30年掏耳朵將耳朵掏聾 專家:無須特意掏
    「中耳炎確實要引起家長的重視,近五成孩子都曾得過中耳炎,不過,不少孩子會自愈。而一些不良習慣引起的中耳炎,如果不改變這些不良習慣,中耳炎可能會反覆發作。」浙醫兒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付勇主任醫師說。  他持續30年掏耳朵  結果耳朵給掏聾了  付醫生上周看到了寧波當地的一條新聞,說的是一名年過五旬男子耳朵聾了,當地醫生追問病史後,發現了他一個很不好的習慣:30年來每天都要掏耳朵。  「接診的胡醫生是同行,我和胡醫生電話交流後,都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掏耳朵這個習慣。」
  • 男子掏耳朵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耳屎不能亂掏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那觸電般的酥麻感,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
  • 小孩子的耳朵有耳屎怎麼辦?醫生:不是你想掏就能掏的
    經常能看到孩子側躺在床上,其父母為他掏耳朵。可以想像,耳朵裡面有耳屎,有時候確實會有刺癢的感覺。但是在耳鼻喉的門診室,經常有因為耳痛、耳悶來就診的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掏耳朵不當導致的。也就是說,如果耳道裡面沒有耳屎,耳道過於乾燥的話,很可能引起皮膚燒灼感。同時,耳屎還可以起到屏障作用,避免砂礫、水滴破壞耳膜,還有一定的抗細菌、真菌的作用,保護耳道內部不受外界侵害。二、小孩子的耳朵能掏麼?每個人都會有耳屎,不論是成人還是兒童。
  • 不掏耳朵 耳屎會把耳朵堵住?
    掏耳朵可以說是最大眾化的「休閒娛樂項目」了。棉籤、挖耳勺,甚至是中性筆芯,想起來什麼用什麼;掏的時候麻酥酥的,非常舒服;掏完之後多少有點耳屎,看著十分有成就感。然而,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動作常常導致意外。那麼,耳朵應該什麼時候掏呢,關於耳屎的說法裡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吃耳屎會變成啞巴。」
  • 耳屎到底能不能掏?不掏會不會長滿耳朵?原來我一直都做錯了
    你有沒有掏過耳屎?反正小編就沒有見過不掏耳屎的人,在小學午休時就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喂,同學!幫我掏一下耳屎吧!」。當然,這個在初中也遇到過,到大學人們都是自己給自己掏耳屎。可隨著長大,接觸的人越來越多,猛然聽到有人說耳屎不用掏,掏耳屎反而是一個不妥的行為,所以我就不掏了。可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問題,掏了會怎樣?不掏會不會長滿我的耳朵?耳屎到底能不能掏?不掏會不會長滿我的耳朵?
  • 亂掏耳朵危害多,快住手!看到寶寶的耳屎,掏不掏還得看情況來
    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手好癢~~~想掏又不敢掏。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你:當然要掏,耳屎不掏乾淨,耳朵會癢,耳屎多了,會影響孩子聽力的!另外一個聲音告訴你:孩子耳屎絕對不能掏,孩子耳朵脆弱,不小會刺破孩子的耳膜!啊~到底該聽誰的?
  • 男子街頭掏耳朵昏迷 醫生:別輕信「挖耳結石」
    昨日,王先生打進熱線述說他掏耳朵的事:  我今年31歲,是九龍坡區二郎工業區普天物流B區工作人員。最近耳朵不舒服,一天到晚就想著怎麼摳舒服。  前天下午3點40分,我走出單位,看見一名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頭戴探照燈,身上背著「挖耳、按摩」的牌子。這「醫生」經常在附近招攬生意,很多人找他挖耳,挖一對耳朵10元。
  • 掏耳朵竟讓寶寶鼓膜穿孔…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而在平日裡不管是父母給自己掏耳朵還是給孩子挖耳朵,取出的都是外耳道的一部分,而裡面的耳屎依舊在裡面,同時因為挖耳屎過程中,對外耳道皮膚的刺激,孩子耳屎會因為耵聹腺體被刺激而分泌更多的耳屎,不利於孩子耳屎的排出,反而因耳屎的堆積而形成耳道的栓塞;另外就是耳屎是緊貼著外耳道皮膚的,在藉助外力挖耳屎時,會人為破壞耳屎的形態,同時會損傷外耳道皮膚,從而引起皮膚細菌,真菌感染繼發中耳炎。
  • 千萬要忍住 別隨意給寶寶掏耳朵!
    不僅能對抗來擾的細菌,還能趕走飛進耳朵裡的小蟲子。它富含脂肪酸,可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膜,讓耳朵眼處於酸性環境中。2.清潔耳道有灰塵進入耳道也不怕,耳屎中含有的 「耵聹」會將其粘附。還有,局部皮膚代謝產生的脫落細胞也躲不掉,讓耳道保持清潔。3.保護耳膜寶寶的鼓膜非常薄,我們平日應注意保護,避免讓其遭受猛烈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