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審計博物館,跨越時空阻隔,俯瞰歷史風雨

2020-12-18 騰訊網

中國審計博物館坐落在江蘇省南通市,2008年4月正式開館,佔地面積近6000平方米,展陳面積4000餘平方米。

致力於普及審計知識、研究審計歷史、傳承審計精神、宣傳審計文化,在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審計成就、講好中國審計故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館內主要分為基本陳列區、臨時陳列區兩個部分。其中,基本陳列區主要展出的中國古代審計、近代審計、新中國審計的審計文物、文獻——集中展示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審計制度、審計機構、審計活動,讓每一位進館遊客充分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中國審計的歷史悠久。

▲陳列在一樓大廳 表述審計行為的「青銅雕塑」

位於館外的雕塑【審計時空】

古代審計

中國古代審計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史記》等記載夏代大禹會諸侯「會稽」的傳說,商代甲骨文證實了當時審計活動的客觀存在,《周禮》制度設計包括了與審計有關的職官。春秋戰國之後,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審計制度。春秋戰國時期,實行較為單一的上計審計制度。自秦代到清末,歷代實行強有力的御史監察審計制度,除此之外還同時輔以不同形式的其他審計監督制度,如:秦漢三國時期的上計審計制度,漢代的丞相司直監督制度,自魏晉南北朝至隋唐宋的比部審計制度,唐後期及宋代的三司內設機構監督制度,南宋太府寺審計院審計制度,元代的檢校、照磨製度,明代的六科給事中監督制度,清代的照磨製度等。

禹會諸侯「會稽」

「大禹殺防風」▲

【上計審計】

「晏子見齊景公」▲

【比部審計】

【三司與審計司(院)審計】

【科道審計】

明代「空印案」▲

近代審計

民國時期的審計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隨著資本主義思想的傳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逐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成長起來。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民族資產階級要求改變舊的生產關係,反對封建專制,建立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已形成時代潮流。中國近代審計就是在追求民主政治的社會進步潮流中產生的。

民國時期的政府審計,與中國古代審計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吸取了資本主義國家審計制度的先進成分,是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在國家政權結構中的具體體現。

民國時期的審計展區主要展示了1912年至1949年【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時期】的審計發展歷程。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審計工作

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審計工作從無到有,曲折發展,逐步成熟。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不同階段的鬥爭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政權和軍隊,對審計工作高度重視,緊密結合實際,制定了比較實用的審計法規,比較具體、明確地規定了審計機關的設置、職權、工作方法、程序等,逐漸建立了適合革命戰爭需要、頗具特色的審計體制,對加強監督、保障財政政策充分執行、服務戰爭供給、促進反腐倡廉、爭取革命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審計工作者忠誠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新中國審計

新中國審計機關專題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建設時期,雖然沒有組建專門的審計機關,但對財政資金、國有資產的監督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審計的監督職能主要由財政部門的監督機構承擔,在維護經濟秩序正常運轉,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與違反財經紀律行為作鬥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改革開放初期,為解決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中出現的新問題,黨中央開始考慮恢復審計監督制度,以適應加強財政經濟監督、維護國家財經法紀的需要。

【中國審計新篇章.開篇】

1982年憲法確定建立國家審計制度,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事業得到迅速發展。

【探索之路.歷史篇】

相關展出藏品▲

【光輝業績.成就篇】

新中國審計機關專題展區通過豐富的文獻資料與藏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事業從「篇章新開」到「走向遠方」這段光輝歷程進行詳盡記錄、展示。

【忠誠衛士.隊伍篇】

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新中國的審計事業在創新中發展,一代又一代審計工作者披荊斬棘,艱苦創業,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和發展徵程中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走向世界.開放篇】

不忘初心 砥礪奮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審計工作情況專題展

1983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新中國審計機關應運而生。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審計機關成立35周年。審計博物館策劃了「不忘初心 砥礪奮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審計工作情況專題展」以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審計成就為重點。

初心不改 使命傳承——新中國審計70年巡展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新中國的審計事業也走過了70年的光輝歷程。

70年來,中國審計始終融入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偉大實踐,始終融入於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探索,始終融入於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徵程,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一代又一代審計工作者披荊斬棘,艱苦創業,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發展徵程中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該展深入回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審計事業發展的光輝歷程,全面反映了審計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不同歷史時期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在保障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促進依法治國、推進廉政建設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該展還提供給全國審計系統100多家單位以多種方式安排專門學習和展出。

全國地方審計機關初建時期實物展

1982年1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正式確立在我國實行審計監督制度,翻開了中國國家審計的新篇章。

憲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審計機關。地方各級審計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負責。」至1984年4月9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建立了審計機關,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也同步或稍後建立。在審計署、地方黨委、地方政府的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地方審計機關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

【籌建審計機關】

【省級審計機關首任主要負責同志】

回顧審計徵程,老一輩審計人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奮力拼搏、嚴謹細緻、依法履職、無私無畏、盡責擔當、廉潔自律,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事業初建時期的精彩篇章。為了銘記這段歷史,審計博物館匯集展出地方審計機關初建時期的部分實物,以重溫那幅「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審計創業圖

