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同樣是1歲多,我看其他寶寶都會開口叫「爸爸、媽媽」了,我的孩子卻還是不會,只會咿咿呀呀的,他是不是「自閉症」啊? 」
「老師,晨晨話好多啊,一開始說話停不下來,每次帶他去外面總是亂說話,這是不是「自閉症」啊?......
類似的問題,總是有不少家長前來諮詢。
孩子的語言發展一向是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很多家長對於自閉症以及語言障礙兩者之間的最大疑慮就是:明明看起來是不會說話,最後咋就診斷為孤獨症譜系障礙了?
我們到底該如何區分「語言障礙」和「自閉症」兩者呢?
今天就與大家說道說道。
自閉症和醫學上常見的語言障礙是性質不同的兩類問題。
對於自閉症孩子,我們可以六不法則來概括其特點:即
不看(不追隨看)
不應(叫名不應)
不語(不會說話)
不指(不會用手指指認東西)
不親(不會依戀父母及親人)
不隨(不會跟隨母親或跟隨模仿)
以上這六個方面都會造成社交障礙,導致自閉症孩子一般無法與他人互動。所以自閉症的核心問題是社會交往障礙,而不是語言障礙。語言其實只是用來進行社會交流的一種手段。
我們最熟知的語言障礙是由於聽力受損導致的聾啞,聾啞兒童不經過專門訓練,往往終身沒有語言,但是聾啞兒童可以通過手勢(手語)、表情、眼神、肢體動作進行有效的交流。
沒有語言的自閉症患兒的確沒有語言交流,但他們同時在眼神、表情、身體動作交流方面也存在明顯障礙,有語言的,甚至有豐富語言的自閉症兒童也是如此,兩者可以區別。
如果還存在疑問,也可以去醫院的耳鼻喉科測試聽力,自閉症兒童聽力正常,而聾啞兒童聽力通常嚴重受損或完全沒有聽力。
而我們常提到的「貴人語遲」其實是一種被稱為「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的語言障礙,這是一類原因不明的發育問題。
孩子到了兩歲、三歲依然沒有語言或者語言很少,但是在情感、目光表情、動作等社會交往以及情感交流方面完全正常,甚至比普通兒童還更隨著年齡增大,同時加以一定的語言訓練,這些孩子可以在三歲半、四歲時突然大量出現語言,與正常兒童沒有區別,這就和自閉症不一樣了。
語言障礙還有很多別的情況,例如口吃、語言障礙、語用障礙、句法障礙等,這些問題與自閉症鑑別並不困難,語言治療對這類孩子的幫助很大。少數自閉症兒童會合併構音障礙、口吃等語言障礙,治療訓練中應以自閉症訓練為主。
總之,需要將自閉症與語言障礙進行鑑別,清楚地知道語言障礙與自閉症不是一類問題,家長要學會初步的區別,兒科醫生更要懂得鑑別和跟進處理。