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020-09-03 山東教育新聞網

美術教學能有效幫助學生在欣賞、鑑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從而實現愛國主義教育。但現實情況不容忽視:一部分美術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和學習能力都較差。因此,教師要想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較難。我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大膽改革,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一是以身作則,做到守時。例如,在上課時間方面,我會要求學生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如早到畫室、早釘好紙、削好筆、打好水等。我按時到崗,及時靠上,並安排班長點名,以保證畫室安靜,讓學生坐得住,安心畫畫。再就是,我把上午、下午各分為兩大節課,只在課間操休息;教師和學生一樣,靠在畫室裡。經過幾周訓練後,學生養成了坐得住的好習慣,並能守時。這樣一來,懶散學生變得守紀律了。

二是培養自信心,抓住閃光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教師必須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和自暴自棄的想法,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的自主性。良好的班風離不開教師的管理和指導。美術生身上也有自己的閃光點。鑑於此,我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進行表揚,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自覺遵守課堂紀律。

三是習慣養成,注重衛生。美術生的畫具、紙張特別多,再加上畫室內學生的座位不固定,所以衛生就成了一個重要問題。為保持室內衛生,我特別制定了衛生規章制度並要求學生認真落實。同時,對學生的工具存放位置進行分組規劃,要求他們按照指定位置存放。我與班幹部一起監督班裡其他學生,每周進行檢查並認真落實。就這樣,「髒亂差」變成了「美佳淨」。

四是功在平時,記好日記。我很注重常規管理與細節養成,要求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總結每天學到的東西,並堅持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比如,把每天畫的作品進行回顧,找出問題和不足,進行思考並予以改正。同時,我還要求學生把教師所講的繪畫理論、作業講評、階段性專業訓練總結等都寫在筆記本上,並按時收集、檢查他們的筆記本。時間長了,學生自然而然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變得重視細節了。

五是注重觀察,熱愛生活。藝術來源於生活,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理解。美術學習不僅僅局限於課堂,生活也是學習美術的天地。學生只有養成勤於觀察生活並表現生活的習慣,才能在繪畫專業上有較大的提高。我堅持「細水長流」的原則,讓學生做到天天練習速寫,鼓勵學生利用瑣碎時間畫速寫,讓他們嘗試著把當天最有意義的事用速寫的形式記錄下來。我深信:「播下一種行為,就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就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就會收穫一種命運。」堅持下來,就一定能讓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而且「能學好」。

(作者單位:諸城市繁華中學)

