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奈雪的茶完成超1億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為雲鋒基金和太盟投資集團(PAG)。奈雪最新估值為20億美元。
奈雪的茶方面向《商學院》記者表示:「奈雪的茶已於日前完成了C輪1億多美元的融資,領投方為太盟投資集團(PAG)。該輪融資將被用於加大產品研發投入,並將持續深耕供應鏈及數位化建設,提升廣大消費者的產品體驗。未來,奈雪還將攜手權威機構推動新式茶飲行業標準的建立。」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奈雪的茶一共完成了五輪融資。就在不久前,奈雪的茶天使輪、A輪、A+輪三輪融資中的主要投資方天圖資本退出,曾一度引發關注。
資本助推下,奈雪的茶不斷拓展其版圖。國內知名營銷策略專家沈博元向《商學院》記者表示:「資本是逐利的,追求回報率。對於一個品牌,如果門店擴張太快,支出越來越大,而管理跟不上,單店營業額達不到約定目標,在此情況下,門店的擴張就會帶來反效果。」
在快速擴張的同時,提升單店營業額,才是確保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新式茶飲競爭中勝出,對於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品牌來說,是需要面對的問題。
董事、投資人退出
奈雪的茶創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廣東深圳。公司的客群定位在20—35歲的年輕女性,創新打造了「茶飲+軟歐包」的形式。奈雪的茶由彭心、趙林夫婦共同創建,隸屬於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近日,天眼查顯示,奈雪的茶經營主體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2020年10月底發生工商變更,創始人趙林退出董事,投資人曹明慧、北京天圖興北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成都天圖天投東風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退出。
圖源:天眼查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奈雪的茶一共完成了五輪融資。專注投資消費品的天圖資本,是奈雪的茶在之前完成的天使輪、A輪、A+輪三輪融資中的主要投資方。
《商學院》記者就趙林退出董事、天圖資本退出等問題向奈雪的茶求證並發送了採訪函。奈雪的茶公關高級總監王依向《商學院》記者表示:「此次變更屬於常規工商變更,公司管理運營沒有任何變化。」
中國食品產品分析師朱丹蓬指出:「董事和投資人退出說明奈雪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而資本的退出說明問題更大。如果說奈雪的茶在準備上市,作為投資人,肯定是想要在上市之後撈一筆離場。而現在,奈雪的茶都沒上市,投資人就離場,那就說明奈雪的茶整體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沈博元向《商學院》記者表示:「整體看來,相比喜茶,奈雪的茶在門店客流、品牌造勢,以及話題度方面均顯得比較低調。反倒是茶顏悅色等品牌,目前在媒體曝光與話題度方面表現得更加活躍。」
「奈雪的茶與旺旺、謎之生物等品牌聯名,與《BranD》雜誌聯手,將設計書店搬進了奈雪門店,通過跨界聯名提升熱度。而問題的關鍵是,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動其線下門店生意?」沈博元表示。
沈博元分析表示:「為實現資本化、規模化,企業可能會與資本進行籌碼上的博弈,包括店鋪數量、來客數、粉絲數、階段性目標營收、營業利益等ROI指標。近期天圖資本退出,其中一個原因或是奈雪的茶在某項指標上沒有很好地達到預期。」
如何持續發展?
