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確實又融資了。
2020年末,關於「奈雪的茶籌資超過1億美元」的傳聞甚囂塵上。2021年初,新式茶飲品牌奈雪的茶新一輪融資終於落定。1月1日,奈雪的茶正式宣布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PAG太盟投資集團和雲峰基金。
奈雪的茶到底是不是在為上市做準備?
雖然其屢屢回應稱「公司暫無上市計劃」,但許多人依然相信,距新茶飲誕生首個上市公司的日子已經不遠,不少投資人也都拋出預言——「新式茶飲上市潮即將殺到。」
一場新式茶飲的「IPO爭先戰」,或許早已顯露端倪。
奈雪的茶宣布完成C輪融資,創立6年估值接近130億
近日,天眼查APP顯示,奈雪的茶已經完成了1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PAG太盟投資集團和雲鋒基金。截至目前,奈雪的茶已完成了5輪融資。本輪融資後,奈雪的茶據估值將接近130億人民幣。
奈雪的茶表示,本次融資過後將加大產品研發的投入,深耕供應鏈及數位化建設,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體驗。
奈雪的茶創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隸屬於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新打造「茶+軟歐包」的形式,以20-35歲年輕女性為主要客群。被稱為「茶飲一姐」的80後彭心,正是其創始人。
在網際網路的東風下,奈雪的茶2018年A+輪融資後,一躍成為新式茶飲獨角獸,估值60億元。截至2020年12月,奈雪的茶旗下直營門店總計近500家,遍布全國70個城市。
作為新式茶飲行業中關注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奈雪的茶几時會上市成為大眾焦點。
早在去年9月份,就有媒體報導,喜茶和奈雪的茶正籌備在香港上市,已先後與多家投行接洽,遴選承銷團安排2021年香港上市事宜,預計各募資達4億至5億美元(約27.3至34.2億元人民幣)。
其中,喜茶去年底就已計劃赴港上市,並接觸投行商討上市事宜;而奈雪原本計劃赴美國上市,但受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風波影響,決定轉戰香港。[1]
當時傳言盛行,但該兩家公司都低調回應:不予置評。
新式茶飲「IPO爭先戰」,「二人轉」走向「三國殺」
上市傳言甚多,也因為新茶飲這門生意近年來火爆非凡。
根據《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2020年,新式茶飲消費者規模正式突破3.4億人,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預計到2021年會突破1100億。
隨著新消費領域的爆發,奶茶也從粉末時代、街頭時代走到如今新式茶飲時代,而今的新茶飲市場迎來資本熱潮。
到底誰能拿下「新茶飲第一股」?喜茶和奈雪上演了一年多的「二人轉」,隨著「隱形巨頭」蜜雪冰城的融資與股改,儼然拉開了「三國殺」的帷幕。
先說說初代「茶飲網紅」喜茶(HeyTea)。
公開資料顯示,最近四年裡,喜茶共經歷四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發生在2020年3月。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跳躍到了160億元。截至目前,喜茶已經開出650家店,且均為直營。
在「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中,喜茶創始人、29歲的聶雲宸以身家40.92億元列居深圳創富的第81位,是這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和奈雪的茶一樣,喜茶也有過上市傳聞,2019年末的「股東大換血」,更是讓人多加猜測。
我們不妨看一下當時媒體報導的原文(以下內容來自南都):
2019年11月28日至29日,喜茶隸屬的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美西西」)對多項工商信息進行改動,其股東組成一夜之間「大換血」,而其自家的創始人聶雲宸原來持有的29.23%股份也悉數歸零。不過,聶雲宸目前仍是美西西的法人,職位為總經理、執行董事。
另值得注意的是,成立於2019年4月的深圳靈感之茶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92%,背後股東是喜茶(深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而後者的股東則是兩家位於香港地區的境外公司,實際控制人均為聶雲宸。
由原先的「境內股東」搖身一變成為「境外股東」,創始人聶雲宸這番「退股不退位」的動作,當時也引來業內人士的揣測,認為喜茶很大可能會採取「瑞幸模式」,赴美上市。
再說奶茶界「拼多多」、下沉巨頭——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總部位於河南鄭州,1997年創立,因主打下沉市場,產品價格多在10元以下,故被稱為奶茶界「拼多多」。
2007年,蜜雪冰城開始連鎖加盟,大量開設直營門店,開闢出「直營+加盟」的經營模式。截至2020年,其全國門店已突破一萬家,成為國內門店數量最多的茶飲連鎖品牌,堪稱奶茶界的下沉巨頭。
2020年末,有消息稱,蜜雪冰城即將完成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正籌備上市事宜,投資方為此前先後投資過喜茶的高瓴資本和龍珠資本,計劃融資10億-20億人民幣,投後估值約200億。這一消息被坊間傳為「上市前的準備」,但蜜雪冰城方否認了這一網傳消息。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末,蜜雪冰城完成股改,註冊資本由60萬元變更為1.02億元,後增加至1.13億元人民幣,經營主體也由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依據現行的證券法的規定,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股份有限公司才可以申請上市,因此有限責任公司是不可以上市的,有限責任公司須進行公司形式的轉換才可以申請上市。
最後再說回奈雪的茶。
在多次否認上市消息後,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近期首次對上市一事做出回應。
據澎湃新聞報導,彭心表示,「上市一定是我們未來的方向,但不一定是2021年。我們也做了很多相關的工作,例如我們邀請了四大會計事務所幫我們做內控分析。」[2]
奈雪的茶、喜茶還是蜜雪冰城?誰將成為新式茶飲第一股,其實,目前處於頭部的幾大品牌均有可能性。
對於企業而言,為新式茶飲第一股並不真正代表什麼,哪個品牌可以笑到最後,關鍵在於品牌後續的發展情況。
新式茶飲下半場爭什麼
新茶飲行業如今一片興旺,入局者越來越多,那麼,如何奪得新式茶飲下半場的關鍵點呢?
標準化是難題
一個是產品標準化,以智能化設備和精細化數據,代替不確定性人工操作。
目前,新式茶飲的製作工藝仍比較複雜,行業機械化程度低,同一款茶飲,同一位調飲師,都難以保證出品口味一致。
產品標準化可為門店節約成本、提升效率,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體驗。
另一個是運營標準化,標準決定規模。
以單店運營為例,如果從選址、門店設計、產品運營到人力管理,都有一套標準化的可複製的模式,那必將為門店拓展奠定堅實基礎。而盲目擴張則難逃「屍橫遍野」的下場。
數位化是剛需
CBNData《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指出,對於新式茶飲企業而言,數位化是剛需 ,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數據資產是核心驅動力。
新式茶飲的數位化轉型,不僅是某一項終端應用的數位化升級改造,而是業務全鏈路的改變。是以數位化管理為核心,進行全鏈路數位化的搭建,包括數位化渠道、數位化產品、數位化供應鏈、數位化運營、數位化營銷等等。
要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挖掘企業數據價值,洞悉用戶消費習慣、消費心理,進一步優化產品與服務,挖掘出更多的商業機會。[3]
而通過數位化創新反推產品創新和決策,這不僅是新式茶飲下半場的關鍵點,數位化的價值對整個餐飲消費行業、甚至其他行業,同樣不言而喻。
【參考資料】
[1]北京時間:「奈雪的茶」再傳上市:PK喜茶誰會率先搭上「資本快車」?
[2]澎湃新聞:觀察|加速開店,布局新零售,誰能成為新式茶飲第一股?
[3]中國食品報:千億新茶飲市場的數位化搶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