相關焦點

  • 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因此聊天一開始,我就拿我自己作例子,告訴他小時候連十幾分都考過,但我從十一歲開始下決心好好學習,漸入佳境,最後還是可以讀初中、高中、大學。這種共情,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學習上還是有希望的。當然這種希望是建立在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基礎之上的,那就是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由被動轉為主動。
  • 教學活動設計隨筆:如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其二是這種學習活動往往是家長和老師強加給孩子的,其本質是「要我學」,學生如果沒有主觀動機的話,往往會消極怠工,就連成人往往也都是如此呢。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想,這個教學活動的設計其實就是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客觀因素並沒有消失,但是主觀因素發生了質的變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探索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 2020順德中小學生夏令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內容大綱:1學習型團隊組建1、 魅力領袖領導力展現2、 團隊協作能力開發3、 學與習的奧秘(從「要我學」到「我要學」)2建立正面思維(正心、正念)1、重定焦點2、重定意義3、重定因果4、重定立場5、建立正面思維的…查看更多 卓越信念3情緒管理1、情緒的意義2、為什麼要有好脾氣?
  • 宏大智慧課堂開學第一課,如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宏大智慧課堂想問問各位老師家長們,你們有沒有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於孩子學習這件事,似乎發生了嚴重錯位······在孩子眼裡,學習是被逼迫的,學習是給爸媽學的,是給老師學的!學習歸根到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所以說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非常重要。
  • 對不起,我要去學法語了...
    對不起,我要去學法語了 。。。分分鐘就變高大上的幻覺學法語不只有當下的苟且!我還是要對媽媽大聲說:不,媽媽!我喜歡法語!我喜歡學習!我.. 要去學法語了...
  • 從「要我學」變「我要學」,幼兒園男生能自己讀繪本玩英語遊戲!
    「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大思已經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爸爸說。▼瑞航闖關跟讀,發音十分標準。這個已經堅持了一年多大思英語聽力訓練的小男生,現在可以自己用點讀筆看英語繪本,玩轉英語遊戲APP。正是這種對英語的成就感,推動著他越來越自覺闖關學習。
  • 我為什麼要學英語
    我為什麼要學英語?關於這個問題,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 邱耀德 | 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只要老師開動腦筋,全身心投入教學,就能逐步幫助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然而,要想學好英語,學生就需要投入很多課堂以外的時間來補充課內的學習。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如何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幫助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 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
    在被英語狂虐的時候,痛苦的學生們總會冒出一個疑問,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已經不再上學的或畢業的人,看到別人討論英語的時候,也會冒出一個疑問,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我痛苦地學習了幾年,也沒有用到過,沒有啥用啊。從大的角度講,學英語是國家教育方針。這個方針是落實到各個年齡階段的教育中去的。
  • 學韓語發音時要掌握的音變
    今天想給大家總結的是發音階段要掌握的音變,請注意是發音階段!!有很多大家疑惑的音變比如:춥다怎麼變成추워요.아프다怎麼變成了아파요這屬於學初級才會講的!我在每個發音課開課前都聽到有學生說「老師韓語音變好難啊,記不住」。
  • 品味大學生活,熱愛高等數學 ——從「要我學數學」到「我要學數學」
    交匯點訊 「我在高中的時候數學基礎很差,當知道大學還要學習高數課程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本來抱著睡一學期的想法走進了教室,沒想到兩節課下來,我竟然意猶未盡,已經在期待下一次數學課啦!」2004機電技術班的小蒲同學說道,「對對,沒想到數學課也能這麼有趣!」另一名同學忍不住插話。
  • 變「要我讀」為「我要讀」的方法
    我覺得關鍵在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殿堂,讓學生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定了中學階段必背的古詩70首,為了讓學生從小接受中華優秀文化的薰陶,達到日積月累,可以安排學生每周背兩首古詩,但純粹的背誦較枯燥,學生對古詩也難以理解,根據學生表現欲望強的特點,每周回家先讓學生自定篇目,自擇方法,記住古詩,每周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輪流當「小老師」,教大家學古詩,在這樣自由的氛圍中,學生教的教得認真,學的也學得投入
  • 媽媽,我為什麼要學英語—我是這樣回答的
    放學回家的路上,8歲的兒子突然問我:「媽媽,我為什麼要學英語?我長大以後不想出國,我也沒有外國的朋友要交流。」「為什麼要學英語啊」我沉吟了一下說:「首先你不想出國,所以用不上英語,但是學英語並不僅僅是不為了出國,而且學了也不一定能出國,但是不學就一定不能出國。
  • 「北互雲課堂」第一季: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該課程時間為2020年2月至4月的周末,每次時長為3小時,共8次課程,由孫銘溪、李文超、顏君、袁建華四位法官每人授課兩次。疫情防控期間,均採用線上形式授課,法官們通過軟體聊天的功能與學生們進行互動交流,積極為培養高素質、跨學科、多能力網際網路法治人才注入動力。北互「周末對話」專題系列是邀請院內專家型人才就各自專業領域為全院幹警授課。
  • 家長學會這6招,孩子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前段時間也有這樣一則新聞,河北保定一位寶媽在輔導幼兒園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因為孩子怎麼也學不會寫字時空格,先是把孩子吵哭了,而後自己也心疼得哭了起來。網友評論「仿佛回憶起自己家孩子上小學的時候,當時我也是難過得失眠。」
  • 「我又不出國,為什麼要學英語」?
    「我又不出國,為什麼要學英語」?「 我不喜歡聽英文歌,不喜歡看英文電影,幹嘛要學英語」?「現在外國人都在學漢語了,漢語是世界上通用的語言之一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學英語」?在我當老師的這些年,經常會遇到同學們以上那些來自靈魂的發問:「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
  • 「為什麼我要學英語,而不是讓外國人學中文?」
    孩子曾不止一次問:「為什麼我要學英語,而不是讓外國人學中文呢?」不得不說,現在的小朋友很能獨立思考,而且從教育中收穫了滿滿的民族自豪感。所以,當他們問出這麼一個簡單又深奧的問題時,我們父母真應該好好想明白。
  • 作家六六:我為什麼要學中醫
    作家六六:我為什麼要學中醫 日期:2017-08-09 【 來源 : 新民周刊 】
  • 對啊,我為什麼要學鋼琴呢?
    就在前幾天,我的一位學員問我:「老師,你為什麼要學鋼琴?」「對啊,我為什麼要學鋼琴呢?」我從業鋼琴老師的幾年裡,經常會聽到有學員說:「我好喜歡鋼琴啊!」而每當我問他們喜歡鋼琴的原因時,所得到的回答只是覺得鋼琴很好聽、或者彈鋼琴看起來高大上而已。回想起從前我剛開始學鋼琴,每天一覺醒來,睜開雙眼就會一直在內心問自己:「你為什麼喜歡鋼琴?」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見鋼琴,那時候我還在上幼兒園,看著老師坐在教室裡的鋼琴前面,動動手指,就傳出輕快的樂曲。
  • 阿倍仲麻呂:我也要配「學伴」!
    留學生,配「學伴」,一對一的「學伴」還不夠,還要升級為「三對一」,當真能有這麼好的待遇麼?     唐朝時沒有,現在有了。社會進步了麼。     日本的「遣唐使」,規模很大,僅公元630年到公元895年,日本就向中國派遣學習的使節達十餘次之多,且每次少則兩百人,多則四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