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那篇108個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投票率最高的居然是如何做好知識管理,今天就給安排上。
給自己挖的坑有點大,還得自己往下跳,但是不急,慢慢把108個坑填上,也許要花一年時間,也許更長,也許不需要。一切隨緣,莫催更,來日方長,餘生還很長,足以填滿所有的坑。
下面進入主題,先推薦幾個知識管理的工具。主要有印象筆記,有道雲,思維導圖,notebook、手機備忘錄等,目前我主要使用手機備忘錄,因為我覺得方便快捷,還沒有廣告,隨手就能記錄,也能分類。如圖所示
華為手機備忘錄,每篇最多寫8000字,但也夠我使用了。目前已寫485條筆記,初步估計共130萬字。如果每一篇都可以整理成文章的話,夠我發表一年的公眾號,不必當心自己斷更。
關於知識管理這個問題,在去年我是完全沒有想過的,因為我腦子裡根本就沒有什麼知識,自然不需要管理。
但現在不一樣了,到目前為止已今年看完168本書,腦子裡感覺突然多了好幾個G的知識量,所以必須進行知識管理了。今年也看了一些有關知識管理的書,比如《你的知識需要管理》、《讓未來現在就來》、《印象筆記留給你的空間》等。
之前也寫了兩篇關於知識管理的文章,一篇《如何製作知識卡片》,一篇《如何為大腦建立圖書館》,有興趣的可以翻出來看一下,我不知道怎麼加入連結,望見諒!今天借著《你的知識需要管理》這本書聊聊知識管理,這本書力圖幫助我們掌握個人知識管理的理念、方法與工具的書,幫助以處理信息和知識為主業的人迅速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打造完美的個人知識力。
本書開篇提出以下問題:
如何才能提高自己處理信息和知識的能力?
如何才能更好地學習而不至於落伍?
如何更好地保存信息和知識,才能保證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找到?
如何傳遞信息和知識,才能讓別人知道自己知道,從而贏得更多機會?
如何使用自己的知識才能提升個人價值?
如何創造新知識並轉化為實踐,才能使自己成為行業或者領域的引領者?
我們生活在知識社會裡,我們感覺自己在知識上好像出了什麼問題,可是我們卻無法找到答案……
想必各位小夥伴也有類似的疑惑,不然投票率也不會這麼高。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現在,所謂無知不是指沒有知識,而是不會展示自己的知識、不會發揮知識的價值、不會發現新知識、不會學習新知識,也不去創造知識。現如今這個社會,你的知識管理過程是否運轉自如,是個人發展和個人競爭力能否持續提升的關鍵。
書中將知識管理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01知識學習
生活在知識社會裡,沒有別的選擇,我們每個人只有持續不斷地學習。學習知識之前先確定該學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確定自己知識學習方向的根本其實就是了解你自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興趣是什麼,你的優勢是什麼。
你的興趣要遠遠大於你的能力和時間約束。所以你在確定自己的方向時,在你眾多的興趣中,你必須做減法:聚焦,首先你要在一個細分的領域達到專家的水平。這個聚焦越細越好。然後選擇自己有興趣又有優勢的部分,經營自己的長處和優勢。
02知識保存
我們有限容量的大腦不可能將所有的知識都保存起來,而許多信息和知識也只是要求我們在需要使用的時候能夠找到即可,那麼如何充分利用各種工具保存我們的信息與知識呢?為什麼我的電腦總是亂作一團使我找不到我需要的東西?
要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分析自己的知識需求,建立個人知識體系,或者是張萌萌姐說的知識宮殿,了解存儲的分類、命名規則,充分利用最新的技術手段協助自己對知識的保存和利用,讓存儲的知識真正對個人的學習、利用和創新產生價值,並提高整個知識管理過程的效率。
03知識共享
「讓別人知道你知道」,建立你的個人品牌,讓別人更願意跟你合作——傳遞和共享自己的知識是最簡單的方法,通過知識共享,可以促進人們對你的了解和信任,為個人發展開拓新的天地。
其實只有通過知識共享才能更好地發現自己在知識學習和掌握上的不足,通過知識共享可以幫助自己找到更有價值的朋友和合作夥伴,從而協助你打造個人品牌。
現在我做的就是知識分享,覺得分享知識的過程挺好的,利己也利他,雙贏。04知識使用
知識本身沒有價值,知識只有在使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如果你有知識卻不能被利用,那麼你只不過是一個移動的書櫥而已,這樣的知識對你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毫無益處。
從知識保存的角度講,人超不過圖書館和硬碟,所以知識的保存不是目的。我們掌握知識的目的在於讓知識能夠發揮作用,讓知識幫助我們生活得更美好:改善我們的生活,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賺更多的錢,職位更高,形成個人影響力,使心情更愉悅等。
05知識創新
彭小六說過,模仿一個人是抄襲,模仿一群人就是創新。在創新之前你得大量學習輸入和模仿,有了一定基礎,才能夠創新。
知識在原來沒有使用的地方使用上,這是知識創新中的一種。
結合本書形成自己的知識管理全流程:
1.信息收集:確定關鍵渠道。
2.歸入收件箱:所有信息先放入統一存放點。
3.歸類文件夾:將信息歸入對應的文件夾/筆記本。
4.信息加工:給每條信息添加標題和摘要
5.建立知識目錄:對主題信息添加目錄索引。
6.整理成可以被使用的知識,輸出一篇文章,如本文。
如果今天這篇文章閱讀量不錯的話,改天再安排一篇如何區分數據-信息-知識-智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