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所描述的大多數女性都具有悲慘的人生,但也有幾個例外,而賈母,無意是例外中的例外。在紅樓的故事裡,賈母是賈府最高權力掌控者,在賈府裡安享榮華富貴、兒孫滿堂、歲月靜好。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活潑可愛,充滿生活情趣,又處處散發出威嚴的老太太,寶玉曾說女孩子是珍珠,可結了婚就變成死魚眼睛,也不知這話若是到了他母親、奶奶耳朵裡,該是個什麼效果。但這賈母還真不能說是死魚眼睛,雖然不比少女那般天真活潑,但賈母因為生活的優越而保留下來的活潑勁,讓她跟絕大多數被生活磨盡情趣的人大不相同。
未出嫁時的賈母應是怎樣的呢?依著「人以群分」來看,我們總是會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賈母喜歡的孫輩是寶玉、黛玉、探春、鳳姐、湘雲這些活潑、任性、爽利的人,所以她年輕時應也是明亮且嬌俏的。未出嫁時,她是史家的掌上明珠,彼時的史家還很昌盛,她的幼年,是順風水水的,也曾提起幼時調皮掉進水裡,想來,賈母未出嫁時,就像穩重些的湘雲或者開朗版的黛玉。
及至嫁到賈府,深宅大院,是少不了明爭暗鬥的。兩個兒子,大的一個到了老了都是個不成器的,賈政老了看著倒是個正經人,但年輕時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加之當時社會,她老公必定是有幾房妻妾。那些婆媳問題、家門內鬥、養兒育女、爭寵奪權、喪夫喪女等一系列世俗繁雜,她一一經歷過一遍。我們只看到老年那個整天樂呵呵的賈母,但從她每次發威發怒時,倒也能看出些雷厲手段。且文中偶有提到,鳳姐雖如此厲害,比賈母也是差遠了。細算起來,邢、王二位夫人,是沒有掌過權的,後來雖是鳳姐管家,但也是惟賈母之命是從。這般人物,在年輕時必定經歷了一場場血雨腥風。
及至後來,賈母老了,整天只是打牌逗樂、溺愛孫輩、培養孫女們的生活情趣,有精神了逛逛園子,心血來潮就去燒香祈福······表面看來她就只管享齊人之福,可實際上,賈府這艘搖搖欲墜的大船,依舊由她在掌舵,賈府在朝中多年,與官場中人關係盤綜錯節,那些與老太妃們、貴夫人們之間的禮尚往來,大都依著賈母的面子,若無賈母,多少人事關係就得斷了。賈府內部,若不是賈母大權在握,也怕是要鬥得不可開交,這已是日落西山的賈府怕是要更早的消亡。
在帶劉姥姥逛大觀園時,賈母有著不同尋常的高興。平時的她,是慈祥的、端莊的、尊貴的、威嚴的,即使跟孫輩們湊趣,也是看看熱鬧。終於有一個年齡相仿的人來了,就好比母親們平時在兒女面前,再如何像朋友,也是端著的,可在一起跳廣場舞的小姐妹面前,必定是另一番歡樂。劉姥姥說要是有人能畫一張園子的圖帶回去,可以讓鄰居羨慕一番,賈母就驕傲的說她的小孫女惜春就會畫。劉姥姥以為黛玉的屋子是哪個少爺的房子,賈母笑說是她外孫女的屋子,又張羅著給黛玉換窗戶紙,及至後面四處逛園子,處處都像是跟老姊妹獻寶的老太太,這時的老太太,接地氣得十分可愛,想來日常的她,也是有些孤獨的。雖有滿堂兒孫繞膝,但是只可逗樂,無人談心。
不過人無完人,許多人因為她對黛玉的偏愛,以及對寶黛戀的支持,便忽略了這老太太的缺點。她的掌舵,保持了賈府的運行,但也可能導致,即使賈府不被抄家,也會在她離世後迅速消亡。因為賈母實在太過偏心,這樣的偏心,打散了賈府的人心。偏愛二兒子,導致兄弟不和睦;偏愛寶玉,忽略同時孫子的賈環,導致賈環越來越不成器;偏愛湘雲、黛玉、探春這樣伶俐的孫女,忽視迎春、惜春的存在,為她們的人生悲劇做了推手。
小編認為,總的來說,賈母是個可愛的老小孩。她沒有因為歷經世事蒼傷而失去生活的樂趣,也沒有因為看透人事紛繁就變得超脫世外,而是依舊熱烈的生活。懂得放權,不執著於把所有事都抓在手裡,作為曾經賈家內府的絕對掌權人,放權也是一種智慧。可雖平時看著是個活菩薩,一旦發起火來依舊威力無窮。她有生活品味卻不窮奢極欲,經歷了起起落落便更心懷慈悲,雖在對於賈璉亂搞卻說鳳姐有不是、以及在對於丫鬟們太過嚴苛的事上,難以被如今的我們接受,亦不過是時代局限,不可以現時眼光去多加指責。
本文參考:《紅樓夢》
聲明:圖片源自於網絡,文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本文由康惠說紅樓原創,歡迎《紅樓夢》愛好者品讀!收藏!一起探討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