近年來,奶茶已逐漸成為年輕一族生活中重要的飲品品類,各類茶飲品牌吸引著消費者的同時,也大受資本市場的垂青。企查查推出的《近十年茶飲品牌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共有30.63萬家奶茶相關企業,近十年來茶飲品牌投融資事件共70起,披露的投融資總金額近30億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茶飲品牌共發生融資事件11起,與2019年基本持平,不過披露金額達到10.4億元,同比大漲378.6%。
在資本的助力下,奈雪的茶開啟擴張模式。奈雪的茶向《商學院》表示,目前,奈雪的茶已在全國70多個城市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開設近550家門店,擁有奈雪的茶、奈雪酒屋BlaBlaBar、奈雪的禮物、奈雪夢工廠和奈雪的茶PRO五種店型。
沈博元表示:「在獲得融資後,新式茶飲品牌往往進行大規模展店。一方面,進入越來越多城市,拓展發展空間,向資本講故事,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另一方面,也要回歸經營本身,提升單店盈利能力。展店需要不斷投入成本,包括租金、裝潢、人事,以及營運等支出,這往往要高於提升一家現有門店盈利能力的投入。提高管理能力,提升門店客流,提高單店營業額,確保發展後勁,否則將會面臨在擴張中迷失的風險。」
「企業在快速擴張的同時,又要提升單店營業額,就需要有足夠專業的管理人員加以支撐。對於奈雪的茶而言,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從而優化管理,只有越來越多的門店是賺錢的,企業才能獲得持續發展。」沈博元說。
天眼查APP顯示,2020年12月22日,奈雪的茶經營主體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公司註冊資本由約11.41萬元增加至約134.31萬元。
《商學院》記者就以上消息的真實性向奈雪的茶方面求證,對方表示:「 這屬於正常的工商變更,公司的日常運營是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的。」
朱丹蓬向《商學院》記者表示:「發展至今,奈雪的茶正在進行多品類的布局。在資本的鞭策之下,其經營範圍等方面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註冊資金要與之相匹配。這或是奈雪的茶註冊資金增加的一個原因。」
2020年11月28日消息,香港《經濟日報》援引兩位消息人士的話稱,奈雪的茶已委任招銀為上市負責行,又稱將會再有其他承銷團加入。另一消息人士表示,香港上市計劃仍在初步階段,上市時間表及集資規模仍會出現變化。
不過,王依表示:「奈雪的茶短期內暫無相關計劃。現階段公司的重心都在產品研發、供應鏈加碼以及推動數位化進程等方面。暫不評論市場上的相關傳言。」
一段時間以來,喜茶、奈雪的茶均被傳有上市計劃。對於奈雪的茶的上市傳聞,朱丹蓬表示:「從當前各個品牌的布局和估值來看,(包括奈雪的茶在內)這幾大品牌均有可能性,還需市場驗證。成為茶飲『第一股』並不代表該品牌就能笑到最後,關鍵在於品牌後續的發展情況,包括消費者如何看待品牌、資本端如何持續關注和扶持等多個方面。」
行業競爭激烈
奈雪的茶曾多次陷入「食品安全」風波之中。2020年5月,據媒體報導,南昌消費者孫女士在一家奈雪的茶店鋪買了一份歐包,下午3點多買的,晚上9點多即發現麵包上長了白毛,已經發黴變質。
隨後,奈雪的茶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已按照相關規定,對該顧客進行賠償並得到諒解;對於門店涉事員工予以警告及停班反省,對門店值班經理予以警告,責成江西南昌區域奈雪的茶門店全員對公司營運規範再次進行培訓考核。「奈雪的茶深夜道歉」,也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2019年6月,深圳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對奈雪的茶門店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其負責配茶工作的部分員工未按規定佩戴口罩,且有食品儲存櫃無故損毀的現象。
「這是很多食品企業在高速擴張的時候都普遍出現的問題,高速擴張跟整個食品安全內部管理,以及整個質量內控體系這塊有很大的關係。在整個食品安全不可控的情況下,它們應該把擴張腳步放慢,但是很多企業受資本的綁架,它想慢下來也不行。」朱丹蓬分析。
奈雪的茶如何加強對門店的管理,提升產品與服務質量?王依表示:「奈雪的所有門店均為直營,提升產品質量、門店服務和空間體驗一直是奈雪工作的重中之重。標準化和數位化的管理運營方式是奈雪保障產品與服務質量的核心。」
在新式茶飲賽道,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圍繞什麼展開的?企業在紅海中勝出的關鍵是什麼?王依表示:「經營任何品牌一定都是長期主義的,都是以顧客價值、顧客需求和持續創新為導向。面對競爭壁壘較低、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的新式茶飲行業,產品和服務依然是企業間競爭的重點,這要求企業持續優化產品服務和消費體驗,保持產品和服務的獨特性和穩定性。隨著市場的日臻成熟,新式茶飲市場未來勢必會面對愈發激烈的競爭。」
《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目前新茶飲已經走過「原料迭代」1.0、「品類融合多場景」2.0的兩個階段,正式邁入「數位化」3.0時期,多家新式茶飲品牌在2020年組建了數位化團隊。
朱丹蓬表示,新式茶飲賽道競爭愈發激烈,對於企業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事實上,現在不單單只是產品競爭,而是已經轉換到整個產業鏈的完整度、服務體系、客戶黏性、品牌調性以及產品品質等各方面的較量。茶飲行業已然進入了一個多元競爭、多賽道競爭的階段。
(文章來源:商學院)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