我們在這裡

跨越時空阻隔

俯瞰歷史風雨

了解審計,感受過去

【以上圖文素材來源於中國審計博物館官網】

相關焦點

  • 跨越時空天津博物館看館藏文物
    「5G智能互動體驗展」在天津博物館開幕。「5G智能互動體驗展」契合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的主題,以天津博物館5G網絡全覆蓋為支撐,通過5G+混合現實(AR+VR)、CG等數字互動技術,對天津多元而包容的歷史文化進行全新展示,讓文物和歷史生動「復活」。
  • 奧地利十佳博物館|帶你穿越時空的阻隔
    世界上的每一座博物館都記錄著一段塵封的歷史,帶你穿越時空的阻隔,去探尋每件珍品背後的故事。本期盤點了奧地利十佳博物館,從自然歷史博物館到莫扎特的出生地,帶你探索奧地利博物館的奧秘。無論你對藝術、音樂、歷史或當地傳統有何種程度的熱情或興趣,一定可以在奧地利找到一座為你而建的博物館。
  • 尋槍:解密貴州省博物館收藏的十二支原型手槍,部分槍枝跨越百年時空
    在貴州省博物館,就收藏著這樣一批老式手槍。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清點文物這12支手槍全是原型槍,有德國的「毛瑟」槍,美國的「白朗寧」,也有日本制的「南部」十四式手槍和西班牙的「無敵」式自動手槍……幾乎全是歷史上的名槍,有的槍型甚至經歷過一戰和二戰,跨越百年時空。
  • 現代守陵人,跨越時空的精神守護者
    逝者遠去,留下的只有墓碑,而能跨越時空阻隔的,是他們的精神。堅守崗位的守陵人,就是跨越時空的精神守護者。在武漢市九峰山革命在武漢市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王盛勇已經堅守23年。1995年,退役後的他帶著新婚妻子,到陵園管理處工作,當起守陵人。逢年過節,全家人會一起為烈士墓碑做清潔。
  • 巨野博物館:與您相約,回望歷史!
    了解一座城市,從博物館開始,今天好客君就帶你走進巨野博物館。到巨野,有個不得不去的地方,那就是「巨野博物館」。博物館外部照片序廳巨野博物館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麒麟大道西段路南,為全縣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中心,是一所有著古老文明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地誌性綜合性博物館,建築面積10600平方米,展陳面積8600平方米,收藏各類文物、自然標本10000餘件(套),數量多,門類全,珍貴文物達212件
  • 山東建築大學博物館 穿越時空訴說建築的歷史和美
    6月13日,「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活動採訪團一行探訪了山東建築大學博物館群,聆聽建築講述歷史的故事。攝影 吳蒙   中國山東網6月13日訊(記者 馬文文)曾幾何時,博物館還像象牙塔一般高不可及,如今卻逐漸成為大眾文化生活的一部分。6月13日,「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活動採訪團一行探訪了山東建築大學博物館群,聆聽建築講述歷史的故事。   傳承歷史文化,保護建築遺產。
  • 晉城:走進博物館漸成日常 感受歷史與文化魅力
    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那麼就去這座城市的博物館。「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讓我們走進博物館,時空不再阻隔,晉城的歷史風雨和文明點滴全都濃縮在這裡。然而晉城民俗文化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從白髮蒼蒼的老人到剛剛入學的孩子,參觀者絡繹不絕,都是為了尋找曾經鄉村的記憶。晉城民俗文化博物館收藏各類藏品5萬多件,從秦漢時期青銅器、陶器,到唐、宋、元、明、清等歷朝各代藏品,直至解放初期、文革期間紅色收藏,幾乎囊括三千年中華文明,體現了中國特別是晉城各個歷史時期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
  •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今蘊風華在典藏中,看見跨越千年的傳承品鑑傳承力 匕 阝 勹 廴 匚厶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活動二:博物館日定時講解5月18號博物館日適逢周一,東陽市博物館、中國木雕博物館取消例行閉館,向觀眾正常開放,並且在上午9:30下午14:30兩個時間段提供免費講解。如果你不想只在博物館走馬觀花拍照湊熱鬧,那麼就正正經經聽一場深度講解,從博物館日開始,重新認識東陽這座城的歷史和文化。
  • 發現最美鐵路:膠濟鐵路博物館讓歷史觸手可及
    4月23日「發現最美鐵路 感受齊魯文化」走進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膠濟鐵路博物館。百年膠濟是中國鐵路建設的一個縮影,見證了一個國家的滄桑巨變,展示了中國鐵路所承載的屈辱與艱辛、所傳承的光榮與夢想。膠濟鐵路始建於1899年,是山東境內首條鐵路,也是中國較早的鐵路。當時,京漢鐵路還未通車,京張鐵路還未修築,津浦鐵路還在醞釀,這條鐵路的築成與通車,對山東社會、經濟各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國幅員遼闊,在各個歷史時期,鐵路交通成為時代發展的縮影。歷經風雨洗禮,巍然屹立的膠濟鐵路,在美麗中訴說她百年的屈辱和新生的榮耀。
  • 長城故事會▏茄人茄話:中國雪茄博物館 蘊藏著「東方力量」
    博物館,成為四川中煙人的首選之要。2017年11月8日,四川什邡長城雪茄廠,一方紅綢緩緩落下,「中國雪茄博物館」幾個燙金大字在初冬暖陽中格外耀眼,中國雪茄博物館在此正式開館。 尋根、溯源、探秘,這座外形為燃燒雪茄的博物館,氣勢恢宏,呈現著中國雪茄發展的壯闊歷程和輝煌前景。
  • 國際博物館日:學生走進博物館 近距離「觸摸」歷史
    導讀:今天(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黔江區的小學生們和老師一起走進重慶市民族博物館,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近距離感知歷史文化知識,了解民族文化魅力。在重慶市民族博物館,一堂別開生面的歷史文化課,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看得認真仔細。同學們簇擁在博物館講解員和老師的身邊,從歷史展廳的早期文明到民風民俗展廳的土家族、苗族傳統文化,再到民間藝術展廳的各式農耕器具,大家邊聽邊想,並不時提問,仿佛走進了不一樣的世界,穿越時空感受歷史的輪轉。走進身邊的博物館,足不出戶就能認識了解黔江的歷史文物,感受黔江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讓大家都覺得非常開心。
  • 長城故事會 ▏茄人茄話⑥:中國雪茄博物館 蘊藏著「東方力量」
    為表達邦交友誼,經時任中共四川省委領導推薦和小平同志親自審定,長城雪茄和中國獨有的珍稀植物水杉來到了尼泊爾,作為國禮贈予時任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長城雪茄不僅牆內開花,其芬芳之香還跨越了喜馬拉雅山,傳到了美麗的鄰國尼泊爾,成為邦交友誼的見證。
  • 全新的上海歷史博物館亮相啦!今起試運行!
    這裡一直都是上海的文化地標,先後入駐過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以及上海美術館。 今後,這裡就是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新家啦! 讓我們在這裡, 穿越時空的阻隔,與歷史展開對話, 新概念的歷史博物館
  • 涿鹿博物館|在這裡,赴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之約」 涿鹿微旅遊 今天
    由風語築打造的「涿鹿博物館」使華夏千古的文明曙光在這裡華麗綻放。時空「和合」 邂逅穿越千年的文化沉浸展陳設計力求表達歷史性、文化性、地域性的有機統一,在形式語言中更多的切合「和合」文化的意蘊,把涿鹿博物館的「時間性」引入空間的概念中,構築展覽四維空間。
  • 以「巴金夜光杯郵筒」為媒,南洋學子開啟跨越時空的對話!
    近日,由上海市南洋中學團委、社科院文明辦主辦,南洋中學巴金文學社、南洋初級中學雷經天班協辦的「夜光杯進校園 金海岸到南洋」活動,在南洋中學博物館順利舉行。作為該校開展「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的延續,在老校友巴金誕辰116周年前夕,學校攜手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和金海岸工作室,共同激活南洋中學博物館內的「巴金夜光杯郵筒」,希望可以通過「以文會友」的方式,開啟一場南洋學子跨越時空的對話,也將一份對校友的深情和緬懷長久留存下去。
  • 【五大道歷史博物館】驚奇發現(二)
    【五大道歷史博物館】驚奇發現(二)穿越時空夢回當年我們驚奇的發現與李愛銳共同的曾經
  • 臺北歷史博物館 - 中國臺灣網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電話:(02)2361-0270   開放時間:10點-18點   休息時間:周一       位於南海學園荷花畔的歷史博物館,為大臺北地區除故宮博物院之外,一座以收藏、展示中原文物為主的公立博物館;綠瓦白牆紅柱的建築
  • 探訪汶萊海事博物館 尋找跨越海上絲綢之路的傳奇
    汶萊海事博物館內景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牧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汶萊進行國事訪問。汶萊這個國家在中國的元朝時被稱作「渤泥國」,到了明朝開始稱為汶萊。汶萊與中國的友好交流歷史源遠流長,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更是在幾百年前就將兩國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 徒步遊覽五女山山城,參觀高句麗都城遺址,俯瞰桓仁縣八卦奇觀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徒步遊覽五女山山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裡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山峰氣勢雄偉,中國北方邊疆少數民族高句麗第一代王城,就在這裡,景區內歷史遺蹟與自然風光並存。五女山不僅有豐厚的文化內涵,自然景觀也極其峻秀。你可以站在山上俯瞰整個桓龍湖和桓仁縣的八卦圖形奇觀!
  • 天津博物館:真正打造「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本文轉自【中國網】;中國網5月25日訊 在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由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天津博物館和中國移動天津公司、天津九宸數字影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5G智能互動體驗展」於5月18日在天津博物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